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17531400000009

第9章 必须清晰和面对的基本前提(4)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说:“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1959年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搞好综合平衡,按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自那时起直到今日,我们仍不可违背这一规律。

注重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一文中指出:“只有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在1961年1月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有力助推了经济发展。

充分调动党内外,国内外各种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毛泽东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框的太死。正当的独立性,正常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这种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的争权,不能叫做地方主义,不能叫做闹独立性。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把什么东西都统统集中在中央和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能发展得更加活泼”。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毛泽东同志是坚持向国外一切不同制度的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倡导者和开创者。早在1954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郑重指出:“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虚夸和骄傲”。在《论十大关系》中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子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的学,不能盲目地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般的提醒和号召而已。然而,毛泽东同志在对这个问题进行长篇论述后,掷地有声的强调:“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不但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向人家学习,就是几十个五年计划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事实证明,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统领下,他在世时,我们已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与兄弟国家外国朋友的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可见,污蔑毛泽东同志封闭僵化的人,真乃是空穴来风!荒谬之极!

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拿工人来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在对待农民的利益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同时,在强调合作社与农民的关系时指出:“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集体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的适当。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由此可看出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受益于民,体现公平公正的重视程度。对收入分配问题强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政策时,严肃指出:“无论只顾那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这是一个关系六亿人民的问题,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教育”。

体现社会分配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突出特征。只有体现这一突出特征,才能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广大人民才会自觉的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诚诚实实谋发展,兼顾多方利益关系谋发展;才会使党和人民心心相印,社会和谐,政令畅通,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在毛泽东《征循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力争七至十二年内,全部开发荒地荒山,全面实施绿化;大兴水利,消灭水旱灾害;保护繁殖耕畜家禽;消灭十几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病虫害;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肥料;消灭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鼠疫、脑炎等疾病;除掉四害(苍蝇、蚊子、臭虫、老鼠);扫除文盲;实现公路交通网;实现乡村有线广播网;建立乡村电话网络等。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初始阶段,能够作出如此详尽周密的具体规划,实属难能可贵。文中不难看出,统筹城乡,兼顾长远利益,珍爱人的生命,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理念。

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上发展规划都一一落实了,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世界。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环境资源,以及可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党风廉洁、民风淳朴、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人民享受着公平、和谐、安居乐业的盛世。

5.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诠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自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统领全局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推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部署。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继承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实践和探索,开创的符合现实国情的重大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不是什么理论都可称得上初级阶段的理论,更不可能什么理论都能称得上对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在这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马克思对发展的定论。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把发展定论为“扬弃”,即适合的,好的东西保留继承;不适合的、坏的东西批判和抛弃。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既保留继承又批判抛弃的对立统一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只保留继承而不批判抛弃,或者只批判抛弃而不保留继承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科学发展观正是遵循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指导而产生的。首先,它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沿着党的基本路线指引的方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及《一二·一八》讲话中一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易旗改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针对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又特别具体的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批判和抛弃的鲜明立场。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严肃指出:“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中央人口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则更具体指明了应当批判和抛弃的错误做法:“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以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等等。同时,在社会领域,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下大力摒弃和纠正分配不公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治安问题等等。并已经和正在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特别对上层建筑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胡锦涛同志毫无讳忌的告诫全党:“一定要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充分表明党中央勇于批判、抛弃自身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科学发展观只所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因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长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广大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是在脚踏实地的丰富实践斗争中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只所以称为初级阶段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谋略,勇于在继承中抛弃,在继承和抛弃中创新。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十三亿人民中不断深入和践行,必将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第八节 让事实见证新中国成立后30年

如何看待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有思想方法问题,也有政治立场和政治目的问题。所谓思想方法,即用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用历史唯心主义,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还是用唯心论的形而上学去看待的问题。所谓政治立场和政治目的,即主观上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还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是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还是为达到个人或小团集的图谋而阻挡社会历史的进步。同样,对于一个人,一件事的看法上,也存在以上思想方法和主观动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