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雪笺,维吾尔语叫做“卡尔勒克”。第一场雪一下,就会有几个人凑到一起,商量着给他们的一位朋友写一封联名信,信中首先要以白雪的降临为由,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幸福,然后要求收信者以初雪节的习惯承办一次聚会。
投雪笺的活动不是为了敲别人竹杠,而是为了把沉郁的冬天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和希望,因此并不让对方为难。到了聚会的时候,哪怕只有馕和茶水,大家也不会怪罪他,聚会仍然会充满了欢乐。大家都相信,承办这个聚会的人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聚会办好的。
雪笺写好以后,大家会选定一个合适的人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家里去。送信人和收信人不同时在现场,那是不算数的。
送信人要想出一个到收信人家里去的借口,这个借口不能是恶作剧的,不引起对方怀疑的。送信人靠着这个借口到了收信人家里,在言谈之中趁对方不注意,将雪笺放在对方一时看不见的地方,就赶快借故告辞。如果到了门外,收信人仍然浑然无知,送信人会大喊一声:“卡尔勒克开特待(雪笺来了)!”撒开腿就跑。
如果收信人的反应快,在送信人逃之前将他抓住,随便拉到哪一家里,用墨汁或锅底灰将送信人的眉毛染黑,用女人的口红或红纸、石榴汁等把送信人的脸涂成红色,拉着他到外面游街示众,街坊邻居们就跟送信人开起了玩笑,收信人当众宣布:因为送信人输了这个游戏,所以雪笺里提出的那个聚会就由送信人承办;他规定了聚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请在场的人都去参加那个聚会。
雪笺是用诗或类似于诗的韵文写成的。比如:
在瑞雪降下的时候我们送上了这封信,
如果是在下雨的时候我们会送去绣花的绸巾。
看到这封信你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用快乐使冬天也变得繁花似锦。
接下来,用一般的书面语言写道:请于某某时间举办一个聚会,聚会上应当有歌有舞并有姑娘们参加等等。然后又继续用诗体语言写道:
祝愿你没丢失聪明和机警,
当场抓住送信人毫不留情;
染黑他的眉毛涂红他的脸,
就算我们输了而你则得胜。
如果你让送信人回到家中,
就请你立即履行以上约定;
在那个欢乐聚会到来之日,
你要在大门前把我们相迎。
假如你仍然那么慷慨心诚,
宰一只肥绵羊把心意表明;
假如你刚好手头不太宽裕,
餐布上可以只放一头圆葱。
初雪节是个大家熟知的民俗活动,所以每年第一场雪一降,人人都很警觉,到家来的客人不管是谁,一举一动都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送信人想把雪笺留下是个十分困难的事,常常是刚刚把雪笺投下就被收信人当场逮着。但是也总有一些机智敏捷的送信人成功地投下了雪笺,那么收信人就得认真地去筹办那个约定的聚会了。
投雪笺看起来像是个大孩子们玩的游戏,但都是在成人中间进行,而且充满着诗情画意。
刀郎木卡姆和麦西来甫
刀郎人是距今大约300多年前进入叶尔羌河中下游的,刚开始他们以游牧和渔猎为生,后来转为农耕。
大漠的深处、刀郎人聚居的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以前是茫茫无际的原始胡杨森林、芦苇草原和大片大片的沼泽地。
在刀郎人文化形成的时候,正是刀郎人从渔猎向农耕转化的时候,刀郎人的文化有着与新疆南部其他绿洲文化不同的风格。
刀郎人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他们的音乐套曲《刀郎木卡姆》。演奏刀郎木卡姆的专用乐器是刀郎热瓦甫,这是一种长柄斜握而弹的多钮多弦弹拨乐器,形制和演奏方式不同于维吾尔族常用的热瓦甫。还有一种叫做卡龙的乐器,外形类似于扬琴,但不用锤敲而是用拨片弹拨,有点像中原地区的古筝的奏法。
演奏刀郎木卡姆时多用小手鼓。歌唱者每人一面小手鼓,当大家一起敲响、同声歌唱时,那气势震撼人心,古朴、率直、强烈、激越的风格,似乎要把一颗心掏出来,把心中的一切都抖露给苍天。人们在唱起刀郎木卡姆的时候,声音高亢痛彻,就像撕心裂肺的宣泄。不少专家在看了刀郎木卡姆的演唱后说,刀郎木卡姆是中国本土的摇滚乐。刀郎木卡姆的第一乐章《孜勒巴亚万》的开头是这样唱的:
第一段 散板
哇咿!哇咿!哇咿!哇咿……
老爷们只为着自己,
百姓们受着奴役。
宗教法官的裁决,
没有真话,全是在骗人。
第二段 其凯蒂曼
看见了……哇咿,哇咿!
你们去的话说声祝福,
把我的话带给我的情人。
我那位情人问起,
就说(我)城里的他好着呢。
你的眉毛多么黑,
我想成为你的美人痣。
你从来不怜悯我吗?
一个穆斯林的孩子……
我不去巴扎的话
心里很想到巴扎上去;
想起心里的情人,
就有说不尽的忧伤。
音乐总是与舞蹈联系在一起的,刀郎人也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舞蹈。刀郎舞与其他地区的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相比,主要区别是大量使用屈腿躬身抡臂动作。传统的刀郎舞蹈是一个舞蹈组合,这个组合跳下来,恰好是一个狩猎的全过程——猎人们拨开树枝与茅草前进,快速地接近猎物,与猎物搏斗,打死了猎物,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来庆祝。
到了后来,大家不再严格按这种程序跳舞了,而是把舞蹈里面的一些动作抽取出来,成为自娱自乐的形式。最初的狩猎舞蹈后来被麦西莱甫歌舞所替代。
刀郎人爱跳刀郎舞,爱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在平常,如果连一件乐器也没有,只要有一对纳格拉(铁壳鼓)在敲,大家就会翩翩起舞。有时候从某处传来了纳格拉的鼓声,田地里的人立即放下农具,路上的行人从驴背上跳下来,哄孩子的妇女把小宝贝捆到摇床上,大家就踏着鼓点跳将起来,鼓点不停,大家的舞蹈也不停。有时候人们循着音乐声走向一处空地,没用多长时间那里就会聚集起众多的人,像军队操练一样整齐地跳起了舞,场面极为壮观。
刀郎舞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那是因为刀郎人十分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用他们所喜爱的音乐和舞蹈来平衡与充实自己的精神。
南疆的莫合烟
新疆南部有种植烟草的传统,这里种植的是一种叫做“莫合”的烟草。
这种烟草植株不高,不超过50厘米,成熟后将烟叶晒干揉碎,就可以做为烟料吸了。但莫合烟叶劲太大,味道也过于剌激,一般要把向日葵的杆粉碎成小颗粒状与碎莫合烟叶掺在一起制作烟料,有的莫合烟料里面还掺有花粉和蜂蜜。莫合烟味辛辣,但纯正淳厚。
维吾尔人把纸烟叫做“塔玛卡”,以区别于莫合烟。现在,塔玛卡这个词在公共场所已经成为烟的统称。
呈碎屑状的莫合烟要卷在纸里才能吸,当地人偏爱用《参考消息》来卷莫合,这种纸软硬适度,用舌头一舔,纸边就能粘住,而且点燃以后还有一种好闻的油墨香味。
维吾尔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他们总想着法子把生活搞得丰富多彩。吸莫合烟也成了一个扎堆聚会的由头。和田地区皮山县的民间至今还流行着一种水烟葫芦聚会。想跟朋友们聚在一起开开心了,某人就会放出话去:请大家来我家吸莫合烟。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主人家打扫好客厅,准备好吃食,烧好五香药茶,站在大门口迎接客人的到来。这场由莫合烟引起的聚会又会自然地变成一个歌舞的盛会。
民间的斗狗委员会
在新疆南部的城镇四周,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帮子人围成一个大大的圈子,有时候在河边草滩上,有时候在冬天的稻田里,他们兴致勃勃地聚拢着,时不时地欢呼起来。这是在进行斗狗活动。
这里的成人游戏都是一次聚会,每当举办叼羊、斗鸡、斗羊、斗狗等等活动时,总有数百人来旁观。对于农民们来说,叼羊的场面过于宏大,举办起来不太容易,活动次数就少一些;而斗狗就比较容易,活动也就多。
到了约定的斗狗日期,此道中人就牵着自己心爱的狗,从四里八乡赶到现场。
和田一带斗狗时拴狗的链子是不取掉的,自始至终都由主人牵着。原因有二:一是狗乃主人心爱之物,怕它在争斗时过于奋勇而受伤;其次,维吾尔谚语说“狗在主人面前最凶”,如果把狗放开了,任它们自己去斗,那争斗基本上就变成了狗们之间的闹着玩,把比赛夺名次那档子事就丢到人那儿去了。狗只管着斗个你死我活,而人却在一边看出了这一个回合是哪条狗占了上风。因此主持人说一声:“尼亚孜的狗胜了。”双方就赶快把狗拉开,也免去它们受伤,让两狗休息一会,再放松链子进行第二回合。一般是三局两胜。
斗狗一轮一轮地进行下去,最后就可以决出这一天的冠军狗了。这位冠军狗的身价很高,如果主人同意出手,当场会有人以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价钱买走。
爱好斗狗也跟吸烟喝酒一样是可以上瘾的。有的斗狗爱好者,自己天天啃干馕喝茶水度日,而给他的狗却盖着漂亮宽大的狗舍,顿顿喂肉吃、喂奶喝。在某次斗狗中,如果他的狗争得了一个好名次,他就像自己得了金奖一般高兴,回来的路上洋洋自得,特别是回到村里,决不会急着回家去休息,而是牵着狗在村里转来转去,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在这个时候,他会觉得生活很美、很幸福。
斗狗既然是个有很多人参加的活动,就需要有人进行联络和组织,确定时间和地点,排定参赛名单,等等,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服务性的民间团体:斗狗委员会。斗狗委员们都是斗狗迷,除日常的组织工作以外,他们还在斗狗的时候担任主持人和裁判。但在轮到他的狗上场的时候,他就将主持人和裁判的职位让给别人,以保证裁决的公正。
斗狗既然是比赛,就难免发生争执,无论双方的意见多么尖锐,最后的结果要由斗狗委员一锤定音,他的话就是最后裁决。有些新的斗狗迷想进入某个斗狗圈子,也得要恭恭敬敬地去拜访斗狗委员,请求委员先生把他和他的狗排在下一次的参赛名单里。斗狗委员在他的圈子里有着很高的威望,取得这样一个地位,自我感觉也是颇不错的。
羊拐骨的游戏
新疆南部流行着一个有趣的成人游戏:赌羊拐骨,维吾尔语叫做“脱陪克”。脱陪克是羊的后腿拐骨,也是儿童们喜欢玩的东西。
在某一个吃大块羊肉的场合,某甲会把一块十分诱人的肉块热情地送给某乙,某乙一时没有倒过弯来,抓着那块肉就啃,吃着吃着,就吃到了拐骨处,这时候某甲和其他客人就笑着喊道:“你拿到羊拐骨了!”
或者某甲在自己吃肉的时候吃到了羊拐骨,他将这个羊拐骨处理干净装在口袋里,有一天他遇到了某乙,便将那个羊拐骨掏出来递到某乙的面前说:“我向你赠送羊拐骨了!”这是对某乙的勇气与友谊的考验。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乙会毫不犹豫地接受那个羊拐骨。
不管对方通过什么方式接受了那个羊拐骨,甲乙双方就立即商定游戏的有效期限和惩罚办法。期限短则半年,长则三年,在这个期限内,甲方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出现在乙方的面前,向乙方讨要那个羊拐骨。如果乙方立即从身上摸出那个羊拐骨放在甲方的手里,就是乙方赢了;如果乙方不能立即拿出来,就是甲方赢了。输了的一方要受罚。
至于惩罚,就是输的一方举办一次聚会,把朋友们请到家里来,喝酒吃肉,弹琴说笑,跳舞唱歌,尽情快乐一番。
所以说接受羊拐骨的一方从此以后,就把羊拐骨带在身上,时时处处提防着。通常的办法是用一根结实的细绳把那个羊拐骨系牢,拴在自己腰里,连睡觉和洗澡都不解下来,以防止对方突然来要。
如此小心倒不是因为心疼那顿盛宴,而是维吾尔男子大都要强好胜,充满着自信,从不愿意轻易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