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冯谖的门客自报奋勇愿意前往,孟尝君就叫总管把合同契据交给冯谖,让他去薛城收债。临行前,孟尝君交待冯谖:“你看家里缺些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城后,见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叫苦,他很同情他们,就假借孟尝君之名当众焚毁了那些契据,并高声告诉大家,债务不用再还了!百姓们都非常感动,齐呼万岁。
冯谖归来后,孟尝君问他:“你买了什么回来?”
冯谖回答说:“我买的正是家里缺少的。你的库中堆满了钱财,畜栏里养满了牲畜,堂下站满了美人。所以,我买了唯独缺少的‘义’。”
孟尝君不明白问道:“你买的‘义’究竟是什么?”
冯谖说:“我烧毁了那些借据,没有要回一文钱。因为借钱的都是些穷苦百姓,如今他们收成不好,再加上利滚利,他们实在是还不起啊!即使是逼债,他们也无力偿还。实在逼急了,他们只能弃家逃跑。因此说,借据就如同一些一文不值的废纸一样,于是我烧毁了那些无用的东西,主动放弃不可得的空帐,就会让您封地的人民拥护您、爱戴您,我认为这比收回利息更有价值呀!”
孟尝君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冯谖的一片苦心,心里很不高兴,但并没有说怪罪的话,对冯谖也一如既往地厚待。因此,冯谖依旧对孟尝君忠心耿耿。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职,除冯谖外,其他的门客都弃他而去了。万般无奈,孟尝君只得回到封地薛城。到了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薛城的百姓们就纷纷迎上前来欢迎孟尝君,孟尝君大为感动,不禁对冯谖说道:“先生替我买的‘义’,今天终于见到了作用。”
冯谖为孟尝君出谋:“狡兔准备三个洞穴,才能免于一死。你至少也得准备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够高枕无忧。”
冯谖到秦国去游说,对秦昭王说:“齐国之所以能变得这么强大,完全是依靠相国孟尝君。现在齐王免了孟尝君的职,正好大王你可以用重金将孟尝君请来,他一定会全力辅助大王,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秦昭王听信了冯谖之言,准备了2000两黄金、10辆车子,打算请孟尝君到秦国。
冯谖又去对齐王说:“秦王就要重金请孟尝君去任官了,这会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的,请大王抢在秦国之前请孟尝君官复原职吧,那样,秦国的阴谋就会被破坏了。”齐王派人打听后,证实冯谖说的是真话,就马上让孟尝君官复原职了。
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你还得去向大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这样一来,你的地位就再也不会动摇了。”
等到宗庙建好后,冯谖说道:“一切都妥当了,你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忧患了。”
果然如冯谖所言,孟尝君以后再也没有遭受过祸难。
冯谖本来是门客中不起眼的一个,但孟尝君对门客们一律厚待,换来了冯谖的忠心耿耿。在冯谖烧毁了高利贷的借据后,孟尝君也没有怪罪他,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对孟尝君进忠的决心。
于是,在孟尝君被免职、门客们一散而光后,还依然跟随着他,并全力出谋划策,使得孟尝君东山再起,并且防范了一切后顾之忧。可以说小小一个门客冯谖,对孟尝君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十节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保持柔弱的地位,是运用道的艺术。天下万物生于具体的事物,而具体的事物却是生于无形体的“道”。
[本章要旨]
本章讲道的特性与作用。
[评析]
本章讲道的特性与作用。老子指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着一定规律循环和相互转化的,没有离去,就不会有返回,没有“有”就没有“无”,此为一条辩证法的原则。
第四十一节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资质优秀的人闻“道”后,会勤恳地去实施;资质较好的人闻“道”后,有时想起,有时忘记;资质较差的人闻道后,就大加嘲笑——不被嘲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
所以古来通常有这样的说法:明白的“道”,好象很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象坎坷;崇高的“德”,好似低下;最洁白的好象污黑;广大的“德”,好象不足;刚健的“德”,好象懦弱;充实的“德”,好象虚伪;最方正的东西好象没有棱角;最有才能的人成就得晚;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少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道”是隐晦而又不可名状的。
只有“道”,才善于产生一切,而又善于成就一切。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道的特性。
[评析]
本章阐述道的特性。首先论述对悟道的三种不同态度,将“士”分为上、中、下三等。接着说明上述“士”不同态度的由来。末尾呼应开头“道”,并阐明“道”的重要功能与威力。
第四十二节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产生作为统一体的原始混沌之气。这个统一体产生出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结合产生冲气,由阴气、阳气、冲气共同产生万物。万物都含有阴气和阳气,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成为新的和谐体。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侯们却用这些字眼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会增益;有时增益它,反而会减损。人们教导我的话,我也用来教导人,横行霸道的人不会有好结果,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道为万物之基、柔弱为处事之理。
[评析]
本章说明道为万物之基和柔弱为处事之理。本章分两部分,前半讲道是万物的起源,后半讲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认为只有守柔、抑强,才符合“道”的原则,才能有益无损。谦受益,满招损,渗透着辩证法。
[实例应用与分析]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谦让他人成就自己
《道德经》中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原意是:所以,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会增益;有时增益它,反而会减损。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谦让他人成就自己”。
老子看透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得出“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结论,并以此告诫世人。如果应用到官场之中的做人处世当中,那么,你谦让他人,结果往往成就了自己。你恭敬他人而贬损自己,你谦让他人而委屈自己,你忍让他人而克制自己……
这些行为看起来都是有损于自己的,但却往往给自身带来无尽的益处。正所谓“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适度、适时的谦让是为人之道,也是身处官场之人的全身之道、进取之道。只有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所以只要我们多一些谦让,便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当然,谦让并非就是凡事忍让,凡事退却,有时候,谦让恰恰是有技巧的争取最后的成功。谦让,是一切从长远考虑、以大局为重,不着重于眼前的胜败,不执著于无足轻重的得与失、进与退。
在这方面,著名的历史人物李鸿章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坚忍”这一方面,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却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使得他在上海各大政治力量之间周旋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李鸿章也曾因急躁、傲慢两大缺点时常受人挑剔。最初他非常喜欢骂人,总是目中无人,常常自夸“老子天下第一”。为此,曾国藩还曾讥笑他“误认简作为风骨”,断言他在与外人交际时肯定是要吃亏的。
正所谓“吃一亏长一智”,在经历了种种风波后,李鸿章变得聪明了。到了同治元年时,李鸿章进军上海后与从前简直判若两人——他变得老成了,外露少而内涵多,给人的印象总是非常和谒可亲。他对自己发了誓:从此不再蹈袭旧风,不再“率性而为”。
为了兑现这一誓言,他锻炼克制能力,学会坚忍不发,他在军务之余,抽空以书法涵养心性,并持之以恒。
在当时,清廷官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而敏感的。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不小心使得君臣矛盾激化,那么其后果将不难预料。正因为此,李鸿章明白,与朝廷一定得保住“君臣相安”的局面。
因此,李鸿章始终不忘持盈保泰、藏拙善终之戒,并且叮嘱部将要“守默耐苦”,常读老子、庄子。他以坚忍为武器,协调与清廷各派政治力量的关系,明退暗进地缓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保持或扩大自己力量的目的。最终,他从中大获裨益——朝廷对他无冕之王的地位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而李鸿章之所以能够与左宗棠、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关系处理得体,也受益于他的坚忍。
李鸿章自崛起后特别注意不触犯左宗棠,他对左宗棠常说的话是:“哪敢于太岁头上动一撮土!”因为左宗棠向来不是一个肯居人后的角色,所以李鸿章对左宗棠曲意逢迎,左宗棠爱戴高帽子,李鸿章便一顶顶廉价奉送。
左宗棠爱被人比作诸葛孔明,最喜欢被人呼其为“老亮”,李鸿章便言必称其“老亮”;左宗棠大权独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李鸿章便一旦遇到事关浙江之政均声明由左宗棠“主政”,自己最多代行其职……
有一次,淮军因越境入浙江作战,使得左宗棠十分恼火,李鸿章对此事的处理便非常妥帖:一是马上撤退,二是代打疆土后撤退,三是俘虏、战利品等让给左宗棠。凡此种种,因而左宗棠从未对李鸿章发过难。
对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李鸿章则口口声声对他说:“当代贤豪投契之深,无如麾下。”他用最华美的词藻为这位师叔歌功颂德,动辄“将军神勇天授”、“伟哉!万世之奇勋!古之盛业!”说得曾国荃心花怒放。此外,李鸿章对曾国荃所需的一切都不遗余力的去操办。
李鸿章的谦让对其在上海势力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自己赢来了好名声。
谦让,并不等于就要吃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不争,反而能达到目的,为自己博得最大的利益。
李鸿章正是谨守这一信条,才在复杂纷乱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且发展壮大起来的。他的谦让不是弱者退缩怕事的忍,而是一种“挺进”意识的促动。
东汉时,名列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就是一个时时处处谦让他人的人,因此,他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受到大家的拥戴,并且地位节节高升。
冯异本人不仅骁勇善战,立下过赫赫战功,而且治军有方,他的队伍在汉军中以整齐著称,其进退行止都有明确的号令。以冯异的功劳和地位来说,他颇有着可供夸耀的资本。不过,冯异从来不因此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相反,他居功而不自傲,为人特别谦虚,处处谦让他人。
在外出路上,如果与其他将领相逢,冯异总是主动回车让路,其态度也非常恭谨有礼。每次战斗结束,队伍扎营休息时,其他将领们总是习惯聚集在一起,互相摆功争赏,冯异却从不参与其中,而是单独退避到一棵树下,思考行军打仗的办法。长此以往,他在军中就获得了一个“大树将军”的称号。
正因为“大树将军”冯异不仅治军有条理,而且为人谦逊,所以他深得军中将士的拥戴。当刘秀攻破邯郸以后,开始整编队伍、重新安排众将之时,要给每个人都配备从属人员,这时几乎军中的所有官员都愿意分到冯异的部下。刘秀因此特别器重冯异,他最终成为刘秀的佐命功臣。
冯异不争功、不居功的做法,不但没有令其功劳埋没,反而为其赢得了赞誉,赢得了功勋。他懂得谦让他人的道理,所以最终成就了自己。即使时空转换到现代,这种做法仍然是明智之举。
懂得谦让他人,不事事与人针锋相对,这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大智慧,有时候也能成为官场中人明哲保身的救命技巧。
南宋高宗时,赵鼎担任朝中宰相。在担任宰相期间,赵鼎曾多次劝谏高宗说:“现在民众都主张抵抗金国,收复失地。皇上如果发动百姓,广招精兵,战胜金国是大有希望的。”
高宗以种种理由对金人退让,因为他害怕被金国掳去的徽宗、钦宗回朝,进而危及自己的皇位,故而他对劝他抗金的人都十分反感。无奈之下,为了明哲保身,赵鼎从此不再提起抗金之事。
后来,秦桧当权,他把赵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打击排挤他。赵鼎知道高宗已经疏远了自己,就对秦桧一味退让,从不与之争锋。后来,赵鼎的家人看不过去了,指责他忍受欺凌让人笑话,说:“你是朝中的前辈,秦桧这样对你无礼,你应该教训他呀!你不声不响的任他胡为,难道你真的怕了他了?”
赵鼎回答说:“皇上重用秦桧,而我现在已是大权旁落了。这个时候我也只有这样处处忍让,才会躲过这一劫。”
秦桧却不依不饶,赵鼎不得不决定辞职。他对家人说:“秦桧坚持和我作对,我留在朝中不会有好结果的。现在形势不同往日,我只有辞官还乡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秦桧并未因此放过赵鼎,他怕赵鼎会东山再起,于是仍然继续指使党羽诬陷他,使得赵鼎被一贬再贬,最后沦为了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