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17536500000021

第21章 “空壳”骗子烟台落网记

李斌 尹浩洋

1995年9月26日。

早晨8点刚刚上班,芝罘公安分局二马路派出所副所长宋念昌接待了一位郑州来的报案人——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便是一起金额达400多万元的金融汇票诈骗案的起端,连素以敏锐著称的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时刻》栏目也只是在一个多月后才报道“天津工商行盯准新动向,识破假汇票预防诈骗大案发生”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起大案的主角既不是娴熟金融业务的“蛀虫高手”,也不是人地两熟的烟台“地头蛇”,36张假汇票、十数个假印章、六七个假身份证、400多万元的诈骗合同、50多万元的诈骗所得……这些诈骗大案的主角竟然是人生地不熟、文化水平最高初中毕业的河南台前县的几个农民!

他们是如何骗过大江南北的十数家工厂企业的见多识广的供销人员的?公安干警们又是如何及时识破他们的?这起罕见的诈骗案向经济界的人士说明了什么?还是让我们回到9月26日那天一一说起吧!

一、“到底是念过书的人认真,看出了疑点!”老宋说:“马上到工商行查查去!”几个“大款”理直气壮地拿出了工商执照?十几枚银行的公章?“我们这个诈骗团伙是这样分工的……”

那天的报案人是郑州冷光电子研究所的冯漳。他们所和烟台芝罘银都工业品采购供应站有7000套节能灯架的供货合同,他是9月24日押货来烟台的。25日对方告诉他货款已经电汇走了,并给他看了电汇单据。但这位36岁的知识分子出身的供销人员真有点“迂”劲:他看着那电汇单据总觉得不保险,不对劲,便一大早赶到了最近的二马路派出所——他住在机械大厦,那个“芝罘银都工业品采购供应站”就在机械大厦里。

“到底是念过书的人认真!”事后宋副所长夸奖这位报案人说,“诈骗案中的许多人,是一听说款汇走了连电汇单都不看就交货的。”但当时宋副所长并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是真是假到银行查查不就得了么?老宋当即命所里警察拿着这张中国工商行烟台分行出具的22284.90元的电汇单复印件到南大街上的工商行查查去。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了:不用查也是假的——电汇单上的图章形状都不相符!

敏锐的老宋当即组织了几位干警火速赶赴机械大厦的“银都”,和大厦保卫科联系了以后,在一楼7、8号两个屋子里见到了几位衣着入时正忙着办公、算帐的“大款”。几位“大款”听明了来意后拿出工商执照理直气壮地抗议:“我们是正儿八经地做生意的!你们要干什么!”

这份儿理直气壮可惜维持了不到十分钟:几十枚私自刻制的各银行的公章成了铁证。自称李浩然、刘洪涛的几个人没用一天也供出了实情:他们的身份证也是假的,他们的真名分别叫吕久祥、刘登运、刘传有,都是河南台前县的农民。

台前,这个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小县,在国人眼里是个“造假中心”——那里的农民连户口簿、人民币、邮票都可以造假贩假,现在又为烟台人提供了这样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

对他们的讯问并不是太难:这些农民虽然在社会上咋唬了好多年,但他们之中谁也没有同公安干警打过交道,猝不及防的打击使这个团伙中的每一个案犯的防线几乎全面崩溃。到第二天,主犯吕久祥告诉干警:“我们这个诈骗团伙是这样分工的:我和刘登运、丁士伟为主,刘传有和曹军负责找目标,拉关系,每拉一个上钩的,按合同额20%给他们提成……”

二、几个人一商议就出来个公司?几块钱就能买出好几个银行章?两个订货会就骗到400多万元?一个电话就成了几笔大生意?“关键其实就在这四个字上!”

今年8月,这几个骗子在河南台前凑到了一起。几个人一商议,便定下了办个假公司骗货物倒弄几个钱花的主意。刘登运的哥哥有个战友在烟台中行工作,几个骗子便扑着这条线来了。起先想办个“集体所有制”的硬牌子公司,但验资时没钱岂不露了馅?几个人便办起了个体的“银都”公司。

“公司”办起来以后,骗子们的行动也够快的了。8月26日成套的合同章、财务章、中国工商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有关印章便在河南台前刻制完成了。分别花了不到10元钱,骗子们又在济南和烟台印刷厂买来了有关银行的铅字,在烟台商业储运公司租下了仓库。8月28日和9月1日,骗子们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郑州、泰安两处的全国订货会上,30多份合同很快签字盖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骗货物便开始涌向烟台——

吉林敦化市东方保健用品科研所的2.2万支舌刮,价值7.6万元;郑州冷光研究所的7000套节能灯架,价值26万多元,首批运来576套;河南中牟的镇流器4000支,价值8万元,首批送来2500支;河南洛阳407厂的“顺达”牌助力车60辆,价值15.5万多元;河南郑州消防器材厂的1000瓶空调清洗剂和900瓶油污净,总价值超过10万多元;浙江玉环坎门的一批进口轮胎螺栓,价值5万余元;电子工业部632厂的桑拿浴箱100台、四川宜宾三友科技公司的汽车配件……

直到案犯被捉之后,还有大批货物涌向烟台市这个已经倒闭的“银都”公司!现在的人怎么就这样容易轻信!

企业日子不好过、产大于供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此情况下有人要大批购买自己的产品自然是令人高兴。632厂的订单原是100台桑拿浴箱,厂里干脆装了130台。骗子们当然对此是求之不得了。

放松警惕性是受骗的一个重要原因。骗子丁士伟有话:“一个电话就成了几笔大生意!”他们的方法是每天用电话催对方供货。浙江玉环坎门的厂方代表老方在派出所检讨自己的轻信时说:“他们整天拿电话催着发货,说是烟台这里要开机械产品订货会,我们的货早来了会造成更大影响。我们就信了!”

说来令人不相信,如今的“买卖人”中有象宜宾三友科技公司这样的:仅凭一纸供货合同,9月3日签订的合同,9月19日价值2万余元的汽车配件便送了过来。不仅如此,“三友”人还将增值税发票和提货单全寄过来了!

也有稍存警惕性的,但照样是轻描淡写:河南洛阳407厂的贾留勋9月28日在二马路派出所告诉干警说:“也有戒心呢!先派了两个同志来烟台看看。结果22日看了骗子们提供的汇票复印件连审核一下都没有就打电话告诉厂子可以发货了。结果23日,这价值15万多元的助力车就被骗来了!”

其实这些骗子手法并不高明——尽管他们也懂机械业务常识,也懂金融手续,但连一个最明显的图章形状他们都没考虑过去核实一下,以至最终败露。但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受骗者陆续走进陷阱?

诈骗团伙的“头儿”吕久祥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关键其实就在合同上的四个字:货到付款!”

三、“我们被骗了四起,唯有烟台的追了回来”?骗子的周围一定有傻瓜?法制意识与市场经济?“这年头还敢相信什么?”

万幸的是,这起诈骗总额超过400万元,骗得货物总价值超过50万元的重大诈骗案尚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由于二马路派出所公安干警的迅速查明和出击,这些被诈骗来的物品已全部完璧归赵;尚未运来的货物,干警们也一一电话告知事情的真相,损失的只是运输费、差旅费等少量费用,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几天,二马路派出所里充溢着南腔北调的感谢话语,我们有理由因此为烟台的公安干警们自豪!那位浙江玉环县坎门镇的老方感激得能跪就跪下了:“我们加这次一共被骗了4起,唯有烟台的这批追了回来,太谢谢你们了!”

这位老方的话值得人们深思:烟台的这起外地农民进城诈骗的案件决不是全国仅有的。翻翻报纸吧:诈骗,在如今的经济生活中是多么的屡见不鲜!但在我们周围,你能识别出谁是诈骗分子么?

骗子的周围一定有傻瓜。这句话说得大多数被骗的人感情上接受不下来。但仔细想想,除了涉世未深的热血青年容易受骗外,经济生活中的哪一个受骗者不是事前自诩“还算聪明”的?又有哪一个不是被抓住了某处弱点而被人诈骗得逞的?或急功近利,或贪图便宜,或色胆包天,或浅薄轻信……用老百姓的话说,或这里,或那里,“脑子里少了根弦”罢了。

这根“弦”,实质上就是法制观念的“弦”!

当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当泥沙俱下被某些人视为必然的时候,法制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保护神”。回顾在这些案子中被骗的数十家厂家,从相识到签合同到供货交货的全过程,有一处法制观念这根“弦”绷得稍稍紧点儿,就不会让这些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诈骗得逞。比方说:了解一下这个“银都”的资金信誉情况,比方说公证一下那一份合同,比方说多接触一下合同的其它客户,比方说验证一下巨额的电汇单,比方说保持和自己单位财务的联系……

这些当然都是“假如”了,但当我们面对这起说来都有些可笑的诈骗大案时,生活中谁也不会否认我们该多有一些事前的“假如”的。此案披露后,有不少人议论道:“这年头还敢相信什么?”如果硬要给这评论加个答案的话,那就应该是:相信自己,更相信法制,还应该相信的一点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者必自毙——现在还在看守所的牢房里回忆着自己的“辉煌”的吕久祥、刘登运、刘传有等几个河南台前县的农民,便是这个“相信”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