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17137300000018

第18章 绿洲搜奇(1)

Finding Wonders in Oasis

“为寻找情人,我走在路上,手里拿着两把刀子,要为你把心剖开。”

绿洲人的生活离不开绿

绿洲,就是在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大漠与戈壁上散落的绿色“岛屿”。

但也不是凡是有植被的地方都称作绿洲。人迹罕至的原始胡杨森林、红柳滩和芦苇草原,就不能称之为绿洲。所谓绿洲是有人烟的绿岛、是经过人类开垦的土地、是有着大面积人工植被的地方。

绿洲的绿,是与人的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也反映在了绿洲人的民俗上。当地维吾尔人的住宅总是被绿色所遮盖,整个居民区全都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这些树当然是人工栽培的。一片荒草地上,只要迁进来一两户拓荒的维吾尔人,很快地,在他们简陋的住宅周围、田地四周就出现了树木,这树木越积越多,成为一片小绿洲。

植树的传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要在风沙迷漫的大漠和戈壁上生存下去,就非得植树不可。民俗的形成与宗教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伊斯兰教是在荒漠地区形成的宗教,因此伊斯兰教特别崇尚绿色,教义中规定,一个穆斯林到了一个地方定居,必须要挖好一个蓄水池,在自己的住宅周围种上树木。树木给与沙漠为伴的人提供了保护。

维吾尔人爱植树的风习是生存的需要,它成为一种文化心理,根深蒂固。和田的维吾尔人有这样一个观念:宅院内外被浓郁的绿色遮掩着的人家,是过日子的人家。而那些宅院内外没有树木花草的人家,不是懒鬼就是恶棍。因此宅院内外没有树木花草的人家,男孩子娶不上媳妇,女孩子嫁不上个好人家。

新疆南部固然以茫茫大漠和无际的戈壁而著名,但是一进入人烟稠密地区,就像进入了茂密的森林之中,不过这森林是人工培植的。

新疆南部的土质好,气候温暖,只要有水的保障,就特别适宜各种树木的生长。距人的居所与生产活动区近的地方种植最多的是杨树和各种果树;在沙漠边缘多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沙枣树,这种树可以防风沙,同时可以为人提供生活燃料和果品。过去,新疆南部的杨树主要是钻天杨,那是一种树干笔直高大的树,砍下一段树枝往湿地里一插,它就能长成一棵小树,极易成活,且生长快,绿洲中的木材需求主要靠这种杨树来解决。因为钻天杨的木材材质不是太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它就迅速为银白杨和新疆杨所取代。银白杨与新疆杨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树杆上主枝分杈的角度一种小一些,另一种稍大一些。

新疆南部有着栽培果树的悠久历史,那里果树的品种多,除了只适合在潮湿的热带成活的果树以外,中国内地的大部分果树品种新疆南部都有,这里还有内地少见的无花果、巴旦杏等树木。在绿洲里,树龄在几百年的“葡萄王”、“无花果王”、“核桃王”仍生长旺盛,有的地方已经把这些果树王开辟成了旅游景点。

一个葡萄架搭了50公里长

地处塔克拉玛干正南方沙漠之中的尼雅古遗址是一座最终废弃于公元3世纪前后的古城,曾是精绝古国的国都。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使用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的塞种人,他们用佉卢文拼写自己的语言,官方文书同时使用汉文。在这个古城遗址中出土过一份古文书,里面用佉卢文写道:“活树,应阻止任何人将树根砍断,否则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森林保护法规。在那个时候,精绝古国的人就看到了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必将给人类带来恶果。

果然,人类在不断地繁殖,在不断地毁林开荒以满足口粮的需要,在不断地伐木建房以供己用,在不断地挖树铲草以解决燃料问题,不可遏止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盛极一时的精绝古国人亡国灭,只剩下遗落在黄沙之中的废墟在一千年中无声地哭泣。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F·贝格曼随再一次来新疆考察的斯文·赫定到罗布泊地区考察的时候,在一片荒漠之中发现了被其定名为“小河”的三四千年前的墓地,其上竖立着密密实实数不清的胡杨木柱,遍地的胡杨木棺,还有胡杨木雕塑的大型人像、木祖(男性生殖器)等等。在距古楼兰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墓葬,一个人的墓坑周围,呈圆形放射状竖埋着上千根胡杨木桩。可以看出,建墓者们砍伐胡杨树的数量,已经超出了居住、做饭、取暖和制作生产工具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散落着数不清的古遗址,那里曾经是人烟鼎盛的地方,后来被黄沙掩埋,只留下了残垣断壁和伸出在沙丘上的古代木桩。

以斧头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达里雅布依人,现在仍然在无节制地乱砍着胡杨森林,以喂养他们被宠得只吃胡杨树枝叶的羊群。他们仍然在不断地砍倒大量的胡杨树,来建造完全用胡杨树搭建的住宅。他们仍然将一棵棵胡杨树拖到厨房门外,把整个的树直接当柴烧。克里雅河中游的原始胡杨森林已经消失,下游原本茂密的原始胡杨森林正在变得稀疏,林地与林地之间出现了大片的空白。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的尼雅遗址、罗布废墟或楼兰古城,将出现在克里雅河的下游。

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这里就像一本随手可以翻开的画册,人类痛苦的经历和惨痛的教训就明明白白地写在新疆南部这部大书的每一页上。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有了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家园被沙漠掩埋的千年隐忧终于消除了。

有了水的保障,维吾尔人爱植树的风习得以大大发扬。现在,新疆南部的绿洲里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人工森林随处可见。和田县在城西营造了30多万亩的人工森林,使这片地区的道路、水渠、村镇都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这个县的一条葡萄长廊不中断地延绵了50公里,创造了世界奇迹,和田县成为环球500佳单位。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漠、驼铃、戈壁的地方,现在是全球生态改善的示范地区。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隐含着上苍对全人类的启示。这个启示在新疆南部是以直白的语言来表达的。

举着点燃的葫芦在戈壁滩上测量水平线

在所有的栽培植物里,葫芦是文化含量最大的一种。人类曾经历过一个生殖崇拜时期,那时候能生孩子的妇女就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形象。因为丰乳肥臀的妇女形如葫芦,先民们就把葫芦作为族群兴旺、能带来神奇力量的象征物。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曾有过葫芦崇拜。一些学者考证,汉族地区和中国中南一带少数民族中的创世之神盘古,就是葫芦的意思。以葫芦为题材或故事线索的神话与传说更是多得惊人。

葫芦也是用途最广的器物之一。长把的可当水舀子,小个的当随身携带的水壶,中等个的用来当水桶背水,大的用作贮水罐;锯开当器皿,可以盛粮食、种子、食盐,还可以养小猫、孵小鸡。

凡是适合种葫芦的地方都有人在种葫芦。人们见了葫芦,就情不自禁地生出喜爱之情。

新疆南部的气候和水土特别适于种植葫芦,有的人家就以葫芦藤为院栅和门户。这里的人在生活中也大量使用葫芦,比如用葫芦装植物油。葫芦里装油时间长了,油甚至浸润了葫芦的外表,使葫芦的颜色变深、油光发亮。倒空了清油的油葫芦是很好的燃料。

伊斯兰教有一个节日叫做“巴拉提克齐斯”,这个节日在夜间进行,人们手持点燃的油葫芦,到墓地去悼祭亡灵,火光彻夜不熄。当地汉人把这个节日称做“油葫芦节”。

油葫芦火把还有另一个重大的用途——帮助人们修水渠。

人们在夜里把油葫芦挂在长杆上点燃,它就变成了一个熊熊的火把,可以燃烧很长的时间。在没有现代测量仪器的年代,人们在黑夜里就靠着油葫芦的火光测量水平线选定水渠的走向。

盖好房子再开门窗

新疆南部维吾尔人的传统住房以建筑方式论有两种,一种是“把子墙”,一种是土屋。

把子墙房屋的盖法为:清理出房屋的地坪,在墙基处放好比较粗大的木头,接头处都开有卯眼,将制好隼头的木头插进卯眼成为立柱,立柱之上架上檩梁,立柱之间用稍细一点的木头做成相互连接的撑木。这时候,一座房屋的屋架子就做成了。屋架子上放上主檩,架上顶梁,铺上木条或用木杆截成的椽子,盖上顶席、撒上潮土踏实,漫上稀泥晒干,屋顶就完工了。四面墙上,用木条或树枝、红柳枝在横撑上编成墙体,这就叫“把子”。墙把子上砸上泥糊平,就成了屋墙。有的屋墙三分之一处用木板,上面用把子。

这种房屋的墙体厚约10厘米,但坚固耐用、便于施工,因此深受当地人的欢迎。过去连中小地主、商人财东都住这样的房子。

土屋多是农民们住的。选好屋基,把墙基四周的土挖松,引来渠水和成泥,用脚把泥踩“熟”了,再用坎土曼挖起泥,沿着墙基垛成一个四方形的墙体,在这墙体将干未干的时候,在墙上掏出一个门洞,墙顶上架上檩和梁,铺上椽子与芦席,盖上顶土和顶泥,一座土屋就盖好了。

这些住房的屋顶是平的,顶土也都很薄,那里终年少雨,基本上不用担心屋顶漏雨的问题。平屋顶上是晒新粮和干果的地方,有的人家屋顶上有鸽舍和用长木杆支成的鸽子架。

过去,新疆南部农村里的房屋,墙体上是没有窗子的,窗子都开在篷顶上,称为天窗。这是为了适应当地多风沙、干燥、炎热的气候特点。那时候没有玻璃,即使有的人家能买得起桑皮纸来糊窗子,那纸也经受不住狂风的吹打,无遮无挡的窗洞就等于给住室开了一个风口子。况且墙窗还不利于保温。

绿洲农村传统房屋看起来很土气,但是冬暖夏凉。大夏天在这样的屋里睡午觉,把门一关,房间里就跟夜晚一般黑,只有天窗里透进来一点光线,既凉爽又没有蚊蝇的骚扰,是很解乏的。

大地主和城市富户的住房高大,装饰着鲜艳繁复的图案,建房也使用了土坯和青砖,墙面抹了石膏、镂刻着图饰。

维吾尔人的住房一般为中间是一间堂屋,这间屋子会有一些壁龛,正中的墙上有一个壁炉,是烧水做饭的地方。壁炉维吾尔语叫做“乌佳克”,是用土筑成的约1.5米高的灶洞,底下砌一个方形灶膛用以生火和支放铁锅,上面是直通顶空的烟囱。

堂屋两边是住房,住房里边还连着一个贮物间。住房里有实心的土炕,约半米高,三面靠墙,占了整个房间三分之二的空间。

大部分人家住房的土炕上有一个长长的炕柜,靠侧墙放着,长与土炕等齐,高约一米,几扇对开的柜门,里面放着食物和家中贵重的东西。炕柜上面放着家里的被褥和枕头,被褥越多、尤其是枕头越多越能显示这一家的人丁兴旺、亲朋众多,所以他们尽可能地往炕柜上多放一些色彩缤纷的被褥和枕头。

房屋的正面大都设有凉檐,堂屋门外两边的凉檐下有土炕,供夏天休息、吃饭和待客。

他们的院子都很宽敞,院里种满果树,搭着葡萄架,还有牛棚、驴圈、羊圈、鸡舍。

现在,土屋已经很少见到了,农民们大都住上了土坯房和砖房,玻璃窗代替了天窗,炉灶代替了壁炉,有的农家还配备了现代家具。

一直保持不变的,是建筑风格和基本布局。

冰窖把冬天贮藏到夏天

有些家庭还在后院挖有冰窖。

冰窖的深度都在三米以下,有厚实的顶,窖底铺着厚厚的干菖蒲。每年将近开春的时候,当地人把大水渠、蓄水池里的冰砍切成块,运回家,用草绳捆了,贮藏在冰窖里。这些冰块可以一直贮藏到盛夏八月。

新疆南部夏天气温高,当地人爱喝冷饮。在没有制冰机的年月,他们只能贮藏自然冰。当地人常用的冷食冷饮有这样一些品种:卡特克卡特克是酸奶的意思,这种冷饮以酸奶为主要原料。把冰块放在酸奶里再泡上馕,是农民们夏日劳作时最解馋、最舒心的饭食。也可以将冰块放进一个大盆融成冰水,再掺进一些酸奶,喝起来也十分痛快。

道哈甫用手锯把冰块锯成粗碴,盛进碗里,拌上几木勺酸奶,用木勺舀着吃,嘎嘣香脆,凉得过瘾。如果再往里面掺一些叫做“西仁”的糖汁,就叫做“萨让道哈甫”,意思是傻子道哈甫,其意大约如“傻子瓜子”,吃了以后令人高兴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就如傻了一般。

些外特把沙枣熬成汤,用纱布滤去渣子,放凉后掺入冰块,用大碗喝,酸、甜、凉,爽!

冰淇凌将冰块放在手摇式冰淇凌机中作冷却剂,摇动转桶,冷却转桶内用牛奶、奶油、蜂蜜、西仁和水配成的浆料,一边用一块木板搅动,一阵哗哗啦啦的摇动声之后,转桶内的浆料冻成了糕状。最早的冰淇凌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这应该是最正宗的冰淇琳,而且乡土味十足。

在食用各种冷饮的时候,往往少不了一种东西,就是“西仁”,当地汉人叫它为“糖稀”,是一种把半干的葡萄、水果和甜瓜及瓜皮捣烂、闷酿而成的粘汁,比酱稀、比浆稠,红褐色,蜜甜中有微酸。在白砂糖还没有传入新疆南部的时候,西仁是最甜的东西,而且比白砂糖甜得更醇厚。

在表现爱情的诗歌和民歌里,西仁往往与“江”(生命的意思)组合在一起,意思大约是“我最甜蜜的命根”。港台译制的西方影视剧中称情人叫做“甜心”,大约与“西仁江”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