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17533100000128

第128章 栖霞——螳螂拳的故乡

2011年,由栖霞市政府申报的螳螂拳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这是一则迟来的消息,因它比人们预期得晚了一些时间。可不论早晚,栖霞螳螂拳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是实至名归。这一点,在烟台乃至全省的武术界,特别是在螳螂拳领域,早已成为共识。

因为栖霞就是螳螂拳的故乡。

栖霞人于七发明螳螂拳

30年前,一本《螳螂拳演义》,让螳螂拳风靡天下。通过这本小册子,人们认识了螳螂拳的创始人——王郎。不论是在民间,还是螳螂拳的习练者中,王郎是螳螂拳的鼻祖,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在梁学香所著螳螂拳谱《可使有勇》中记载:昔者王郎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

王郎毕竟只是传说中的人物,王郎究竟是哪里人,他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这一点至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可是,在民间,一代一代的螳螂拳习练者口口相传,螳螂拳的鼻祖王郎就是明末清初抗清义士栖霞人于七。

对于这个问题,多少年来武术界、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可最终于七就是螳螂拳的发明人这一观点渐渐被螳螂拳传人和学术界普遍认可。上世纪八十年代,螳螂拳嫡系传人、烟台王郎螳螂拳推广中心主任孙德在《武林》、《中华武术》等杂志公开提出了王郎就是于七的观点,这是最早公开发表观点的学术刊物。接着,2004年出版的《中华名人文论大全》中《中国螳螂拳的源渊与师承发展》一文再次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明确论证。

而也就是在此期间,青岛的武术界也加大了螳螂拳的研究,他们提出的观点是于七在崂山创立了螳螂拳。为此,在1991年,青岛的中华崂山武馆在崂山华严寺立起了于七的塑像和《修复螳螂拳始祖于七墓塔记》石碑。其中于七塑像的基座上赫然写着这样三行字:抗清义士、华严寺方丈、螳螂拳创始人于七。

于七,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他又是怎样发明的螳螂拳呢?

于七,名孟熹,字乐吾,生于1609年,栖霞唐家泊人。

周绍贤撰写的《清初于七之变轶史》载:“其祖父善武术,好交游……于七幼受家教,昼习文,夜习武,年弱冠,技艺已成……参加科举考试得中武解元。”

民国时期,栖霞人林竹岗撰写的《于七抗清记》中载:“其祖父聘沧州亡命武师胡登选教授于七武术……崇祯初年参加郡城武试,名列武庠。次年又往应武闱,以力大艺精获中武举,时年二十二岁。”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于七有着深厚的武术功底,特别是他的师傅胡登选所授正是少林罗汉单打拳,这种拳种与后来的螳螂拳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由此来看于七创立螳螂拳不但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的。栖霞的武术功底是于七创立螳螂拳的基础,崂山的修炼则是他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的根本所在。

《栖霞县志》记载:1662年,于七抗清起义失败,逃往崂山华严寺削发为僧,后成为第三代方丈。

正是在崂山,于七在其所学少林罗汉单打拳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创新,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螳螂拳法。而其后人也逃至胶州,繁衍生息,至今于七的第十世代孙于桂明等仍生活在青岛。

以上只是一种最接近事实的分析与推理。目前我们也只能这样推理。因为对于于七创立螳螂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官方正式的史料不可能为他记载,因为于七是清政府通缉追捕的要犯,而作为野史则不敢涉猎,家谱避还避不得,更是不可能记载。这样便留下了这样一个千古之谜。这个谜其实也算不上谜,因为目前还没有第二个来与于七争创始人位置的人。

如果这种推理与分析成立的话,那么螳螂拳应该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学术回流,栖霞成为重要的传播地

螳螂拳刚柔相济,手法灵活,实战威力强,有鲜明的技击特点。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且随着于七的行迹变化,在胶东地区逐渐传播兴盛起来。此后,经过历代传人的筛选、提炼和不断创新,螳螂拳才日臻完善,并逐渐成为影响深远的武术拳种。

螳螂拳创立之后,主要在海阳、莱阳一带传承。有史可查的传人,便是莱阳小赤山人李秉霄。之后便是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等。而在栖霞,由于于七起义后朝廷的遏制和打压,习武之风尤其螳螂拳的练习,长期陷入低迷。直到第五代梁学香和第六代姜化龙期间,螳螂拳出现“学术回流”,先后从海阳、莱阳传至栖霞。当时,梁学香在栖霞铁口宋家埠传孙英,孙英共有四子,其中以其第四子为嫡传,集大成者为其孙子孙忠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全国各地来孙家学拳的络绎不绝,多时达近百人。梁学香的徒弟海阳人修堃善则在栖霞的桥子沟村、南坊村(后改聚奎)等地教习梅花螳螂拳。桥子沟村后来出了著名的“杨家五虎”,即:杨学海、杨学珍、杨学武、杨振宝、杨德常;南坊村也出了几个有名的人物,人称“三米一邹”,即:米焕彩、米华国、米卓福、邹良。姜化龙也在栖霞城区和桃村一带收徒传艺。另外,栖霞观里筐里村的战德则在东南庄、纸房一带传习由他创立的小架太极螳螂拳。而臧家庄的东杏山村则以传习八步螳螂拳为主,在当地盛名远扬。

到清末民初,栖霞一带螳螂拳非常普及,据调查:全县螳螂拳传播村庄达54个,拳房屋遍及城乡,习练者达数千人之众。而此时,莱阳、海阳的传习活动也十分活跃,许多拳师纷纷到烟台、青岛及周边县传授嫡派螳螂拳,螳螂拳国术馆遍布胶东各地。从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栖霞的螳螂拳发展到鼎盛时期。其中的佼佼者陆续参加省内、国内比赛,到北京、广西、东北等地传授武艺,从而使螳螂拳逐步走出胶东,在全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螳螂拳练习者加入到大刀会等民间抗日组织,为民族救亡贡献力量,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杨学武等人还参加了解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并成为我军高级将领。

解放后,螳螂拳的发展趋于低潮,公开传习活动受到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而部分民间的传习活动仍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直到“文革”以后,一些老拳师又开始公开收徒授艺。到八十年代,螳螂拳的传习活动又进入一个非常活跃期,仅在栖霞一带,习练者就达数千人之多。1984年,栖霞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武术比赛,盛况空前,参赛者近百人。目前现存的一些年龄在40~60岁的螳螂拳师大多是在那个时期得到传承,成为螳螂拳门的重要传承人。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螳螂拳的传习活动再次走入低谷。但不论怎样,栖霞的螳螂拳传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目前栖霞成立了螳螂拳协会,传习活动频繁。

综上所述,栖霞为螳螂拳的故乡,以栖霞、海阳、莱阳为代表的胶东广大地区为螳螂拳的主要传承地。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表述。

“小架”和“八步”,栖霞一直在创新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到清末民初,胶东螳螂拳已分化成十多个门派。其中主要的流派有:太极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六合螳螂拳等。虽然各派在招数、身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具体讲:长短兼备,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处处保持完整性态势;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连而曼妙,稳健而灵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稳,稳中求精。它强调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押膝。其动作要求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变三招,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变化莫测;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短,快而不毛。

在栖霞,主要以太极螳螂拳、梅花螳螂的传习为主,七星与六合也有传承。作为螳螂拳的故乡,栖霞人善于继承创新。清末民初时,小架太极螳螂拳、八步螳螂拳这两个新的螳螂拳流派在栖霞的西南乡和东北乡非常流行,成为栖霞独有的螳螂拳门派。

小架螳螂拳是栖霞观里筐里村人战德在融会各家基础上,独创的一种实用性强、威慑力大的螳螂拳,主要在观里、官道、寺口等栖霞西部一带流传。这也是栖霞独有的螳螂拳分支。对于战德,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民间相传:其妻霸道,总无故殴打战德,战德不敢怒,遂去崂山学艺,曰小架螳螂。小架螳螂拳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打法上,主要体现在闪转腾挪、粘沾挷贴、来去顺送“十二字”上,有眼疾、心定、步灵、身稳、手快、功硬之特长。在发力上讲究起、发、顺、达,即:起于腿,发于腰、顺于肩,达于梢。在运用上讲究松沉、弹抖,发放自如。其结构架小紧凑、手法密集、劲整力圆、周身一体、打防同步、变化无穷。相传战德的功夫相当了得,当时胶东武术界有民谚曰: 北有战云生,南有姜化龙。“云生”为战德的字。战德最有名的徒弟有东南庄村的张洪锡和寺口乡的衣寿春等。

另一比较有名的流派是八步螳螂拳。由栖霞人卫笑堂(原名卫延恫)在台湾发扬光大。卫笑堂为东杏山村人,小时候练的是家传地趟拳。卫笑堂的父亲卫稽云与姜化龙等一些螳螂拳大师交往密切。十六岁时,父亲请了螳螂拳名家冯环义来家中教授他和弟弟延义螳螂拳,四年苦练,尽得其真传,之后数度应聘至各地教拳。后卫笑堂先后赴韩国、台湾,以开饺子馆为业。在台湾,闲暇之余,常常到植物园练拳,收徒弟若干,出版了《实用螳螂拳》、《实用螳螂拳续集》、《实用螳螂拳秘笈》等三本拳书,并由他正式将其习练之螳螂拳定名为八步螳螂拳。他的徒弟王杰、左显富、陈国兴、温送珍、刘兴业、彭韩萍、林松贤、张光宏等,在海内外非常有影响。正是靠卫笑堂和他的学生们的不懈努力,才把中国的螳螂拳传到了美国、欧洲、澳洲等地,使螳螂拳名声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