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缺失的心理课
17542500000008

第8章 心态课——也无风雨也无晴(1)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的心态提高一个人的幸福度,同样,糟糕的心态也可能从此毁了幸福的生活。心态有起有落,正是因为人们时而带着正能量,时而带着负能量,因此,做好心态管理就成了当务之急。一个人调整心态的能力,往往就代表了掌控情绪世界的能力。

你打算被自己困死吗——突破思维困境

在设计部的月末会议上,张总给大家上一堂“思维课”。

所有人做完工作总结之后,张总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串数字,说:“这有一个算不上数学题的数学题:挪动一个数字,使等式‘101-102=1’成立。要求是,只能挪动数字的位置,不能将两个数字对调,也不能改成不等式之类。”

一向以头脑灵活着称的苏拉开始在记事本上画公式,5分钟过去了,没做出来结果。她抬头看着旁边一脸木讷的张扬,问他说:“你怎么不想想,像你这么聪明,肯定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张扬思考片刻,苦笑着说:“这个嘛,我得回去编个程序。”

张总去了茶水间,会议室里的同事就炸开了锅。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可是,谁也没找到合适的答案。苏拉偷偷地瞄着张总的笔记本,没有发现答案。看着张总进屋,苏拉说:“张总,我把所有可能的挪动都试过了,不行啊,这个题目不会有问题吧?”张总笑笑说:“来吧,看看是你的脑子有问题,还是题目有问题。”

张总放下了咖啡杯,拿起板擦擦掉了2,然后将它放在了“10”的肩膀上,将“102”变成了“102”。同事们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啊,原来是这样啊!”苏拉懊恼地对自己说:“这么简单哦,我怎么没想到呢?竟然还敢说张总的题目出错了。”

同事间的议论渐渐平息之后,张总拿着每一个人的设计作品,黑着脸说:“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是这道题!”

很显然,这道题和一个人的学识、经历都没有关系,即使是数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也不一定能想得出答案。因为,所有人都受思维定势所困,将“挪动”的范围定在了左右挪动,而没有想过,还有上下挪动的方式。

说到挪动,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左右挪动,正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第一反应做事情,才阻碍了思维的扩散,最终被自己的思维定势困死了。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遵循过去的经验在思考,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中一再尝试,然后成为定势。然而,在需要突破困境的情况下,基于经验的思考往往成为绑架思维的绳索,将头脑限制在一个狭窄、偏颇的环境中。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位动物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飞翔的原理。一天,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动物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具有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特殊构造。

动物学家刚刚宣布完毕,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房间,落在了他的面前。大黄蜂嗡嗡地叫着,问动物学家说:“那你说说,为什么我也能飞呀?”动物学家看着它肥硕的肚子,窄小的翅膀,一时答不上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我还没研究出来,等我得出新的结论了,再告诉你好不好?”

大黄蜂嗡嗡地飞走后,动物学家带上一只大黄蜂的标本,回家开始研究大黄蜂飞翔的原理。三个月后,他没有得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后来,他带着标本去请教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也大惑不解,“没道理呀,按照流体力学的原理,硕大的身躯搭配短小的翅膀,它不应该会飞的。”物理学家没弄明白其中原因,于是,动物学家开始请教生物学家、数学家、遗传学家等等。这些专家都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大黄蜂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都是,大黄蜂不应该会飞的。

动物学家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这时,大黄蜂又找上门来了。动物学家充满歉意地说:“我还没有弄明白你为什么会飞。”大黄蜂扇动着翅膀,对动物学家说:“那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想飞,所以我就飞起来了。”

实际上,“大黄蜂为什么会飞”这个问题不仅仅在寓言故事中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动力学和生物学家们都为此头疼不已。像大黄蜂这种身子笨重,翅膀面积又相当狭小的动物,按照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它是完全不可能飞起来的。

当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专家们找到了大黄蜂飞翔的原因。不过,寓言中的大黄蜂还是会给人们许多启示。因为,它成功地摆脱了思维定势,摆脱了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理论堆砌的负担,按照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来解释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现实中的蜂类永远达不到寓言中大黄蜂那样的睿智和洒脱。它们不仅不太懂得突破思维模式,相反,它们往往被自己的一意孤行困住,最后成为思维定势下的悲剧。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桌上放一个敞口的玻璃瓶,瓶底朝向光亮处。然后将一只蜜蜂放入敞口瓶中。实验者观察发现,蜜蜂会始终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去,它左奔右突,想要穿过瓶底,飞出瓶子。

尽管屡屡受挫,在冰冷的瓶底上撞得头破血流,它还是不肯改变方向。

最后,蜜蜂耗尽了全身的力气,死在了瓶底。

作为对照组,实验者在敞口瓶里放入了一只苍蝇。一开始,苍蝇也是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失败后,它又重新选择方向。苍蝇做了无数次的尝试,也碰得一身伤痕。但是,它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试两次,而是在各种不同的方位上做尝试。最后,苍蝇找到了瓶口,成功地逃离了困境。

无论是职场的员工、私人小老板还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很信赖过去的知识、经验、习惯。尤其是成功的案例,更容易被千百次地拿出来反复使用,以产生屡试不爽的效果。实际上,令人们裹足不前的常常就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限制住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无限的,如果你正处在走投无路的死胡同,或者正面对左右为难的选择,试着重新考虑,放弃习惯性的思维,换一个角度考虑,或许就能找到逃离困境的出路。而且,方法不止一个。

最深的绝望变成最美的惊喜——正能量

你是不是觉得每天都过得很辛苦?是不是觉得一天天都被各种“悲催”的事情包围着?每天都任劳任怨地工作,偏偏在稍微松懈的时候被上司逮个正着?你也许尚未察觉,工作上的或悲或喜,都是由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主导着。

这种神秘的力量不是你身体的力气,而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心理能量”。当然喽,就像电极有正有负一样,心理能量也是有正负之分的。正能量常常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负能量则充满消极、软弱和退缩的成分。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人的情绪其实是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当一个人情绪多变,时而喜,时而悲,无法自如地控制情绪时,传递出来的就是负能量。相反,当一个人用乐观的态度改变着环境,让身边的人也充满了激情和欢乐时,传递出来的就是正能量。

一天夜里,苏二和张文驱车从外地赶回老家。在漆黑偏僻的路上,车子突然抛锚了。苏二下车检查时才发现,原来是汽车的轮胎爆了。

苏二在工具箱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千斤顶。他茫然地四下环顾,黑不见底的夜笼罩着四野,苏二心想:“看来,祈求路过车辆的帮忙是不可能了。”苏二远远望见远处有一座亮灯的房子,于是决定去敲门,问一问人家有没有千斤顶。

这时,张文从车里下来,问苏二说:“如果没有人开门怎么办?”“如果开门了,他家没有千斤顶怎么办?”“即使有的话,人家不愿意借给我们怎么办?”苏二带着满腔的希望刚要起身,就被张文这三问给吓退了。

苏二顺着张文的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气,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于是,苏二气哄哄地走到房子前,敲开了门。当主人打开门时,他就冲人家劈头盖脸地吼了一句:“甭废话,把你家的千斤顶拿出来。”房子的主人见苏二的口气和姿势,觉得来者不善。于是,他从房子里拿出了一把大锤,对苏二吼道:“小子,你打劫啊?”

就像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一样,心理能量也是守恒的。它会从一个人的身上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再从另外一个人身上传递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此传递下去,永远不会消失。因此,你传递出去的能量如果是糟糕的、负面的,从对方那里获得的也将是负面的能量。而且,当能量依次传递下去后,最后很有可能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所以说,当你感觉自己心里充满了糟糕的情绪、厌世的价值观,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时候,你不仅仅是被自身的负能量包围了,还悲催地成为了负能量循环中的一环,遭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负面侵蚀。

改变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从你自己做起,做一个带有正能量的人,并且将身上的积极心态、乐观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这时,你就会感到,和他人在一起是轻松的、安全的,彼此想要继续接近。世界上的人不再是肮脏和黑暗的,而是浑身散发着诸如善良、同情心和无条件支持的能量。在积极的能量循环中,你的正能量还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请公司的同事来家里吃饭。于是,妻子在厨房里做菜做饭,准备了一大堆的食材。忙中出错,妻子把面包给烤糊了,黑黢黢的一圈,惨不忍睹,更别说吃了。面对这种情况,丈夫一般有三个选择。如何解决,考验的是智商,也是心态。

其一,丈夫看见烤煳的面包,顿时火冒三丈,觉得妻子的笨拙让他在同事面前丢了脸。于是,丈夫指责妻子笨手笨脚的,什么都做不好。妻子一听就急了,“我一大早上去超市排队买菜,一边准备菜谱,一边招呼客人。出了个小插曲,你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你装大爷给谁看呢?”

两人在外人面前互相指责,甚至破口大骂。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一个人摔筷子,一个人掀桌子,一场家庭大战不可避免。

其二,丈夫忍着心里的不满,照常招待客人。可是,两人从此陷入冷战。直到有一天,矛盾堆积成山,两人在沉默中爆发,于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也难免一场剧烈的争吵。

其三,丈夫很聪明,当着同事的面说:“我老婆厨艺好着呢,尤其她烤出来的面包,外焦里嫩,我最喜欢吃。”由此,丈夫维护了妻子的面子,妻子则更衷心地招待丈夫的客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皆大欢喜。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是没有好坏,或者说,没有一个绝对的对和错的,人的心态决定了一切。好的心态就能传递出正能量,生成友善的行为、积极的习惯,从而让自己处在良性的能量循环当中。

任何人都有生活不顺、软弱无力的时候。政府面对舆论的压力时,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负面影响;公司为了走出发展的低谷,希望员工更有工作热情,更有效率。于是,很多人都在心中呐喊:“苍天啊,请赐给我正能量吧,让我变得更强大。”殊不知,正能量的最初来源是自己。

当你开始对外传递积极的心态时,强大的正能量也会随之而来。

智慧心态——留一份淡然给自己

攒了两年的休假,一次休完的感觉实在令人又惋惜,又回味。不过,从欧洲的艺术天堂回到世俗的凡间,一时间还令人不太适应。

回公司两天了,依琳看到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经过经理的努力,部门的员工都上调了薪水,西亚的老婆升职做了新的主管,西亚则被调到上海培训半年。众所周知,培训就是升职的前奏,半年之后,他就会成为某个分管部门的新经理。

依琳曾经以为,只要我是最努力的,我做得比谁都辛苦,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也会是收获最多的那个。自从看了《北京爱情故事》之后,她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也许,我辛辛苦苦地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赶不上人家一个有钱的老爸”。

人们都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当依琳在家乡看到各种“混得不错”的同学时,她一点幸福感都没有。

每天逃课的杜飞开了一家信贷公司,貌似生意还不错;李俊捞到了第一桶金,正在干工程建设;还有谁谁谁刚换了套新房,谁谁谁嫁了一个有钱的老公,谁谁谁……爸爸总说:“你看谁谁谁,读书的时候不怎么样,现在……”

一直以来,依琳内心有她的坚持,她想要的是娴静、智慧、大气而洒脱的生活,对于生活有一种淡然的心态,即使不是事业有成,至少不是每天碌碌无为,为了房子、车子、口袋中的钞票奔波、忙碌。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在其他人纷纷进入“小康生活”的时候,她依旧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看着办公桌上堆成山的项目报表、预算和简述报告,依琳突然想起了十年前,她在念大学时写下的一个人生规划。年轻的时候,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向往和期待,计划着今年应该收获什么,三年之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十年后我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茫然地思索了一个上午,工作毫无进展。午休时间,依琳匆忙收拾东西回家,如果她没有记错,十年前的计划书一直锁在书房的第三个抽屉里,如果她没有记错,计划书中应该有这样一句话:做一位优雅、淡然的女子。

很多人在面对物质喧嚣的时候,都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就像比较出来的幸福一样,有人觉得幸福,就会有人觉得不幸。可是你是否知道,那个不幸福的人是真的没有找到幸福还是找错了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