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10

第10章 逆境雄起才能内心强大(3)

当许晨在上海工作了十年后,他动了创业的念头。此时,他刚刚结婚不久,妻子怀孕待产。他和当初一起来到上海的朋友商量了一番,便开始注册公司,选办公室,招聘员工。妻子担心地说:“金融危机刚过,创业的风险太大了吧?”许晨说:“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我是两手空空来到这,最多两手空空回老家。”

两年后,许晨的科技公司渐渐走入正轨,两个人的日子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这些都得益于他“随时准备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的乐观态度。

峰回路转——等待谷底反弹的机会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以经营旅馆为生。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学业,而是找到了一份杂志社的工作。随后,他带着成为作家的远大梦想,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几年过去了,他一直在撰写新闻和评论类的文章,在报纸的豆腐块中,尽力压缩着自己的野心。

27岁那年,他出版了一篇评论集《尼采教了什么》,他在书中详细地撰写了尼采的生平,并且对尼采的书籍进行评论。可惜,作品出版后反应平平。他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获得预期的名声。他一下子消沉了下去,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后来,性格乖张的他被杂志社开除,从此开始了彻底的沦落。他四处求职,却屡屡吃闭门羹。身上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就在他越来越潦倒的时候,人生中的灾难再次降临——他病倒了。

医生说,他的病短期内无法痊愈,需要经过长期的住院观察。这一次,他彻底绝望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病情却不见好转。他每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胡乱地思考着过往二十几年的人生,无论如何都理不出头绪。有一天,他无所事事,便随手翻开了几本推理小说来打发时间。这一看,从此就沉浸其中。

两年后,他病情痊愈,顺利出院。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他已经读了两千多册的推理小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开始尝试自己写推理小说。不久之后,他就写好了初稿。他将书稿战战兢兢地交给了一位编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所有人对这本书都没有过多的期待,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篇小说竟然大受欢迎。

这篇小说就是范·达因的推理处女作《班森杀人事件》。随后,范·达因创作的《菲洛·万斯探案集》,成为世界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着。他本人也因为对推理小说的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推理小说之父。

从范·达因的经历看来,贫穷、失业、患病,似乎都不是坏事。许多时候,当人生跌入谷底时,才能够真正地远离喧嚣,真正地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走什么样的路。沉静地思考过后,我们才能在重新启程后,不再人云亦云,不再随波逐流,坚定想要的方向,直到达成目标为止。而这段人生的低谷,就变成了一次转折,让人生换上了新的颜色。

乔治·巴顿说过:“成功是你坠落到底时反弹的高度。”陆游也曾写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的能力不再被他人相信,当我们遭遇事业的瓶颈,当我们在一瞬间失去了身边所有的支持……不用害怕,只需要在这难得的沉静中慢慢思考,终于一天,会让我们找到谷底反弹的机会。

1997年,在外“漂泊”十二年的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既往不咎,开始挽救垂危的苹果。

乔布斯大胆决断,将产品的项目从原来的十五种降低到四种,继而将苹果重新定位为家庭计算机。当时,苹果公司正控告微软侵权,两家公司在这场官司里耗损巨大。乔布斯以公司的前途为首要考量,选择了一条最务实的解决办法:与微软和解,从而换取微软注资苹果的机会。

原本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经过乔布斯的管理后,渐渐有了起色。一年后,苹果公司推出iMac产品,上市后在美国和日本热卖,成为乔布斯回归后最漂亮的一仗。自此,苹果不仅度过了财政危机,也让原本市值不足20亿的公司上升至520亿。随后,乔布斯推出了iPad和iPhone产品,不仅让消费者眼前一亮,更让苹果品牌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神话。

回想当年,乔布斯曾因经济原因未能念完大学,在工作期间只能住在朋友家的车库,开创苹果初期,他和朋友没日没夜地工作,每个星期工作66个小时。直到公司遭遇经营瓶颈,他本人也被领导层扫地出门。

在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乔布斯才开始真正地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思虑再三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计算机,喜欢在一段段程序编码中创造奇迹的感觉。于是,他重新开创NEXT公司,继续在计算机领域寻找机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无论是天才还是伟人,都有人生跌入谷底的时候。同样,每个人都有谷底反弹的机会。重点是,当我们走入困境时,永远不要忘了问清楚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每一次的挫折和困境都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陷落的机会呢?

何必纠结过去——有一种态度叫放手

艾伦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小男孩,他常常为了自己犯的错自怨自艾。他总是想:“如果我考试前多看点书,那该有多好啊!”、“如果我从来没有说过伤害艾米的话,那该有多好。”、“如果去年夏天我没有生病,就能够跟随姑妈到夏威夷过暑假,那该有多好。”

一次,艾伦在实验室里打碎了一个培养皿,虽然没有造成危险,艾伦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里,闷闷不乐好几天。给艾伦上实验课的老师鲍勃观察到艾伦的反常,于是他在实验室里给艾伦上了一堂“人生教育课”。

鲍勃在桌子上放了一瓶牛奶,艾伦没有猜到他的用意。突然,鲍勃将牛奶倒进了水槽中,然后对艾伦说:“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接着,鲍勃将艾伦叫到水槽边,说:“你看,现在牛奶已经漏光了,你即使着急、抱怨,也不能让它回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它忘掉,然后去想别的事情。”

在未来的人生中,艾伦虽然遇到了许多比鲍勃更优秀的老师,却始终记得他说的话,“如果你能在事先预防,就不要让牛奶打翻;如果牛奶已经翻了,就试着将它忘记。”

“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是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讲的正是不要为了过去无法改变的事而惋惜,更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悔恨中,反复咀嚼,不停懊恼。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自己的失去上独自悲伤,他会高兴地去寻找治愈创伤的办法。”对于过去的失误、过去的坎坷,纠缠不如忘记。如果始终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当下的美好生活也要变成虚妄了。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为了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将错过群星了。”

徐浩哲决定出走时,他已经成为了丈夫和父亲。不过,美满的婚姻并没有让他走出自责的深渊,同时,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也让他觉得更加辛苦。一切痛苦,都来自多年前的那起车祸。

那年徐浩哲二十岁,刚刚拿到驾照的他,开着爸爸的车子飞快地行驶在公路上。初次上路,激动兴奋的心情让他忽视了路面的情况,当两个小女孩从公交车尾部走出来时,他根本没有看到。事情发生后,他在看守所待了两个星期,等他赶到医院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从此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无法面对死者的家属,也无法面对以后的生活。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被内疚和自责折磨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

好哥们的妹妹敏之在车祸后给了他极大的关怀,并且愿意陪着他留在外地工作。最后,他们结婚了。可是,车祸的内疚和自责依旧如影相随行,他知道,因为对过去的耿耿于怀,他忽视了眼前的幸福,对妻子和孩子的关怀也不够。但是他没有办法控制,就像他无法控制因为抑郁而不断飙升的体重一样。

当经营的培训公司倒闭后,徐哲浩决定开始他的全国行。他想出去走走,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落脚之处。本来担心妻子会觉得他的想法太疯狂,没想到敏之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并且主动帮助他准备路上需要的设备和食物。

他没有做出行计划,只拿着一张全国地图,开着车就出门了。在远离高速的乡村小路上,他遇到过断水的难题,也遭遇到风沙弥漫的天气。长路漫漫之中,他有时候甚至希望迎头过来的车辆将他撞死,让他能够彻底地解脱。

三年中,徐哲浩只有过年的时候回过家,其他时间都在路上。他像一个浪子一般将自己放逐在广袤的大地上,感受孤独、无助和内心中翻腾的故事。他甚至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吧,走到老,走到死。

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了家中的刚满五岁的儿子。也许他会在旅途中因为饥饿或者疾病而死掉,彻底从那个遥远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可是那时候,敏之会因为失去丈夫而受到伤害,儿子会因为失去父亲受到伤害,所有的家人都会因此而生活痛苦。为了不再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徐哲浩决定回家。他要健康乐观地活下去,为了自己的亲人,更为了那些死去的人。

徐浩哲用长达三年的孤独行走,摆脱了折磨他十几年的梦魇,最后终于忘掉过去,勇往直前地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路都不会是坦途,我们有时会遇上顺境,有时也会遇上逆境。即使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也会遇到不好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勇敢接受逆境的考验,学会积极地面对挫折,将阻碍和逆境都当成一种生命的过程。苦辣酸甜都有了,生命才真正开始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