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17543800000019

第19章 做与众不同的你——心理学教你如何驾驭嫉妒(3)

除此之外,日本研究人员还专门进行了一个有关幸灾乐祸的实验。依然还是读故事的形式,而且这个故事还是前面那个故事的续集。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人物A、B、C分别遭遇了不幸。

然后这些大学生需要告诉实验人员,他们的感受如何。

实验结果表明,这十九个大学生幸灾乐祸的程度也和嫉妒一样出现了逐渐递减的趋势。

实验人员还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到,当人物A遭遇了不幸的时候,大学生大脑的复测纹状体表现得十分活跃。人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是一个负责快乐情绪的区域,例如,当一个人获得金钱回报或是社会的认可时,腹侧纹状体就会表现得十分活跃。这个实验结果足以说明,幸灾乐祸与嫉妒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嫉妒所带来的痛苦越强烈,幸灾乐祸所带来的快乐也就会越强烈。

妒火中烧向何处——如何驾驭嫉妒

在古希腊神话中,赫拉是宙斯的妻子。赫拉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神,而且性情高傲。在赫拉成为宙斯的妻子以前,宙斯已有六任妻子,但是风流成性的宙斯还是被赫拉的美貌所吸引,并想尽办法追求赫拉。

赫拉与宙斯是姐弟关系,在我们看来,姐姐嫁给弟弟是乱伦,但是在古希腊神话中,这却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并且由于赫拉是宙斯的姐姐,宙斯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但是,赫拉对这个风流的弟弟并无好感,所以宙斯追求赫拉的过程很不容易。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宙斯最终还是娶到了冷美人赫拉。

相传,宙斯为了娶到赫拉想了许多办法,甚至不惜使用变戏法的方式,把自己变成了一只杜鹃鸟,这些举动终于感动了赫拉,所以赫拉才答应成为了宙斯的妻子。

但是,最让赫拉感动的应该是宙斯的承诺,宙斯在向赫拉求婚的时候,曾经答应过赫拉,只要赫拉同意嫁给他,那么他将会把自己的权力和荣耀分一半给赫拉。这样一来,赫拉就成了权利第二大的神,地位仅次于宙斯。

宙斯当时只是急于追求到赫拉,并没有想过给予赫拉这么大的权力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而事实证明,这至高的权力成为了赫拉嫉妒的工具。

在与赫拉结婚后,宙斯依然风流成性,并没有收敛,到处招蜂引蝶。不过宙斯不知道的是,赫拉和他之前的那六任妻子的性格可不一样。

面对宙斯的出轨行为,赫拉十分气愤,但是赫拉更加嫉妒宙斯的那些情人。因为嫉妒的情绪给赫拉带来了痛苦,而她的手中又有着很高的权力,于是赫拉就开始把这种痛苦的感受转移到宙斯的那些情人身上。

于是,宙斯的那些情人一个个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全都遭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赫拉似乎是一个很坦率的人,根本不会掩饰自己的嫉妒情绪,只要赫拉嫉妒哪个人,她会用手中的权力去给这些人带来灾难。

赫拉在古希腊神话中享有至高的地位,被称为“天后”,是婚姻与家庭之神。但是通过赫拉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赫拉还应该被称为嫉妒之神。因为赫拉的嫉妒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人再难超越。

赫拉除了把嫉妒之火烧向宙斯的情人们之外,就连一些无辜的凡人也跟着遭殃。赫拉不仅不放过自己的情敌,还会消灭一切与情敌有关的事物。在人间有一个国家的名字和宙斯的一个情人的名字一样,赫拉知道后,就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可怕的瘟疫,结果这个国家成了人间地狱。

赫拉还十分嫉妒比她貌美的女子。安提戈涅是一个凡间女子,她长得十分漂亮,尤其是头发。安提戈涅的美貌不仅让她自信心饱满,而且还让她变得胆大妄为起来,她居然提出要和赫拉比美貌。

赫拉听到后十分气愤,当赫拉看到安提戈涅那一头美丽的金发时,立刻嫉妒无比。于是,赫拉就把安提戈涅美丽的金发变成了盘在头顶的毒蛇,而且这条毒蛇还会不停地啃咬安提戈涅的头皮。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女神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很善良。所以在中国人看来,赫拉这样善妒的女人根本不应该称其为女神,而只是一个凶悍的妒妇罢了。

但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与我们中国的神的形象是不同的,因为古希腊的神更具有人性,也就是说更贴近人的形象。古希腊的神与凡人唯一不同的是,神具有凡人所没有的神奇力量。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基本相同,不仅有人的优点,也有人的缺点,例如赫拉的嫉妒就是人们所常见的一种情绪。

嫉妒是一种难以启齿的情绪,似乎只能被深深地埋在心底。只要一想到嫉妒,人们就会联想到类似于幸灾乐祸或落井下石等一些不好的心理和行为。嫉妒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情绪,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她的嫉妒,许多人都遭遇到了不幸。

嫉妒除了会给他人带来威胁之外,还会给自身带来痛苦的体验。

生物的本能之一就是趋利避害,所以面对痛苦时,人们往往都会选择逃避,但是嫉妒的痛苦却很难逃避。不过,痛苦并不一定就只是坏事,有时候痛苦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收获。痛苦,证明你还活着;麻木,反而比痛苦更加可怕。

既然痛苦的体验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收获,那么嫉妒是不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嫉妒被划分到负面情绪之中,总会对我们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嫉妒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正面的积极影响。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适当的嫉妒会让一个人的头脑变得更加高效。

科学家找了两个学校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把这些实验对象分为两个小组。科学家让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写下了一些和自己有关的嫉妒经历。而另一个实验小组作为对比,什么也没做。

然后,科学家根据那个小组的学生所写出来的内容,编造了一份虚假的采访报道。在这份虚假的采访报道中,有第一个实验小组学生们的嫉妒对象的资料。但是,只是一些人在谈论自己的一些学习情况和目标而已,并没有涉及任何与嫉妒有关的话题,而且内容也很难引起人的嫉妒情绪。

后来,科学家就把这份虚假的采访报道分发给了这两个实验小组。实验结果表明,第二小组的学生对采访报道中的内容的记忆状况明显不如第一个实验小组。而第一个实验小组中的学生尤其会清楚记得与自己嫉妒对象有关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只是一个普通状况的反映。

科学家还发现,第一个实验小组的学生明显比第二个实验小组的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研究这份虚假的采访报道。不仅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且事后也会回忆起更多的采访细节,这些第二个实验小组的学生根本无法做到。

这个实验说明,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与嫉妒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许也可以说,嫉妒有时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敏感和敏锐。

后来,科学家还让这两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观看了一些图片。学生们被告知:假设这些图片上的人都是他们的同学,有的是长相俊朗而且还开着名车的富二代,有的则是长相普通、家境普通的同学。

然后询问了学生们对这些虚假同学的感受。

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往往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比自己优越的虚假同学,例如长相俊朗而且还开着名车的富二代,而且还会记住这个人的大部分细节。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人们往往会关注那些自己嫉妒的对象,与此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大大提高。所以科学家得出一个实验结论:嫉妒可以使人的大脑对嫉妒对象有关的情况产生一系列高效率认知的过程。

荷兰心理学家范德温认为嫉妒的影响是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的,嫉妒的积极影响包括它会督促一个人向他的嫉妒对象学习,毕竟人们只会嫉妒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而消极的嫉妒心则会让一个人努力去发现对方的弱点,然后把对方拉到与自己同等水平上。有的人甚至还故意给对方制造一些困难,似乎只有对方遭遇不幸,他才会感觉到快乐,才会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愉悦。

尽管嫉妒在特定情况下会使一个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得到提高,但是也会耗费人许多的精力。德克萨斯的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让一组学生观看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嫉妒情绪的同龄人的资料,然后让这组学生去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文字解谜之类的测验,同时让另一组没有嫉妒情绪的学生也进行相关测验。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学生比第二组的学生更容易选择放弃。这说明之前的嫉妒已经耗费了他们的精力,所以在接下来的测验中他们往往更容易放弃挑战。

所以,嫉妒依然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控制的一种情绪。既然嫉妒是情绪中的一种,那么嫉妒也应该符合情绪的基本规律。

一个人的情绪往往会经历一个抛物线的历程,既然会产生,就会消失。所以当面对嫉妒的时候,可以选择顺其自然的态度,或许过了一段时间后,你的嫉妒情绪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做法去控制嫉妒,顺其自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未免有些消极。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合理的宣泄。可以找一些信得过的人来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这样一来不仅能控制住嫉妒之火,而且当你宣泄完之后,对方还会给你一些合理的建议,你也比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