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17544700000041

第41章 世界现代卷(9)

《华沙条约》规定华沙条约组织的宗旨为: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不久,苏联通过华沙条约组织先后建立了两支部队,即“联合武装部队”和“一体化部队”,规定各缔约国拨出一部分部队联合组成。这些部队平时受各国国防部长或副部长的领导,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则受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的指挥。在联合武装部队之外,苏军又和波、匈、捷、保、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军队组成包括海军和空军的“一体化部队”,由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指挥。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也标志着双方“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不久,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便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争夺。

趣味链接 华约的解散

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沙条约组织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了普遍抗议。而苏联与阿尔巴尼亚交恶,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990年10月3日,两德合并后,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非常会议决定,从1991年4月1日起终止在华沙条约范围内所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效力,废除华沙条约的军事机构。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各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柏林危机——美、苏对碰的全面升温

随着德国战后开始重建,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美、苏冷战也愈演愈烈。美国想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增加实力,一起对抗苏联。而苏联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了使英、法在合并占领区问题上与美方向一致,美国在战后利用“马歇尔计划”,巨额援助英、法两国,迫使英、法同意法占、英占区与美占区合并。合并之后,美、英、法三方在占领区共商经济、政治政策,并共同制定宪法,一致决定成立联邦德国,还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复兴计划。不久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与此同时,苏联针锋相对,提出严厉抗议,声称“英、美、法三国想分解德国”。随之苏联在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并通过宪法,建立起民主德国。不久苏联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通往柏林的三条走廊通道。

1949年,德国分裂后,西德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援助,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经济逐渐繁荣。繁荣的景象令苏联垂涎三尺,同时也激起了苏联的愤怒。于是苏联要求英、美、法三国三个月内撤出东柏林驻军,使东柏林成为自由市,否则,苏联会把西柏林的英、美、法三国驻军驱逐“出境”。苏联自知统一无望,故迫使西方承认东德。英、美、法三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且宣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它们将不惜一切武力攻打东德。不久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共领导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三天会谈,讨论柏林问题。赫鲁晓夫旧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肯尼迪当场断然拒绝。为了对抗西德,苏联增加军费,放手扩军,积极备战。肯尼迪对此作出强硬反应,增加四十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征召部分后备役人员入伍,扩大防空措施。瞬间,美、苏关系突显紧张。随之苏联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沿东西柏林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筑起柏林墙,阻挡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

柏林墙的建立,标志着德国在领土上真正意义的分裂,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柏林危机”对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苏“冷战”由此演变为“热战”。

趣味链接 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建造的,于8月12日至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如今却成为朝鲜半岛的南北边界线。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之间的核赌博

1962年,加勒比海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美国曾好几次动过使用核弹的念头。但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

美国入侵古巴失败后,古、美关系继续恶化。苏、美“冷战”逐渐升级。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苏联政府认为把古巴作为西半球的一个卫星国是极其有价值的,这对苏联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是非常有利的。

于是苏联将古巴作为伸向美国深处的“桥头堡”,仿佛一把利剑插在美国的背后。而当时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为预防美国再一次入侵,便欣然接受了苏联的核武器援助。于是苏联以“保卫古巴,防止美国入侵”为名,把导弹悄悄运进古巴。然而这一举动对美国来说十分痛苦,因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1962年8月31日,美国军方派出十几架侦察机对古巴进行全方位侦查。美国从侦察机拍摄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9月4日,美国政府肯定了有关苏联对古巴的军事援助。于是肯尼迪发表声明,说:“苏联在古巴这种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应立即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否则,只要这种威胁出现或古巴成为苏联进攻西半球的基地,美国将会采取断然的措施予以反击。苏联应放弃世界霸权的计划,结束危险的军备竞赛,从古巴撤走导弹并保持克制。”对于美国的报道,苏联矢口否认。不久美国政府以“苏联向古巴提供的武器已经构成对美国的严重威胁”为由,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全面封锁加勒比海域,对苏联和古巴施行重重包围,进而进行远距离“隔离”。

苏联面对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态度发生巨大变化。1962年10月28日,苏联政府下令“拆除进攻性的核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表示愿意同意同肯尼迪交换意见,共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苏联撤走导弹,美国意欲消除对自己的军事威胁已经达到。

苏美双方都采取措施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双方各自撤出古巴。“古巴导弹危机”成为了历史。

趣味链接 吉隆滩之战打碎美国入侵古巴的梦想

1961年4月17日,由一千五百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突袭古巴。他们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直接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当年只有三十四岁的卡斯特罗在吉隆滩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他下令:“击沉所有船只!”他对亲密战友切·格瓦拉说:“现在我们真的在战斗了,胜利属于我们!”古巴军民经过七十二小时的战斗,打败了在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其中共有九十名雇佣军被古巴军队击毙,其余一千余人被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

第三世界的崛起

亚非会议——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逐渐形成。随后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非地区纷纷建立起国家,一系列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亚非大陆上出现了三十几个独立国家。历史的天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面对美国和西方殖民国家对会议进行种种阻碍和破坏,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大多数与会国代表团的努力下,会议冲破重重障碍,终于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二十九个亚非国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大会上以“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为题致长篇开幕词。他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总理说:“再没有比西方殖民国家几百年来在亚非两洲的殖民统治更能清楚地说明殖民主义的实质了。”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详细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其他国家共同倡导,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五项原则的公布,受到国际舆论,特别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这大大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人权和自决、文化合作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亚非会议高举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的旗帜,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隆精神。这个精神贯穿于会议所通过的各项决议之中,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后世稳定世界局势、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间合作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开国元帅陈毅同志曾赋诗赞誉万隆精神和原则: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

趣味链接“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粉碎敌人的阴谋

1955年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先行人员包乘“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自香港飞往印尼,因飞机上被蒋帮特务安放定时炸弹,飞机在沙捞越西北海面上空爆炸,飞机上的人员坠海罹难。由于周恩来总理因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所以临时秘密改变行程。他经昆明取道缅甸,同缅甸等国领导人会晤,最后前往仰光赴万隆参加会议。敌人以暗杀手段阻挠的阴谋未能得逞。“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犹如一道伤疤,深深地烙在新中国外交人的记忆里,隐隐作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新中国的成长输送着力量。

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独特的合作方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矛盾日益加剧。亚、非、拉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避免卷入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它们自认为属于“第三世界”。而万隆会议精神和原则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第三世界”以思想启示,间接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形成。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会议上制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五个条件,即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1961年9月1日至6日,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二十多个国家的首脑参加了会议,并通过了《会议宣言》,明确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张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废除殖民主义。同时宣言还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它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提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要求。1964年6月,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起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