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539900000008

第8章 道经(8)

郭子仪五十八岁时,和另一大将李光弼负责阴山防线。就在唐军兵败如山倒的时候,郭子仪却打败了北路叛军,取得了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接着,他指挥大军包围关中,派兵打开通向井陉关的道路,使朔方军和河东军联成一体,这一战略部署使叛军攻关中的计划成为泡影,形成了对唐有利的局面。

在随后争夺西京一战中,郭子仪率十五万大军大胜十万叛军,收复了长安。随后,郭子仪又收复了洛阳。接着,河东、河西、河南失陷的各郡也都平定。郭子仪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为司徒。

功成名就,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唐王朝度过了安史之乱中最危难的一劫,郭子仪也由一名边将上升为执掌兵权的重臣。形势的变异使皇帝与臣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唐朝皇帝有一个“心病”,那就是皇位继承权不固定,太子时时有被废乃至被杀的可能,因此皇帝对武将总不放心。郭子仪手握兵权,自然会受到猜忌。

乾元六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进军河北的叛军巢穴,朝廷却不设统帅,而是让宦官鱼朝恩做观军宣慰使,节制各军,最终导致相州会战中唐军的失败。鱼朝恩一向妒嫉郭子仪,便乘机向皇上进谗,皇帝轻信谗言并当即撤了郭子仪的兵权。

郭子仪被罢免兵权后,心平气和、谨慎处事、毫无怨言。

后来,吐蕃军队打到了长安,新继位的代宗皇帝想起了郭子仪,并紧急下诏,封他为关内兵马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

郭子仪自从被解除兵权后,一直赋闲在家,他的亲信部属也都被遣散。但接到诏书后,郭子仪仍旧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更没有幸灾乐祸地作壁上观,而是立即召集了几十骑兵,赴任去了。

郭子仪在受屈时,没有失去应有的理智,而是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心态。这就让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心平气和的做事,他不为名利所牵制的作风让人备感钦佩。

喜欢升官发财是人之常情,但官场风云变幻、起起落落,因此要看淡名利才能超脱。可是这种淡泊名利的大度,也许要经过数次的升与降的轮回后才能领悟得到。

清代乾隆帝时的大臣刘墉就是这种“迟到的”领悟者。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在任安徽学政期间,他上书建议各州县对贡监生要严加约束,并责令考察他们的优劣。督导江苏学政时,又上疏指斥府县官员只为自己仕途着想,害怕刁民,畏惧监生、贡生,害怕小官小吏,软弱无能,玩忽职守,乾隆帝不禁夸奖他熟知政体。

后来刘墉被任命为山西太原知府,提升冀宁道。但因其任知府时对僚属贪污公款失察,被判罪发往军台效力。第二年释放回京,奉命在修书处办事。不久因父亲之故得以推恩,刘墉仍以知府级别任用,出任江苏江宁知府,因为政清廉,又升为陕西按察使。

父亲去世守制,服满后,任内阁学士,值南书房。升任户部、带领部侍郎。后又任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四年,因为诸皇子的师傅久不到书房,刘墉获罪,被降为侍郎衔。不久又被任命为内阁学士,三次升迁任吏部尚书。

乾隆五十一年时,大学士梁国治去世,按规定,应有担任吏部尚书的刘墉来补缺,和他父亲当年一样,乾隆为此找刘墉谈过话,说大学士嵇璜年老体迈,如其请求退休,只能批准。刘墉一时得意,告诉了嵇璜。乾隆得知后大为生气,痛斥刘墉此举是觊觎官位,谋夺大学士之职的丑行,于是改变主意,提拔王杰为大学士。

刘墉的仕途极不平顺,这固然与当时封建官场的黑暗有很大关系,但也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他聪明绝顶,又生性秉直、口无遮拦,为君主和权臣所不喜。

在经历了诸多波折以后,刘墉对自己和官场有了不同的认识,因此针对不同的形势对自己进行了改变和调整。

乾隆执政后期,刘墉变得办事“模棱”,为此,招致了乾隆帝的多次批评,这段时间他虽然未得高升,但是却保护了自己。此时的刘墉已经大彻大悟,他不再为升而喜、贬而悲,而是平和的来应对人生的种种起伏与考验。

刘墉这种“迟到的”觉悟,可以看作是他一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后人从他的经历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官者应该看淡名利、凡事顺其自然,如果事事“觊觎”的话,到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才识超群,或机敏过人,便想在别人面前表露,以图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然而,过犹不及,太过份的夸耀自己,只会招来嫉妒之心。官场也是如此,升迁时别太张扬,被贬时保持理智,只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游刃有余、平和处事,反之,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东晋的祖逖就是一例。

祖逖年轻的时候,就胸怀大志,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他和好友刘琨谈论天下大事时,总是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他们相互鼓励,立志将来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祖逖和刘琨同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鸡叫头遍,祖逖就叫醒刘琨,对他说道:“你听听,这鸡叫的声音多么激越昂扬,那是在叫人发奋图强呀!”于是两人兴奋地再也睡不着了,便披衣起床,挥剑起舞,锻炼体魄,准备将来好为国出力。

后来,祖逖到了江南,刚刚建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仅给了他一个位卑权微的小官职。为了准备恢复中原,祖逖招集了许多勇敢而有胆识的壮士,练习武艺。

不久后,祖逖向晋元帝建议北伐,晋元帝虽然没有北伐的决心,但也没有理由拒绝祖逖的请求,只得派祖逖做奋威将军,兼任豫州牧,给了他一千人的给养和三千匹布,让祖逖自己去招兵买马,制造武器,进而出师北伐。

江北的百姓听说祖逖要北伐,都十分赞成。他们给祖逖送粮送信,配合着他打击敌人。在群众的帮助下,几年之间,祖逖就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方。

祖逖一连打了很多次胜仗,东晋朝廷为嘉奖他,升他为镇西将军。祖逖还得到广大百姓的真诚拥护,老年人在一起谈话的时候,个个竖起大拇指赞扬祖逖,甚至有的还把祖逖的话编成了歌,到处传唱。

祖逖此时没有意识到来自朝廷的猜忌,反而更加露骨地“表现”自己,他常常用节省下来的钱,帮助部下解决困难,还积极奖励农业生产,安排好从匈奴和羯人统治地区逃来的官兵和百姓。

另外,他认真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对那些曾经为后赵做过事的人放手任用,不怀疑他们。祖逖的这些举动让晋元帝司马睿不能忍受,晋元帝不再支持祖逖继续前进,还派人去监视他,妄图夺取他的兵权。

祖逖看朝廷不再信任自己,感到万念俱灰,他的内心痛苦到了极点,在忧愤中郁郁而死。

祖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人才,可惜他在自己取得成功以后,没有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也就没有使自己得到保护,以至于自己在失宠以后,竟无法接受现实,最后悲愤而死。

假如祖逖当时能够冷静地看待自己的荣辱得失,并保持一种良好心态的话,他的下场决不会如此悲惨。

“宠辱不惊”是中国古代对于大人物的判别标准,如果你想成就大事,首先要做到“宠辱不惊”。人只有不为名利福祸所牵制,才能放开手脚、自由发挥,也才能在别人气急败坏、抓耳挠腮时,笑看世间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第十四节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视而不见,称它无形。听而不闻,称它无声。摸它不摸不着,称作无迹。这三者的形象无法追究下去,因为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从上面看道,并不是洁白光明的。从下面看道,并不是黑暗昏昧的。道连续不断,难以给它起个名字,循环往复到虚无的状态。

这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就叫作做恍惚——潜藏而不可见。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尾,把握住现今的“道”,用它来驾驭现存的具体事物,能了解远古万物的起源,这就叫做“道”的纲要,或者叫做 “道”的规律。

[本章要旨]

本章重在描述道体的特点。

[评析]

本章重在描述道体的特点。老子着力描绘神妙莫测的“道”,把“道”说成是人们无法通过感观认识的超越于实体事物的精神实体,并说明“道”的三层意思。

第十五节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哪,他像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虑哪,他像提防着周围的攻击。庄重严肃哪,他如同宾客。涣涣散散哪,他如同快要化的冰。敦厚质朴啊,他像未经雕凿的朴玉。空豁旷达啊,他像深山幽谷。浑浑沉沉啊,他像江河的混浊。

谁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渐渐地生长?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去追求欲望的满足。正因为如此,所以能安守现状,不去搞什么新花样。

[本章要旨]

本章是对得道之士的描写和赞美。

[评析]

本章是对得道之士的描写和赞美,对于理想中的悟“道”者进行描绘和歌颂。老子通过各种比喻来描述悟道得道之士的举止风貌、人格形态、超常能力和行为准则。说明有“道”之人的精神境界要远远超出一般人。

[实例应用与分析]

豫兮若冬涉川——于己要慎言慎行

《道德经》中的“豫兮若冬涉川”原意为:小心谨慎哪,他像冬天踏冰过河。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于己要慎言慎行”。

老子说,得道之人小心谨慎的程度就像冬天踏冰过河一样,同时也告诫世人要慎言慎行,尤其是官场之人,名利场中人心叵测,最易风云变幻,慎言慎行才是最明智的。否则,轻则引起是非,重则大祸临头。

即使是明君贤主,对臣下,尤其是战功赫赫的臣下也会心存猜忌。此时,聪明的臣子要学会避开君主的这一共性点,才能把君臣“相安无事”的局面维持下去,也就是所谓的“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

唐朝伟大的军事家李靖就深谙此道。

李靖出生于官宦世家,由于受家庭文化的熏陶,李靖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在安抚岭南时,李靖就展现出了政治家风范,随后短期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李世民即位后,李靖被封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被任命为宰相。次年,李靖任兵部尚书,准备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李靖大胜颉利可汗。回朝后,唐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主理政务。但李靖并没有自矜军功,放纵任为,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以隐晦自己的才华。他每次参加宰相会议时,总是装出一副自己什么都不懂的姿态,很谦虚地听房玄龄、王珪、魏征等人议政,轮到他说话时,他便故意装的结结巴巴,似乎不擅言辞,与他在军中的善谋健谈判若两人。

唐太宗虽为一代明君,但为稳固统治,他对文臣虽能做到放心任用、虚心纳谏,但对武将中功高望重者则心怀警惕,时刻注意考察试探。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曾出生入死救过李世民之命,又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首功,而且他性格忠诚,毫无政治野心,对李世民可谓忠心不二。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李世民还是对他有些放心不下。

一次,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为什么总有人说你要谋反?”

尉迟敬德听了感到非常委屈,气急之下,竟脱下衣衫,露出身上在战争中留下的一道道伤疤说道:“我怎么会造反呢?”,把李世民弄得很不好意思。

李靖对唐太宗的这种疑惧武臣的心理显然是有所洞悉的,所以他并不以位居宰相自喜,而是有意把自己的才华收敛起来。

在平定东突厥以后,御史大夫温彦博嫉妒李靖的功劳,诬称李靖对部下约束不严,以致军纪涣散,突厥人的珠宝多被乱军所抢。唐太宗得知后大怒,先是责骂李靖,后又说要赦其罪而赏其功。李靖对此毫不辩解,只是不停地顿首谢罪。

事后,李世民发现李靖部下并没有哄抢珠宝之事,很不好意思地对李靖说:“前日有人说爱卿的谗言,现朕已醒悟了,请你不要放在心上。”

还有一次,唐太宗让李靖向大将侯君集传授兵法,但不久以后,侯君集上奏唐太宗说:“李靖将来要谋反。”唐太宗便问为什么。

侯君集说:“李靖教我兵法,只教一些粗浅的东西,不教精华部分,如此留一手,显然是要谋反。”

唐太宗便招来李靖盘问此事。李靖从容地说道:“这是侯君集要谋反。现在国家已经安定,我交给他的兵法,足以制服四方,而他却还要把我的兵法全学到手,这不是为了谋反又是为了什么呢?”

唐太宗听了,这才消除了对李靖的怀疑。

李靖只做了四年多的宰相,却始终诚惶诚恐,觉得倒不如退下来安享晚年。贞观八年,六十四岁的李靖以患“足疾”为由,向唐太宗请求退休,言辞恳切之至。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称其能识大体,很值得称赞。

于是,唐太宗下诏给李靖以特殊礼遇,让他在家中修养,在病情好转时,每隔两三天到门下、中书省一次,参加宰相们议事,处理政务,又给他加特进的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