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17137100000190

第190章 新闻超越论(19)

为“新闻联想”正名

郭耘志《新闻联想刍议》一文则采取了“联想”这一审美视角,对新闻记者的实践进行了剖析。文章指出,“联想”是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的认知利器。这一见解,同样起到了为新闻实践“扫路”、“辟路”的作用。文章提出,联想,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调动生活素材、梳理知识、进行作品构思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写作技巧运用得好,可以突破题材的局限,开拓广阔天地、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深度、广度,更好地表达主题。(郭耘志《新闻联想刍议》,《青年记者》,2007年12月下)

首先,依附事例对照,可以“唤起联想”。范敬宜的《一句话引出十年的新闻》一文,告诉我们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12年前,他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期间,应邀率访问团访问韩国,日程中有参观济州岛盆栽苑的节目。盆栽苑是让自然界中的花木学会在有限的空间生活下去,生长得“雄伟奇崛、千姿百态”,达到我们需要的美。这种现象又让作者联想到社会,应给改造社会的人们以启示:“应该像制作盆栽那样去纠正、制约社会上的不健康现象。”于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回国后写了一篇《新〈病梅馆记〉》,进一步联想对社会不健康现象的治理。这种依附事例对照的联想,使文章主题逐层深化,动人心弦。

其次,品味生活经历,可以“激起联想”。过去,新闻界老一辈穆青等人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曾给我们不少启示。那是焦裕禄在大雪天访贫问苦时,通过许楼两位无儿无女的老人与焦书记的对话,激起无数联想,鲜明地对比出新旧社会的暖与寒。

如今,新一代记者又巧用联想笔法,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绘声绘色地展示出来,起到让事实说话、令作品生辉的作用。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高素贞大娘三换碗柜》一文,就是以“碗柜”这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为主线,反映了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记者通过高大娘三换碗柜的联想,串起生活中的三大片段,似三颗珍珠连在一起,熠熠闪放着时代变迁的光辉。

另外,目睹事物演变,可以“触动联想”。文章指出,记者深入到气象万千的生活一线,循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触动联想,把那些匆匆扑来的新生事物,有机地组合起来,顿然生辉。原载于《河北日报》的《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一文(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记者以祖籍沧州的郑先生从上海返乡时连遇两件小事进行联想。当通过纵向联想河北交通图5年更新了七版之后,更畅快地展开横向联想。文中通过连沧州这个号称“交通死角”的地方都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过,“走高速”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这时笔锋一转,由伴随“高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因其及时、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并由此联想到“铁老大”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等。这种交通工具的横向联想,活画出河北高级客运与“铁老大”、民航各显其能的景象。目睹地处京津周围的河北高速公路的快速演变,令人触动无穷的思考。

最后,沉浸特定环境,可以“引发联想”。文章指出,要想对联想笔法运用自如,需要作者在平时注重政治学习的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质。这样,不仅能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而且还能在特殊环境中筛选出时代的亮点,并使其点石成金。

范敬宜在《一个世纪后的回答》中一文,通过介绍江泽民同志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文治堂,置身这一特定环境中,作者抚今忆昔,高屋建瓴般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展现了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变迁。文中写的文治堂,是纪念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的一座建筑物。曾任礼部侍郎的晚清大儒唐文治,学识渊博,思想开明,1902年英王加冕,他以参赞衔随使赴英祝贺,兼访法、美、日、比等国。唐文治回国后所写的十余万字的见闻《英轺日记》,对诸国尽情展示,他幻想有朝一日中国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作者指出,“今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对百年巨变作的结论,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发问的豪迈回答……正是:百年前的悲凉问号,百年后的圆满答案。”

文章指出,联想是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表现为多维发散状态,需要作者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较高的思想境界予以配合。

作者认为,要想正确娴熟地运用联想这一写作方法,写出好新闻,应从以下三点上下工夫:一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大局着眼,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判断是非,与时俱进;二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立自己的生活基地,长期地认真观察、体验改革开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每个环节,坚守“知而行、行而知、行在恒”的信条,做到与基层群众心连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当好他们的代言人;三是发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不断将逐渐丰富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感受融为一体,采取记日记、写随笔等方式,将生活中的火花一串串地储存起来。天道酬勤,一旦主题确定,以往积累的人物、事件或有关知识,都会自然地被调动起来,精心筛选后,运用联想等技巧,构思成篇,即可写出导向正确、反映时代心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欢的好新闻。

新闻的直觉

黄钦在《直觉与新闻价值判断》一文中,则更为大胆地将“直觉”这一心理学概念引入,从新闻感知的视角,对新闻进行解剖。文章指出,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新闻敏感发端于直觉,依赖于直觉,直觉思维在新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新闻直觉。而所谓新闻直觉,是指记者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活事实的特征、状态,直接、完整、快速地作出反应,提示其所藏寓的新闻价值的一种新闻能力。它是新闻采写中主客体互相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是记者新闻敏感的具体体现形式。从运作机制上来看,新闻直觉大致可以分为表层新觉、整体感知和深层领悟等三个层次。而新闻价值判断主要是在这三个心理层面上完成的。(黄钦在《直觉与新闻价值判断》,《青年记者》,2006年第8期)

直觉,原意是凝视。一般认为,直觉思维是认识过程的一种超越感性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直接领悟与整体判断。(刘彦生、吕剑《简论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和形成基础》,《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7卷第3期)从直觉的发生形式看,它似乎没有逻辑推理过程,但是,一些思维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直觉的发生,实际上存在着逻辑推理过程,只是这一过程被“简缩”了。(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文章指出,新闻直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表层新觉、整体感知和深层领悟是新闻直觉的三个层次,也是价值判断的三个阶段。但是,这三个层次在概念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分,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也不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由新闻直觉而产生的价值判断是在瞬间完成的,三个层次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表层新觉”可以帮助记者锁定价值对象。表层新觉是记者对于富于特征的生活事实或生活事实存在的环境所呈现出的独特氛围,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中的第一个心理现象。它的意义在于引起记者对遭遇的事实的注意,以致达到全神贯注的程度。

整体感知,可以帮助记者形成价值判断的知觉意象链。整体感知是外界刺激给记者所造成的心理反应中的第二个心理现象。知觉意象不是孤立而单独地存在,而是在不断地连接和类化以构成意象链,形成信息串。它包括:同一事物不同部分的知觉意象的连接;不同事物的知觉意象连接。(谢玉兰《自觉心理机制探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8卷第2期)

意象链的形成有利于记者对于新闻事实整体内在和外在的情况作出一种整体的把握,这也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深层领悟可以帮助记者激活潜意识,完成价值判断。深层领悟是知觉活动的高级阶段,也是记者对外部刺激所产的心理反应的第三个心理现象。它是指记者面对直觉的生活事实,由外在信息的整体认识引起内在储存信息活跃,两者相碰撞,从而在瞬间理解事实,得出本质或规律性的结论。

新闻与情感

魏颜蓓在《新闻的客观与记者的主观》一文所采用的“主体性”视角,也是突破传统理论的大胆尝试。文章指出,关于新闻作品与记者的主观性,一直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人们:新闻作品中能否倾注记者情感,作品中以怎样的方式表现记者的情感,记者情感在新闻作品中应给予什么样的定位。对这个问题,讨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有人片面地认为,新闻作品应严格禁止融入记者的情感。因为一旦掺进记者的感情因素,就会因作品的倾向和取舍而影响到传媒的公正性,因而也就减弱了新闻作品影响社会的功利作用。(魏颜蓓《新闻的客观与记者的主观》,《青年记者》,2007年9月下)

魏颜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反叛性”的。

文章提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倾注记者的情感。

第一,在阶级社会里,人是有阶级属性的,记者不可能遁入自己的“桃花源”。生活在这个氛围中的人,同样深深地在思想上打上左中右之分的烙印,记者也不例外。既然如此,他在采访或写作新闻稿件时,也就难免以自己的情感,或以他所代表阶层的好恶爱憎作为选择事件、取舍素材的尺度。与此同时,经过其主观过滤所产生出的新闻作品,也就毫不客气地浸润了他的情感因素。

第二,古今中外,绝大多数被视为经典名篇的新闻作品,都是不同程度地渗透着记者的各种情感的。从瞿秋白的《赤都心史》到夏衍的《包身工》,从范长江的西北通讯到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从斯诺的《西行漫记》到邵云环、许杏虎的科索沃战地通讯,无一不饱含着记者强烈的爱憎和充沛的情感。即使某些口口声声标榜所谓“公正”、“公允”的西方记者,也不难在其作品中看出情感取舍和心理向背。

所以,在现实社会里,完全没有倾向性的新闻作品是不存在的。在是与非、真理与谬误之间,记者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是其职业和责任所决定的,是难以回避或无法回避的。同时,也只有明确回答了是与非的新闻作品,才是读者所关注、所青睐的作品。

文章提出,记者的情感应该融在对事实的描写和对思想的提炼中。记者在新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应恰如其分。美国著名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在其新闻特写名篇《记鲁迅》中,并没有多少关于鲁迅革命行动和革命思想的描写,更没有自己亲自给鲁迅戴上革命的帽子,而是从与鲁迅第一次见面写起,用白描的手法写了鲁迅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叙述鲁迅的爱好和几篇著名文章的写作经过。但是,任何一个读者,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客观得不能再客观的事例,都能感受出鲁迅那种对敌人毫不留情的立场,对革命的文学青年火一样炽烈的热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韧不拔。在这里,作者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的定位方式,使读者充分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大家对诗的追求的最高境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文章提出,记者的情感应是新闻作品的灵魂。从近代开始出现的我国的新闻作品,由于它是时刻密切反映社会动态的,有人喻之为社会的晴雨表,有人比之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变幻无常的政治风云,日新月异的经济风波,蓦然升腾的战争与和平,不期而至的灾难与援救,时时刻刻都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快速的来不及雕琢或掩饰的反映。所以新闻这种文章体裁的社会功能,决定了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正是通过记者的主观思想在客观事件中的倾注而体现的。这种主观倾注,是通过对情节的选择、对事件的编排,尤其是对主题的提炼来完成的。

因此,不论是什么题材的新闻作品,都必须有一个主题思想,而这个主题思想,就是记者情感倾注的凝结。构思巧妙、写作精美、灵魂凸显的优秀新闻作品,恰恰是恰如其分地融入了记者情感的新闻作品。日本《朝日新闻》社的记者秋冈家荣的新闻特写《世界屋脊上的西藏》就是这样一篇名作。他从拉萨机场到拉萨市,从古铜色的笑容写到青稞酒,从还俗的活佛写到藏汉的交流,从文成公主写到建设者的脚步。散文的笔法,漫不经意的排列,自然、人物、礼俗、劳动的交汇……在读者眼前,宛若展开一幅壮美的画卷,你可尽情领略其中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看似拉得很远,却被一条线紧紧牵着;看似分散,却又被一股气紧紧粘和着。这条线,这股气,是日本记者秋冈家荣情感倾注的结晶,即该篇新闻作品的灵魂。这就是经过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西藏的山、水、人都改变了,西藏终于追上了时代的步伐。

新闻的客观性与记者的主观性是相统一的,新闻的客观是基础、记者的主观是灵魂。新闻记者的情感在新闻作品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成功的新闻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新闻作品的灵魂。而作品中所蕴涵的主题思想,就是记者情感在作品中定位的具体体现。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相得益彰,正是成功新闻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样化视角,为新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开辟出广阔的天地。

多样的视角,更为新闻实践的实验和突破照亮了崭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