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缺失的心理课
17542500000023

第23章 职场课——不畏浮云遮望眼(1)

在职场中生存,是一场和无数假想敌之间的战争,也是一场和自我、和内心的竞争。在确定了你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之后,还要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什么工作。其间,你可能被小人害死,可能被流言淹没,可能成为一个拖延症患者,也可能不小心开始混日子了。

要想不迷失在职场丛林中,就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指望别人给你一双慧眼,要靠自己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万绿丛中一点红——亮出你的个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扬个性”成为年轻人口中的流行词,甚至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张扬个性的人穿衣服不喜欢和别人一样,娱乐方式也不喜欢和别人一样,甚至,工作的方式也要别出心裁。

可是,当人们史无前例地张扬个性的时候,却每每被现实打压,在职场中受挫。搞不懂缘由的人不禁要问一句,难道张扬个性有错吗?

一个人保有自己的个性无可厚非,然而,不要忘了,人还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尤其是在职场上,作为一个系统的部件之一,在保留自我个性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要遵守游戏的规则,要让自己在系统内部存活下去,即在存身立命的前提下保留自己的特点。如果说,你的个性没有让你变得独特,没有变成你征服别人的个人魅力,反而让你满身棱角,处处伤人,无法和周围人相处,那个性的意义又何在呢?

刘鹤每次面试,HR都会大为惊讶地问他一句:“你工作三年多了,为什么棱角还没有被磨平?”第一次听HR这么说,刘鹤感觉还好,至少自己还没有被乌合大众同化,当听了第三遍、第四遍时,难免心中有些悲凉。难道,我的棱角犯了错?

回想起以往的工作经历,刘鹤一直都是“与众不同”的人。当上司发布新的业务规划时,他永远是那个直言不讳,大胆说出其中纰漏的员工;当同事之间开始恶性竞争,每个人为了业绩不择手段的时候,他永远是那个站出来反对,反复强调良性发展的人。因为他的真实,喜欢讲实话的个性,屡屡被同事排挤,有时候,连对他大为赏识的上司都感到吃不消。

其实,在刘鹤的印象里,他永远会被人群中那个闪亮的人吸引。

在面无表情,被灰蒙蒙的乌云笼罩的人群里,一个朝气蓬勃,散发着青春、阳光的年轻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刘鹤的想法,就是做人群中那样的人。

他不想让自己从说话到走路,甚至连长相都变得“职业化”,像所有公司的小白领一样,放下真实的自己,朝着“稳重、谦卑、温和、淡定”的方向努力。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让自己激情澎湃,也没有什么能够激起内心的狂野,让心中的热血永远压抑在冰冷的面孔下。那不是他的追求。

然而,面试中的屡屡碰壁也让刘鹤的内心开始动摇。因为,每个HR和他交谈过后,都惊叹于他活跃的思维和充满激情的头脑,但是,所有的HR都担心他进入公司后会不合群,无法和同事良好合作,也担心他会将客户搞抓狂,甚至将一个团队折腾散。

一个年长的HR对他说:“或许,你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找一份能够体现能力、施展才华的工作,而应该寻找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与人合作中,放下心中的想法,放下你那些所谓的个性,试着去融入一个团队,尝试一下与他人合作的滋味!”

当然,刘鹤深深地鄙视一下那个HR,大声地强调“我永远都做我自己”,然后潇洒地走出去。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他的老问题重新出现在新的公司里。同事们对他敬而远之,上司为了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忍受他的臭脾气和“仗义执言”,不过,这样的工作氛围并没有让他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

半年后,刘鹤再次辞职。这一次,他想要尝试那位HR的建议,放下自己,丢掉个性,尝试着融入一个团队,去体会为他人着想、与人合作的生活。

有一部分职场人,常常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时运不济:和同事相处不来;工作能力出色却不受上司的待见;每天卖力地工作,却好像永远看不到升职的希望;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问题依然存在,好像走入了被诅咒的命运轮回,永世不得超生了。

其实,问题原本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些人的面前,都有着一堵冰冷而坚实的墙,那就是他们一再强调的“个性”。一个有个性的人,有自己独立思考、不同见解的人,固然容易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但这前提是,个性不应该变成尖锐的棱角,伤害到身边的人。成熟的职场人,应该学会在保留个性的同时,平衡好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和同事、上司积极地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保持个性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同时,“个性”也不代表着“任性”。坚持个性是在做事和决策上保有自己的风格和原则,对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他人的压力而妥协。但是,带着“个性”面具的任性胡为却只是幼稚的小儿科把戏,除了断送自己的职业前程,不会有任何好处。

一冲动,Ella从工作了五年的公司辞职。虽然终于发泄出了心中的不满,长久的积怨也得到了释放,可是她发现,冲动下的辞职不仅让她的生活节奏紊乱,新的工作机会更是遥遥无期。

Ella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在V公司的市场部工作。由于她的工作态度诚恳,肯动脑筋细致研究,因此颇受经理的器重。于是,在很多市场推广方案上,Ella都能够大展拳脚,做出了许多评分颇高的方案。

可是,从去年开始,经过一次大型的人事变动之后,市场部的经理换了人,Ella的苦日子也随之来临。

Ella从来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同时,她还提倡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因此,她在办公室里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到了下班时间马上走人,开始安排个人的生活。相反,新的经理是那种严肃刻板、希望员工每天加班到深夜的苦干型上司,于是,他从一开始,就对Ella的行为颇为不满。

Ella看出来两个人的工作节奏有些不合拍,但是,她没有马上去和经理沟通,反而觉得老板是在处处刁难她。在她连夜赶出来的推广方案被经理否定后,她对经理的不满就开始激增,不仅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还在会议上和经理唱反调。

面对不喜欢的下属,经理当然也有自己的对策。于是,带领实习员工的机会轮不到Ella,出席交流会议的机会也没有她的份儿,出国培训的机会更是和她一点都不相干。在被经理放任自流半年后,Ella终于和经理爆发了冲突,两个人在办公室里大吵了起来。一气之下,Ella递交了辞职报告。

有人说,职场“无个性”就是最大的个性。很多人相信“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收起自己的独特见解,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千篇一律的面具之后。实际上,并不是职场不允许个性的存在,而是要收敛不合时宜的个性,将个性在合理的场合、时间,和能够理解的人面前展露出来。

白天也懂夜的黑——读懂上司的心

你的上司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让人敬而远之,还是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亲切?你和上司的关系是否相处得不错?是虚与委蛇,还是真诚以待?身在职场的你,能否从上司的口气、表情和手势中看出他的真实意图,往往决定着工作中的行为方向。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每个作为上司的人也一定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习惯。通过细致的观察,你就会发现上司的独特习惯,也会在这些近乎成为定势的习惯中看透上司的性格与心理。这样一来,即使你没有得到上司的器重和提拔,至少能够与之和平相处,不会犯下太离谱的错误。

部门经理鲁彦是一个对工作特别细致的人,他只允许自己犯少许的错误,因此,他对下属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可喜的是,无论哪个下属犯错,他都会真诚地相待,善意地提示对方,帮助下属尽快改正。

鲁彦从上个月的工作记录中发现,新来的小李总是在犯同一个错误。按照他的经验,可能由于小李内心急躁,急于求成导致的,于是,他决定找小李谈一谈。小李来到经理办公室之后,鲁彦考虑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没有马上提他工作犯错的事,而是大概询问了一下他的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

令鲁彦生气的是,从始至终,小李都低着头,不吱声,也不和他交流,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鲁彦火气一下子窜到了头顶,他对小李吼道:“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小李吓了一跳,坐直了身子说:“有,有啊,我一直在听,您继续讲!”“那么,当我和你说话的时候,你看着我行吗?地面上有什么好看的?”

小李不明就里,只好硬着头皮盯着经理的脸,继续听经理讲经。

说到最后,鲁彦终于将话题绕到了小李的错误上面,并且叮嘱他:“每个新来的员工都会经历心里着急的过程,不用担心,让自己慢下来就好了。”鲁彦教导完毕后,说:“那好了,你回去工作吧。”听到鲁彦的话,小李舒了一口长气,说:“这样就完了吗?一直听说您对员工要求严格,我还以为您要开除我呢!”鲁彦笑笑说:“你看我的表情,像开除人的样子吗?你连我的脸都不看,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在职场里,读懂上司的真实意图要比埋头苦干更有意义。不了解上司意图的人,尽管工作努力,也很难有表现的机会,更不用说做出出色的成绩了。如果恰好心中所想和上司的想法背道而驰,那就真的变成劳而无功了。

对于上司的性格、偏好、做事风格和语言特点,都进行一番研究的话,哪怕只是一些非常小的暗示,也会让员工对决策的方向产生强大的领悟力。那么,相比那些埋头苦干的员工,了解上司意图的人工作起来就会更加有的放矢,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俗话说,一个眼神胜过一千句话。在微表情的研究中,情绪永远先行于理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遇到刺激时,第一时间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情绪反应,之后才会通过思维来分析,做出理智的判断。尤其是人在说话的时候,与其说是表达了一定的内容,不如说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因此,员工在听上司说话的时候,不仅仅要听话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话语之间传递出来的情绪。

中秋放假的前一天,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精神都开始不在状态。

下班之前,每个人都在想着明天的假日安排,渐渐地,一个一个都开始行动起来。有的人开始聊天,有的人在整理包,有的人在打电话约朋友。

突然,主管从走廊拐了进来,看到大家精神涣散的一幕,留下一句“过几天总公司来检查,手头工作干好了,明天就好好休假吧”,然后转身走掉了。王柏没有把主管的话放在心上,继续安排第二天出游的时间。

放假第一天,王柏带着女友,和几个平日里的好哥们去了一趟市郊,体验了一次农家乐的生活。下午回来时,大家又出去聚餐,唱歌,玩得不亦乐乎。到了五点多的时候,王柏惊奇地发现,同事栏里的QQ头像都亮着。他知道,所有的同事都有一个习惯,只有在上班的时候才上线,业余时间都隐身的。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也就意味着,同事们都在办公室里上班。

心中充满诧异的王柏拨通了一个同事的电话,经过询问,原来办公室的所有人都没有休假,真的都在公司上班,当然,除了他之外。

王柏问原因,一个老员工说:“昨天主管说总公司要来检查,工作干好了的可以好好休假,就代表着他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加班继续工作喽!”王柏听完之后快要吐血,心想,如果要求加班的话,直接说一声就好了,何必搞得那么神秘,好像地下党传递暗号一样。

第二天,王柏放弃了假期的安排,起个大早到公司上班。走到办公室门口,迎面就看到从卫生间出来的主管。看着面无表情的上司,王柏感觉背后一阵阵的阴风吹来。礼貌地打了一声招呼,乖乖地坐在办公桌前工作。

由于东方的文化常以含蓄、委婉着称,所以,上司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很少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意图。于是,员工除了干好自己的工作之外,另外一门必要的功课就是揣度上司的意图。文化作用下的必然让很多初入职场的菜鸟叫苦不迭,但是,一旦掌握了上司的规律和性格,读懂上司的心思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职场人的专业——尊重你讨厌的同事

在公司里,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讨厌得咬牙切齿?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只要和他说话,你就觉得烦恼?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觉得他是错的,他的每一句话都让你感到反感?

因此,你每天都在想着怎么避免和那个讨厌的人见面?怎么尽量减少工作上的交集?这些没有营养的问题整天萦绕在你的脑海中,让原本一份很喜欢的工作也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俗话说,工作是能选的,同事却是不能选的。职场原本就是一个混杂着各种人的环境,有的人性格随和,相处起来很容易,有的人则带着一堆怪癖,让身边的人倍感痛苦。看着那些令自己感到不快的人,工作的时候倍感压力,想要专心工作的念头也被讨厌的同事频频打断了。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辞职走人,再也不见,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

琼琳所在的设计部有一个自命不凡的家伙——阿斌。阿斌年纪轻轻,相貌英俊,也非常喜欢装扮自己。不过,令琼琳讨厌的并不是他的那张脸,而是他向来自以为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