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新闻记者的“三合一”
“新闻无学”一度是一种很流行的对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评价,一般人都理解成“新闻里没有什么学问”“只要能写字就可以从事新闻工作”,这是一种极其荒谬的观点。事实上,对“新闻无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由于新闻资源的复杂性,不是学好哪一门学科就可以应付的;由于新闻思维的复杂性,不是拿到什么学历和文凭就能应付的。对新闻人来说“学海无涯”永远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新闻的“学问之深”甚至达到了任何人穷尽毕生都难以说“足矣”的程度。
尤其在今天的时代,从事新闻工作,实在是一项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只有无知者才能无畏。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不懂文学不行,不懂哲学不行,不懂社会学不行,不懂经济学不行,不懂政治学不行,不懂文化学不行,不懂艺术学不行,不懂各种自然学科更不行——新闻工作者要与各行各业打交道,要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交流,新闻人永远处于“无知”的境地。而且求知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是知道得多,“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广阔无边。
今天的记者,未来的记者,最起码也要“三合一”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思想者+学者+批判者。
在这里,“思想”“学”“批判”都是动词——而且是自觉地“动”,永不停息地“动”。记者如果不能做一个思想者,不能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能力,就永远只能在随波逐流中飘荡。
记者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职业的学者,就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能用新知来武装自己,就只能被甩在时代发展的后面。记者如果做一个自觉的批判者,就不能对浩瀚的知识和思想进行鉴别和选择,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知识和思想的营养,就会在紧张和焦虑中茫然失措。
今天和未来的时代,对记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且新的挑战和压力会不断涌来,形成排天的巨浪、滚滚的大潮。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淘汰在沙滩上,除了踏着时代的潮头前行,别无他路。这是现实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永远在学习,永远在求知,永远在思想,永远在吸纳,永远在创新,永远在超越……
孙菲的《媒体从业者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文,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际调查为依据,提出了十分具有建设性的见解。(载《新闻记者》2010年第5期,孙菲系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本文为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指出,通过调查发现,媒体从业者自身知识结构尚存欠缺。
很多学者都认为新闻是门“杂学”,它“化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之中”。而记者则常被人们称为“杂家”,即对于上述专业知识拥有更为广博的涉猎。然而,经过先后两次对试点媒体从业者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考查,却发现当下的记者与真正的“杂家”相距甚远。
在涵盖了时事、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考查中,从业者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从业者在综合知识一项中一分未得,第二次考试该项总体也仅达到及格水平。这说明媒体从业者的理论知识结构有较大缺陷,不但远未达到“杂家”水准,而且这种状况也直接导致了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素养较差。通过考查发现,很多从业者对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缺乏对新闻工作基本常识的掌握。同时,大部分人对理论的积累明显不足,认识问题角度单一,就事论事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从哲学层面、认识论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另外,部分从业者逻辑分析水平欠佳,出现了逻辑混乱、思维倒置以及无逻辑思考能力的问题,这说明新闻队伍整体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二是实践技能不足。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存在一批缺乏基本业务素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虽然这些人员数量较少,但却应同样受到关注。考查中,部分从业者缺乏新闻工作最基本的业务常识和业务能力,对新闻的各种体裁不能明晰地区分和把握,不了解新闻评论和报道策划的写作规范,甚至缺乏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回想笔者在媒体工作的7年中,也曾为一些记者稿件中大量出现的错别字、标点不规范、文法不通,甚至常识性差错等低级错误而感到哭笑不得。句不成句,文不成文,如何能将新闻报道写明白,又怎么能正确解读新闻事实,担当起引导舆论之重任?但这确实是现在有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的客观反映,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再一个问题就是新闻作品缺乏多学科知识的理论支撑。
文章指出,调研中发现,很多新闻媒体刊登(播出)了大量反映事物现象层面的报道,而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意义层面的报道所占比例很小,至于对新闻事实所蕴含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和诠释,更鲜有涉及。这说明由于缺乏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支撑,新闻从业者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思维平面化的现象,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分别选取了三家试点报纸在同一段时间内连续刊出的信息进行了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在11天的报纸中,信息总数为1700条,其中一般性报道为1450条,占85.3%;深度报道248条,占14.6%;前瞻性报道仅有两条,占0.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于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存在平面化的局限,往往是就事论事,难以切中问题要害,导致很多新闻报道难有新意,而且表现手法和形式陈旧,千篇一律。例如,由于缺少新闻发现力,对于原本是体现某行业发展经验和规律的好典型,记者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和阐释,不能使读者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知与经验借鉴,而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报道上。而随手翻开报纸看到的一些会议和各种活动的报道,更是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文章提出了“科学建构新闻从业者比较全面、立体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构建理想的新闻人的“认知参照系”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媒体的拔尖人才中,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占多数。毋庸置疑,多学科的背景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多元化的世界也要求媒体从业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通识”作为一种理念,必然地成为时代对于新闻从业者的呼唤。
所谓通识,就是“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它要求新闻人“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及传统,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结构方式和方法体系,尊重不同文化,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掌握外语、分析等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技能,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为此,需要媒体从业者广泛吸纳哲学、文学、历史、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文明知识,构建基本价值体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将很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思维宽度,拓宽其了解新闻、阐释新闻的视野,使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高屋建瓴地透过新闻事件表面抓住其本质、洞悉事物发展规律、对事件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前瞻性预测。
文章为我们指出了“多学科知识体系”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范畴。
1.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新闻传播作为人类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具备新闻学基础理论素养则是熟悉和把握新闻传播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新闻从业者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操守的遵循程度,均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
然而调研显示,我国新闻队伍中非新闻与传播专业背景者占68%。这些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新闻学基础理论学习,致使其部分新闻作品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难以获得提高。可见,提高新闻队伍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素养已成为新闻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在哲学修养方面。梁衡在《文章为思想而写》一文中谈到:“历史老人将首先选择那些有新思想、有新闻艺术感的文章传之后代,并根据其思想和艺术水平的程度决定它存留的时间。”而记者新闻作品的思想,则往往来源于其哲学修养。
哲学旨在“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解决实践的观念建构和现实活动的问题”。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哲学知识,对于媒体从业者提高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透彻解析新闻事件并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使之更容易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受众提供更多指导性、前瞻性信息。
3.在历史学方面。新闻与历史是相通的。范敬宜在为《史街背影》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不了解历史,就不善于发现新闻;不了解新闻,就难以理解历史。”
然而,正是由于媒体从业者的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使得“新闻信息越来越厚的同时,承载的历史却越来越薄”,大部分的新闻作品无法用现代意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关照,对于新闻事件的解析也很少贯注历史背景下的反省与思考。因此,在以内容为王的媒体生存法则下,“新闻历史观”无疑应当成为媒体从业者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所秉承的重要理念之一,即将“新闻放在时间的纵向度来分析研究新闻的意义”,形成新闻传播的“立体维度”,从而实现新闻作品的质量及其社会价值的有效提升。
在操作层面上,甘惜分先生则为从业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应是当代的历史学家。因此,对历史学家的要求也同样适合于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即具备史学、史识、史才、史德。
4.在文学修养方面。新闻学与文学虽分属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独特的体系、理论和风格,然而在两者发展的进程中,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从写作体裁到语言文化无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扩宽了彼此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彼此的学科内涵。例如,早在1963年,穆青就率先提出了“新闻散文化”的问题。他认为“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并且指出“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而且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文学功底深厚的媒体从业者往往笔触细腻、生动,其采写的新闻作品更具有可读性;而缺乏文学素养的从业者的新闻作品,通常使人味同嚼蜡。因此,媒体从业者应注重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广泛涉猎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从其创作手法和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对于增强自身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有裨益。
除上述学科知识之外,媒体从业者还应学习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科类相关知识,同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密切关注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关于“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文章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经过全面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提出采取“以新闻学为主体,构建三个阶梯,实现学科内综合知识协调发展”的方法,实现媒体从业者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具体说来:第一,构建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学习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第二,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知识框架,侧重研究各学科与新闻之间的联系;第三,形成从新闻学科与综合知识链接的桥梁,即让哲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等知识之间实现融会贯通,互相渗透,以利吸收和应用。
最后,文章指出,多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调研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在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考查中优势并不明显。在满分为200分的情况下,其平均成绩仅比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高两分。而在513名试点媒体从业者成绩排序前20名中,拥有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仅有7人,其余13名均为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其中包括前5名。
通过对前20名从业者对相同理论问题的回答和实践作品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在新闻基本理论的支撑下往往能够以自己的专业为依托,借鉴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并利用这种优势最终赶超并拉大其与新闻专业学科背景者的距离。
上述结果不免验证了众多媒体管理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同时进入媒体工作的新闻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和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前者凭借自身的学科知识,能够迅速进入角色,采编工作上手较快,但后劲不足。后者虽然进入角色的过程相对较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劲较强,更能够创作出较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2.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是提升从业者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创新精神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一个国家的未来,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任何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人都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相反,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而对于新闻行业而言,创新尤为重要。
新闻传播是一项始终处在求新、求异、求实状态下的工作,只有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才能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富有创新能力的媒体一定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媒体,将在复杂变幻的传媒生态环境中沉着应对危机与挑战。而具有创新能力的新闻人才则无疑是此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任何创新必须建立在对一定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多学科知识体系为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它使得从业者能够通过知识的汲取和巩固、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提升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从业者走出因长期潜心于某一专业领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摆脱限制,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