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17542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一位着名的主持人曾经在节目中笑言道:“我家小区的保安每天都在和我探讨哲学的原始命题——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虽是笑谈,却也中肯。的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中的重大命题,同时也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质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生物学家,他应该会从海洋出现生命讲起,从东非大裂谷一直讲到《物种起源》;抛给物理学家呢,他可能会说,生命不过是物质的组合;抛给数学家呢,他会说生命是一种特殊的数字集合,而人类的代号是250;如果抛给心理学家呢,他大概会说,我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是……心理学也有一种独特的看待生命的角度。

在心理学看来,生命的起源便是“生”,生命的终结便是“死”,在这中间的几十年间,称其为生命的过程。然而,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年轻到年老,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物质重组的过程,更是数集交替的过程。心理学可以成为任何一段人生的良师益友,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都有心理上的发展变化提供见证。

人类的生命开端,往往带着太多的脆弱和不安,为此,人类需要比马多花费15倍的时间、比猴子多花费上百倍的精力,才能进入成熟阶段。在此期间,身体、健康是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开端就被命运将了一军,生命过程也会变得异常艰难。

当然,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我们,自然不会让生命停留在吃喝拉撒这种低等动物的生存状态。个体的人格得到发展之后,不管是什么人格类型的人,总要面对相同的问题:成长的烦恼、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生的方向、内心情感等,当生命之光黯淡下去,死亡也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关卡。

这本《心理学与人生》探讨的就是这些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或者说,这本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你此刻经受贫穷,那你知道为什么贫穷吗?如果你此刻自卑怯懦,那你知道为何如此吗?如果你怨恨父母,无法爱人也不曾被爱,你知道症结在哪里吗?

说实话,即使在最新的研究中,这些问题依然是心理学界难解的谜题,即使层出不穷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也都只是众多争论声中的一个。《心理学与人生》这本书并没有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罗列出所有的既成答案,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便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如果说笔者也曾试图援引些许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思考,那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就像心理学存在的意义一样,心理学家或许无法解答人类心理的所有疑惑,却往往会将心理世界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部分呈现出来,让更多人在这些问题中映射出自己的内心。

《心理学与人生》并没有承袭某一个心理学派的观点,甚至各个章节之间彼此联系不大。于是,作为读者的你可以随意翻到第34页,或者第85页,在一篇短小文章的导引下,开始回看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中规中矩地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的话,定会经历一次从生到死的深刻思考,而这,便是笔者的意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