书城传记蒋氏家族全传
17551400000048

第48章 外交夫人(1)

宋美龄赴美看病

宋美龄的才能随着她的阅历在增长。

1942年10月9日,美国副国务卿威尔斯召见中国大使魏道明,宣布美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的种种特权。美国最高法院院长为庆祝中华民国“双十节”,在费勒得斐亚独立厅前发表最亲切的祝辞,并鸣自由钟31响。

“双十节”的当天,蒋介石致电罗斯福总统表示感谢。电文说,全中国民众都因美国这一行动欢欣鼓舞,费城独立厅自由钟为祝福中华民国国庆日而敲响,更使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亲善友好有共鸣感觉。电文说,此种献礼对于中国军民继续抗战的鼓励,是其他事物均不能比拟的。

罗斯福总统复电说:“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是美国政府及我个人多年的心愿。中国抵抗侵略者的英勇奋斗精神令人敬佩。”

正是在这种气氛下,“双十节”过后的不几天,第一夫人宋美龄因荨麻疹复发,在董显光及其他随行人员陪同下,秘密地离开重庆,搭乘美国军用飞机,飞越太平洋,前往美国。

碧蓝的天空,飞机平稳地飞行着。

宋美龄鸟瞰着一望无际的蓝色太平洋,感到说不出的超脱和振奋。这些日子,她实在太累了,要不,荨麻疹还不会复发呢!

宋美龄在纽约哥伦比亚长老会医疗中心接受治疗,住了一个月的院,病愈后立即展开了旋风般的外交活动。

宋美龄旋风般的外交活动

11月的华盛顿尚未降雪。

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落地长窗里向外望,天空十分晴朗。

宋美龄首先拜会了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接到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的电话后,已在门前等候。与宋美龄一样,她也是一位美国标致的美人。她穿着一件华丽的蓝色裘皮短装,烫过的金黄色的头发披泻在背后,亭亭玉立站在门口,显出惊人的美貌。

当宋美龄的专车开过来的时候,两位以美丽和才华驰名全球的第一夫人相会了。这已不是第一次相见,用不着任何人介绍和欢迎,她俩像亲姐妹一样拥抱在一起,用英语欢欢喜喜地交谈起来。

宋美龄那苗条的身躯深陷在大沙发的坐垫里,她顺着茶几,把见面礼——一巨册邮票推送到总统夫人的面前:“尊敬的夫人,请代转总统先生,我希望我亲手挑选的一点礼物不会显得太过时了吧。”

埃莉诺双手接过,笑逐颜开。

这册邮票,是宋美龄专门为访美而苦心孤诣弄来的。她早就听说罗斯福总统是个集邮迷,便四处打听哪儿有珍品,后来交通部长张嘉璈提供了一条线索:敌伪占领的上海原邮政总局保险柜里有四巨册,而且是从清代的第一套大龙票到民国各时期的全有,堪称国宝。宋美龄立即派人潜入上海,把这四册邮票全弄到重庆,两册交邮政总局,一册携至美国专赠罗斯福,投其所好。

埃莉诺捧起那册邮票,翻了几页说:“这些邮票堪称宝贝。罗斯福从少年起就是个小集邮迷,现下又是个老集邮迷。他知道了,一定比我更高兴。夫人,我太感谢您了。我马上给您引见他。”

翌日,会见是在一个红霞满天的早晨。

宋美龄在埃莉诺的安排下,来到了白宫。

对于白宫,宋美龄并不陌生。

早在她留学美国的十年生涯中,多少次她和同学们结伴,在白宫前的铁栅栏前散步、指指点点,欣赏白宫的建筑造型艺术。白宫前绿草坪上的和平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白宫对于她们这些少女们则充满着神秘。中国抗战初期,她以中国第一夫人、新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重要头衔,来到白宫,接受罗斯福总统的秘密接见。律师出身的罗斯福总统,虽然不乏律师的尊严,但他的和蔼可亲也令宋美龄感到很放得开。他说话慢慢的,声调柔柔的,话语中透出一种深思熟虑和远大抱负;他阐述一种问题和思想时,总是从小到大,从身边的事情说开去,透过迷雾,给人以高远。然后又由高远回到身边,给人一种亲切。随着总统的接见,白宫的神秘也就随之消失,而留给宋美龄的另一种神秘则是罗斯福那双不能行动的腿。出于礼貌,宋美龄多次抑制住了她询问的冲动。直到她临上飞机回中国时,方从罗斯福总统身边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罗斯福在青年时期便是一位体育爱好者,滑冰则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张开臂膀,迎着寒风,像雄鹰展翅,给人以畅想。那年罗斯福还在大学读书。一次在加拿大与友队进行滑冰比赛时,脚下坚冰突然裂缝坍陷,年轻的罗斯福不幸堕入冰水中。直到被队友搭救上岸,双腿已麻木失去知觉,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

罗斯福虽然泪洒冰场,结束了他的体育生涯,但残废的身体并没能遏制住他个人宏伟抱负的实现,反以百倍的毅力与常人竞争。他后来从律师事务所走进军营,在军队中先后担任要职,最终在总统竞选中获得巨大成功,成为美国历届总统中任职最长、最受欢迎的总统。

宋美龄在埃莉诺的陪同下来到白宫时,罗斯福正在国会大厅开会。会议已近尾声,工作人员安排宋美龄先登上白宫顶层参观白宫周围的景色,然后在总统接待大厅中等候。

接待大厅位于总统办公室的左侧,离国会大厅仅有几步之遥。大厅宽绰豪华,装饰精美。正面雪白色的墙壁上镶嵌着美利坚合众国五彩缤纷的地形地貌图;四周有几幅中国风格的山水画,雅致而气势非凡;一张椭圆形桌子横亘在大厅中央;中央花池里摆满了生机勃勃的鲜花和松柏盆景;在沿墙壁四周摆着沉重但令人舒适的牛皮沙发;隔窗可望见华盛顿的新姿和宾夕法尼亚大街的车流。

当罗斯福坐着轮椅出现在宋美龄面前时,宋美龄从深陷着的沙发上站起来,迎上去,礼节性地把一束鲜花呈送到老人手中,继而在罗斯福的脸颊上吻了一下。

罗斯福开口道:“夫人,我迟到了,应该检讨!”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而不是您。”宋美龄用流利的英语回答。

“此话怎说?”罗斯福略一愣怔,等待着宋美龄的下文。

“本来嘛,我应该早来看您,只是忙于国内抗日事务,耽搁了启程的时间。若不是介石催促,恐怕今天还来不到这里呢!”宋美龄对罗斯福一语双关。

“蒋总统他好吗?”罗斯福边问边示意宋美龄坐在他身体右前方的沙发上。

“他很好。”宋美龄接着从随身的工作人员手中拿过一个大信封呈到罗斯福手中,“这是介石给您的信。他让我向您问候并祝您身体健康。”

罗斯福接过信,认真地读了一遍,随手把信交给身旁的秘书,说:“我代表美国人民欢迎夫人的到来。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作为我国的盟国,我们一向是十分关注的。上次你是秘密来美国,而这次是公开的国事访问。关于中国抗日前线的战场形势,尽管通过新闻和情报渠道知道一些,但还是想听听您的介绍。”

“OK。”宋美龄很有风度地把披巾取了下来,盖在自己的双膝上,然后开始通报中方战场的情况。从敌我之间的力量态势,谈到各个战区的官兵士气、物资供应;从日军的几次大的失败,谈到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的戮力攻击;尤其谈到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飞虎队给日军构成的很大威胁时,宋美龄和罗斯福不约而同地露出会心的微笑……讲着讲着,宋美龄完全脱离开事先工作人员为她准备的提纲,遇到总统感兴趣的问题时,察言观色的宋美龄还能即兴描述一番。罗斯福感到很高兴,宋美龄亦感到兴奋。

“照此下去,我感到中国的抗战离胜利已为期不远。”罗斯福很有风度地在长桌上弹了弹修长漂亮的指甲盖,声音轻轻的,像是在弹琴。

“是的,阁下。”宋美龄翕动一下涂满红色唇膏的嘴唇,“关于胜利应该说为期不远。不过,我只是讲了对我抗战有利的一面,而困难的一面我还未向您通报。”

“什么困难?”罗斯福机敏地问道。

宋美龄缓了口气,表情凝重地说:“困兽犹斗。日军是决不会自动承认失败的。他们每天有数百架飞机向我们的前线和后方投下数千吨炸弹,妄图挽救危局。中国的制空虽有盟军的援助,但还难以和日军抗衡。因此,中国士兵的伤亡每天都在增加。后方医院爆满,许多伤员不得不在露天场院里等待手术和治疗。很多伤员由于缺医少药而牺牲了。临来前,我到一个后方医院视察过,那里有一百多位伤员至今没有床位,有四位伤员痛苦地呼唤着我的名字而死去,那情景看了真让人难过。”说到这里,宋美龄用丝质手绢揩了揩湿润的眼角。

罗斯福也为之动情。他略欠了欠身子,似乎明白了宋美龄此行美国的目的,说:“请讲清楚,还需要多少资金?”

“我这里有几个统计数字,请总统阁下过目。”宋美龄没有正面回答罗斯福总统的提问,而是把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明细表落落大方地呈给了罗斯福。在宋美龄的感觉里,这组数字似乎是大了些,直接回答未免显得轻率。

罗斯福一面用手轻敲着台面,一面认真地审查着表格中那枯燥的数字。遇到哪一个战区伤亡数字较大时,就向宋美龄提问几句,宋美龄则对答如流。罗斯福显然不太相信这些数字,但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被胸有成竹的宋美龄一一解答,滴水不漏。当罗斯福总统抬起眼睛重新审视面前的这位娇小的东方女性时,不由得深深地感到这位蒋夫人的富有心计和城府深深。

“请放心,作为中国的盟国,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尽量满足贵国的困难要求。但是比起在前线用生命和鲜血和日本人作战的中国官兵来说,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虽然我是一国之总统,但不能我一人说了算,还要征求国会的意见,这点希望你能谅解。今天,你讲得很好,我心悦诚服。我想,你如果能再用使我心悦诚服的话演讲给国会议员们听的话,你此行的目的就不会落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罗斯福认真地说。

“是吗?”宋美龄睁大了美丽的眼睛。

罗斯福总统点了点头,似是暗示。

“谢谢!”当两只手用力相握时,默契达成了。

罗斯福总统和夫人做东宴请了宋美龄。之后休息片刻,双方又坐下来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所面临的形势,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对胜利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对中国战场上美援的运用和监督进行了讨论。最后,宾主双方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向等候在门外的记者们宣布: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伟大的国家,中美要在当前的反侵略战争中互相支持,胜利一定属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

当宋美龄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车离开白宫时,一轮圆圆的红日正在落入西陲山野中,不过,在宋美龄的眼中,那是充满希望的太阳。

宋美龄的英文口才征服了美国参、众两院

1943年2月18日12时13分。

美国国会讲坛。

这天,宋美龄穿着深绿色的中式旗袍,披着亮色的披肩,下摆开叉几乎高到膝盖,一头柔和的黑发优雅地盘在颈后,她佩戴着价值连城的宝石,纤指上涂着红指甲油,脚上穿着透明长筒袜和轻便高跟鞋,庄重大方、风采动人。在副总统亨利·华莱士陪同下步上讲坛。亨利·华莱士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宋美龄便开始了动人演讲。

她理了理腮边的秀发,压了压跳动着的心口,以纯正的美国口音,滔滔不绝地讲了下来。如果不做介绍,你就猜想不到她是中国人。

先生们,女士们:

见到你们很亲切。

美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我在儿童时代便来到了美国,在这里读完了大学,度过了我的青年时代,所以说我把美国当做第二故乡。今天再来到这里,感到非常高兴、亲切。

众人一阵掌声。

掌声过后,她把话题一转道:

可是,我的第一故乡正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非人性的侵略,他们每天把成万吨的炮弹,倾注到我们的土地上,从空中、从海上、从地面……很多地方成了无人村。日本地面进攻的部队在中国的大地上,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没有被杀死的他们拥挤在一起,闪着惊慌不安的眼睛,呼喊正义的人们去救他们……此时,我们的国土,文明已被野蛮代替,正义已被邪恶驱除。他们急切地向你们呼救!

宋美龄讲到这里,又把她亲身经历的三个悲惨故事讲了出来。台下群情激愤。

最后宋美龄很动感情地大声疾呼:

中国到处在流血。我那善良的婆婆,总统的母亲,就是在纺棉花时被日机投下的炸弹炸死的。这一点,没去过中国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到的,侵略者是多么残暴!我的丈夫,作为中国的总统,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救国救民上,许多人不知道我的丈夫的处境是多么艰难。我,生于中国,长在美国,是属于中美两个国家的。我坚信,两国都不会屈辱地承认失败,而要以正义反对侵略!

在这里,请允许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衡山地区,叫磨镜台的传说。一千余年前,衡山地区有一座古庙,庙中有一位住持,天天在石头上磨一块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一个小和尚问他:“住持师父,以砖磨石,究何为乎?”住持答道:“余欲磨砖成镜。”小和尚说:“住持师父,磨砖成镜,不可能也。”住持说:“这与你整日念阿弥陀佛以求福祉是同样不可能的。”这个故事讲完了。我是说,我今日对贵参议院诸位参议员,以及对旁听席上诸位女士与先生,愿更进一言:吾人之诸领袖,倘无吾人全体积极协助,不能实现此种共同理想。此磨镜台故事之教训,乃诸君与余所宜深切领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