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7542900000038

第38章 美丽人生——幸福要自己酿造(3)

让痛苦逼出最大的潜能

2012年10月6日,有名的韩裔美国短道速滑选手西蒙·赵,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个秘密,他声称自己在教练全在硕的唆使下做了一件黑暗的事——在比赛前把加拿大对手奥利弗的冰刀弄弯了,导致对方放弃比赛。同时,他还联合其他的13名队员集体向美国奥委会提出抗议,爆出全在硕“虐徒”一事,坚决抵制接受国家队的任何训练。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将全在硕这位教练推向了风口浪尖。

我们且不论全在硕威逼弟子在赛前弄弯对手的冰刀这件事,单就“虐徒”一事,西蒙·赵和他的队友们认为,教练经常对他们施以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虐待,并在日常生活中,还时常以“不尊重”教练为由对运动员进行十分激烈的责骂和推打,甚至有队员披露说教练全在硕用“椅子和运动器械砸队员”、“拿淋浴喷头朝他们身上浇水”、“在电梯间敲打队员”等等。

即便队员受伤了,也要坚持接受训练,有时在训练中,教练还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带有辱骂性质的词汇,譬如责骂女队员“太肥了、恶心、赶紧减肥”等,结果造成很多女队员产生心理问题,不得不去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这14位队员对他们的教练表示极大的不满,要求美国奥委会对此事展开调查。

在这件事上,韩国体育文化专家、知名经纪人宋青云表态说,“虐徒”一事是因为文化差异。他认为,在韩国体育界中,类似于踢屁股、敲打等在外界看来比较严厉的方式,只是意在激发队员们的潜在能力,或许看上去有点极端,但在韩国人眼中,那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并非是虐待或折磨人。

比如,韩国女子射箭队从1998年奥运会射箭男女团体被列为正式项目开始,连续蝉联了6届团体冠军。很多人都只看到那风光的表面,却不知道其风光的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采取了多少不择手段的训练方式。

宋青云试图以此为例,向外界透露称:韩国女子队曾在200多米长的黑暗地下室内行走,当时随处都有可能出现恐怖场景,甚至还会有人假扮鬼魂出现,很多队员在她们的衣服里发现活蛇等,主要还是要训练她们处变不惊的心态和能力,因为射箭最讲究的就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其他的训练方式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实际上,韩国这种极端的训练方式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现过,比如射箭队员们被要求在乱坟岗上来回走动,目的就是训练胆识。同时韩国社会也普遍认为,青少年可以在体罚中学会什么是尊重和服从。“严师出高徒”的说法历来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但究竟是怎么样的严厉法,还有待商榷。

由此,很多心理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严厉的教育和训练体制的目的无疑是想引发当事人身心上的痛苦,试图用这种痛苦去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当事人的潜能。那这种方式真的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吗?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最深的伤痛往往与其最大的天赋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我们为自身的某些特质感到羞愧或难堪,并希望重塑或隐藏时,其实正是我们找到真我的关键。心理学家称之为“核心天赋”。

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过,不见风雨,就不会有彩虹。或许在这句话的背后还隐含着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痛苦是激发潜能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当人们失去某个长期以来依靠的人或东西时,内心势必会产生极度痛苦之感,而这种痛苦往往会令一个安逸的人意识到危机,或者触动其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部位,进而鞭策其前行,最终被埋没的无限潜能爆发出来,取得成功。

而一个成功者再去回首那些往事时,虽然痛苦依旧清晰,但那却是自己最深刻的成长足迹。因而,很多人才想要用这种“痛苦激励”的方式去刺激潜能。所以,痛苦确实可以激发出被埋没的潜能,但要讲究正确的方式。

不过,我们反过来看,既然痛苦可以激发潜能,那么,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其实每个人都在一生中有过或多或少的痛苦经历,这些非人为制造的痛苦会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本质和最宝贵的特质,而它们恰恰也是造成人类痛苦的根源。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为一些事情发出抱怨,感觉压力过大,烦恼太多时,何尝不是因为拥有强烈的激情;当有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活跃,或意志力不够强时,在他们身上却有一种谦恭和优雅的特质,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自由地展现自我;如果共同生活使人倍感痛苦,那么,在他们身上必定有愿为对方奉献的牺牲精神……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感到深深的伤痛时,那是他身上的天赋在起作用。

有个女孩患了癌症,与她相恋了两年的男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离开了她。她起初觉得很绝望,两样最重要的东西同时失去,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她也曾将整颗心和整个生命都投入到这段感情之中,当生命面临危机时,爱情也宣告结束,她几乎崩溃了,病情也随之急剧恶化。

后来,主治医师找来一位心理医生,她哭泣着说:“为什么我不能像他离开我那样潇洒?”然后她又像是喃喃自语似地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心理医生说:“你知道吗?我在你的这段感情中看到一个美丽、优秀的你,而人们总是很善于利用你那颗柔软的心。所以他离开,你才会这么伤心和悲痛。”

女孩从来都没有听过这样的评价,她开始欣赏自己的这种品质,但这对她来说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这些特质,那就不用这么痛苦了,不是吗?它们像一个诅咒一样。这种矛盾的心理被心理医生视为核心天赋的主要特征,并由此展开了对女孩的心理疏导。反复下来,女孩终于重新认识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它不再是一个性格上的缺陷,而是一种上天赋予的潜能,只不过它没有得到她以及她的男友的充分尊重。

人们总是善于利用那颗柔软而敏感的心。有句话说得好,你能够伤害到的人通常都是相信你的人,你利用的是别人对你的信任,你不尊重、不珍视,但这种信任的特质却是被伤害的那个人身上最核心的潜能。故事里的女孩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渐渐改变了心态,她不再为离开她的男友而感到伤心欲绝,而是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女孩的病情很快得以遏制。她说:“即便我最终还是会被癌症夺走生命,但我发誓,在这段时间里我一定会活得很快乐!”

所以,人们如果在痛苦中看到自己身上未曾被发现的特质,欣赏并珍视它们,那就不会再遭受痛苦的折磨。核心天赋可以是一直被视为令人羞愧和恼怒的弱点,或者是人们一直不敢直接面对的最脆弱的地方。但它们却深嵌在人们的灵魂当中,成为灵魂的一部分,帮助人们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去追求,促进亲密关系的形成,同时还帮助人们表达真正的自我。只不过,这些天赋并非是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甚至还经常使人们陷入困境,人们也就不得不因此而变得挑剔、防御心强或者极其天真。

核心天赋常常使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都面临挑战,有时候它们向人们索取的其实是人们并不想给予的,假如遭到它们的背叛或拒绝,人们也许会陷入崩溃的境地。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核心天赋就像是一个圆心,在其外部围绕了一圈又一圈伪装的特质,这是人们为了远离真实的自己而穿上的保护衣。

虽然这些外环能够帮助人们远离真我、伤害以及被拒绝的危险,但这也在无形间让人越来越偏离自我,失去对灵魂的感知和对生活意义的正确解读。因而才有很多人感到孤独无助,甚至越发空虚。所以,生活中大部分人还是聪明地站在了距离核心天赋不太远的地方,这样既能感受到核心天赋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可以避开核心天赋产生的危险。

心理学家认为,运用核心天赋理论,能够将陷入悲痛中的人顺利解放出来。痛苦的经历或心理感受确实是激发潜能的一种方式,当人们在痛苦的压力下,应该试着静下心来去感受一下那个最真实的自我,挖掘出自己的核心天赋,学着欣赏的同时,理解它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用宽容和勇敢尝试着去表现这种天赋。即便在欢快的喜悦中也不免存在不安和悲痛,但它们终究会在生活中将那些珍视和欣赏你的这种天赋的人吸引过来,或者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我的最佳水平。

创富心理简明修炼法

创富心理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高级白领,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往往在其心理上产生影响,很多人开始变得不快乐,甚至是长时间烦闷,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追求生活和梦想的过程中,获得的财富往往是以心理健康为代价的。而实际上,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才能之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富裕。因而在心理学上,创富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智慧和自身关切、引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意识、能力、心理、爱的情感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发展。在经济学中,创富是一种哲学,它包括一个人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富裕的途径,也包括个人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真正拥有财富的人应该是物质和心理财富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近些年来,心理创富学风靡全球,最初由希尔博士创立,后来经过多位知名心理学家的研究和完善。

1882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蓝岭山中的一栋十分简单的木屋里,拿破仑·希尔诞生了。青年时代的希尔凭借当时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收入,帮自己拿到了乔治市立大学的学位;同时,新闻记者的工作还为他开辟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

当时,希尔在工作上有十分杰出的表现,田纳西州的参议员罗伯特·泰勒注意到了他,并礼聘他到自己的杂志社工作,主要负责撰写名人成功史。21岁的希尔由此开始了访问名人和撰写其生平及成功史的历程。他访问的第一位名人是全美首富——钢铁业大王安德鲁·肯内基,而这次访问也为希尔的人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安德鲁·肯内基见到希尔的时候,似乎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这个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忱、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小伙子吸引了,对希尔大为赞赏。他不惜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希尔的访问。访问持续了三个小时,安德鲁·肯内基对希尔甚为欣赏,他认定希尔是其“衣钵传人”的最佳人选。

于是,他留希尔在他家中住了三天三夜,这期间安德鲁·肯内基给希尔讲述了自己的“自我创富学”的全部秘密。之后,希尔在安德鲁·肯内基的要求下,访问全美最富有、最具盛名的500多位人士,目的就是去验证其“自我创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安德鲁·肯纳基是带着科学求证的精神,希望与希尔一起为“自我创富学”做注脚,将其系统化并且使之裨益后世。当然,这项任务是艰巨的,它必须得花20年的时间去完成。

在当时,安德鲁·肯内基虽然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但却明确表态说自己不会给希尔任何经济上的资助,除了写信为其引荐这些名人之外。大部分人是不会接受这种要求的,但希尔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并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地去完成任务。这一结果更验证了安德鲁·肯内基没有看错人。

就这样,希尔在安德鲁·肯内基的引荐下,接触了不少名人,这些名人如安德鲁·肯内基一样欣赏希尔,并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至此,希尔渐渐出名,不仅担任过大学顾问,还做过着名杂志的编辑。在一战时期,他正式步入政界;1937年,他的《心理创富法》诞生,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全球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而希尔的事业也由此步入高峰阶段。

实际上,在安德鲁·肯内基的“自我创富”理论中,创富更倾向于经济哲学,不同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西方传统思想史的哲学体系,而是帮助人们脱离贫困、获得充裕经济基础的一条途径,在此过程中帮助人们成功建立和完善自我人格。希尔受到该理论的启发,结合自己通过无数实践总结得出的经验,他认为,财富的真正拥有者应该具备一些普遍素质,并将这些素质总结如下: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3.具备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4.对未来的成就充满期望;

5.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基础;

6.具备自信心以及深知如何去运用这宝贵的自信心;

7.拥有分享精神,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

8.以一种博爱的精神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9.有宽广的胸怀,容忍一切人或事;

10.具有良好的自律性;

11.拥有解读外界一切人和事的大智慧;

12.至此,享有一份经济富足的生活。

在这些项目的罗列上,希尔的意思很明显,他意在告诉人们,在自我创富的过程中,人格的完善是基础,是本,而财富的获得是建立在人格完善的基础之上的,是末。或许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少会有人去注重什么本,而总是喜欢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竞争的激烈性决定了人们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去追名逐利,但事实上,由此而获得财富的人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在心理上也是不健全的,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拥有财富的人。而希尔的用意正在于此,他希望用这套创富思想去影响那些还正在创富路上拼搏的人们:想要获得财富,最好先完善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