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枭
1746100000025

第25章 便宜不一定没好货

“拜见大老爷!”余风坐在上首,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鼻青脸肿朝着自己磕头的男人,男人衣裳褴褛,加上脸上的新创,那模样,要有多凄惨,就有多凄惨。

昨日宴后,他跟赵登刘小六说了此事,一大早,赵登就带着几个人出去了,不料,这还未到晌午,就带了一个人回来。

“姐夫,我适才出去,看见一群人围着殴打这汉子,口中喊着打死这偷东西的狗贼什么的,眼看就要把人打死,我就顺手把人救了下来,呵,还真巧,我们说话间说要寻找能够手艺的匠户,这人一听就主动凑上来了,说他原来也干过这营生,我就带回来给姐夫看看!”赵登得意的说道,这么快能办好余风交代的事情,他还是觉得很有面子的。

那人磕了几个头,见到余风没有理他,径自和旁人说话,也是不敢抬起头来,趴在地下不敢出声。

“抬起头来,你叫什么名字?家是那里的?”余风问道。

这人抬起头,脸上一副木然的表情,却是没有别的反应,余风以为他没有挺清楚,又是开口问了一句。

“小人刘生敏,辽东人!”男人的声音有些瓮声瓮气,或许是紧张的缘故,话语了有几丝颤抖。

“我且问你,你会做什么?”

“小的本是辽东的匠户,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都是给军镇制造兵器的。”

造兵器,能造兵器就行?余风心里暗暗点点头,不过,一人可不够,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就好了。

余风已经脸露笑容的点了点头,转身吩咐道:“小六,你叫人请个郎中来,给他看看伤!若是还没有吃饭,我问过话了之后,带他去用点饭食,梳洗一下!”

刘生敏听到余风话里的收留之意,原本一直紧张绝望的心情,陡然放松下来,这一路上,他都在为这个问题纠结,此刻一听此言,立刻就要爬起来给余风磕头,却被余风按住,叫他不必如此。

不过,在一旁的赵登,却是感到很是奇怪,按理来说,得到了姐夫的收留,应该是这个匠户兴奋不已,怎么姐夫看起来比他还要兴奋。

“跟你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和你一样的匠户?”余风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又是开口问道。

“回老爷的话,我们都是辽东金州卫的军户和匠户,四年前结伴来的登州,有二十几户人家,孔有德闹起来的时候,我们在海阳那边住着,去年就在那边呆不下去……”刘生敏口称老爷,那是已经自认为余风的奴仆了,这个年景,能够卖身到大户人家做奴仆,也得有那个福分。

“到底有几个和你一样能打造兵器的匠户铁匠?”余风微微有点不耐。

“有四个人,还有五个学徒都能帮把手。”刘生敏忐忑的看看余风的神色,不安的答道。

赵登看着余风在那里兴奋的搓着手,实在是弄不懂,不就是几个匠户铁匠吗?姐夫怎么会如此失态,正奇怪间,忽然听到余风对他说道:“大郎,这事情你去办,按照他说的人的名字,去城外去找,一个一个全部找到,我们回去的时候,都带回赵家村!”

灵山城外的灾民说多不是很多,但是也决计不少,现在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没有什么多余的收成,这些灾民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在城外等死了,而像刘生敏这样大着胆子混进城来偷点吃食的,那是极个别的行为。余风的这一道命令,无疑是挽救了这些人家的性命,这刘生敏怎么不感激涕零。

余风也没想到,自己当做联络感情的贺寿,能够贺出这样的一个结果来,这倒是意外之喜了。余风能力有限,城外的灾民肯定是不能全顾上,但是对于收留这些个对自己有用的人才,那倒是不费什么力气。这些人也好养活,只要是管饱就行,他们的亲属中还真是有些手艺人,有的是匠户,有的会养马,就算什么不会也行,有把力气没有家眷的,可以去盐场做工,那边运盐产盐,都是需要人手的。

去的时候是十来个人,等到他们回到赵家村的时候,却是有着几十号的人,携老带幼的,倒是在赵家村闹腾了一阵。

眼下这情况,余风再住在他自己的岳父家,已经不合适,原本就多了吴家兄妹,现在又带回这么多的人,余风盘算着,是不是自己要起个庄子了。这材料人手都不缺,起个庄子,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于是,他稍事张罗了一下,在他回到赵家村一个月后,一个崭新的庄子就出现在赵家村最好的位置上,他也是卫所的总旗,要落户于此的话,赵家村的百户于公于私都没有半点反对的道理,更何况,他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去反对。

余风一家高高兴兴的住进了新家,捎带着老丈人一家、吴家兄妹一家以及所有的匠户,都住了进来,余风还特意在庄子的一角,为这些匠户,另外开辟了一个作坊,眼下这些匠户,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一个个都恢复的不错,重新检拾起他们丢掉的手艺,为自己的主家效起劳来。

刘生敏则是成了作为作坊的管事,他对这份差事的那态度,是要多认真负责就有多认真负责了,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福缘,他自己知道,一定要要好好的抓住。从饿死边缘回来的人,比常人更能体会能够吃饱穿暖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了。这个老实巴交的铁匠,心里就是一个念头,自己的这条命是老爷给的,老爷的话,那比天还大,别说问余风为什么不打农具,而要他们打造枪头,钢刀,估计就是余风现在扯旗造反,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跟随的。

四五个铁匠,每天能够打造出十多个枪头,这要是找到上好的白蜡杆子,枪头往上面一套,就是一杆标准的长矛了,余风找不到这些白蜡杆子,但是,这普通的木杆却是不难找,用桐油泡一泡,也就有了韧性,轻易不怕折断了。余风还怕不保险,这长矛,毕竟是要拿着作战的,战场上准你刺人家,就不许人家砍剁格挡了,为了防止敌人将长矛的前面砍断,余风索性令刘生敏他们,打造了近一尺长的铁套,套在枪杆的前头,这样的话,即便是利刃砍剁也不用担心了。

不过这个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眼下余风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去大量的购买精铁去打造斧钺钩叉什么的,所有的武器当中,只有这长矛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后世有曾经那些伪军队在军事论坛上大放厥词:为什么咱们国家不把最好的武器装备给军队,咱们又不是没有。余风对此都是晒然一笑,最好的武器,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武器,装备军队,不光光是性能,价格也是主要因为,AK47为何风靡全世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足够便宜。

余风现在手下完全脱产的运盐队,已经是差不多近两百号人,这些人手上的长竹竿,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换成了清一色真正的长矛,两百多精壮的汉子,两百多支如铁长矛,在海滩上操练的时候,那真是人如虎狼枪如林,杀气扑面而来,两百人竟然隐隐有千军万马的气势。即便是赵家村那些曾经打过大仗见过世面的老人,见到这样的气势,也是暗暗心惊,一个个嘀咕着,想来那九边精兵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余风的练兵之道,他们开始颇不以为然,甚至还有嗤之以鼻的,但是,这几个月练下来,他们不说话了。什么叫法度森严,进退有据,这些以往只是听说的的东西,他们现在亲眼在自家的儿郎身上看到了。余风不过是将后世解放军的一些基本训练课目拿出来训练这些人,但是,这效果,却是令这个时代从未见到过如此纪律严明,遵从号令的军队的人刮目相看了。

当然,看到这群渔民,变成自家手下的虎狼之士,余风也是很自豪的,他甚至想起后世的那句著名的笑言:给我三千城管,天下尽在我手。眼下,三千城管那是没有的,不过要是真有这么十万八万眼前的这种虎狼,这天下间,还真是没有去不得的地方。

很尴尬的事,这些他手下的长毛,却没有一个名分,虽然百姓称之为长毛,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一群不太祸害老百姓的私盐贩子而已,余风虽然活动了一个总旗的身份,但是,手下的这些人,却是名不正言不顺,虽说大明的将官都有养家丁作战的习俗,但是,一个小小的总旗,养着两百号的家丁,这说出去,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一些。

不过,这个令他比较尴尬的事情,很快就要过去了,崇祯六年六月,灵山卫卫指挥,召见总旗余风大帐议事,灵山卫千户、赵家村百户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