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17137100000031

第31章 新闻哲学的诞生(5)

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来说,我们把新闻认识形成的结果称为“新闻”,表现为新闻报道或者新闻作品、新闻文本,因而,所谓新闻本体,追问的就是作为新闻认识结果的新闻源于什么。新闻根源在存在论意义上就是新闻本体。本体作为认识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并不必然是物质性的存在,也就是说,精神性事实同样也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杨保军在对这一说法的解释中,指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由于我们的新闻事业主要目的和功能是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而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知情权的社会公器。在极端社会状态中,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它甚至变成了党内不同派别之间展开政治斗争的工具。可以说,这样的新闻事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只能说是党的宣传事业,最多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开始回归新闻业本性,这也是新闻回归自身本性的一个艰难过程,是一个新闻业和新闻越来越像新闻传播业、越来越像新闻的过程。新闻业开始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步伐才刚刚迈开,未来的道路还很远。

由于新闻本体的客观性或实在性只有在主观视野中才能得到呈现,因此,在现象新闻层面,新闻本体很难完全超越新闻传播主体主观建构的影响,很难完全超越新闻传播主体;同时,也很难超越新闻媒介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新闻媒介背后、新闻传播者背后各种社会力量、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定社会中的新闻传播整体景象,一定超越不了该社会能够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活动、意识活动、精神交往活动,尤其是不能超越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新闻收受者能够看到的、理解的新闻本体,必然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存在于新闻文本中的主观化了的新闻本体,必然是新闻传播主体视野中和一定新闻媒介视野中的新闻本体,而不是直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新闻本体。

一方面,本体的唯一性,奠定了所有新闻传播的基本出发点,也规定了现象新闻的再现范围——不能随意超越新闻本体的客观约束。正是新闻本体的唯一性特征,决定了新闻追求的直接目标是唯一的:真实再现新闻本体自身的面目。

杨保军认为,新闻传播的其他目标追求,如果不是奠基于这一基本目标,其正当性就是值得怀疑的。离开新闻本体的所谓新闻传播,原则上都是不正当的。然而,这种抽象意义上的唯一性,并没有对现实新闻传播的对象内容做出绝对性的、具体的规定。现实中的新闻传播,到底会把什么样的事实当做具体的新闻事实,只能在历史环境中做出具体的规定,也只能在历史环境中做出具体的解释。人们以什么样的事实作为新闻事实,关键在于人们以谁作为获取事实信息的主体,满足的是谁的信息需要。

以什么为本的关键是以谁为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就是以社会大众为主。果然如此,新闻在原则上就应该以适应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方式去呈现所有的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关的新闻事实。

在这里,杨保军先生“新闻本体性”的概念遭遇了两难的悖论。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难题,关键是“本体错位”导致。

既然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认识的主体就是“传播者”,认识的指向就是“新闻对象”。

说来说去说不清楚的“新闻本体”,其实不就是“新闻认识的对象”吗?

新闻认识的对象是什么?

追根溯源,就是变动发展中的人和世界的真实面目和状态!

再进一步,就是特定条件下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变动发展中的人和世界的真实面目和状态。

2.2.2新闻经历了多种形态

杨保军先生在《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一书中,对“新闻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探索。尤其他对“新闻的社会形态”的分析,指出了“新闻的民间构成方式”和“新闻的制度化(职业化)构成方式”这两大范畴。

杨保军指出,一定社会中传收的所有新闻,从宏观的社会构成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民间构成方式和制度化构成方式。由民间方式构成的新闻就是“民间新闻”,由制度化或组织化方式构成的新闻就是制度新闻、组织新闻,而比较明确的、易于把握的名称是“职业新闻”。

杨保军进一步指出,民间新闻,是指民众或社会大众以他们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传收的新闻,这些新闻不经过新闻组织或机构的编辑、过滤。因此,即使通过民办新闻媒介传收的新闻,也并不是民间新闻,而是属于职业新闻或制度化、组织化新闻的范畴。职业新闻或制度(化)新闻、组织(化)新闻,是指由新闻媒体机构通过新闻媒介传送给社会大众的新闻。由于这样的新闻是由职业新闻工作者创制的,所以被叫做职业新闻。

这一发现,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发现新闻影响人类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在新闻形态转换变化中,观察到人类新闻活动的演变方式,发现新闻传收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这对我们了解新闻的历史生态和现实生态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

在以往的新闻理论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家都是把“职业新闻”作为研究对象,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职业新闻学”,而把“民间新闻”放在了可有可无、甚至是排除在“新闻”之外的地方。事实上,“民间新闻”在人类新闻史上所占的历史,远远长于“职业新闻”的历史;“民间新闻”对人类活动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远远大于“职业新闻”的作用。尤其到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民间新闻”的地位更是空前重要。也正是“民间新闻”在互联网时代的“重新崛起”,使得“传统”的新闻理论越来越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世界观的革命,并引发“新闻理论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之中,不仅“民间新闻”将回归“新闻本质”,而且“职业新闻”也将在“民间新闻”的强大压力之下回归“新闻本质”。

关于“新闻的民间构成方式”,杨保军先生的论述和分析是非常精辟的,可以说,这是他的《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一书的精华。

新闻的民间建构渠道从古到今,最主要的模式是“人际传收”模式,即直接的面对面的传收方式。这种方式以人与人之间的链式结构渠道和点式扩散形式,始终成为规模化信息传播、新闻传播形成的重要渠道,即使到了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时代,依然如此。

实际上,新闻从伴随着人类诞生而出现,就一直在以这样一种形式存在、发展着,即使在“道路以目”的高压之下,也从未间断。而且,在互联网带来的“融媒体”时代,这种“原始”的传播方式借助高新科技获得了新的生命。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传播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进步,新闻的民间建构方式也不断地更新进化,非直接的传收模式如今不仅是普遍的方式,而且可能已经成为主导性的方式。民间新闻正在成为塑造一定社会整体新闻图景的重要力量。在一些具体新闻事件形象的塑造上,民间新闻的作用和影响甚至超过了制度化、组织化的职业新闻。今天的民间新闻,已经是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由组织媒介建造的新闻垄断局面的新闻样式。

在前新闻传播业时代(即没有职业新闻之前的时代),我们可以说,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区分,人类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明确的新闻意识。这种情形下,新闻的存在是没有秩序的,或者说是一种自在自然的状态。人们并不明确知道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也不会去有意建构某种新闻图景。也就是说,在前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图景实际上是由人们随意建构的,自然形成的,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其样式可能表现为非新闻的方式,可能是小道消息、文学化故事、传说、流言、谣言。新闻的图景就是由这些所谓的新闻样式共同编制起来的。即使到了今天,这其中的一些信息传播样式仍然是民间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人们并不认为它们不是新闻传播样式。人们今天看到的由媒介组织建构的“标准”的新闻样式,都是基于这些古老的,同时也是恒久的信息交流形成的,并且,在纯粹的形式意义上,职业新闻的有些呈现方式甚至在向民间新闻的方式回归。

杨保军指出,“新闻就是故事”,把新闻写作看成是讲故事的艺术,如此等等所谓的新潮、时髦的新闻观念、新闻写作观念和方式,其实是“老掉牙”的东西,是在新的螺旋中向古老新闻方式的某种回归。至于新闻写作的散文化、文学化等,更是“信息新闻”时代到来前新闻的典型表现样式,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当然,我们必须认真说明,今天的“回归”对于职业新闻传播者来说,是在明确的、独立的“新闻意识”下的回归,是确保新闻基本性质的回归。如果把真的新闻写成了虚构故事,写成了纯粹传播者的情感、意见表达,那就成了一种复辟和倒退,背离了新闻的本性。

进入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的民间构成方式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明和创造,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古老的方式沿用着,新的方式则在不断创造着、发明着。特别是进入网络传播时代,民间新闻的建构方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使民间新闻进入新的黄金时代,进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职业新闻相抗衡、争雄的时代,能够打破制度化新闻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在民间新闻开始进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新闻自由,也步入了一种新的状态:人们的传播自由的权利和接受自由的权利都得到了范围上的扩展、程度上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机会;这也在实践层面上扩大了新闻自由主体的总量,同时也实质性地提高了新闻自由的质量。

由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自媒体”新闻样式,将会成为新时代民间新闻图景塑造中最重要的角色,也会成为整个社会新闻图景中的亮丽景色。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自媒体”新闻样式还很难说能够彻底打破制度化新闻图景现在的基本格局,但至少能够改变单一的制度化新闻的新闻图景构图方式,使民间新闻的方式与制度化新闻方式形成互补性的构图关系。

“自媒体”也许是未来整体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而不仅仅是民间新闻的主要手段。我们看到,在今天,尽管传统的构造新闻图景的民间方式仍然存在,而且我们相信有些方式会伴随着人类永远地存在下去,但是传统样式也不再仅仅依赖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传播模式,也会充分利用最新的传播技术,以新的样式表现出来。因此,传统的民间新闻构建方式,不会在新的时代减弱,相反会得到强化。民间新闻不会因为职业新闻的强大而“退避三舍”,我们可以说,民间新闻在网络时代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美好时光。

当网络传播处于Web1.0的时代时,从新闻角度看,网络媒介还主要是人们用来浏览新闻的工具,而新闻的供应者与传统媒体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即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获取的新闻,实质上仍然是制度化新闻的某种翻版而已。Web2.0、Web3.0、Web4.0、WebX.0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民间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革命性时代。所有具备一定的运用网络传播技术能力的人,都可以制作、传播自己想传播的信息,这是真正的“自媒体”时代的开启,是“草根媒体”时代的开启,这使民间新闻的建构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境界。然而,这只是技术上的开启,能否真正带来新闻内容结构上的革命性变化,仅仅依赖技术这一个要素是不够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开始削弱职业新闻传播者的社会影响,对制度化新闻内容的构成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自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职业的新闻记者?如果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记者?这已经是时代对职业新闻人提出的残酷命题——记者怎样才不被互联网时代淘汰?显然,靠技术和装备是不行的。唯一的出路可能在于记者向思想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型,靠自己远远超出一般公众水平、甚至能够引领时代的认知能力、表现能力来谋求生存,也就是要做“互联网时代”真正的认知精英和思想领袖。

有人写道:“互联网经过新一轮进化,已经不仅是一个网上浏览资讯的工具,而是一个能让用户即时与人互动的咨询交流平台。”“Web2.0时代的浏览者可以自己制作网站内容,网民有了一个可读可写的互联网(read-write Web)。互联网上资讯的拥有权也从单一属于网主而变成与互联网使用者共享。这场资讯革命正在改写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