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上,拿破仑正在沙皇的克里姆林宫休息,这里的豪华奢侈让拿破仑欣羡不已。但是,当拿破仑美梦正酣的时候,他的副官突然冲进来,将他叫醒。神色慌张地说:“陛下,莫斯科全城都烧起来啦!”拿破仑一边穿衣服,一边透过窗户向外张望,只见一片火光,将整个天空都染红了。当时,正好西风大作,火借风势,蔓延得很快,不久,大火就烧到了克里姆林宫。
在侍卫的搀扶下,拿破仑极为狼狈地逃离了克里姆林宫。不久,克里姆林宫就变成一片火海。此时,莫斯科城内已经乱成一团,大街上到处是慌乱的法军。当城中的法军终于稳住阵脚,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灭火时,他们才发现,全城所有的灭火器具都被破坏了。法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大部分粮草、大炮、枪械还有住所,都慢慢化为灰烬,而他们却无能为力。
莫斯科的大火一直烧了好几天,直到一场暴雨来到,火才渐趋熄灭。这场大火几乎使莫斯科夷为平地。在大火中被烧死和烧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在灰烬中随时都能发现尸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人肉焦臭的气息,极为难闻。
拿破仑面对一片空城,仍然没有灰心,他相信凭借他的大军,圣彼得堡唾手可得,亚历山大肯定抵挡不住。他派了使者找沙皇商议停战,亚历山大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俄国疆土上还存在一名法国士兵,就不议和!”并且不断地派出士兵偷袭法军,法军损失惨重。
不久,严冬到来,法军又无法补给,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而此时他的60万大军只剩下了10万了。在撤退时,俄军不断地偷袭,撤退的拿破仑大军被第聂伯河拦住去路,而此时库图佐夫的追兵逐渐逼近。由于桥梁已被俄军破坏,拿破仑强迫士兵下水架设简易桥,由于天气寒冷,所有下水建造浮桥的人都冻死了,最后只剩下一万多名士兵跟随拿破仑狼狈逃回国内。
莫斯科在大火之后,化为了一片焦土,但是,到底是谁放的火将莫斯科点燃的,到现在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了未解的历史悬案。
当代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这场大火是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精心策划的,目的就是烧掉拿破仑的粮草。因为,当人们企图救火时才发现,莫斯科城内的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不翼而飞。另外,据逃回法国的士兵回忆,莫斯科全城多个地方同时起火,显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
俄国也有不少人支持这种观点,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
与此同时,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坚持认为莫斯科大火的主要责任,应该算在法国士兵身上。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就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支持者。他的推断依据是:法国士兵不了解莫斯科城的建筑结构,才在无意中引起火灾,将城市化为灰烬。莫斯科是建于1156年的俄罗斯古都,房屋建筑大都以木结构为主,故有“木屋市”的别名。当拿破仑率军入城时,那些法国士兵并不了解莫斯科城内这些情况,因粗心大意而酿成火灾。
火灾的原因,我们不清楚,但是造成的后果,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夷为平地;其次,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势力布局,欧洲最强大的帝国被削弱。可以说一场大火改变了一段历史。
神勇拿破仑何以惨败滑铁卢?
1815年6月18日,举世闻名的滑铁卢战役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18公里处的小镇南面5公里外的田野上展开,从此,滑铁卢与拿破仑一起被写进历史。
现在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滑铁卢古战场来访古凭吊。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亲自率领7.4万名法国士兵,246门火炮,在滑铁卢对阵威灵顿公爵的拥有6.7万名士兵和184门火炮的联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法军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应该可以取得胜利,即使付出一点代价,怎么也不会失败。可是战场上风云突变,竟出现了谁也没有料到的结局。
两支军队在2000米的战线上进行了一整天的浴血鏖战,最后法国军队死亡了2.7万名士兵,而联军则留下了2.2万具尸体。法国军队最后被击溃,狼狈地逃回法国。拿破仑在滑铁卢被打败了,联军获得了胜利。可是一位学者在看到战争的惨烈之状后,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胜利是除失败之外的最大悲剧!”两支军队谁都没有获得胜利,是啊,一次战役双方共死了5万人,这还能算是胜利吗?
可是,在实力上占据优势的拿破仑,为什么会在滑铁卢战役中被打败了呢?两个多世纪以来,众说纷纭。
这场战争的两名直接指挥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胜利者联军统帅威灵顿公爵的观点是,拿破仑的战略从一开始就错了,他因为贸然深入,粮草军需供应不及,导致了失败。他不应该急于进攻,而是应该在法国做好准备,耐心地等待联军的入侵。因此战略失误是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
而根据史料记载,拿破仑自己分析滑铁卢之战时,这样说过:格鲁西未能及时增援,而骑兵又被击溃,以致惨败,内伊行动也不够积极、机智。他的话还是比较符合滑铁卢之战时各位将军的真实表现的,但也是仅仅侧重于在人事方面的分析,而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中惨败的原因呢?
一、滑铁卢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法军指挥员缺乏,主要将领的不称职。在滑铁卢之战爆发时,法军部队中极度缺乏指挥员,尤其是中高级指挥员。滑铁卢之战后,在对法军将领的评价中,认为格鲁西反应平庸,墨守成规,对战场的形势把握不清,虽然手中握着3.4万的兵力,却瞻前顾后,只认拿破仑的命令。面对紧急情况,他拒不回援,并且无视部下的一再请求。不仅没有对战争有一丝的好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他而导致了失败。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两万英军纠缠,致使普军未被歼灭。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表现也是极不称职。在他领导下的参谋部,不能及时地掌握战场上的信息,甚至连自己的军队行进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就是这样一群军官在指挥战争,可想而知,战争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二、军队的组成人员素质低,战斗力差。拿破仑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全法国征调民众,临时组建了28.4万法国大军,这支队伍看似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其实,并非如此。军中有不少的老弱病残,而且整个部队仓促组建,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就被拉入战场,可想而知,其战斗力是不高的。再加上当时,枪械、弹药、马匹十分缺乏,法军在战场上几个人使用一支枪。就这样的军队,实力当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三、兵力分散、联络中断,不能相互驰援。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从进入军队开始,经历了无数次的阵仗,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他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敌军。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次战役中从一开始,拿破仑就将兵力分散使用。
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不了解对方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就派出内伊大军迂回到普鲁士军队的右翼,结果被两万英军牵制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更不能派出援兵支援里尼之战。
同时,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结果导致兵力不足,无法在决战中获得胜利。可以说,在滑铁卢之战中,法军深受兵力分散之苦。
在滑铁卢战役中,尽管法军表现出了极大的作战勇气,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是失败了。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政治生命、军事生涯被迫终结,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在圣赫勒拿岛上结束了他那富有传奇性的一生。而滑铁卢战役则被称为是对欧洲历史起“转折作用”的一场大战。
拿破仑一生雄才大略,攻坚无数,却没有想到在滑铁卢一役中被打得一败涂地,郁郁而终。而滑铁卢一词从此也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被印第安人打败的卡斯特将军
欧洲殖民者从踏上美洲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屠杀土着居民。贫穷落后的印第安人在手拿先进火器的殖民者面前,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可是,鲜有人知的是曾经有一支由700人组成、手持现代火器的部队被印第安人打败,骑兵被全部消灭,而这个部队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由乔治·卡斯特将军率领的第七骑兵团。
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乔治·卡斯特(1839~1876年),美国骑兵军官,美国陆军西点军校1861届学生。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第七骑兵团就出自其手,南北战争后被派到美国西部去镇压印第安人。
在美国内战中,卡斯特以惊人的勇气,身先士卒地冲杀在枪林弹雨之中,却从未负过伤。卡斯特骁勇善战、战绩卓着,被老百姓认为是一位英雄,备受林肯总统青睐,他因此迅速从中尉升至少将。
然而,1876年6月25日,在“小巨角河战役”中,卡斯特却中了坐牛、疯马等率领的印第安军队的埋伏。印第安苏族中最着名的战士“疯马”(crazy horse)手举长矛一马当先,身中数弹不后退,彻底摧垮了第七骑兵团的最后抵抗,全歼了卡斯特的军队,并将他击毙。整个战役仅用了3小时。这也是整个印第安战争中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最大胜利。
接受过现代化教育、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英勇善战的一位将军,为什么会输给落后的土着居民呢?
1868年,当时作为美国南北战争中战功卓越的将领,卡斯特率领凶猛的美国第七骑兵队奉命来到这里,驱赶西部的印第安人。当他最终与印第安部落酋长达成协议,允许印第安人在黑山地区居住后,却因听说发现金矿而又一次撕毁了墨迹未干的协议。卡斯特强迫印第安人继续西迁,最终惹怒了印第安人。
作为一名统率部队的将军,卡斯特有一个缺陷是经常低估他的敌人。在美国民众间,他被称为“印第安人克星”,对此,他常常沾沾自喜。卡斯特曾经吹牛说,全美国的印第安人加在一起也不够对付他领导的第七骑兵团。第二个缺陷是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在向罗斯伯德溪流进军的路上,他有一些经验极为丰富的侦察兵与他在一起,但他对一次次警告都置若罔闻,没得到华盛顿授权和命令就贸然进发。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卡斯特本人残暴粗野的性格。他不关心自己部下的死活,在战争中他部下官兵的伤亡人数,比同时期其他骑兵部队都要多,所以战士们都不想去拥护一位不管他们死活的指挥官。
因此,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恩河附近的山谷里,无视部下忠告的卡斯特将军率领266名骑兵轻敌冒进,很快他们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伏击。不到3个小时,他本人就和手下的所有人马一起被斩尽杀绝、惨死在印第安人手中。
从欧洲殖民者踏上北美大陆开始,为了争夺土地白人移民和英国殖民政府同印第安人的战争连绵不断,有时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合众国成立后,特别是19世纪20和30年代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以后,对土地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联邦政府不顾过去对印第安人的承诺,企图把他们全部赶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去。美国政府成为驱赶和迫害印第安人的主角,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不断升级。印第安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痛杀白人,而白人为了夺取土地更是对印第安人无情追杀。但是,从道义上来说,殖民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做法是违反了人类的道德准则的,他们的做法势必激起印第安人的满腔仇恨,这种仇恨必然化作与他们拼死斗争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卡斯特的失败是不奇怪的。
这次战役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疯马。他1842年左右出生在印第安人苏族部落,15岁时便成为部落里一名骁勇善战的猎手,在一次与阿拉巴霍人争夺土地的战斗中英勇作战,“就像一匹疯狂的战马”,在庆功会上被父亲改名为Crazy Horse——疯马。
1876年,当卡斯特率领美军第七骑兵队进入黑山地区驱赶印第安人时,年轻的疯马不满卡斯特一再毁约,而部落酋长在谈判中则一味退让,带领着4000多名印第安人在一个叫小大角的地方围歼了贸然进犯的卡斯特骑兵队。战斗打赢了,但疯马却因此不得不四处躲避美军的追捕,他因此浪迹天涯。1877年,他的妻子生命垂危,为此疯马回到家中,却不幸被美军抓获,当他被关押在狱中时,被一个白人用刀从背后所杀害。不过也有人说,他是在印第安部落与美军谈判时,在休战旗下被美国士兵从背后杀害的,遇害时年仅35岁。
虽然至今人们仍无法确认疯马出生的日期,但却永远记住了他去世的那一天——1877年9月6日,还有他着名的遗言:“这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得以安葬的地方。”
缅因号爆炸引出美西战争
缅因号军舰爆炸事件,对美国人民来说,或许是心中永远不可触摸的痛,爆炸事件的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难以解释的谜团。
1898年2月16日晚上,停泊在古巴哈瓦那港口外的缅因号大型军舰,在片刻时间内竟然爆炸沉没,瞬间而来的爆炸使得军舰上的260名水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全部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