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17137100000167

第167章 新闻表现论(30)

正如汤显祖所说,《焚香记》的高潮确在“冥诉几折”。在这几折中,作者对敫桂英真挚、痛苦而丰富的情感描写,简直达到了令人心碎肠断、鬼哭神号的地步。一个柔情绵绵、委曲求全的女性,发展到悲愤交加、宛转激烈的反抗性格,就是用迂回反复、层层递进的方法,描写了她情感转化的全过程来完成的,在内心情感的隐蔽曲折之处,揭示了性格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汤显祖的赞语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悟出,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在写情与传神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苏国荣认为,人物的传神,是通过写情获得的。甚至可以更为直截了当地把人物的神似,看作情似;只要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情感,以及由情感发出的行动,把它们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这个人物也就睫闪眸转,活灵活现了。古人根据神以情传的道理,往往把“神情”并提。戏曲人物不拘泥于形似,追求神似,已经成了古代戏曲家塑造人物的一条普遍规律。

在情感描写的手法上,戏曲又继承了古代诗歌比兴的传统形式,即借客体的静物来描写主体的情感,把无情的自然融化到有情的自我之中,通过“会景而生心”,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李渔将戏曲文学的创作概括为:“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

戏曲切忌静止地、孤立地借景抒情,要力求和叙事紧密结合起来。元杂剧《潇湘夜雨》在这方面成就较高。张翠鸾被崔甸遗弃,在荒无人烟的风雨之夜有一段“黄钟醉花阴”唱词,以“怪风”、“骤雨”和孤苦伶仃女子的情感交融,写景不仅和人物的抒情相结合,而且和戏剧性的叙事相结合,融化到人物的冲突中去,表现出张翠鸾强烈的内心动作和鲜明的情感世界,一个温柔敦厚的善良女子,被摧残折磨得呼天号地起来了,她的性格在社会的、自然的风风雨雨中发展着。

这实际上是一种超时空立体化叙事。是一种大交响式的表现方法。

由此看来,戏曲的借景抒情和一般抒情诗的写法不同。抒情诗只是借着外界的静物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情,而戏曲是借着景物来描写剧中人物,显现动作,展开冲突,故必须将写景、抒情、叙事三者结合起来,使人物在戏剧性中行动起来。这样的写景,才能真正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抒发剧中人物的情感,而不是诗人自己。

新闻中也有抒情,但新闻之中应抒新闻人物之情,而不能动辄抒作者之情,或者由作者来代新闻人物抒情。

尚奇与求新

我国戏曲情节有一个传统的特色:非奇不传。

尚奇,这是我国传统的美学概念。庄子《知北游》中,已有“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之论。后人纷纷以此为尚,哲人“以文墨验奇”,诗人以奇趣论境,文人以“传奇”名小说,画家则“搜尽奇峰打草稿”。刘知几《史通》说“世之述者,锐志于奇”。这种民族尚奇精神,给戏曲作家的创作和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以深刻影响——主张戏剧情节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元明之人,亦称戏曲为“传奇”。李渔有“非奇不传”之说。孔尚任也说“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从流传下来的剧目看,情节的传奇性,已经成为我国古典戏曲的一个特征。

苏国荣认为,对情节的传奇性,要有正确理解,它建立在以下基础上:

首先,传奇的情节,必须建筑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之上,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奇”与“真”,在生活中是同一的。李贽说,《玉合记》“其事甚奇”,是生活中千千万万“奇事”的反映,“世之遭遇奇事如君平者,亦岂少哉!”明代吕天成《曲论》中评《义乳记》时说:“事真,故奇。”他把生活的真实性,看作情节传奇性的基础。

我国古典戏曲的传奇情节,产生于我国古代的生活环境,其特征可以用“复杂之极”、“无奇不有”来概括。在激烈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漩涡中,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物。对那些真实的传奇人物的塑造,往往将生活真实、历史真实、艺术真实统一在一起。即使是那些虚构的优秀神话传奇,也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是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提炼、概括、变形出来的。传奇的戏曲文学,产生于传奇般的生活土壤。

今天,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生活的复杂与丰富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生活中,人的命运在大转型中呈现出强烈的变动性。当今社会,更是无奇不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是比任何的文学虚构都要精彩几分,令当代文学创作显得黯然失色。然而,我们的新闻,往往只从肤皮潦草之处“猎奇”,虽不乏奇闻异事的报道,但仅仅得其皮毛而已。

戏曲情节的传奇性,不仅要奇得真,还应注意情节的新颖别致,奇在新。

李渔《闲情偶寄》中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李渔认为,“物惟求新”,是人们共同的审美心理。

由此看来,一部新创作的戏曲,只要在情节上给人以新颖之感,就具有了“传奇”的特点。很多今人创作的现代戏曲,它们用新的题材、新的情节、新的形式,描写了新的人物、新的内容、新的主题,因而都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戏曲情节的传奇性,并非所有的剧本情节都写得动天地、泣鬼神,只要在平凡的事件中写出新奇的情节来,同样具备了“传奇”的内涵,无论是写古代生活或现代生活,都是如此。在这方面,吴梅《顾曲麈谈·制曲》中有很好的见解:“天下新奇之事,日出不穷,今古风俗之异宜,不知凡几,从此着想,尽有妙文。”戏曲作者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开掘、提炼出新奇的情节来,切勿人云亦云,落入窠臼。旧,奇之大敌也。

奇,不仅要真,要新,还要有情,要奇在人情物理之中。正如汤显祖所说:“大抵情缘所结,若见奇怪,实非奇怪。”李渔也说:“幻无情为有情,既出寻常视听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奇莫奇于此矣。”杜丽娘因情致死,由死复生的情节,似乎很荒唐,但是由于情真,就觉得非常真实。由此看来,情节之奇,不能脱离人物之情。可是往往在这点上,常被某些作者所忽视。“情节戏”就是如此,看得时候热热闹闹,事后在人们脑中留不下一个人物。离开了人情物理单纯去追求情节的奇特,没有人物的情节,是经不起看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新闻姓新。这些戏曲创作的道理,对新闻来说同样也是至理名言。

结构与布局

结构也称“布局”,又称“搭架”。对当今的新闻记者来说,“布局”是最为贫乏的能力。胸中无局,一团混沌,驾驭新闻题材如坠云里雾里,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写出的新闻如同“一团乱麻”,让人看了也是不知所云。

好好学一学戏曲的结构形态、层次和手法,对新闻人来说,是一门必修课。

戏曲是一种自由时空的线状结构形态。它是流动的分场结构,而不是像西方古典戏剧那样固定的分幕结构。戏曲的分场结构,以人物的上下场为单位,在人物的线状流动中形成。这种自由时空的线状结构形态,“累累乎端如贯珠”。戏曲的空间(点),就在人物的流动(线)中,不断地变化着。如《千里送京娘》《十八相送》,场上的人物一会儿在驿站,一会儿在田野,一会儿在山坡,一会儿在江湖……时间和地点随着人物的流动不停地转换。

每个戏曲的结构层次,一般地分为头、腹、尾三段。

陶宗仪说:“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位贯穿,意思清新。”

刘熙载则说:“篇法不出始、中、终三停。始要含蓄有度,中要纵横尽变,终要优游不竭。”

苏国荣认为,所谓“始要含蓄有度”,是指戏曲的开头要为后面的剧情的开展,准备蓄势,拉足弓弦。在交代情节、介绍人物时,要含蓄隐蔽,留有悬念。戏剧的开头,要把剧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变化,最后的结局,给观众以期待和想像。期待和想像,是观众看戏时的一种艺术享受。

新闻的标题和开头也是如此。既要告诉读者要说什么,又要吊足读者胃口,卖足关子。其诀窍在于“点而不透”、“引人入胜”。以新奇之事物夺人眼球,吸引读者向后看,一探究竟。学一些“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手段。

所谓“中要纵横尽变”,是指戏曲的中段要曲折变化,波澜迭起,有起伏,有高潮。情节在这儿展开,高潮在这儿掀起,必须场面在这儿得到充分揭示,合乎戏剧性的一切都须在这儿得到充分显现,人物也就在这儿刻画得活灵活现了。这是一本戏最重要的部位,也是最动人之处。

至于“终要优游不竭”,是指戏曲的结尾要余音绕梁,耐人寻味,有意境,有深意,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戏的结尾不是戏的结束,而是戏的深化,它引导观众在三度创作中向深层开掘。

亚里士多德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这话说得十分到位。这种化零散为整体,化不美为美的东西,就是贯穿一本戏首尾的发展线索,也是新闻结构的核心奥秘。

苏国荣论戏曲结构,更为欣赏单线结构。一线到底,而又婉转变化。这种结构,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给人以一种简洁挺拔的艺术感受。单线结构的好处,可以避免因主、副线处理不好,而产生旁枝侧叶,头绪繁多,令观者如入山阴道上,人人应接不暇的毛病,而能使观者了然于心。此外,线索单一,还能腾出场面加强歌舞和抒情,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写透重点场子。但线索单一,也容易带来戏的单薄,缺少变化,不便表现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因而,戏曲作者不一定非得都固守于一人一事、单线发展的传统手法上,而应从戏曲表现生活的需要出发,在有可能发挥戏曲歌舞优势的前提下,作出多种选择。

对一般新闻来说,单线结构最为适宜。而一旦需要表现复杂事物和人物时,当然也需要多线结构。对于那些特殊复杂的新事物,更需要多种方式、多种结构来驾驭。不可一概而论。选取何种结构方式,前提是对新事物充分认知,对其究竟了然于胸。方能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戏曲的机构,除了安排好戏的头、腹、尾和戏的发展线索外,还要考虑到各场之间的关系,它们如何照应,如何调剂,如何搭配。拿金圣叹的话来说,就是要考虑“从何出来,到何处去?如何直行,如何打曲?如何放开,如何捏聚?何处公行,何处偷过?何处慢摇,何处飞渡?”这些,都涉及到戏曲的结构手法问题。

戏曲的结构手法,常见的有虚实相生、疏密相间、隐显相映、繁简相杂、冷热相剂、刚柔相错、浓淡相隔。

古人作画,讲究“气韵自然,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戏曲结构也与此相类,在虚虚实实中布其大局。戏曲之所以要虚实相生,固然是受着美学观念的影响,但也出于戏曲场面有主有次的需要,从根本上则是出于“篇幅和时间有限”的需要。该实处不实,会使观众感到没有写透,看了不过瘾;该虚处不虚,会使观众感到冗长拖沓,一览无余,没有滋味。

这一技巧,对新闻尤其值得借鉴。新闻表现常受篇幅限制,以精炼为第一要求。虚实详略把握好了,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之中表现新事物的真实。

冷热相剂,也是戏曲结构中常用的手法。

冲突,是戏曲表现的特征之一。

世界本就在矛盾、冲突之中运行。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处于矛盾的、不平衡的状态之中。矛盾的事物经过“溃”和“遁”,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了和解与平衡。不仅自然如此,社会也如此。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在不断地矛盾、冲突、解决之中。矛盾、冲突、平息,又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矛盾、冲突、平息,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

戏曲就是截取了某一人群、某一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一个事件,展示了它的矛盾、冲突、平息的三个发展阶段。戏曲,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人的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主体精神的。

冲突,本不可回避,也不容回避。但我们现实中的新闻,常常是一团和气,好好先生。回避了矛盾和冲突,新闻就成了一团死水,一杯白水。我们之所以对矛盾和冲突采取回避、逃避,有多种因素。但是从新闻人自身来看,主要还是对事物认知把握不透的缘故。

戏剧之所以要把人类生活中的社会冲突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是基于戏剧这种剧场艺术,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演出完毕,而且要扣人心弦,只能选取生活中较为本质的、激烈的场面,并加以提炼概括,使之具有浓郁的剧场效果;而不能像其他叙事文学(如小说)那样,去描写与冲突无关的繁枝细节,静止地、冗长地去描写景物和人物性格。从这一意义上说,生活中“充满冲突的情景特别适宜用作剧艺的对象”(黑格尔《美学》)。

这不但是说戏曲,也是在说新闻。一篇新闻,往往要用几百字来表现一新事物的来龙去脉、现实状态,实在是比戏曲更加难出几分。戏曲创作往往可以从容为之,不急不忙,但新闻却要用极短的篇幅,在极短的时间内写成。没有高超的技艺,实在是勉为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