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17533100000130

第130章 胶东大鼓在栖霞

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的一种说唱鼓曲形式,大致可分为北路、东路、南路三派。其中活动频繁、影响最大的是南路。主要包括栖霞、莱阳、莱西、海阳等地,在栖霞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唐家泊、桃村、蛇窝泊以及城关镇、北部的臧家庄一带。

传说大鼓书的师傅是汉武帝时的文学家东方朔。胶东大鼓作为大鼓书的一种,最初称“八板谱”,在很长一段时间,其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又名盲人调、瞎唱、瞎腔。在胶东最早演唱盲人调的盲艺人是乾隆初年荣成人刘学义,由此推算,该曲种的产生至少已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

胶东大鼓在栖霞的传承史料记载很少,只在1990年《栖霞县志》载:“在县内已流传数百年。早前音调较呆板,多为盲艺人演唱……”但是,通过艺人们口耳相传,目前能追溯的历史为150~200年。当时盲人们一年四季游走在村村寨寨之间,靠唱盲人调和算命维持生活,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盲人自治组织,叫“三皇会”(即天皇、地皇、人皇)。目前所知栖霞最早的三皇会会长是生于150年前的唐家泊镇赵家沟村人赵元仁。直到民国期间,政府开始参与管理。1933年(民国22年),栖霞市民众教育馆馆长韩朝风在县城东门里召开三皇会训练班。“总理”是城关村吴香亭,会长是赵元仁的徒弟唐家泊村人董曰清。

1938年,胶东文协(胶东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之后各县文协也相继成立。为了开展抗日宣传,文协派出人员广泛接触盲人及盲人组织,发挥他们的作用,动员民众抗日。胶东文协的梁前光等自制了一面小鼓,走到哪儿打鼓召集人,广泛访问盲人,向盲人学唱盲人调。1942年农历九月上旬,牙山地区解放,胶东文协派栖霞荆子埠人姜岩说服三皇会会长董曰清把盲人组织起来,宣传抗日救国。农历九月二十日,他们组织了18个盲人在亭口镇下门楼村和庙后山西夼村举办了为期17天的训练班,宣传抗日,并教盲人一些新词,之后盲人们分头下乡宣传。1943年农历五月四日,当时的东栖行署姜岩在根据地的唐家泊村召开了由49人参加的盲人三皇会,继续宣传抗日,学习新词。5月7日,经讨论协商,由姜岩宣布取消三皇会,成立“牙山根据地盲人抗日救国会”,董曰清为会长,下设四个组分头下乡宣传抗日救国。

1943年农历八月三日,胶东文协在牟平县留格庄村举办盲人救国会训练班,栖霞、牟平、海阳、乳山、莱阳等县共31人参加。4日上午,训练班开幕,胶东文协会长马少波及包干夫、汪启声参加会议,文协秘书高洁主持会议,尚武任训练班大队长,教育股长罗祖峰担任历史课教师,高洁任时事课教师,江风讲创作,大家写稿,江风修改。训练班结束时,与会盲人每人说一段大鼓书,进行考试记分,栖霞人冯玉响说的大鼓书《栖霞林华龙的下场》考了第一名。同时,由马少波倡议,文协决定将胶东地区的大鼓书统一称为“胶东大鼓”。同时决定由栖霞人王志部、刘志明,莱阳人鲍洪山,海阳人栾良桂四人持胶东文协介绍信分四路到胶东各县开办盲人训练班,取消三皇会,成立盲人救国会,由主任、副主任及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常务委员五人组成。8月29日,训练班结业,给每一名学员发了一个文协的介绍信,自此以后,盲人说书从过去的要饭吃变成了派饭吃。

1944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东栖行署在唐家泊村召开盲人大会,30多人参加,会上决定成立“东栖盲人救国会”,选举董曰清为主任,胡月亭为副主任,王志部任组织委员,李乃新为宣传委员,吴香亭为常务委员,全县盲人划为六个小组,每组五六个人,分片下乡开展抗日宣传。1945年,栖霞城解放,9月18日,栖霞“各救会”与文协在栖霞民众教育馆召开盲人会议,成立“西栖盲人救国会”,选举吴香亭为主任,鲁振卿为副主任,委员三人,划分了六个小组下乡说书宣传。

1951年,栖霞县取消“盲人救国会”,成立“盲人曲艺队”,换发了证明信,宣传内容主要是抗美援朝、婚姻法等。

1964年,“文革”前根据形势的需要,盲人曲艺队改名为“毛泽东思想盲人宣传队”,宣传内容改为毛泽东思想。此时,为胶东大鼓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每年演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盲艺人总数达到84人。

1980年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毛泽东思想盲人宣传队”又重新改名为“盲人曲艺队”。这一时期,由于文化生活的繁荣,京剧、吕剧成为人们喜爱的文艺形式,盲人们便学唱吕剧,胶东大鼓走入低潮。进入二十一世纪,胶东大鼓传承趋于式微。曲艺队的盲人减少到35人,共分成四个队,演出时间由过去的10个月变成了1个多月,甚至全年没有演出。盲艺人生活困难,胶东大鼓后继乏人。

胶东大鼓是在胶东地区“八板谱”基础上吸收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及当地民歌《满州转》、《靠山调》渗透融合演变发展而成。栖霞是南派,其音乐结构过去称“四六八板”,即:短六子、双商、长六子、双商和垛板,七十年代改称“四大腔”,即以“起腔”、“平腔”、“快板”为主体,另有过渡性的“二板”、“落板”以及花腔组成。

胶东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有鼓、板和三弦。由于胶东各地的戏曲兴起,这些戏曲多数用坠琴、洋琴、二胡、板胡等乐器伴奏,表现力较强,很受当地人喜爱。胶东大鼓受此影响,逐渐采用了戏曲乐队的伴奏形式,增加了坠琴、洋琴、二胡、京胡、四胡、三弦等多种乐器。这种以小型乐队伴奏的形式,在“盲救会”组织起来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胶东大鼓在栖霞的传承谱系脉络清楚,共有6个流派。自东向西依次为:以唐家泊镇柴西山村张振宝为代表的东张派,是目前传承最好的一支;以桃村镇雀刘家村刘庆海为代表的刘派;以唐家泊镇赵家沟村人赵元仁为代表的赵派;以蛇窝泊镇西凰跳村人林青云为代表的林派;以城关古镇都村人吴香亭为代表的吴派;以臧家庄镇小刘家村张友发为代表的西张派。

胶东大鼓是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代代流传、不断发展的具有浓重胶东民俗文化特点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价值。胶东大鼓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语言、形式、特点,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胶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概况,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大鼓在凝聚力量、唤起民众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栖霞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胶东大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掘、抢救和保护胶东大鼓,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