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深层心理学
17473400000003

第3章 症状成因之—退行满足(2)

就上例而言,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其强迫的根源,就要了解他为何如此极端地同情母亲。

现实生活中,一个男人害怕见到女人的眼泪,理由无非是同情她。

对于一个不同情甚至讨厌的女人的眼泪,男人是不会太过不忍的。

焦点又再向前推进一步——为何那个男孩如此同情母亲。

我尽量不用专业的术语,而只是用日常的生活逻辑来解释。

一个男人过分同情女人和弱者,在普通人看来,可以用“妇人之仁”来描述。他们甚至会陪同女人一起伤心落泪。

这也可以称之为“女性化”。

既然是“女性化”,那他就缺少了男人应该有的阳刚与坚韧。

焦点推进——男性特质的缺失,女性特质的增加,是导致他强迫的原因。

这里可以用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描述:

如果问,一个人的人格由什么基本要素组成?

也许范围有点大,不好回答。

那么,再从严格的生物学上问:一个人的身体(包括大脑信息)由什么基本要素组成?

不难回答:就是母亲的X、父亲的X、Y染色体组成。

那么,一个人的人格,也不外乎是父亲与母亲两种人格的结合。

也可以用一阳一阴来描述。

对于男孩来说,健康平衡的人格应是大致处于父母两种人间中间,偏向于父性。但他又是“恋母”的。

也许你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对明显的矛盾。怎么既偏向父亲,又会恋母呢?

这个在以后将会详细解释,这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现在只能说,男孩“恋母”是一种普遍的基础性的特质,与人格偏向父亲并无必然联系。

如果一个男孩的人格不是偏向父性,而是更接近父母的中间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性格就会表现出一种温和、柔弱。

如果再偏向母亲一点,就是“女性化”。这只能算是一种变态,还不是真正的病态。

倘若再偏向母亲一些,就会形成病态的依赖。

这样一来,人格就开始失衡。本来处在一对平衡力中的人格如果过多地偏向一方,另一方自然会向他施加压力。

男孩过多地倾向于母亲,父性的阳刚就会给他施加压力。

因为他已背离了父亲的人格,自然会强烈抵制父性人格的压力。

这样一来,自然形成了一对强烈地对抗力量。——这就是强迫的表现形式。

也许读者会疑惑,明明是对外公强迫,怎么会联系到父亲?

这就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上例不难看出,强迫症患者的心路历程总是迂回曲折的。

这个曲折过程就是:他的父亲脾气暴燥,曾经在发怒的时候,骂他和母亲:你们怎么不去死!?这种怒骂甚至还牵涉到母亲的娘家。

那个时候,他的人格就已过多地倾向母亲,依赖母亲。自然会强烈抵制父亲的怒骂。

现在外公过世,似乎正好验证了父亲的怒骂,更加让他在潜意识中对这种骂敏感。

一言之:由于他的父性人格缺失,认为自己绝不能父亲那样骂人,自然会强烈排斥父亲的暴燥与刚烈。可是,越是排斥,他就越容易纠缠这种骂,无法转移,渐渐把这种骂与抗争演化为自身的斗争。

这可在日常生活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找到答案。

具体是如何演化的,将在后续中描述。

可以确定的是,他曾经健康的时候,人格并没有偏离,也如父亲般阳刚,敢于对不满的事大声怒骂,也不管对方是谁。那个时候自然不会形成激烈对抗,也就不存在强迫。

所以,这种曾经熟悉的记忆的淡忘,催生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可怕的记忆——莫名产生骂人的冲动。自然产生排斥与抗拒作用。

就好像对自己说:“我怎么变得这么无耻暴燥了?”

其实是父性记忆的淡忘,才令他产生疑惑与抗拒。

分析到这,似乎已经接近了强迫的病根——人格偏离。人格偏离不外乎两种:男孩偏向母亲,女孩偏向父亲。

但即便全面了解了“人格偏离”,还远远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答——人格为何会无缘无故偏向于母亲,背离父亲?

就像惯性定律一样,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静止的保持静止,运动地保持运动。

人的心理也应如此。没有外力的推动作用,人格是不会无缘无故失衡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一部分人一辈子都健康,而另一部分人随便受到暗示就会诱发心理疾病。

因为有部分人没有经历外力的推动作用,保持着心理的健康惯性。

外力是偶然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同一外力事件。

所以,经历过偶然外力推动的,人格就可能失衡,而不再延续健康的心理轨道。

“外力问题”将作为第三阶段的分析内容。

现在只能用目录性的简要方式,来描绘我对心理疾病形成过程和成因的大致理解——症状→暗示→退行满足→人格偏离→待解……

在详细阐述心理疾病所有形成过程之前,再举几个例子,以便证明强迫病因的共同本质。

有一位温驯谦和的男子L,他的强迫症状表现为“强迫攻击思维”。

越是他喜欢的人,他越有这种攻击倾向。

这令他十分痛苦自责,强烈地抵制这些攻击思维。

不难想像,一个温柔善良的人竟产生这种莫名的罪恶思维,会是多么的不安。

但是,正如强迫症的特点,越是抵制,越是强烈。强行不去抵制,强大的罪恶感令他痛苦不堪。

这种罪恶感是持久的,并不会因为强迫症状的暂时消失而消除。

根据心理分析理论,任何冲动都是有原因和理由的。

但是,从表面上看,这种对所爱的人的攻击毫无源由。

“顺其自然”的理论也不能合理地解释。

如果说,人人都有一些怪异的思维,这并不足为奇,对正常人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这显然是牵强的。

诚然,普通人确实都有过怪异思维,但是他们总是用一种无意识的玩笑或轻快流露出来。

强迫患者却无法做到这样。因为那种怪异思维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强烈和清晰。

他们失去的正是那份无意识的流露。

这个不能简单地用模仿来做到。

还是要进入具体的分析。

由前述可知,患者的强迫思维一定与他的愿望密切相关。所以,不妨来推断一下“强迫攻击”背后的愿望。

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往往会压制很多无理的本能冲动。

内心的本能愿望自然也无法显现出来。

所以,精神分析主张“自由联想”。让患者处于意识放松的状态,潜意识的本能愿望就会显现出来。

果然,当他渐入朦胧时,几个七零八落的词组突然从他口中跳出:

警察、抓人、法官、审判。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看来,这几个词组与他的症状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稍微细致的人,也许会看出些许端倪。

难道说,他的愿望是攻击别人,然后警察抓住他,再由法官审判?

这样一来,攻击思维和零散的词组就可以用逻辑关系串联在一起了。

但是再进一步想,又站不住脚。

因为人的本能是求乐的。谁会以被判刑为乐?

唯一的可能是,判刑能够满足他的一种愿望。

这种愿望是什么呢?

还是要与他对女孩的爱相联系。

为何越是爱的女孩,越是想攻击?

这其中是否应证了俗语所说的“由爱生恨”?

追求一个心爱的女孩,如果爱不到,大多人只是失落,然后再寻找新的爱情。

但也有爱到极点,占有欲望强烈的人,会由爱生恨。爱不到就恨,甚至毁灭。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应该不在少数。

但真正由爱生恨导致伤害事件的,是病态外向型的人格。

这里要讨论的,是病态内向型的人格,也就是强迫攻击型人格。

这种人格未必真正做出攻击的举动,只是被这种难以遏制、毫无来由的攻击思维所折磨,而害怕做出如此行为。

回到上例,如果问L:法官审判你会有什么好处?

他会怎么回答呢?

联想到前面的例子,读者应该不难推测,这一定又是L的迂回愿望;是一种“退行满足”。

但究竟是如何迂回的。

且听他自己如何道来。

L说:“如果法官来审判我,很多人就会来关注我。因为我是一个性格善良的大学生,竟然会沦为囚犯。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原因就是她不爱我,反而去爱那些邪邪的男生;这令我十分疼恨不解!导致我性情大变。人们如果知道这一点,一定会同情我,而谴责那个没有眼光的女孩。”

原来如此!这就是他曾经确实有过的想法——想用伤害女孩来引得大众注意,而借此批评那个女孩。甚至还想那个女孩因他的堕落而自责,重新选择来爱他。

只是因为后来他遗忘了这段记忆,而导致了他的强迫。

感觉这种攻击思维是如此的陌生可怕。

这种由好转坏的过程并非心血来潮、空穴来风,而是因为曾经那个女孩喜欢坏坏的男孩。

导致L转换角色以达到刺激女孩的目的,只是想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给他所爱的女孩:“你不是喜欢坏坏的吗?现在我变成坏人了。你是不是高兴了?”以此引得女孩反省,并幻想来爱他。

女孩所爱的那个“坏人”,就是一种外界暗示,激发他的“退行满足”。

这样一来,看似荒诞不经的强迫思维,竟只是一种追求爱的讯息。

而且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正常人当中也不少见。

用攻击或自甘堕落的方式来引得众人围观,然后再说:“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如果不是因为爱你,我也不会变得这么堕落。”

以此博得众人同情理解,女孩的自责悔悟。

从而变相满足他对爱的追求。

唯一与健康人不同的是,强迫症患者选择遗忘这段罪恶的记忆,再次重现时,势必令他感觉有些陌生,从而导致强迫。

为何遗忘罪恶,反而会染上罪恶的念头?

稍懂心理的人,也许会说是因为愤怒没有被释放,压抑了。

到时候就会爆发之类的。

诚然,这没有错。

但是还流于表面。患者也可能知道要释放,但就是不敢也不想。因为他有顾虑。

要从心理动力学上分析,这种遗忘到底是怎样导致强迫的。让他完全认定所有顾虑皆能在此找到答案和结局,才能真正接受被遗忘的记忆,根治疾病。

这种动力结构将在最后部分详细阐述。

至此,细致的读者应该不难从上述几例中看出: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种迂回的、退行的愿望满足;而非积极的、进取的愿望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