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于思考
对于人的每步行动,思考的意义就在于你对一件事、一些现象有了自己积极的意识流,想找到一些方法来改变现状,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这是一种理性的产物,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4.交流讨论
只有通过讨论和交流,才可以把你思考的千奇百怪的问题,通过各抒己见,发言交流,辩论反驳等一系列方式,形成关键信息的多向性。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从而从中找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启发实践
你们交流讨论的结果,只是理论上的思维地产物,只有通过把这个理论的东西,辅助现实的实践,就像巴斯德一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方法,才能够检验自己的决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前进,更好地从心所欲地办事。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办事时,只有依照一定的“矩”,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随心所欲的能力和智慧,办好事,办成事。
“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现实生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们日常做人,大多推崇儒家的思想。的确,儒家的道德修养是比较完善的一种做人谋事境界,相信细心的朋友,都很感受到儒家思想其中所包含了“仁”与“礼”的深刻内涵。事实上,“从心所欲”强调的就是“仁心”乃是道德完善的内在根基;“不逾矩”强调的是礼乃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行为规范。只有二者达到完美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参悟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7.杜月笙&;两点之间,找障碍最小曲线
杜月笙:(1888年-1951年)中华民国时期的帮会头目。原名月生,后改名镛。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一个商人家庭,1951年8月16日卒于香港。青少年时以流浪为生,当过学徒。后在法租界捕房当包打听,并加入青帮及专为毒贩提货的八股党。旋与上海帮会头目黄金荣、张啸林结拜为把兄弟,共同开设三鑫公司,贩卖毒品。1927年受蒋介石指使与黄、张组织中华共进会,参加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海陆空军总司令部顾问。上海法租界当局任命他为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他多次破坏租界地区的工人罢工斗争和居民的抗捐斗争。同时在上海开设中汇银行等金融企业。1932年建立帮会组织恒社。上海沦陷后,拒绝与日军合作,逃到香港。1939年底由港到渝,协助戴笠收罗流亡到后方的各色帮会分子,建立人民动员委员会。随后在重庆建恒社总社,在西南各省发展组织;开设中华实业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企业。日本投降后,杜回沪整顿扩大恒社组织,并先后担任了70多个金融工商企业的董事长、理事长。1946年10月协助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将人民动员委员会改为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任常务理事。该组织专事刺探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情报,搜捕共产党人。1949年4月逃往香港。
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滩着名的流氓大亨,十里洋场的“第一号人物”和“工商界的巨子”。杜月笙的势力之强大,甚至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
1948年夏,为摆脱全国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蒋介石亲派儿子蒋经国督导上海地区经济管制工作,并组建了逮捕不法之徒的“打虎大队”。
恰在这个时候,杜月笙的三公子杜维屏因私自套汇港币45万元而被缉获。于是蒋经国大为恼怒,马上下令逮捕杜维屏,这在当时的上海滩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然而这对杜月笙来讲,从来都是自己损别人,今天却被人损了。对于蒋经国的这个下马威,杜月笙的门徒建议“师父”给蒋经国来点颜色看看,让这位“皇太子”知道上海滩不是随便想动谁就动谁的地方。
可是杜月笙却始终按兵不动,既不向主管方面求情,也不跟亲朋好友求救,反而一本正经地说:“国法之前,人人平等,我儿子果真有罪,我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救他。怕什么,我有八个儿子,少他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表面上看起来满不在乎,其实杜月笙却在暗中寻找反击的机会。一天,蒋经国把各行各业的巨头约到浦东大楼,准备对杜月笙施加更大的压力。杜月笙明知道是“皇太子”蒋经国摆的“鸿门宴”,但却不便“拒邀”。
会议一开始,蒋经国便正色道:“对这次币制改革,上海各界人士热烈赞助者甚多。但有少数不明大义之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兴风作浪,影响国计民生。本人此次进行经济检查,若囤积物资逾期不放,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并予法办。”
蒋经国的话显然是针对杜月笙讲的。岂料蒋经国的话音刚落,杜月笙立即起立发言:“我儿子违反国家的规定,是我管教不严,我把他交给蒋先生依法惩办。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也可以说是今天到会各位的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的仓库去检查检查。扬子公司囤积的货物尽人皆知,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今天我的亲友的物资被登记查封,也希望蒋先生能一视同仁,把扬子囤货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能让人心服。”
杜月笙还软中带硬地说:“倘若蒋先生吃不准,我可以陪你检查。闲话一句,我身体有病,不能多坐了。”说完扬长而去。
杜月笙的一席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举座皆惊。工商界巨头们不禁暗中佩服这位大亨。杜月笙既然敢在太子头上动土,“皇太子”自然也不甘示弱,他立即表于:“扬子”如有违法行为,将严惩不贷。
一时间,“扬子囤货案”弄得满城风雨,街谈巷议也纷纷嘲讽蒋氏家族的丑闻。扬子公司确是一家“皇亲国戚”公司,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孔大少爷凭着他是蒋介石的外甥,有恃无恐,根本天把“打虎大队”放在眼里。
但杜月笙先发制人,蒋经国又不能不管,遂下令查封了扬子公司的仓库。孔令侃立即向小姨妈宋美龄求救,哭诉蒋经国自相残害手足的行为。宋美龄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不得不又搬出了蒋介石。蒋介石听罢原委后,不禁埋怨起儿子来,认为他毕竟出道不久,怎么假戏真做,打“虎”打到自己家族头上来了。
结果,“扬子”一案不了了之,杜月笙的三公子也早在此事了结之前被释放了。
杜月笙以柔克刚,曲线救子这一手实在是高明。凡是成大事者,均有识时务、找规律、巧办事的功夫,这是杜月笙成功的的砝码,也是今天的我们社交办事时,应该学习的一个环节。
《战国策》上说:“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道也。”人有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环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延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透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一泻千里。
在平面几何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公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两点之间,却是曲线最短。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会选择绕行,即便是没有其他的路,也会冷静地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弯曲的只有一尺,伸直了之后却有八尺。说话办事不可太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俗话说,办事讲究良心和原则,但在某种情境下,为了一时的权益之计,我们姑且可以向韩愈那样,多利用周边可利用的人,通过利用对方心理进而达到办事效果,这是值得提倡的。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少,有的人能轻易成功,有的人却始终徘徊不前。除了各种客观因素外,能否找到正确的途径,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你以常规无法取得成效时,不妨采取一些策略。当然,这种策略只是权宜之计,若有什么不良后果,成功之后要予以弥补。
做人做事,必要的时候,可以走点曲线路线,且不要学下面的故事:
汉朝贾谊,虽才冠古今,深受国君赏识,但他的治国方略,却遭到众多旧臣的反对,很难付者实现。他当时没有退一步,等条件成熟再展雄才,而是不顾客观条件,只是一个劲地勇往直前,最后被贬出京,终日郁郁不得志,把自己闹得憔悴不堪,三十几岁便病逝,留下了报国无门身先死的千古遗憾。
贾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从正面尝试无法取得进展时,不妨避开正面,做一下曲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