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1753700000014

第14章 论善良

谈到善良这个话题,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善良就是发自内心的希望给人们带来幸福,这就是希腊人所谓的“爱人”,而在人们所使用的意义上,“善良”一词的分量就显得有点轻了。在所有的美德和高尚的精神当中,善良是最伟大的,因为它是上帝的属性,如果没有它,人就是一个焦躁不安的、有害的、可怜的东西,简直就是一种害虫。

“善良”和神学意义上的“爱”是相符的,但又是不容许有任何偏差的。对与权力过度追求的欲望会使天使堕落,对知识过度追求的欲望则又会使人类堕落,但“爱”是没有过度这一界限的,无论是天使还是人类,都不会在“爱”上出现问题。

善良的倾向可以说是人类天性中所固有的。如果这种仁爱之心没有施用于人,也会被施用在其他生物的身上。例如土耳其人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但他们对狗和鸟等动物却很仁慈。根据伯斯贝斯的记述,有一个欧洲人在君士坦丁堡,由于戏弄了一只鸟,险些被当地人用石块打死。

意大利人有一句粗俗的谚语:“人真是太好了,好得都没有什么味道了。”还有一位意大利的著名学者,名叫马基雅弗利,他曾经大胆而直率地写道:“基督教信仰把善良的人们作为牺牲品,奉献给那些残暴无道的人。”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的确没有一种戒规、教派或主张,像基督教这样如此的推崇“善良”。因此,为了避免不恭敬,又避免冒险,最好是对一种优良品性中的误区有所了解和认识。

应该努力让别人向着善的方面发展,而不应该被他们的面容或者奇怪的念头所束缚,因为那只不过是最容易被欺骗或者愚弄的,而如果容易被欺骗或者愚弄则会让诚实的头脑成为囚犯。不要出于善良的本意而把宝石给了《伊索寓言》中的那只公鸡,因为那还不如给它一个大麦粒,它可能会感到更加满意和愉快的。

上帝的例子给我们以真切的教训:“天父让阳光照耀好人,同样也照耀坏人,把雨水降给行善的,也同样降给作恶的,但他却并不降财富的雨水,也不会以相同的数量把荣誉和美德照射在人们的身上。”一般的好处应该由所有的人共享,但特殊的好处却只应该由那些被选中的人享有。而且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在绘制肖像的时候,把模型给打碎了。因为神性是以爱我们自己来作为模型的。“去卖掉你所有的产业,把钱捐献给穷苦的人们,然后来跟随我”。也就是说,除非你来跟随我,除非你有来自上帝的召唤,使你有能力用很少的资源就可以做到需要用很多资源才可能做得到的大好事,那么就别把你所有的财产都变卖了。否则的话,你就是在为了把水注入河流而汲干了泉水的源头,那将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在人的天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品行是嫉妒以及因此而祸害他人。有一种人专门靠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谋生——他们还不如《圣经》里那条以舔疮为生的恶狗,而更像那种以吮吸死尸汁液为生的苍蝇。这一种“憎恶人类的东西”与雅典的泰门正好是相反的——虽然他们的园子里并没有一棵能供他人使用的树,却也要引诱别人去上吊,以此来实现那些所谓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也许倒是做政客的材料,他们犹如弯曲的木头,可以造船,却不能做栋梁。因为船是注定要在海里颠簸的,而栋梁却必须是笔直的且能够立定脚跟的。

善良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也有多种多样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对陌生人和蔼而又有礼貌,那么就表明他是一个世界公民,他的心脏就是一个与别的陆地结合在一起的大陆,而并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离的孤岛。

如果他对别人的痛苦怀有同情之心,那就表明他的心脏就像那棵高贵的树一样,它在流出可以用来治疗或镇痛用的香树脂的时候,自己也受了伤。

如果他发自内心的原谅和宽恕别人的冒犯,那就表明他的头脑是不能被伤害射中的,而是被置于伤害之上的。如果他对所得到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好处都心怀感激的话,那就表明他所珍视的是人们的心智,而不是他们的钱财。尤其是,如果他拥有圣保罗的至善——要知道为了拯救他的弟兄们,圣保罗宁愿受到基督的诅咒,那就表明他拥有了非凡的神性,并且与基督有着相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