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17542400000010

第10章 记忆的秘密(4)

这也是思维定式所致。蜜蜂有一个本能的行为方式,就是光亮处即出口。因此,它按照头脑中固定的想法行动,不进行任何反向思考,也不会因地制宜地重新制定策略,所以,它们会拼尽全身力气,尽力争取预想中的胜利,却永远不会回头看一下,发现转身后的出口。苍蝇则是毫无逻辑可言的动物,它没有对光亮的定位,因此在四处乱飞之后,能够误打误撞地找到出口,顺利地逃出囚室。

《孙子兵法》中讲到“以正合,以奇胜”。所谓“以奇胜”,就是摆脱固定的思维方式,绝对不按常规的方法用兵。只有打破思维定式,采用创新的方案,完全超出对手的想象和预测,才能取得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要尽量避免给自己任何的心理限制。如果在未遇到困难之前,就给自己设下了种种限制,列举了众多的不可能,等到真正面对障碍时,就有可能像那只大象一样,被自身的限制毁灭。

练习对困难微笑——积极的心理暗示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他对一个已经被宣判死刑的囚犯说:“我们这次选择放血的方式为你执行死刑,你的血液会用作科学实验研究,当作是你人生最后,对人类的一种贡献。”死囚点点头,说:“我犯下了太多无法原谅的罪行,如果我的血液能帮助科学研究,也能够减轻一些我内心的罪恶感。”

于是,心理学家安排死囚躺在了一个小房间的床上,一只胳膊透过单向玻璃,伸到隔壁的房间去。在死囚的房间里,只能听到心理学家和助手说话的声音,却看不到他们的动作。他听到各种器材碰撞的声音。心理学家和助手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为稍后的放血做准备。

助手问心理学家说:“准备五个盛血瓶够用吗?”心理学家回答道:“恐怕不够。这个人块头挺大,血量应该不小,还是准备七个吧。”两人话音刚落,死囚就感觉自己的手臂被刀尖划破,温暖的血液从血管里一滴一滴地滴进了瓶子里。死囚感觉身体里的血液正在一点点地流出体外,对死亡的恐惧也越来越强烈。等血液滴到第三瓶时,死囚休克了过去,到了第五瓶,死囚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完全死亡,并且,他的死亡症状和失血过多而死完全一致。

其实,心理学家和助手的对话,不过是为了给死囚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他相信,放血死刑正在执行。而且,助手只是在他的胳膊上轻轻划了一下,并没有划破血管。流出他体外的温暖血液,也是放置在他手臂上,一根流淌热水的细管。细管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给犯人造成他的胳膊正在流血的假象。所以说,这名死囚并非死于失血过多,而是强大的心理暗示,让他死于内心的恐惧。

人的心理非常复杂,意识活动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根据心理暗示的程度,改变着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改变心态,调整心情,微笑着面对一切;消极的心理暗示,却常常会让原本举步维艰的困境雪上加霜。

比如,一个在考场上异常紧张的学生。现在他的大脑已经一片空白,看着眼前的题目,感觉非常熟悉,却一点思路都没有,一个答案都想不出来。如果他能够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安慰自己说:“别紧张,这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不能代表我的实力,也不是决定生死的战场。我只要把我知道的都写出来就可以了。”稍事休息后,他就可以镇定地看着考卷,慢慢找回头脑中的记忆。可是,如果他运用了消极的心理暗示,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出答案,还不停地自责说:“我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答。如果连这样一个小考试都考不好的话,未来怎么参加大型考试?”后果只能是越来越糟糕,他不仅会搞砸这次考试,甚至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考试。

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心理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也随处可见,比如整天骂自己孩子“你这个猪脑子”的妈妈,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永远是一只丑小鸭的小女孩,还有对自己的爱情不能坚持,任由爱人远走他乡的年轻人……有一个人,甚至因为可怕的消极暗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冷藏库的保管员,多年来从事冷藏工作,对冷藏室的温度和危害都非常熟悉,可是他生性胆小,一直害怕会被关进冷藏室,无人救助,最后被活活冻死。他的同事看到他谨慎的样子,经常开他玩笑说:“胆小鬼,哪天我们就把你扔冷藏室里待一宿,看你怎么办?”因此,他工作时一直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在冷藏室停留太久。

有一次,他的同事们搬完货物后,真的无意中将他关进了冷藏室。心中极度恐惧的保管员,一边敲着墙壁,大声求救,一边担心自己多久会被冻僵,多久会被冻死,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就真的被“冻死”了。

然而,他的同事并没有开启冷藏室的电源,冷冻机也没有工作。整个晚上,冷藏室的温度和室外温度都差不多,他并不是被冻死的。而且,他被困的冷藏室空间巨大,也不存在窒息的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天生胆小的他,一边面对空无一人的环境,一边担心自己的状况,在一整夜不间断的心理暗示下,内心的恐惧战胜了理智,最后自己把自己“冻死”了。

心理暗示除了通过意识和潜意识的沟通,改变人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在行为的一些细节上,帮助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比如,走路时养成抬头挺胸的习惯,会让自己觉得整个人特别有精气神;出门前对着镜子整理仪表,并且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今天你真漂亮!”;说话时谈吐清晰,大方得体,也会让自己感到自信沉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时间久了,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调整心态,让生活充满阳光,给予他人积极的暗示,也可以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像真诚地赞美他人,表扬别人的优点,感谢朋友的帮助,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暗示。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中学里做过一个实验。他在学校的众多班级中,挑选了一个班级,在班级的学生名单上,随便地挑选出几个学生,然后,他找来学生的老师和父母,对他们说:“经过我的观察和测试,这几位学生的智商很高,他们的未来会前途无量,请你们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他又找来被选中的几名学生,分别对他们说:“或许你们不知道,你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比学校的任何一个同学都聪明。”

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又来到了这所中学。如今,当时被他选中的几位同学,已经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无论是文化课上,还是创造发明,都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和创新想法。心中充满感谢的老师对罗森塔尔说:“您的眼光真是独到,他们真的是智商很高,比其他人都要聪明的孩子。”谁知,罗森塔尔竟然不以为然地说:“其实,这几个学生只是我随便选择的,我并不知道他们的智商是多少。”面对一脸疑惑的老师,罗森塔尔把整个实验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他们才明白,原来这都是心理暗示的功劳。

爱米尔·库埃说:“每一天,我们都以每种方式,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快乐和自信往往来自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消沉和自卑,则常常来自消极的心理暗示。面对困难或困境时,运用积极的暗示,练习对困难微笑,练习做最好的自己,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