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
17543600000009

第9章 友谊中的百般滋味(4)

一开始,尼古拉斯只是觉得好奇。他找到那家公司,参加体格检查,见到了一个奇怪的接待人员,填写了数不清的报名表。当他走出公司的那一刻,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游戏生涯。在一次偶遇中,尼古拉斯遇到了酒店的女侍应生伊萨。随着游戏的渐渐深入,小打小闹小恐吓的把戏被尼古拉斯一一躲过之后,伊萨的真实身份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逐渐显露真相。

在经历了车祸、落水、背叛、流落他乡之后,尼古拉斯发现自己对这个游戏已经完全失去控制,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诈骗阴谋。他想方设法回到了自己的公司,想要亲自解开这个惊天的阴谋,却在一系列的怀疑和争论中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在伤心和绝望之下,尼古拉斯纵身从大厦顶楼跳下。本以为自己的死能让一切结束,最后他才发现,这一系列的事件,从头到尾都是弟弟亲手策划的一个游戏。

影片赏析

在这部电影中,如果说偏爱侦探猎奇的人看到了如同云霄飞车般的诡异剧情,那么偏爱精神分析的人则看到了一个童年创伤的治愈过程。主人公尼古拉斯在很小的时候,朦朦胧胧地看到了父亲自杀的情景。这一情景成为他童年记忆中的阴影,即使他已经到了四十八岁,依然受困于那个模糊的记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七零八落——婚姻失败、亲情疏离、精神困顿、情感空虚。这场经历生死、毁尽家财的游戏,让一直冷漠无情的尼古拉斯重新反省了自己的人生,他看到了巨额资产后的缥缈,反省了婚姻失败的原因,在影片最后的惊天一跳中,也将自己彻底地从父亲自杀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整部电影的表层线索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游戏,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追逐、谋杀和禁闭中,主人公经历了与刻板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而影片暗藏的线索就是对尼古拉斯的心灵治愈过程。在几个间断的闪回中,我们可以完整地捋出其中的线索。第一次,多年未曾谋面的弟弟,让尼古拉斯重新想起了家庭,想起了父亲,因此在他回家的路上,出现了父亲站在楼上的画面。在他过生日时,前妻的电话再次提醒了他,今年四十八岁的尼古拉斯正好和父亲去世时的年龄一样大。第三次是游戏公司送来恐怖的木偶时,木偶放置的位置,恰好就是父亲摔在地面上的位置。而最真切、触动最大的一次莫过于他自己站在了大厦的天台,纵身跳下的时候。

导演用简短的几个闪回,甚至不到二十秒的时间,将尼古拉斯的童年阴影铺陈出来,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电影表层离奇古怪的游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治愈尼古拉斯的心灵创伤。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人的精神创伤大多数都与童年时的遭遇有关。人的一辈子会做很多事,去很多地方,遇见很多的人,但也可能,人的一辈子都在为了一个目的每天重复着一件事而自己却浑然不觉。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在自主地选择生活,实际上,人们只是永远停留在相似的情景中,不自觉地进行着相同的开始与结束。有的人为了补偿童年时过于疾苦的生活,终生追求财富;有的人为了寻找母亲的印记,不停地追逐各色女子;有的人则在失去曾经的幸福之后,一辈子都活在缺失中,一辈子都在努力挽回。就像尼古拉斯一样,父亲去世之前,他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父亲的离去成为他生命中最早的痛苦,父亲跳楼的画面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地强化着他的记忆,指挥着他的生活。其实,那个画面的不断闪回并非他主动调动的结果,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表露。尼古拉斯的潜意识一直在寻找修复童年创伤的方法,于是频繁地再现,希望能够创造机会修复它。可惜,这样不断地重复除了不断强化尼古拉斯的记忆,让他将脑海中的画面记得更清晰之外,根本无法修复创伤。

在游戏中经历监禁、放逐、死亡等人生经历之后,尼古拉斯衣衫褴褛地从坟场中爬出,就像面临一次重生一样。此时的他远在异乡,身无分文,没有财产的羁绊,没有丰功伟业的衬托,他变成了一个比普通人还不如的人。于是,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在向前妻求助的时候,他发出了真诚的忏悔:“我知道你为什么离开我,我要向你道歉,我冷落了你,从来没有关心过你,我希望你能原谅我。”如同一个大病初愈的患者,尼古拉斯已经从冷漠的人生中觉醒了。

影片的最后,弟弟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帮助哥哥打开了内心的死结,收获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充满离奇和诡异的心理游戏,它直接针对尼古拉斯的性格和心结,在冷漠与热情之间、怀疑与信任之间、真实与虚幻之间,为他打造了另一个他无力控制的世界。虽然参与者都是演员,都在为了最后的目标营造环境,可尼古拉斯经历的都是真实的心灵体验。当他意外地从消防气垫上苏醒,发现一切都是弟弟的策划之后,他或许可以一时间与众人呼唤庆祝,然而心理上更长久的修复,则需要他一个人慢慢来完成。

电影信息

中文片名:心理游戏

英文片名:The Game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西恩·潘

片长:128分钟

上映时间:1997年

彻底的善抑或彻底的恶——解读《发条橙》

剧情回顾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阿历克斯的不良少年。他整天无恶不作,和几个与他一样年纪、同样崇尚暴力的少年整天混在一起,一起出去寻欢作乐,打架滋事。

一天,他们在街上痛打了一个流浪汉后,又对一个想要强奸少女的流氓大打出手。一场恶战之后,阿历克斯带着同伙来到了市郊的一处住所。这里住着作家亚历山大和他的妻子。阿历克斯谎称自己出了车祸,向亚历山大夫妇借电话求助。谁曾想,阿历克斯一行人等待作家打开门后,就戴着面具冲进了房子,不仅痛打了亚历山大,还轮奸了他的妻子。

后来,因为阿历克斯的手下不满他的行为,一心决定报复他,于是他们一起策划了一起入室抢劫,并且让阿历克斯也参与其中。阿历克斯悄悄地进入“猫夫人”的房间,不巧被“猫夫人”发现了。两个人在激烈的搏斗中,阿历克斯失手将“猫夫人”打死。当他慌忙地离开公寓想要逃跑时,却被伺机报复的手下打昏,最后被赶到的警察逮捕。

审判后,阿历克斯被判刑14年。不过,监狱中有一个规定:如果自愿配合政府推行的“厌恶疗法”,就可以获得适当的减刑。为了缩短刑期,阿历克斯自告奋勇,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实验小白鼠。实验开始后,医生每天会给他注射一种药物,这种药物会让人产生厌恶感,之后,医生拿支架撑开阿历克斯的眼皮,让他目不转睛地观看一些充满色情和暴力的影片,以达到让他对色情、暴力产生厌恶的目的。实验结束后,阿历克斯被成功地改造成一个不再打架,不再骂人,也不再接近女色的社会“新人”。

阿历克斯本想从此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没想到又遭受来自他人的暴力。他的家人对他的出狱并没有任何欣喜之情,甚至家中都不再有他的位置;他流浪街头时,又被当初遭到自己痛打的流浪汉报复;恰好过来解围的警察竟然是自己当初的手下,他们将阿历克斯带到郊外,对他毒打虐待,进行了一番痛苦的折磨。

奄奄一息的阿历克斯爬到了郊外的一户人家门前,却没想到,这个房子就是作家亚历山大的住所。愤怒的亚历山大将阿历克斯软禁了起来,走投无路的阿历克斯决定跳楼寻死。可是他最终没死,只是受了一点伤。

作为政府推行“厌恶疗法”的受益者,阿历克斯却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件事被政府的反对派大肆报道,成为政治上一个重要的砝码。当初推荐阿历克斯参与厌恶疗法的政府官员为了消除影响,特别安排治愈阿历克斯的伤病,并且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影片在一群记者的闪光灯下结束,照片中显示的正是政府高官和阿历克斯的亲密合影。

影片赏析

影片将阿历克斯的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阿历克斯一行人的暴力和淫乱行为;阿历克斯入狱后接受“厌恶疗法”的治疗;重新做人的阿历克斯出狱后的一系列遭遇。大导演库布里克将影片的主题定位在个人暴力和社会暴力之间的关系:阿历克斯对暴力和色情的追逐让无辜的人受伤,也让很多人感到厌恶和痛恨,可是来自社会的暴力则更加强大,更加可怕。

这部电影拍摄于19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心理学领域,华生的行为主义和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大行其道,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在治疗暴力犯罪和行为成瘾方面,多国政府极力推广行为主义疗法。在当时的行为治疗中,对于那些杀人、吸毒、盗窃癖的行为,主要采用这种类似痛苦惩罚的厌恶疗法。

影片中,阿历克斯在监狱中接受的“厌恶疗法”应用的正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医生每天给阿历克斯注射会产生极度生理厌恶感的药品,同时让他看超量的影片,影片中充斥着各种暴力、血腥、强奸和大量的纳粹屠杀画面。时间久了,原本热衷暴力和色情的阿历克斯就会产生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看到暴力和色情的场面不再产生兴奋,而是产生极度的厌恶感。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为主义疗法本身也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在科学性和伦理性之间,心理学家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坚持研究的科学性而不顾人类的伦理,还是采用不违背伦理的方式对待病人。如果迅速发展的科学像在大脑中植入芯片一样,将政府或者暴力组织的道德选择强加在人的身上,最后那些“具有高贵灵魂的人类”也不过变成了一个“上了发条的橙子”。不顾及人的尊严、意志和主体性,在人的身上建立完全机械的条件反射的疗法,将人的道德选择权利完全剥夺,那么人和实验的动物又有何区别?随后,这种粗暴的行为治疗方法逐渐被后起认知行为疗法所代替。

影片改编自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发条橙》(A ClockworkOrange),作者在小说的再版序中这样说道:“发条橙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老伦敦人用它作比喻。其寓意比较怪异,总是用来形容奇怪的东西。‘He is as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就是指这个人怪异得无以复加。我的原意是,它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有机体上去。”小说经过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改编,更将这一主题放大开来。

在毫无时代特征的社会里,库布里克向观众提出了一个疑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体制中,人类还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行事,或者每个人都变成了安上发条的橙子,任由他人支配?影片看到结尾,似乎库布里克也给出了一个悲观的答案。完全丧失作恶能力的阿历克斯再次听到自己钟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会因为条件反射的作用而心生厌恶,他将永远与暴力绝缘,同时也永远与美妙的音乐绝缘。即使他几度惊呼“Beethoven did not do anything wrong”,也无法改变自己将永远作为一个“发条人”的事实。

电影信息

中文片名:发条橙

英文片名:A Clockwork Orange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片长:136分钟

上映时间: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