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539900000017

第17章 道经(17)

张安世百般推辞,汉宣帝最后亲自出面,劝他就任,汉宣帝对他说:“人们为了一点小利都互不相让,打得头破血流,何况是大将军的高位呢。你有古时君子之风,仅凭这一点你就远远超过了众人,你还是不要推辞了。”

张安世无奈,当上了大将军,他向每一个推荐他的人致谢,然后说:“我是没有资格当大将军的,这都是你们推荐的功劳。以后我有做事不周的地方,你们一定要给我指出来。”

张安世不揽大权,有事总是让群臣参加商议,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也从不当面批驳。有人说他没有威风,失去了应有的威严,张安世并不介意。他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不专权任事,尊重群臣的意见,他们就不会忌恨我,皇上也不会猜疑我,这不就是最好的结果吗?你的爷爷在这方面做的不好,我不能重蹈覆辙啊。”

张安世负责选拔官吏,向他送礼行贿的都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向人解释说:“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为国家选贤,如果失职,就是大罪。你们不要害我犯法入狱,我就很感谢你们了。”这时又有人怪张安世对行贿者太客气,张安世说:“拒绝他们,他们已有怨气了,若再出言训斥,他们一定会对我恨之入骨,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张安世历仕三朝,受人尊敬,不遭祸事,富贵地位一直保持着。张安世以“礼”做武器,征服了人心、赢得了信任、保住了富贵,他举重若轻,真称得上是个解决难题的高手。

无独有偶,隋朝的韦世康也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位高权贵,但处事从来都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他的这种作风让他得以长久富贵、子孙平安。

隋文帝时,天下共设有四个总管,隋文帝的三个儿子各居其一,另外一个荆州总管是韦世康。韦世康能赢得隋文帝如此信任,说来与韦世康的富贵态度有很大关系。

当初,韦世康在吏部任职,掌握人事任免大权。一次,隋文帝召见韦世康,向他说:“你的位置重要,一定有不少人求你帮忙,你是如何做的呢?”

韦世康答道:“我在这个位置感到十分凶险,稍有不慎,就要犯下大罪,我不想干了,皇上准许我辞官吧。”

隋文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意外,韦世康又补充说:“富贵是好事,也是坏事。小人富贵了要作恶,君子富贵了也容易失德,我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小人啊。”

隋文帝认为韦世康说的是实话,于是对他讲:“你有这种态度,就很难得了。你能在富贵中看见富贵的隐患,甚至想拒绝富贵,这说明你是明智的,我也对你放心了。”

韦世康是皇上身边的宠臣,他对别人却没有一丝骄傲之态。有人当而夸奖他,他总是严肃地制止说:“我的一切都是皇上赐给的,并不是我有特殊功劳的原因,你们应该赞颂皇上的恩德。我现在侥幸身居高位,要靠你们来帮我啊。”

韦世康的下属不敢与他亲近,韦世康觉得这不是种好现象。于是马上改变了平时比较严肃的态度,故意和他们聊家常。

一次,韦世康把皇上的赏赐分给下属,还置办酒席陪他们饮酒,他对下属说:“我是你们的长官,这只是暂时的,以后我若做了你们的下属,还请你们不要忘了今日的情谊,对我有些优待。”

有人认为韦世康失去了长官的威严,劝他不要这样,韦世康说:“富贵如浮云,太把富贵当回事,就会失去常人的心态,在别人面前就容易丢了分寸,谁还会亲近你呢?一旦孤立了,一切也就到头了。”

韦世康不以富贵为重,像平常人一样老实本分,人们对他消除了敌意,隋文帝也敢放心任用他了。他为官处处把握分寸,在皇帝面前能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这种明智的处世之道可谓高人一筹。

权利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为官者怎么来用。用好了,则可以顺风顺水、富贵荣华;用不好,则会惹祸上身、害人害己。荀瑶就没有用好自己手中的“剑”,最终命丧他乡。

春秋时期,晋国的荀家、韩家、赵家、魏家四大家族把持朝政,其中荀家势力最大。荀家族长荀瑶为人傲慢、十分贪婪,他在朝中结党营私、为所欲为,对不顺从他的人更是严厉打击,人们都十分怕他。

有天,荀瑶对手下人说:“现在我势力最大,如果不趁机做些大事,将来一定会后悔。我想向其他三家索要土地,他们如果不答应,我就消灭他们,你们觉得如何?”

有人劝苟瑶说:“四家之中我们的实力是最强的,可是如果三家联合起来,我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如果你能再忍耐几年,积蓄足够的实力,等到那时再发兵也不迟。”

荀瑶对那人训斥道:“做事要趁热打铁,得意时便要尽情快活,你让我坐失良机,分明是想坏我大事!”

于是,他我行我素地向三家提出了割地要求。韩家、魏家惧怕荀瑶,乖乖交出了他所要的土地。赵家却表示拒绝,准备和苟瑶展开一场决战。苟瑶拉拢韩、魏二家并与他们约定,灭掉赵家之后,三家瓜分赵家的土地。他们组成联合大军,一同攻打赵家。

赵家实力很弱,连连败退。他们被困在晋阳城,情况十分危急。三家军队围攻晋阳两年时间,最后改用水攻。就在大水快要淹过城墙的时候,赵家派人游说韩、魏二家,对他们说:“苟瑶是个小人,他志在独霸晋国,一旦我们被灭,他一定会趁势再灭你们。他的野心是满足不了的,他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啊!”

韩、魏二家顿时醒悟过来,于是和赵家联手,反击荀瑶。荀瑶不防此变,被乱军杀死了,荀家也被消灭了。

荀家实力最强,却最先被灭,只因荀瑶得志便猖狂,他为人处事都做得太过分了。本没有人敢招惹他,可他欺人太甚,让人无法忍受,别人只好和他拼命了。

做事,千万要有分寸,特别是为官者,不能因为自己手握重权就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如果把别人逼到不能再忍的地步,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高官厚禄是人人欲求的,但人都是贪婪的,很多人在得到功名利禄以后,仍不懂得满足,反而利用已有的权柄变本加厉的谋取钱财和篡夺官位。这样的人,就像是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当他后悔的时候,已经无路可退了。

杨国忠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唐玄宗时,不学无术的杨国忠借着杨贵妃的关系当上了宰相。杨国忠有权有势,便一门心思大肆捞钱。他虽是宰相,但却兼任几十个官职,个个都是刮油的肥差。

有人提醒杨国忠说:“你身为一国之相,就要学一点真本领,这即能让皇上看重,也可以使百官心服。现在你只在意钱财,却无心学习治国之术,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

杨国忠说:“我有娘娘撑腰,还怕别人能压倒我吗?”

那人说:“有治国之才,才能处事不出偏差,不惹祸患,这才是你的真正依靠。你不处处倚仗他人,自己才会永久不倒。”

面对良言,杨国忠一句都听不进去,做事反而更加恣意妄为。他见安禄山被玄宗宠信,十分嫉妒,竟当面向安禄山索要重金。

安禄山也是个很骄横的人,他一口拒绝了杨国忠的要求。杨国忠一怒之下,向玄宗诬告安禄山谋反,他对玄宗说:“安禄山非我族类,他迟早会造反的。听说他现在私招兵马、积聚粮草,这就是他要造反的证明啊。”玄宗于是开始怀疑安禄山,几次紧急传召安禄山入朝,以此来试探安禄山,安禄山每次都应召即来,玄宗才解除了戒心。

杨国忠见诬陷不成,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逼反安禄山。这时,杨国忠的一个心腹说:“你逼迫安禄山造反,虽可以解一时之气,但事情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安禄山一旦真的造反,一定会天下大乱,人们追查原因,所有人都会归罪到你的头上。到了那时,情况就对你很不利了。”

杨国忠听不进这些,他只想宣泄私怨。他派军队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所,把他的宾客全部杀死了。

安禄山反叛之后,第二年就攻陷了渔关。杨国忠随玄宗逃亡,在路上被群情激愤的士兵砍下了脑袋。

杨国忠没有限度地放任自己,最终玩火自焚。他的这种没有分寸的报复,其实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他不但自断了前途,甚至连命都没有保住,这其中的教训真是太深刻了。

历史上很多人在取得成功后,都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处境,而往往会被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做事一不冷静就会失去应有的理智和分寸,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太平天国时期的韦昌辉就是因为做事不讲分寸而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时,北王韦昌辉主管军事作战,立下很多战功。东王杨秀清怕他日后难以驯服,就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韦昌辉是个爱权如命的人,他因此恨死了杨秀清,只因畏俱他的权势,才一直隐忍不发,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

杨秀清为了打击韦昌辉,有次故意找茬,将他打了几百军棍,韦昌辉几天都不能下床,心中的恨意更浓了。

为了让杨秀清不再怀疑自己,韦昌辉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却装出无比效忠的姿态,他对别人说:“东王对我要求严厉,这是对我关心爱护的表现,我定当不负东王,誓死效命于他。”

杨秀清被他迷惑住了,对他失去了戒心。后来,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趁机劝天王洪秀全除掉杨秀清,他对洪秀全说:“东王欺君犯上,我一再忍耐就是为了保存实力,讨此逆贼,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吧。”

韦昌辉得到洪秀全的应允后,马上变得杀气腾腾,他对心腹说:“以前杨秀清夺我军权,羞侮于我,现在我一想起来就怒不可遏,眼下报仇的机会来了,我要杀光他的全家和他的部属,这样才能一解我心头的怨气!”

心腹劝他说:“杨秀清罪恶滔天,杀他别人不会说什么,可他的部属没有什么罪过,你迁怒于他们就会招来非议。你若追讨往日旧账而胡乱杀人,只能招来新的仇家,这对你并无好处啊。”

韦昌辉心中只有仇恨,他不听任何人相劝,不仅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连杨秀清部属二万多人也全都杀死了。

韦昌辉的暴行让全体太平天国将士愤怒不已,在洪秀全的号召下,韦昌辉被处死了。

韦昌辉旧恨不忘,疯狂报复,使众多无辜的人送命,这就是失去了分寸;他不能从旧怨中走出来,结果变成了一条疯狗,见人就咬,这就是失去了理智。失去了理智和分寸,他也便难逃被杀的厄运。

富贵其实不难保全,只是人们不能持久地心平气和的做事。一个人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赢得了功名,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加倍珍惜。

而世人对成功者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嫉妒的心理也是随处存在,因此,要时时刻刻想到功名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行事谦虚谨慎,处事要把握分寸。

第三十节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要用“道”去辅佐君主,而不能靠武力在天下逞强。用武力征服人家,是会受到循环报复的。军队所到之处,民生凋敝,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然会发生严重的灾荒。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用兵力来逞强于天下。胜利了不要狂妄,胜利了不要夸耀,胜利了不要骄傲,因为取胜也是一种不得已,所以胜利了不要逞强。

一切事物在气势强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老,因此逞强气盛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必然很快就会衰亡。

[本章要旨]

本章是上章贵柔守雌的引申:反对“以兵强天下”。

[评析]

本章是上章贵柔守雌的引申:反对“以兵强天下”。老子继承前期兵家的军事理论和战争指导思想,作了哲学的概括,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论法色彩。他主张用道安治天下,不能用兵逞强天下。取胜不要逞强,否则就远离了道。走向反面会败亡。

[实例应用与分析]

物壮则老——遇事不能逞强

《道德经》中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原意为:一切事物在气势强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老,因此逞强气盛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必然很快就会衰亡。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遇事不能逞强”。

老子说得对,凡是逞一时之能者,往往很快就趋于失败,只有行事稳妥才会步步为营,脚踏实地的向前。

逞强是人性中最大的败德之一,它集中了许多的劣习和性格,如自满、无知、嫉妒、自负等,是为人处世致败取祸的一大主因。

太爱逞强了,就容易滑向骄傲的一端,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对此,曾国藩因逞强而兵困祁门的教训就很深刻。

祁门处于皖南的丛山之中,其堑险天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曾国藩驻守祁门,从军事上看,可以控制浙江,防止太平军进入江西,并在此吸引太平军的部分兵力,以减轻湘军在皖北的压力;在政治上可以对苏州、常州的清军作援助姿态,以应对清政府和江南士绅的监督。所以,曾国藩力排众议,在祁门驻有十个多月之久。

刚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踌躇满志、心气极高,很想在剿灭太平军的战争中有所建树,以报效朝廷。为达其吸引太平军兵力,以便攻占安庆,进而攻克南京的战略目的,曾国藩入祁门后便下令裁撤四乡团练,将兵力控制在自己手里,加以整顿训练。对李鸿章等提出“祁门地势如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及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的建议拒不采纳,并说:“各君如胆怯,可各散去。”提出“守城不如守山”。遂命令拆去一半城墙先后在北门、西门及桃峰山上设敦仁、敦艮、敦厚等碉堡,意欲与太平军相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