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是组织安排,也是巧合,山东省招远市委副书记周波,踏着岳父母的足迹,进藏工作,人们都说他与西藏有缘。
他岳父左言华,时任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其父已90多岁,作为红军战士,跟随毛主席四渡赤水,巧渡乌江,领略过西藏的风土人情,帮助藏族群众割过小麦,收过青稞,至今仍健在于世。
上世纪50年代,左言华作为新中国首批大学生,被分到日喀则地区工作。当时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猖獗,以至发展为公开叛乱,使得他也要习武拿枪。50年代末平叛斗争中,他所在的县委机关被数百名叛军包围。叛军冲到了房顶上,戳了一个洞,朝屋内开枪。他们只好身贴墙壁,不断还击,一连坚持了十余天,几乎弹尽粮绝。幸亏成都军区的飞机炸跑了叛军,方才解围。
在这里,他岳父岳母成家,也有了女儿左长虹。他岳母回忆说,长虹生下来仅有3斤多,非常瘦弱。她为了把女儿抚养成人,只好在长虹3岁时带回内地。从此,夫妻二人天各一方。
左言华独身在藏,先后担任过县委、地区公安和农牧部门的主要领导,一干就是27年。直到80年代初才回到烟台与家人团聚。
妻子得知他马上要到遥远的地方工作,想起离别之苦,不禁热泪直流。可她知道这是党的需要,只得擦干眼泪,默默地为丈夫准备着赴藏必需的物品。
(二)
周波老家在山东省威海市,生于1958年。初中毕业,被安排在昆嵛山林场工作。其父虽在林场执掌帅印,却公正廉明,让他从事伐树搬木头的累活儿。工作之余,他勤奋学习,考上了高等学府,毕业分配到烟台农校任教。也就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执教鞭的左长虹,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终结秦晋之好。
婚后,他成了岳父母家的常客。每次家宴,岳父与妻子最爱吃的菜肴并非山珍海味,而是生食鲜牛羊肉。俩人吃的那个香甜的劲儿直让他嘴馋。他知道岳父一家在藏生活过,都爱这一口,并不感到惊奇。当翁婿对饮时,岳父谈起在西藏的经历,依然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岳父在西藏的经历深深地感染了他。
不久,他调到烟台林业局,有幸随团进藏考察,他看到了西藏繁茂的林木、清澈的河水,也看到了光秃的群山、稀疏的花草;瞧见了闻名遐迩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也瞧见了信教、拜佛的人们。既觉得神奇,也感到神秘。
后来,他到招远市任副市长、宣传部长。正当他满怀豪情欲在金城天府大干一番的时候,组织上安排他进藏工作。面对记者询问,他态度很明朗:“服从组织,听从安排,愉愉快快进西藏;家庭困难,自己解决,不给组织找麻烦。”
妻子得知他马上要到遥远的地方工作,想起离别之苦,不禁热泪直流。可她知道这是党的需要,只得擦干眼泪,默默地为丈夫准备着赴藏必需的物品。
他很快携妻女来到岳父母家里,告知了要去援藏的消息。岳父看到自己的爱婿,脸上充满了微笑:“小周,西藏挺好的,去吧,我们都支持你。”岳母劝慰道:“你就放心地走吧,我退休了,外甥女就由我照料好了。”爱女拉着他的手说:“爸爸,到了西藏,要每周给妈妈打一次电话,还要单独给我写一封信。拉勾才算,一百年不许变。”家庭的亲情,使他眼里充满了感动的泪水。
(三)
肩负着家乡人民寄予的重托,心怀着家里亲人给予的暖流,他与烟台其他6名援藏干部来到了西藏聂拉木县。在日喀则地区机关和许多县乡,谈起左言华,50多岁的人总会说,我们是老同学、老战友、老朋友了。可周波不愿透露他是左言华的女婿,觉得岳父忠厚高尚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是自己应该发扬光大的。
在雪域高原,环境恶劣,灾情频繁。他到聂拉木不久,就和其他援藏干部自带饭菜,下乡到村,跑遍全县6乡1镇45个村4个居委会,深入调查,摸清下情,正确指导生产和反分裂斗争。8月初,县里在古措草原举行为期5天的文化物资交流会,忙碌了一整天的他,晚上睡得很香。次日清晨,他起床一看,只见昨日绿油油的草原变成了一片雪海,大雪仍在一个劲地下。他很清醒,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兵分三路,到周围乡村抗雪救灾。会后,他马上驱车奔往琐作乡,行驶到半路,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瑞雪融化,皑皑草原变成汪洋大海,把200马力的越野车陷在泥沼里。他和司机从车里爬出来,站在齐腰深的泥水中,使尽浑身解数,想把车开出泥沼,均无济于事。附近的藏族群众围拢上来,硬是把车从泥沼中抬了出来,才使他及时赶到乡里救灾。仅过了50多天,他下乡落实青稞定购任务,越野车再次陷入泥沼,又是藏族同胞赤脚站在冰冷的水中,将车推了出来,令他万分感动。
到了11月份,聂拉木县北部乡村遭受到更大的暴风雪袭击。在县委书记回烟台汇报工作、县长去中央党校学习的情况下,他勇挑大梁,组织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终把灾情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地区纪检书记、救灾工作组长多吉平措得知他就是老友左言华的女婿时,无不感慨:“小周,你跟你的岳父,都是好样的。”
好一个援藏世家。
援藏心志(外一首)
眼看已近不惑年,一生能有几次拼。明知雪域有艰险,偏到高原学繁森。愿为祖国洒热血,志在西藏度三春。待到桃李几熟时,再回烟台掏红心。
聊城有老孔,烟台无孬种。走在半坡上,就要到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