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风流乾隆一生最难忘的人:令妃传
17381600000032

第32章 不知秋思落谁家

皇帝端起宫女敬上的茶,细细的品了一口,笑着道:“你宫中的龙井,总是比其他宫中的清凉。”这句听上去只是赞赏茶的话,却包含着不易察觉内涵。

皇后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勾唇浅笑:“茶都是皇上赏赐的,味道都一样,只是皇上偏爱臣妾,自然就觉得臣妾宫中的茶更清凉可口。”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笑了:“你把朕都看透了,你要朕如何是好?”

皇后笑道:“在皇上面前,臣妾什么都知道,在别人面前,臣妾什么都不知道。”她放下手中的茶盏,淡淡一笑:“皇上,过段时间就是中秋了,皇上可否要家宴呢?”

皇帝低头沉思了顷刻:“皇额娘不在,家宴也没意思,就不用了。”他微微顿了顿看向皇后道:“嘉嫔的孩子快生了吧!等孩子生了,做个满月席吧!”

皇后连连点头,浅然一笑:“嗯,就这几天了。”

皇帝微微颔首,语意沉沉:“中秋节,朕打算回宫,陪陪皇额娘,敦儿你可去?”

皇后点头含笑:“嗯,臣妾与皇上一同回宫。”

她话音刚落,高玉悄声走进暖阁,躬腰道:“皇上,皇后娘娘,凤麟洲那边传来消息说,嘉嫔娘娘生了,生了位阿哥。”

皇帝喜出望外,高兴的从榻上站起了身:“好,赶上了。”

皇后站起身,嘴角笑成了一朵花儿:“是啊!刚刚还在说,这会儿就生了,赶着出来过中秋呢。”

皇帝伸手拉起皇后的手,笑道:“走,随朕一起过去看看。”言毕,不等皇后答应,便拉着她往门外走去。

嘉嫔生下四阿哥乃皆大欢喜,皇帝赐予了满月席,看似其乐融融,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怒。

汪常在恃宠而骄,嘉嫔趁此机会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可她仍旧不知收敛,我行我素。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迎来了中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皇帝协皇后一同回了宫,传召了怡亲王,一起陪太后用膳。

月光如水,慈宁宫的落院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在月光的照射下那么朦胧,暖阁中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

皇帝为太后夹了一些菜,关心道:“皇额娘,您身子可好些了?”

太后顿了顿手中的筷子,笑道:“嗯,好多了,也难为老七时常来宫中陪着哀家。”

弘晓扬唇而笑:“皇额娘别这么说,我本来就是闲人一个,多陪陪皇额娘是应该的。”

皇后为太后盛了一小碗汤,浅笑道:“皇额娘,您身子好了,就随臣妾一起去圆明园吧!您留在这儿,皇上与臣妾都挂念着您呢!”

太后的目光在桌上的饭菜上轻轻一扫,笑着摇头道:“哀家老了,比不上你们年轻,哀家就不去了。”

弘晓打趣道:“皇额娘才四十几岁,怎么会老呢!”

太后微微一笑,眼角边泛起丝丝皱纹,似责备,又似关心道:“老七就会哄哀家开心,你也不小了,怎么也不娶个福晋?别让哀家一直催你。”

弘晓心里狠狠一揪,有了滴血般的疼痛,他努力的掩饰好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心痛:“皇额娘,我才十八岁呢,不急。”

皇帝饮下一杯酒,笑逐颜开道:“老五上次说你金屋藏娇,怎么?是哪家的姑娘,你要是喜欢,朕马上下旨赐婚。”

弘晓眼里闪过一丝忧愁:“这些小事,就不劳皇兄费心了。”她走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太后趁热打铁道:“老七,你是不小了,该取福晋了,你看看老五,也比你大不了多少,孩子都好几个了。”

弘晓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他心里一痛,面目变得僵硬几分,她去了哪里?她还好吗?他努力浮出一丝笑意:“皇额娘,福晋的事儿,儿臣自己会打点好,您就别挂心上了。”他的语气平淡,可平淡中带着深深的恨痛,眉目间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哀伤。

太后没注意,皇帝也没注意,可是皇后却看在眼里。

太后点头笑了笑,也不为难他,转头看向皇帝:“皇帝今晚可要回圆明园?”

皇帝笑道:“儿子想留下来陪皇额娘赏月,就不回去了。”言毕,他的目光落在弘晓身上:“老七,你今晚也别回去了,陪皇额娘赏完月,朕还要跟你下棋呢。”

弘晓没有了上次的犹豫,很爽快的答应:“是,皇兄,臣弟恭敬不如从命。”

皇帝顿了顿,犹豫了顷刻,问道:“皇额娘,娴妃......她可好?”

太后点头,似乎很满意:“好,最近也没什么事儿,新进的嫔妃都还算安分。”

皇后浅笑道:“皇上您就放心吧!娴妃妹妹做事谨慎,定会把宫中打点好。”她的目光时不时看向弘晓,心里泛起丝丝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