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色彩心理学
17543100000026

第26章 身心保健色——情绪管理中的色彩心理学(2)

在色彩心理学中,合理地使用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情绪压力,调节因种种负面情绪而带来的精神困扰。

蓝色作为安静、理性与智慧的象征色,往往给人以平静放松的感觉,是一种令人充满遐思和感觉舒适的颜色,同时也是比较具有严肃感的色彩之一;蓝色具有镇静、降压、改善睡眠的作用。据说,有的人如果戴上蓝色的眼镜,在旅行的途中就会减轻晕车、晕船的症状。而患有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的人最好远离蓝色,否则会加剧病情。

绿色作为清新、平和、充满生机的象征色,会令人的内心充满宁静之感,让人的心灵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除此之外,绿色还可以帮助消除消极情绪和疲惫状态等。但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合绿色。

黄色作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颜色,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它可以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与大脑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人的积极性。如果你目前有些懈怠、懒惰,试试用黄色来增加你的积极性吧!不过,黄色不适合失眠者使用。

红色是激情和鲜血的颜色,是火焰的象征,给人激情澎湃的心理感受,具备促进血液循环、积极调动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低血压者和贫血症患者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易怒和患有多动症、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量避开红色。

白色是纯洁和干净的象征,纯粹而圣洁。它会使情绪激动的人渐渐平静下来,对情绪起伏较大、性格急躁的人有很明显的镇定效。但白色并不适合患有孤独症和抑郁症的人。

紫色是神秘和浪漫的象征,常常使人沉思、退让,它有很明显的镇定作用,但也容易使人陷入幻想,可以有效治疗精神紊乱的患者和那些患有大脑疾病的人。

橙色是一种充满了活力的颜色,令人开心、活跃。橙色可以让那些消沉的、缺乏活力的悲观主义者活跃起来,刺激思维、激发活力并加快身体的代谢速度,效果明显。而橙色对于那些本身就比较活跃、情绪容易亢奋的人就不太合适了。

黑色是稳重、严肃和威严的结合。在情绪治疗方面,黑色有清热、安神的作用,使人镇静。容易烦躁、精神紧张和失眠的人适合使用黑色,但情绪消沉和悲观的人要尽量避开黑色。

烦躁、多疑者:当一个人出现烦躁、多疑的表现时,最需要的是能够起到镇定作用的颜色,温馨、浪漫、柔美、可人的粉红色是比较好的选择,淡蓝色、浅黄色也不错,能够缓和激动的情绪,舒缓急躁的内心;此外,还有白色和黑色,使人气定神闲。

烦闷、悲观者:烦闷的人其实还是由于内心不够宁静,容易为生活中的琐事而产生郁闷感。这个时候,最好采用能够带给人温暖感觉、能够刺激人积极向上的颜色。色彩心理学家建议使用大红色、粉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的颜色来缓和情绪,而并非具有镇定作用的蓝色或绿色。此外,悲观情绪最好避开黑色。

孤独、自卑者:当孤独感和自卑感袭来的时候,人的情绪就很难积极起来。此时,能够激发其安全感的暖色系颜色最为合适,比如红色、橙色、黄色。红色的积极热情会赶走那些负面情绪,橙色具有安慰作用,而黄色则是最为温暖的颜色。

压抑、紧张者:过快的生活节奏给现代都市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释放压力的方式,更有些人顶着巨大压力继续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压力所带来紧张感,将造成情绪障碍。当被压力包围时,用蓝色和绿色来缓解和放松心情吧!蔚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身心镇静剂,可以平复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色彩对人的情绪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日常生活、文娱活动、军事活动、体育竞技等领域,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人类的心情与情绪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色彩并利用色彩来影响、调节和控制心理和情绪。比如,一位平衡机能失调的病人如果穿上大红色的衣服会感到头晕,很容易跌倒,但换上蓝色或绿色的衣服之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且失衡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在美国,粉红色是健康的象征色,也是广受女性追捧的颜色。而在情绪管理方面,粉红色具有安抚情绪和促进放松的功能。在美国西雅图的海军禁闭所、南布朗克斯收容多动症儿童学校、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青年之家、洛杉矶退伍军人医院的精神病房等地方,均有粉红色的影子,人们用粉红色来安定情绪。研究发现,粉红色房间里的狂躁病人或罪犯会很快安静下来,学生们在粉红色的教室里写作业也会很安静,并且心率和血压都略有下降。

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人们对于色彩感知的事物多了起来,人们对色彩的体验也变得复杂起来。譬如,同样是大红色,有的人看到了它会精神振奋,但有的人看到它却会联想到血腥的画面。这主要是个体差异引起的色彩感受差异。除此之外,人们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性格差异。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会受到性格的影响,感情丰富的人看到某种颜色,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所以很容易受到色彩的影响;理智而客观的人看到某种颜色,只会注意到颜色的色度、明度、纯度等,很少掺杂私人感情,所以这类人很难受到色彩的影响。

年龄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色彩的偏好是不同的,孩童时期多喜欢红色、黄色、绿色、橙色等色彩鲜艳、明度较高的颜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更多地关注蓝色、紫色、黑色等色泽比较深的颜色。

地域、民族的不同。生活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民族的人,在看待同样一种颜色时,他们所产生的内心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譬如生活在热带和南欧的人对暗淡一点的颜色比较有感觉,在服装上和绘画颜色设计方面,暗色一直是他们的偏好;而在中国,红色就备受推崇;但是在非洲的尼日利亚,红色反而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古罗马将红色视为火星和战神的象征,认为蓝色是爱情之神维纳斯的化身。

二、色彩的催眠效果

高质量的睡眠是我们次日拥有充沛精力的前提,但失眠在现如今的高压生活环境下,却早已不再是少数个体的困扰了。许多人在失眠的夜晚会选择服用一点安眠药,或许不少人已经发现了,安眠药固然有效,但却很容易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后期的药效明显要低于前期,更何况“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安眠药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大家也会很聪明地选择其他方式来辅助睡眠,比如听音乐、喝牛奶、练瑜伽等,而是否有人尝试用色彩来促进睡眠呢?色彩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具有催眠作用,恰当地使用色彩,能够有效地促进睡眠。

蓝色是最佳的催眠颜色,不仅可以降压,消除人的紧张感,还可以令亢奋的大脑神经逐渐镇静下来。当我们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就关闭了接受外部视觉刺激的窗户,而在此之前,你的神经系统已经借助蓝色得到了放松,此时就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蓝色属于冷色系,大面积使用会适得其反,最好选用小面积的淡蓝色,搭配白色或米色,营造出一种清新、松弛的感觉。

绿色是除了蓝色之外的另一种催眠色,但绿色是通过平复一个人的心理来发挥辅助睡眠的作用。在我们的卧室中,床上用品的颜色很重要,比如被子不宜选择深色,而通常以白色为最佳,因为白色不但看起来整洁、干净,而且它的催眠作用也并不亚于蓝色和绿色。所以,选用淡蓝色、米色、米黄色等暖色系的被子,就具有非常不错的催眠作用。

色彩心理学家建议,被子最好选择单色,如果有太多的花纹与图案在上面,会影响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已有相关实验证实,人类的肌肤对颜色是有记忆的。比如,当你盖着淡蓝色的被子,你看到的是淡蓝色,当你闭上眼睛休息时,你的肌肤早已将淡蓝色“记住了”,所以,即便在你睡着的时候,淡蓝色也始终影响着你的睡眠心理。

此外,卧室内部的照明灯也要选好颜色。据了解,灯光的颜色会影响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具有促使人体进入自然睡眠状态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善人体机能,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但是这种激素的分泌通常都是在夜晚进行的,如果使用青白色的荧光灯,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的质量。

卧室的灯光还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过于明亮的颜色会刺激神经兴奋,在这样的状态下当然就很难入睡了。因此,卧室里的灯光建议以柔和、温馨为主,通常以米白色、黄色、米黄色、浅咖啡色最适宜睡眠,还可以用暗黄色的灯饰营造出暗黄的光线和朦胧的氛围来,促进睡眠。另外,要避免灯光直射眼部,否则会使人烦躁、影响睡眠,也不要选用大幅度闪烁的霓虹灯作为灯饰。

你不知道的色彩疗法

一、有趣的色彩疗法

所谓色彩疗法,其实就是通过让患者观看各种颜色,从而对其心理产生刺激作用,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效果。色彩疗法虽然应用于医学,但依旧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我国医学关于色彩疗法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中国《黄帝内经》上就已记载了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五脏理论”,即“白色入肺,赤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黑色入肾”。比如,中国人喜爱红色,每逢喜庆吉祥的日子,红色就会遍及华夏大地,当人们置身于红色的环境时,心气盛大,表现愉悦、兴奋;但在悲伤的时候用白色,因为肺主白色,当人过度悲痛时,特别容易伤肺气,因此,可用白色来补肺气。

在古代印度也有相关的色彩疗法,他们根据光谱中各种不同波长、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颜色的光所具备的特殊能量,与人体里具有支配作用的七种内在能量相吻合的原理,对身体进行相应的治疗。这七种能量在梵语中被称作轮穴,按照人体由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依次为: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生殖轮、海底轮。

如果轮穴失去了平衡,人便会生病,此时可以根据色彩疗法进行相应治疗。七色光谱中的轮穴对应关系为:紫色与顶轮对应、靛青色与眉间轮对应、蓝色与喉轮对应、绿色与心轮对应、黄色与脐轮对应、橙色与生殖轮对应、红色与海底轮对应。治疗的时候只要了解清楚患者是哪种轮出现了问题,就可以用相应的有色玻璃,使阳光反射到患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