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549900000060

第60章 清洁生产和特色产业(4)

面对这种两难困境,开发藏药配方和新藏药材成为新课题。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尼玛次仁介绍:“藏药配方有900多种,目前生产、使用的不过400种,而一旦其余500种配方能进行研发,新产品必将会带动一批新的藏药生产,从而转移对目前急需的濒危药材的依赖,在休养生息中实现(藏药材)恢复和循环利用。”如此一来,就得对藏医药古籍文献、民间秘方、专家秘方着手搜集论证,藏医药配方源于古籍记载和老藏医的经验积累。有专家建议:一是西藏藏医学院集中人手,全力以赴搜集古籍文献和秘方,尽快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资料最全的藏医文献中心;二是对本区老藏医的临床经验和秘方进行全方位的承传,把老藏医身上承载的财富完整保存下来。

藏药产业为了破解原料供应的“瓶颈”,可以另寻出路,但是藏药材能否保持天然性状,能否实现足量供应,决定着藏药产业的发展局面和发展质量,原汁原味的藏药材无以取代。藏药之所以为藏药者,根本上是因为藏药材的天然品性。如果某些藏药材失真了或者缺位了,那么藏药还能有应有的疗效吗?就某种意义上说,藏药的独特性在于药材的独特性,药材的独特性在于药材生长环境的独特性,藏药材的无可替代性在于藏药材生长环境的无可替代性。藏药产业化的决定因素,并不取决于技术、设备,以及市场需要和人的愿望,而是取决于本真的藏药材。在这种背景下,藏药材及其生长环境需要切实而严格地保护起来。

小贴士

生命,是一棵菩提树?藏医药学理论认为:生命,是自然界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藏医学把健康活泼的生命视为一棵根深叶茂的菩提树,藏医药学的使命就是负责保护这棵菩提树。《四部医典·总则本集》采用图示方法,用菩提树的根、干、枝、叶,形象介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比如,第三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树根,上面长着人体生理和人体病理两个主干。其中,人体生理主干有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三个分枝,共有二十五个树叶;人体病理主干有疾病的根源、发病的原因和发病的途径,发病的部分及其具体位置,发病规律与年龄、季节、地区的关系,疾病的结果与致死的原因,疾病的转化与疾病的分类等九个分枝,共有三十六个树叶。全图总共八十八个树叶。《四部医典·总则本集》借助这棵构造起来的菩提树,概述了对人体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厘出了生命过程中生理与病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凭借对人体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来表达藏医药学的宇宙观,以及生命体与其生存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构层次观、对立统一观、运动变化观、生命对环境依赖等,构成了生命宇宙和自然宇宙观的主要节点。

另外,《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2013年6月3日颁布,由西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编纂出版。《标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质量标准,为控制和提高藏药质量、促进藏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监管部门依据《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可以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关,杜绝不符合标准的药材流入生产环节。

旅游产业:仰仗天下无双的旅游资源

只有拥有特色旅游资源,才能发展特色旅游业。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中央这样定位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建议采取这样的发展方式,依据的是对西藏旅游资源特色和价值的基本评估。2006年7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强劲推动着西藏旅游业迅速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

游客期待来藏旅游。旅游,是人的一种需要。为了观风景,察民俗,品美食,寻访历史古迹,见识异域文化,领略异地风情,出个远门,换个心情,选购点特产,等等。作为游历者,除了希望旅途平安外,就是希望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花钱、费时还要忍受车马劳顿之苦,必须要物有所值。被满足的程度越高,该趟旅游就越值得。

感官和精神上满足程度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游客观赏到的旅游资源的个性特征,以及此刻带给自己多大程度的审美享受。不管景点是优美的还是崇高的,只有个性鲜明的旅游资源,才能让疲倦劳顿的游客突然感觉“眼前一亮”、赏心悦目,让起初不快的心情或者恹恹欲睡的精神状态烟消云散,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而且美好记忆接二连三地被唤起……

具有这样魅力的旅游资源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别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的独特的自然景观,二是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性质相似的旅游资源,意味着旅游内容的大同小异、平淡无奇,只有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才能开启游人的视野和胸襟,打动大脑最为柔软的那根神经,从而被赋予此地旅游业以“特色”二字。

西藏这方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天然净土,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慕名游客,不辞辛劳来寻找文明社会失落已久的大自然原有的东西,感受体味藏传佛教文化的纯真氛围。来藏旅游很辛苦,但是有的来了还来,西藏真实真诚,神奇神圣,来了给自己洗洗肺,静静心。高耸入云的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色彩斑斓的地貌、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构成壮美神奇的自然景观;浩繁的经卷、巨幅的壁画、虔诚的信仰、淳朴的民风、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遍布各地的喇嘛寺院,构成了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

令人心动不已的,那辽远雄浑的高原雪山、宁静缥缈的蓝天白云、晨雾暮雨中的莽原丛林、明朗光线勾勒出的起伏草地,以及出没其间的野生动物群落所构成的西藏独一无二的原始生态;藏传佛教崇尚的天然和本真,藏民族追求的精神幸福和心灵满足,藏式建筑洋溢着“万物有灵”的宗教氛围,与千里高原上不断延展的道路交通、渐次拉长的通信线路、拔地而起的新式建筑相映成趣,物质的和精神的在这里交融,历史的和现实的在这里亲密对话。

游客高度评价西藏的旅游资源。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代表罗声群认为:西藏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藏的风光很美、独具魅力,内地很多风光与西藏无法相比,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精品旅游资源富集地。他希望,在今后发展中西藏保持民族特色和原生态性,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第一次来藏旅游的美国游客安(ANN)兴奋地表示:“西藏真是太美了!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内心感到平静。我去了大昭寺、布达拉宫、哲蚌寺。现在我计划去山南,听说那里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我很激动!”

2010年香港旅游交易会启动了广东人最爱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西藏以较大票选优势被评为2010年度广东人最爱旅游目的地。

有统计显示:98.2%的游客对西藏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和服务品质表示满意,73%的游客有意再来;2012年西藏接待游客1034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4亿多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2.6%、33.9%;专家认为,“西藏美丽相约”越来越成为喜爱民俗、回归自然、崇尚淳朴的游客的首选。

西藏旅游传统客源:印度、尼泊尔、日本、美国、英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在世人心目中,西藏很陌生也很神秘,属于全国旅游资源大省份,但是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5年评出全国102处“中国最美地方”,西藏有11个景区(景点)入选。开发出来世界级的旅游资源29处,可供游览景区(景点)293处。虽然每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

入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但是与内地旅游大省份相比,仅占其十分之一的比重。

小贴士

旅游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现代产业,涵盖了行、游、住、食、购、娱乐六大内容,价值链很长,间接收入往往达到景点门票收入的10倍左右;旅游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行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特点。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每增加1人,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可以增加5人,乘数效应大。旅游业还是辐射性极强的社会服务业,包括农家乐、牧家乐、民族节日体验、园艺农业观光、自然保护区参观等旅游形式,近年来相继兴起壮大。旅游业的触角在自然界、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及,因而成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社会行业。新型旅游业的发展使当今世界真正成了一个“地球村”。

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旅游业虽然说绿色科技含量不高,但是相对社会其他产业,它属于清洁产业,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便于统一处置,旅游行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行为规范和宣传教育得以大幅度降低,旅游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反哺当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程。

西藏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世界屋脊·神奇西藏”旅游主题,打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了以高山雪域为主体的雪峰峡谷极地体验旅游产品,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的森林、湖泊、草原风光观赏产品,以藏文化为主体的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民间节庆旅游产品和“幸福在路上”文化创意产品,尽量使旅游产品丰富多彩,同时具有参与性和游乐性。

在“十二五”期间,将细化“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旅游品牌,开启爽心悦目的“净土之旅”、清风明月的“高原赏月之旅”;以雪山冰川为主体,发起海拔6000米以下登山软探险的“峰巅之旅”、冰清玉润的“白色童话世界之旅”;以绿色峰极为主体,开发昌都和林芝地区高端绿色植物分布区域的生态游、高原奇花异树的节庆游;以草甸牦牛为主体,打造藏西北“高原野生动物观光园”,开通亲密接触“高原之舟”等灵性动物与草甸观光结合在一起的原生态大众游;以传统文化为主体,整合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及民俗风情文化资源,做实做优藏族传统文化游。

目前从总体上看,西藏特色旅游资源分为三个板块:壮美神奇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寓民俗于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乡村旅游。

壮美神奇的自然景观

“景观”(landscape)一词,最初用来描述森林、草原、湖泊、山脉等不同形态和不同规模的自然客体的景色,或者一定地理区域的综合地貌特征。在不同学科中含义不同,这里取生态学上的含义。景观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域单元。

景观既是自然界特定空间内的自然物体,又是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载体。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又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景观具有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属性,景观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空间范围。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要素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反映在景观要素多样性、空间格局复杂性以及空间相关的动态性。

高原上一尘不染的大小错和三大圣湖 湖泊在藏语中被称为“错”。蓝天白云、湖光山色,装扮着仙境般的雪域高原;若身临其境作逍遥游,则可尽情体验感官刺激和精神超脱。玛旁雍错、羊卓雍错和纳木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除此之外,阿里、日喀则、山南等地区均有大错小错连片分布,彼此各有特点,与内地湖泊相比,共同特征是天然纯净。

阿里的大错小错,让游人甘愿一“错”再“错”。群错中的班公错,只能用心语与之对话。班公错是我国阿里地区与印度克什米尔之间的界湖,海拔4242米,三分之二湖体位于阿里的日土县境内,属于高原内陆湖;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最窄处仅为5米,故被藏语称为“错木昂拉仁波”“歌木克歌那喇令错”,意思是“天鹅的长脖子”“妩媚而狭长的湖泊”;处于我国境内的部分为淡水,水质优良、物产富饶,盛产美味的高原鲤科裂腹裸鱼;湖中有数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成了野生鸟类栖息的天堂;湖的外围高山草场上游荡着成群的藏绵羊,牧人之中传说湖中常有神龙、湖怪出没,为班公错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为了保持此地原生状态,“班公湖国家森林公园”处于筹建之中。

纵目班公错,最为扎眼的要数令人陶醉的湖面蓝色变幻了。由于湖底深浅不同、光线明暗变化,以及湖水本身澄澈晶莹,视觉之中呈现着墨绿、淡绿以至于湛蓝、蔚蓝等色彩。有记者描绘道:班公错的蓝,明媚而不夺目,清秀而不矜持,宛如邻家女孩,自然亲切而又娇羞含蓄;如果说纳木错蓝得博大而使人宁静,羊卓雍错蓝得诡秘而使人心伤,玛旁雍错蓝得神圣而使人膜拜,那么班公错蓝得含情脉脉而使人心荡神驰……

环绕湖岸的是矮山,上面覆盖着皑皑白雪,光线从一侧轻轻扫过,随即平添上几分温暖的橘红色,山势高低起伏,背影错错落落,映在视野里明明灭灭、若急若缓。湖畔弯曲的沙滩和轻柔的湖水相依相偎,不停重复着谁也无法听懂的密语;几片浅滩生长着参差的无名小草,风起处瞬间折出几道印痕,惊飞起几只寻食或者游戏的水禽。湖面远处掠过白色的影像,恍惚在湖面上空画出数道优美弧线,在阳光的热度冷却的时候,灵巧的倩影便多了起来,班公错上方众禽展开了例行的翱翔表演,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宣示着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