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能否认这仍是一座东方的城市。走在西贡的大街上,我没有感觉到隔阂。满大街的黄皮肤、黑眼睛,西贡女性仍保持着以追求肤色白皙为美的东方传统,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等细节方面,很容易就找到那种骨子里流露的东方韵味,甚至连微笑也是特有东方式的含蓄。揣着对东方韵味的探究,当我来到堤岸,答案更是得到了准确的验证。在堤岸这个汇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到处招摇着店铺的中文招牌,到处散落着诸如天后庙、关帝庙、孔庙、观音庙和会馆等寄托乡愁的建筑,从工夫茶具、纸扎灯笼到供奉着熟悉神氏的神龛,无不能看出中国味道,随便坐在街上喝着冰咖啡,看着人潮涌动,看着慵懒之间散发出熟悉的味道,会有恍然置身某个中国的某个古镇。
与生俱来的东方韵味,掩不住法国和美国殖民文化的影响。漫步街头,高低错落的法式建筑虽久经风雨却依然保存完好,庄重肃穆的红教堂、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和具有百年历史的邮政中心等建筑,守护着沧桑也守护着残留的昔日荣光,记录下当年号称“东方的小巴黎”的西贡曾拥有过的欧洲的典雅与浪漫。难怪成双成对的人们喜欢在法式建筑前拍照合影,大概是打算回去做一本“爱在西贡”的影集吧。垂暮之年,再看照片上那些有点破败透着沧桑的外墙,追忆逝水流年,会忍不住感叹:世界上唯有爱情才具有与时光相抗衡的高贵。
东方的神秘与法国的浪漫就这么交织着、共存着,说不清是碰撞还是融合,难以断言是矛盾还是和谐,一如那些外部看来是欧式风格内部装修却极富东方色彩的旅馆、商店或酒吧,置身其中并不觉得唐突,反而生出适应的亲切感。时光流至今日,岁月好像已积淀了一切,让人觉得西贡人大概历来就是这样地生活,法棍与粥食面点共存,趿着拖鞋饮着醇香的咖啡。没有什么不对劲。
到西贡,夜景不可不看,夜生活不可不过。西贡一拉下夜的幕布,热闹便粉墨登场。最能表现浪漫的是老城区的酒吧街。风格各异的酒吧,被暧昧的夜色笼罩着,有如一双双诱惑的眸子。不管播放的是西方摇滚,还是东方的抒情歌曲,选一家走进去,与那些四海为家的旅人捧杯共话孤旅之愁,便有如来到了古时的驿站。不是每位行者都能在西贡找到情人,但肯定都能找到一家如情人般温暖一个漂泊的夜晚的酒吧。
住在范老五街,天刚亮便能听见窗外车水马龙的喧闹。揉着惺忪睡眼的西贡,开始卸去夜生活那奢华却浮躁的粉底,感受着很家居很市井的西贡,看街角的米粉摊坐满吃客,闻着似乎要弥漫整个街面的咖啡的浓香……我喜欢站在露台上看充满烟火气息的范老五街。从夜晚的灯红酒绿到白天的柴米油盐,转换得如此从容,如此自然,这个世界上怕唯独西贡才有这般韵味。
邂逅“中国元素”
因为时常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中越文化的交融让越南的异域风情中渗透进了一种很撩中国人乡愁的诗意。所以,会安给在越南旅行了一段时间的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去会安是坐的夜车,得承认,即使充满着对即将看到的风景的期待,坐夜车仍是件乏味的事。车灯一般是熄着的,车窗外是一片死寂的黑暗,一如我不知道明天将看到什么。盘算着到达后的行程,我难有睡意。
就在被车颠得有些睡意的时候,恐怖感却将刚冒出头的睡意压了下去。我发现斜对面座位上的那个中年越南男子在看我,这好像不是看稀奇似的看“老外”的目光,他的目光看似无意,实际上是在观察我。他似乎想搭讪,可一碰到我的目光,却尴尬地转过头去了。在异国他乡被人盯上是件很麻烦的事。
“Hello!”我决定主动出击,试着用英语跟他打招呼。“你好。你来自中国哪里?”天啊,他居然会说汉语。“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我有些奇怪,因为自己的这张东方面孔更多的是被越南人认作日本人或韩国人,这很让我的民族自尊心受伤害,以至于我有时不得不神经过敏地强调“我是中国人!来自曾经抗日八年的中国!”所以,碰到一眼就能看出我这张中国面孔的越南人,反倒觉得有些奇怪了。
“直觉。我也算得上是中国人,我爷爷是中国人。所以,我会说汉语。”那中年越南人说。
聊天会让旅途更轻松愉快。我们便攀谈起来,聊天的内容仅限于中国和越南的风光。对陌生人,我还不习惯放弃必要的戒备。
早上8点多,到达了会安。朝阳笼罩的会安像一幅色调明快、线条清晰的彩色木版画,呈现在我的面前。
晓风拂面,坐着人力三轮车,穿梭在法国、闽南和日本建筑组成的大街小巷,惬意得马上忘却了昼夜坐车的劳顿。作为港口商埠,这座古镇千百年来吸纳了太多的文化,而最为迷人的当属中国元素了。据说古时中国人到越南除了海防,第一个立足点就是会安。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建筑在会安随处可见,寄托着思乡情结也慰藉着游子心灵的会馆、观音堂、关帝庙等建筑,让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逛了一圈,感觉会安这座古城跟我国国内的许多古城的风貌并没有太大区别,乍一看我还以为到了丽江、凤凰、平遥等地,甚至连没有机动车喧嚣的幽静、悠闲都如出一辙。不过,细心体会一番后,我还是觉察到这里的古镇,跟国内的古镇还是有区别的,会安像一张整形过的熟人的面孔,露出迷幻诡谲的微笑。每到一处都充满中国味道,却很少碰到中国人或会讲中文的人。不知是不是心理感受上的差异,我觉得会安更像是一株长在异国他乡的奇葩,散发着更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会安不缺古城的古朴与沧桑,无论是站在被香烟环绕着的供奉了不知多少年的妈祖、关公、伏波将军等神像前,还是走在斑驳的旁街僻巷,很容易便触摸到它的厚重。
会安到处都挂着灯笼——这大概是最让我惊喜的“中国元素”了。灯笼给会安的古朴外表上,平添了许多鲜艳明快。和国内的古城喜欢把灯笼当作装点风景的装饰不一样,高悬的各色各式的灯笼,对会安人来说,便是日常的生活。会安盛产灯笼,在越南很有名气。透过当地人家的大门,经常会看到地上散着竹篾和绸缎,这些都是制作灯笼的家庭作坊。
五彩的灯笼形状多样,高高挂在屋檐下的灯笼大且圆,总让我联想到在晋商之地曾看过的大红灯笼装点着的深宅高院;而门口挂着的成串的小灯笼,则像家家户户门前都盛开着几棵灯笼树。灯笼所寓含的吉祥喜庆气氛,让会安愈加显得典雅端庄。一到晚上,就能发现灯笼在会安不仅是用来观赏装饰的,它至今还有实用价值。夜幕降临,人家和店铺外悬挂的灯笼便次第亮起,灯笼护着的灯光有种特别的意蕴,似乎给古城的夜色涂上了一层迷离梦幻的肤色。来到河边,恍若来到了江南水乡,亭台楼阁被灯笼照亮,与河面流光溢彩的倒影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灯影桨声为主题的中国图。
会馆里的一位华侨告诉我,说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是会安的“怀旧日”,届时全城将统一停电,家家挂灯笼,灯笼与一轮皓月交相辉映,人人穿古装。如果不是行程逼人,我真想等到月圆之日去领略那盎然的古意,与当地人一起回到没有电灯、日落而息的农耕年代。
当我来到会安的沙滩,海边的人不多,葱郁的椰林掩藏着寂静,零星的游人躺在细沙上享受闲暇的午后。有些越南女人提着挎篮兜售些小玩意,招揽西方老外,游说他们做刮脸或刮腿。刮脸又称开脸,这种源自中国传统的美容方法本是专为出嫁前女子而准备的,传入越南却已是平常人家的日常功课,如今,又被开发成了旅游特色民俗卖钱了。开脸或刮腿,东方人和毛发发育浓密的西方人都同样的价钱。根据我的俭行原则,我只好谢绝了这种古老习俗的诱惑,不做这看来有些亏本的买卖。
从到会安起,天气就一直都不算好,海边的风刮起的沙吹进头发,奇痒难忍,于是准备起身回古城。可就在转身的刹那,我发现脚下刚好踩在一堆沙雕的边缘。那是一尊占婆罗寺庙式沙雕,做工很漂亮,细节表现得很完美,作者独具的匠心得到虔诚且完整的体现。很难形容看到沙雕的喜悦,俨然找回了光脚踩在沙滩上的童年的纯真。我想找出沙雕的作者好好交流一番,可问了好些人都没有答案。看来,佚名的作者早已忘却了他的杰作,世间的美其实就如这沙雕一样,终会被海浪带走,那里才是它的永恒归宿。我突然间莫名怅然,天地不过是万物之逆旅,世事变幻,我们能够得遇昙花一现的美就是缘分了。
回旅馆的小花园发了会儿呆。会安的大多旅馆都配了给客人发呆、聊天的小院落,或种满花草或摆上假山喷泉,营造出休闲花园般的景色。我窝在椅子里,静静品味着从沙雕上看到的超然和洒脱,巴不得把整个人都窝进花园里。
夕阳时分,古城显现出另一种艳丽的色彩,惊奇地发现满眼的黄。整个古城的墙呈现出扎眼的黄,黄墙蓝门,中式建筑被西方油画般的色彩粉饰着,有一种混杂的新意。
我问当地居民为什么全城的墙都被涂成寺庙般的黄,答案都不统一。或许是为了摄影好看,或许是统一设计,总之这样的黄,让会安很安静,贴切了会安城名的本意——“会聚和平之中的宁静”。
与古城建筑一同勾勒宁静的还有当地人的服饰。锥形竹帽和衣袂飘飘的奥黛随处可见,与古城交织在一起非常和谐。不知是否到了下班、放学回家的时间,本地人在大街上人来人往地热闹起来。古色古香的街道上,轻盈漫步的白色奥黛被夕阳染上了些金色,飘逸的风格里便多了些富贵气息,穿梭在红花绿萝之间,绝对是会安的一道风景线。
这个时候,船工还在河上捕鱼,波光粼动。码头等船的年轻女学生,斜挎书包,随时准备等船一靠岸便跳上船去。三五小孩围在卖零食的老太太身边,嘻嘻哈哈打闹着想骗点吃的……这些原生态的场景很热闹,照进心里让人很宁静。因为身处其间有很熟悉的感觉,仿佛自己是那些场景中的某个角色,是那个正赶着回家的学生,抑或是那打算多捕点鱼赚足一天的工钱的渔夫……
这便是会安给所有行者最佳的礼物:来自家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