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17547600000009

第9章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早在1955年底,毛泽东就曾作出过思考。他率先在全党范围内提出了要“以苏为鉴”,要探索“自己的建设路线”。

1956年初,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时,伴随着对“如何在贫穷、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追问,毛泽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面对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促进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成为毛泽东的一个新的关注点。

1956年1月中旬,毛泽东从杭州回到北京不久,听说刘少奇正在为准备党的八大报告,听取国务院一些部委的工作汇报,立刻生发了莫大的兴趣。他对薄一波说:“这很好,我也想听听。你能不能替我也组织一些部门汇报。”这次调查的直接成果,被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所吸纳。

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泽东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这43个日日夜夜中,在中南海颐年堂,他几乎每天都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除了睡觉就是听汇报,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

党中央其他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也常常去听汇报、发表意见。一般来说,各部门会把书面的汇报材料提前交给毛泽东。在听汇报的时候,毛泽东会不时打断,提出问题,发表评论,开展讨论。比如在听重工业部汇报时,周恩来讲到要派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学技术,毛泽东非常赞成,表示不论法国、美国、挪威、瑞士……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派学生去。

在地方工业部的汇报中,毛泽东十分关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他指出,苏联有一个时期中央集权很突出,有好处,但也导致地方积极性降低了,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主要谈了经济问题,也讲了国家政治生活中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毛泽东把这些问题概括为十大关系。

“以苏为鉴”,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论十大关系》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一个初步而又比较系统的认识。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启了新的伟大革命。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已有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大江南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时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个边陲小镇画的“圈”,如今已变成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时间退回到1979年4月。在听取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等同志的汇报后,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但可以给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经过反复讨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篇章。

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给国人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感受。一时间,两天半就能建好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被传为佳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更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当时也有人担心这是不是在搞资本主义。有人甚至说,深圳除了五星红旗的颜色没变,其他都变了。面对国内外种种议论,1984年,邓小平亲临经济特区视察。1月26日,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l月29日为珠海特区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2月9日为厦门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极大地鼓励了特区建设者的信心。

1992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姓“社”和“资”的争论又开始热闹起来。邓小平时隔八年之后再次来到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

看到特区的新发展,他高兴地说:“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他还鼓励大家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世情、国情、党情面临新变化的背景下,面临国内外严峻发展形势的巨大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系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青春寄语

捍卫、传承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平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这一切的努力都为了一个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习近平同志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