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暗示被催眠者了。
催眠师:“现在,你已经来到了海边的沙滩上。告诉我,你都看见了什么?”
小齐:“海鸥和海水,还有许多的人。”
催眠师:“是用哪只眼睛看到的?”
小齐:“右眼。”
催眠师:“那你的左眼能不能看到?”
小齐:“不能。”
催眠师暗示:“其实你的左眼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只要你试着看一下,你一定可以看到的。”停了一会儿,催眠师问道:“这个时候看到了吗?”
小齐:“看是看到了,但是很模糊。”
催眠师继续暗示:“好,很好。现在,试着闭上你的右眼,只用你的左眼去看东西。” 停了一会儿,催眠师问道:“现在,可以看到吗?”
小齐:“可以看到。”
催眠师:“好,很好。你做得很棒。”
在这个过程中,催眠师要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暗示,来增强被催眠者的自信心。
继续暗示。催眠师:“现在,你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小齐:“蓝天、白云,还有羊群。”
催眠师:“那是用左眼看到的,还是用右眼看到的?”
小齐:“是用双眼看到的。”
催眠师:“很好。现在,开始尝试着把你的右眼闭上,用你的左眼去看东西。”
停了一会儿,催眠师问道:“现在,可以看到吗?”
小齐:“可以看到。”
催眠师:“好,很好。”
这个过程就是暗示被催眠者来到和上一个场景相似的地方,巩固催眠暗示的效果,使被催眠者确信自己的失明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催眠师继续暗示:“现在,你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家里。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小齐:“我家客厅的桌子。”
催眠师:“好,很好。那是用左眼看到的,还是用右眼看到的?”
小齐:“是用双眼看到的。”
催眠师:“很好。现在,开始尝试着把你的右眼闭上,用你的左眼去看东西。”停了一会儿,催眠师问道:“现在,可以看到吗?”
小齐:“可以看到。”
催眠师:“好,很好。”
催眠师继续暗示道:“那你能看到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吗?”
小齐:“有一本杂志。”
催眠师:“那杂志上的字,你都可以看得清楚吗?”
小齐:“可以。”
催眠师:“好,很好。那是用左眼看到的,还是用右眼看到的?”
小齐:“是用双眼看到的。”
催眠师:“很好。现在,开始尝试着把你的右眼闭上,用你的左眼去看东西。”
停了一会儿,催眠师问道:“现在,可以看到吗?”
小齐:“可以。”
这个过程中,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所看的东西要越来越小,以增强催眠暗示的效果。
催眠师:“很好,你做得很棒。现在,你的左眼已经完全康复了,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东西。一会儿,我会从五数到一。当我数到一的时候,你就完全从催眠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当你处于清醒状态后,你的左眼就会清晰地看见任何东西。”
当催眠师数到一的时候,小齐就从催眠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这个时候,催眠师把自己的一只手放在了小齐的左眼前,并问道:“你可以看到我的手吗?”
小齐:“可以。但是样子还是很模糊。而且我的头还有点儿疼。”
催眠师:“很好。你的治疗效果还不错。样子模糊和头疼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你回去之后好好休息一下,一切就会好的。”
小齐点了点头。小齐在催眠后,其视力已经恢复了,并没有再次复发。
其实,催眠暗示治疗的整个过程就是催眠师运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对被催眠者进行一定的暗示,以增强被催眠者的自信心。
一个人走进冷藏间并意外地被困在里面。因为是无意进来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可是,当他看见“冷冻”两个字的时候,就会瞬间紧张起来。一种死亡的恐惧感会笼罩在他的心头,因为恐惧而导致肾上腺激素急剧分泌,从而产生一种生理上的障碍——心肌功能坏死,最终导致了死亡。
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了蜷缩成一团并已经死去的他的躯体,觉得很奇怪。因为冷藏间的冷冻机制并没有启动,也就是说,冷藏间的气温和外界是一样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自我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不论是自我暗示还是来自于外界的暗示。
在二战的时候,德国的军官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把一大批犹太人的手腕给割破,但是伤口很小,并不会流太多的血,更不会导致人的死亡。但是,德国的军官却告诉这些犹太人:“你们的手腕处的动脉已经被割破,你们会流血而死。”德国的士兵把这些犹太人给捆绑了起来,并把他们的双眼用布蒙了起来。
在整个过程中,犹太人都可以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好像是自己的鲜血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流失。后来,这些犹太人竟无一例外地全部死亡了。其实,他们所听到的滴答滴答的声音,并不是他们的流血声,那是德国军官故意设置的一种滴水的声音。而这些犹太人根本就没有流多少血,他们完全是被吓死的。这也是对暗示力量的一种运用。
催眠暗示疗法属于暗示疗法的一种,一般运用于较为难治的癔症,对于其他疗法失败的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是让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的状态,催眠师通过其语言的影响,起到强化积极信念的作用,加强暗示的效果。
正常人都是可以接受催眠暗示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较强的催眠暗示性,接受催眠暗示的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那些容易接受催眠暗示的人,运用催眠暗示的治疗方法才能够对他起到治疗的作用。
在进行催眠暗示治疗前,必须向患者的亲属或朋友说明情况,进而取得他们的配合。否则,在催眠暗示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暗示,导致治疗失败。
催眠暗示治疗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被催眠者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催眠师多采用语言暗示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接受语言暗示的能力很弱。这就需要催眠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采用药物催眠。例如,癔症性抽搐,多采用针灸强刺激,癔症性失明、失音可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采用药物进行催眠的时候,催眠师应该先让被催眠者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全身放松。然后慢慢地向患者的静脉注射0.25%的阿米妥钠或硫喷妥钠。在注射的过程中,催眠师要边注射边与患者进行沟通,或者让患者数数。等到患者的语速开始变得缓慢并含糊不清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确认患者已经进入了催眠的状态。
这个时候,催眠师就可以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进行暗示治疗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注射药物速度要减慢,以防其入睡。终止治疗时,可继续推注药物,让其进入睡眠状态,休息片刻,醒后一切可恢复正常。
不论是自我暗示还是他人的暗示,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催眠的状态下,催眠师对被催眠者的暗示作用产生的效果会比其处于清醒状态下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的意识会进入沉睡的特殊状态,从而会产生十分奇特的生理反应。比如,给处于被催眠状态下的人喝一杯白开水,当催眠师暗示他喝的是一杯糖水的时候,他血液中含糖量就会明显提高。
催眠暗示疗法对人们的行为和动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的言语绝对服从。并且,不但在催眠时完全按照催眠师的指令照办,在被催眠者处于清醒的状态下时,也会遵照指令执行。这就需要催眠师在对其进行暗示治疗的时候,采取重复的方式,使自己的语言暗示可以更加深刻地对被催眠者产生影响。
三、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源自于人们儿时的经验而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个心理实体。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形体虽然长大了,但却因为小时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或者有被伤害的经历,从而导致这些人的内心其实还保留着脆弱、受伤以及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我们的内在小孩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原始性。
内在小孩疗法是在近几年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不同的学者或理论对“内在小孩”的诠释并不一致,主要有精神分析和心理综合学派这两大主流。不过,“内在小孩”基本上是一种隐喻,不同学者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所隐喻的对象不同。根据所隐喻对象的不同,“内在小孩”大致分为五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内在小孩”类型,引申出不同的治疗方向。
1.将“内在小孩”隐喻为过去的创伤记忆。这样的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很容易感到害怕与焦虑。对于这样的内在小孩,需要我们加以照顾及抚慰,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所以,治疗的目标也就放在了找出重要的创伤记忆上,这个记忆可以是对事件的记忆,或者只是对情绪的记忆(觉得痛苦, 但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事),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来抚慰受创的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从不成熟变为成熟,不再容易担心害怕,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2.以“内在小孩”隐喻童年期纯真的自我状态。随着社会化的进程,人们会隐含地认为成熟就是不要孩子气,因此开始嫌弃“内在小孩”,逐渐把内心中那自发的、爱玩的、天真的心态隐藏起来。这样会造成自己与内在小孩的分离,从而产生一些情绪问题。有学者就认为,现在大都市中疏远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们远离了自己的内在小孩所造成的。
因此,治疗的目标也就放在了“找回童心”上。治疗师应该帮助来访者寻找一个适当的情境,重新创造一个来访者在孩提时代所经历过的感受(尤其是与父母相处时有关的好坏感受),从而让来访者感受到归属与回家的感觉。
3.把“内在小孩”隐喻为一种超越的存在状态。这样的内在小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拥有超越一般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外界环境感到非常无助。也就是说,这样的内在小孩同时具有痛苦与超越的两种特性,在面对现实的挑战与生活的磨难时是痛苦的,而在反观内心时,又能感受到存在本身的超越性力量。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抚慰痛苦的记忆,或是恢复童稚时的天真,而且还有避免内心的恐惧及欲望,或者是潜意识中的冲突上,同时要回归内在本心,遵从内在小孩的引领与期望,感受自身存在的超越力量。
在这里,内在小孩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对象,而是具有纯洁灵性的一种存在。与前两种的内在小孩类型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类型的内在小孩是当事人的人生指引者,也就是说,当事人是反被内在小孩引领的。
上述的三种类型其实已经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心理治疗目标,即:治疗过去创伤、恢复自发性与纯真的本性、学习纪律与接受指引。
对于一个心理上健康成熟的人来说,这三个方面都需要得到成长。对于过去曾经有过的心理创伤应该接受适当的治疗;对于过度压抑的自我应该得到放松;对于身处社会情境中却缺乏自律与体贴他人能力的人,也需要给予他基本及适当程度的社会化训练,即学习一些纪律与秩序。
4.把“内在小孩”视为是自己次人格的一种。(次人格是指个体基于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时刻留存的行为、感受或想法的整体。)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过于认同或过于忽视某一或某些次人格,同时又缺乏整合各个次人格的能力。
次人格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通常会鼓励来访者以一种象征性的名词来称呼来访者的各种次人格。比如,“受害者”、“超人”、“小公主”、“受伤的小孩”、“关爱的父母”等等。进而引导来访者把所有的次人格统一于超越次人格的自我之下,也就是对来访者进行整合次人格能力的培养。
这种类型的内在小孩与前三种类型的内在小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三种类型都认为内在小孩只有一个,而把内在小孩视为次人格的人,就意味着他的内在小孩的数量很多。也就是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受伤的内在小孩”、“渴望父爱的内在小孩”、“追求自由的内在小孩”、“脾气暴躁且没有耐性的内在小孩”等。这些众多的内在小孩会在个人心中不断地进行冲突与争执,而彼此又缺乏对话,从而造成了个体心理上的各种困扰。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应该协助来访者的内在小孩们彼此之间进行真诚对话,让来访者站在超越自我的心理高度,整合所有内在小孩的需要。
5.把“内在小孩”隐喻为一种从受伤到康复的治疗过程。这里的内在小孩指的是一种关系的改变,包括来访者与治疗师、来访者与过去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来访者和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相处对象以及来访者与自己的关系。
在人们与他人的交往经验中,学习到的关系可能是紧张、敌对、有压力、被批评的,这样会迫使个体必须以防卫、冲突、挣扎的态度面对外在世界,甚至会以严厉的态度来面对自己。
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通过来访者与治疗师的互动来完成的。来访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与治疗师的交往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自由、对等、开放与接纳的,并在这种良好的关系中练习怎样以正向的态度来面对自己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