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539900000028

第28章 德经(5)

后来,疏广为躲避官场之凶险,便携子辞去官职,双双还乡,皇上和皇太子各赠他们黄金50斤和20斤。回到家乡后,疏广用这些钱招待乡亲们,天天安排酒宴。疏受劝父亲不要把钱花光,他说:“爹啊,这些钱是皇上所赐,我们应该保留下来一些,日后也好传给子孙。”

疏广却不以为然,他说:“钱这东西多了也不好,反而会招来祸端,富家子弟大多难成大器,这都是优越的家庭条件养成了他们好吃懒做的本性,再说,树大招风,钱多遭忌,倒不如一日散尽,求得平安。”

就这样,疏广在家乡中平安地度过了晚年,而他的旧日同僚却有很多因贪而获罪。这就是贪与不贪的不同结果。

因而说,为官之道,清廉者虽然清贫,却问心而无愧,能安乐一生。贪婪者终难免招至灾祸,纵然侥幸逃过一时,也是做贼者心虚,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人生,倒不如粗茶淡饭来得潇洒。

身处官场之中,切忌不能把目光盯在金钱上,平平安安比拥有金山银山却面临险境更好。

人们都知道,读书可以有出息,有了出息可以做官,而做官就会拥有荣华富贵了。可以说,很多人之所以十年寒窗苦读,无非是为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改变命运。

这种想法本身是没有大错的,但是如果对钱财的追求太过份了,那么,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焦芳本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读书非常勤奋,多才而好学在家乡南阳是广为人知的,被许多人视为榜样。他读书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富贵。他曾亲口对别人说:“一想到别人的大富大贵,我就受不了现在这种清贫的日子了。而读书可以改变我的生活,所以我才发奋努力。”

正因为此,当焦芳的同乡李贤想举荐他做官时,李贤的一个朋友曾经表示反对:“焦芳的确很有才能,但他并不具备良好的品德,他的言谈中总是显示出对位高权重之人的羡慕。这虽然是小事,却可以看出他的品行,如果他有了功名,是不会做利国利民的事情的。”

李贤没有看透焦芳的本质,他替焦芳辩解说:“艳羡富贵是人之常情,只要正确引导,焦芳还是能成为可造之才的。”

后来,在李贤的推荐之下,焦芳当上了官并且节节高升起来。这时,他贪婪的本性完全暴露了出来。他开始利用自己主管吏部的权力,大肆索取贿赂,凡有不向他贿赂者,他就想方设法剥夺其官职。至于那些向他重金贿赂的人,无论其多么无能,焦芳都安排他们做官,而这些人上任后也都疯狂敛财,搜刮不止,让百姓深受其苦。

后来,焦芳的家中金银财宝堵积如山,而他却因贪而事发受到了严惩。这就是钱财带给他的恶果。

焦芳的经历说明了官者太贪财的害处是很大的,一旦事发,不但钱财会失去,就连前程也毁了,正如老子所说“咎大莫过于欲得”。

身处官场中,凡是大贪之人,往往没有好下场。而清廉不贪者,自会得其福,正所谓“善恶均有报”。

王尔烈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才子,他自幼便才资出众,后为官时清廉不贪,有两袖清风之誉。

有一次,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来,嘉庆皇帝召见他问:“老爱卿家境如何?”

王尔烈回答说:“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嘉庆笑说:“老爱卿为官清廉,这我是知道的,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

王尔烈到了铜山铸钱,那里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他在那里干了三年后,又奉诏回到了京城。

当嘉庆再次宣召王尔烈上殿时,笑着问道:“老爱卿,这一回可以安度晚年了吧?”嘉庆的言外之意是说,你这一回从钱堆里爬出来,该有不少“收获”了吧?

王尔烈听了以后,坦然说:“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

嘉庆说:“不会吧?你再查查看!”

王尔烈只好回手一掏,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一个个磨得溜光雪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模子。嘉庆皇帝见王尔烈如此清廉,不禁非常感动,说道:“卿真可谓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啊!”

王尔烈身为朝廷官员,想要富起来并不难,但他甘心守着清贫,却过得很坦然、很充实。正因为此,愈加显示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因而更加受到了嘉庆皇帝的重用。

王尔烈的境遇与那些因贪而毁掉前途和性命的人大不同,不去苛求不义之财,就不会有什么无妄之灾了。

第四十七节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口,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就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与外界接触得越多,反而知道得越少。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行动就能掌握信息,不用观察就能明事物;不挖空心思去作却能成就大事。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认识的重点不是外在经验而是在于直观内省。

[评析]

本章说明认识的重点不是外在经验而是在于直观内省,阐述圣人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不亲自观察、动手就可以成就大事,这是唯心主义的、不可取。现代社会讲求积极追求,此章显然与现代社会不合拍。

第四十八节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学到的知识越多,修道的成果就越是减少。减少了再减少,一直到返朴归真以至什么都不知道,而任其自然的境地。要想夺取天下,就应该不做出什么举动。如果显示有什么行动,那么就不可能夺取天下。

[本章要旨]

本章认为应弃绝探求外物的认知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评析]

本章认为应弃绝探求外物的认知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从“为学”、“为道”谈起,主张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反映了老子最终是追求“有为”的:是帮统治者取天下而出谋划策。让百姓却除私欲,安分守己,而统治者要无所行动而取得天下。

第四十九节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有“道”的“圣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私心,以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对我友善的人,就对他友善。对我不友善的人,也对他友善,这样就能使他变得友善了。信任我的人,我信任到他。不信任我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能得到他的信任了。

有“道”的人在统治地位上,将收敛自己的意欲,使人心于混沌、纯朴。百姓的耳目都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而他将百姓们都当做小孩来看待。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理想的统治者不应以主观的是非好恶为标准,而应以“百姓心为心”,落脚点仍在于无为。

[评析]

本章说明理想的统治者不应以主观的是非好恶为标准,而应以“百姓心为心”,落脚点仍在于无为。得道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君主,他没有自己的固定的意志,对待善良的人、不善良的人,诚实的人、不诚实的人都“善之”、“信之”,并收敛自己的欲望。

[实例应用与分析]

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待他人就能赢得他人

《道德经》中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原意为:对我友善的人,就对他友善。对我不友善的人,也对他友善,这样就能使他变得友善了。信任我的人,我信任到他。不信任我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能得到他的信任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善待他人就能赢得他人”。

老子看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样的结论,告诉世人:友善地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友善地对待你、全心全意地回报你了。

老子主张善待他人,不仅仅是以德报德,还要以德报怨。即便是那些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去善待他,用恩德化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

相反,因为如果别人没有善待我们,就要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彼此的仇怨也会越结越深。最终的结果是,于人无益,于己有害。而这样一来,就等于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万万不可取的。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彼此有很深的敌意,都在边境上设立了界亭和驻兵。当时,两边的兵卒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不同的是,梁国的兵卒十分勤劳,所以瓜秧长势良好,而楚国的兵卒却十分懒惰,以致瓜秧瘦弱,可以说惨不忍睹。

楚国的兵卒觉得很丢面子,于是找了一个晚上,偷跑过去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拉断了。第二天,梁国的兵卒发现后,自然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们报告给县令宋就,要求以牙还牙,去把楚国的瓜秧也都扯断!

县令宋就却说:“楚国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跟着学就更不对了。为人不应太小气,这样吧,你们照我的吩咐做,从今天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好。”梁国的士兵听了县令宋就的话,去照着做了。

楚国的县令听说此事后,对自己人行为感到十分惭愧,同时也对梁国人的君子作风非常敬佩,于是他将此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认为梁国人有修睦边邻的诚心,就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歉意。结果,只因一件小小的瓜秧事件,两个敌对国就化敌为友了,从前的种种仇怨都一笔勾销,从此成了友好邻邦。

现实中也是如此,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够影响很大。一句恶意的话语,就可能引发一场风波。而一个友善的举动,就能够赢得好的回报。

在矛盾面前,应该尽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呢,只要本着善待他人的信条,就必然能赢得他人。唐太宗李世民正是这样做的,因而赢得了好结果。

大将李靖曾是隋炀帝的旧臣,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曾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

因此,李渊在灭隋后,坚持要杀李靖,幸亏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坚决反对这种报复行为,再三恳求保全李靖一命。所以,李靖十分感激李世民的的救命之恩,此后一生都驰骋疆场,为大唐安邦定国出了不少力,立下了很多赫赫战功。

俗话说,一朝皇帝一朝臣,特别是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李渊在灭隋成功后,杀掉李靖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而李世民不计前嫌为李靖请命,可见他的宽厚胸情。

因而,大唐赢得了李靖的忠心耿耿,这样一来,就多了一位难得的名将,使得大唐的江山更加稳固了。

有些时候,达到利己的目的,并非是硬拼强攻才能成功的。如果能够以善待人,以德报怨,那么,很可能取得最佳的结局。

西汉吕后当政之时,南越王赵佗自治岭南而拥兵自重,不听从朝廷的调遣,引起朝中的一些大臣们极大的反感,于是纷纷劝说吕后攻打赵佗,削其兵权。

吕后担心兵祸再起,这就难免要劳民伤财,所以没有同意立即发兵,只是采纳了长沙王的建议,禁止在南越边境上进行铁器交易,以此来遏制南越的发展。这让赵佗十分气愤,对长沙王痛恨不已,就派军队攻陷了长沙国南部数县。赵佗的这一举动让吕后决定发兵,此后,双方一直交战不止。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一位反战的大臣说:“我乃天朝大国,自然能够打败小小的南越,可问题是,我方士兵受不了南方的酷热潮湿,再打下去一定伤亡惨重。何况南越人生性野蛮,不好治理,因此即使我们胜了,今后也会在治理南越的事情上大费精力,如此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同时他建议说:“做事不能为了虚名而受实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胜的虚名,那么就可以不去战胜南越,改攻伐为安抚。南越一旦受了皇上的恩惠,一定会感恩自省,消除对我国的敌意,这样国家就安宁了。”

汉文帝听从了这位大臣的话,下令撤出南越国的汉军,并对赵佗好言安慰。赵佗亲人的墓地在真定,文帝就将真定赐给赵佗作领地,并派人按时祭祀。不仅如此,文帝还寻访到赵佗的亲属,对他们礼遇优待,还任命他们做了朝廷的高官。

汉文帝的一系列举动大大地感动了赵佗,他从心里敬重文帝的宽宏,于是请求以藩属臣民的身份入京进贡。从此以后,汉朝的南部边境获得了平静。

很显然,汉文帝罢兵并不是真的怕了赵佗,而是从大局着想,一来减少自己的伤亡,二来也免化解了南越人难以统治的难题。所以说主动示好,看似软弱怕人,其实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

懂得善待他人是很重要的,有些时候,看起来没什么相干、无碍大局的人,因为你善待了他,他就在很关键的时候给予你很大的帮助。相反,因为觉得对方不重要,就不能够以礼相待乃至轻蔑他人,那么,结果就可能由此引发大的灾难。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名为夷射,有一天他受邀请去参加齐王的酒宴,不小心喝多了,就跑到门外去吹风。守门人来到夷射身边,请求道:“大人,这酒的味道闻起来真香,能不能赏我一杯?”

夷射生性傲慢,根本不把守门人放在眼中,很明显地露出了鄙夷的神色,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和我喝酒?”

守门人一再恳求,夷射却理都不理地离开了。不久,下了一阵小雨,在门外积了一滩雨水。

第二天,齐王刚出门就看到了门前的水潭,不禁很恼怒,便他厉声问守门人是谁在这里小便,守门人回答说:“我不太清楚,不过,昨晚只有夷射大人在这里待了一会儿,并没有看到其他人来过。”

结果,齐王大怒,命人赐给了夷射一杯毒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