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别惊动鸟儿(野生灵三部曲)
17133100000004

第4章 追踪金雕(1)

别套珍山

夏日的傍晚

天空布满铅灰色浓云,远山露出若隐若现弯弯曲曲的尖顶。不一会儿,浓云散开,在天空恣意翻腾,好像海风大作,掀起惊涛骇浪。眨眼工夫,海风变小了,变弱了,云团下降,紧贴山顶。天空蓝了,北边的云连成一大片。南边留下孤零零三小片:一片漏斗形,一片骆驼形,一片奔马形。西边阴云在大地上投下一片阴影。玫瑰色的霞光映在云块上,使天空充满一种华贵又忧郁的气氛。太阳雨落下来,像一阵风,来去匆匆。

绿色的田野,青黄色的小麦,开紫花的红柳,摇曳的芦苇,变幻的云块,匆匆而过的太阳雨,真美妙!

傍晚,我到森林公园漫步。小路上泥泞不堪,残留着一洼一洼的小水坑。杨树、榆树、沙枣树,翠绿可人。沙枣花开得正旺,一疙瘩一疙瘩,黄色细密,花香毫不含蓄,扑面而来。

一条泉水汇成的溪流顺着林间凹地向前流淌,发出悦耳的淙淙声。它绕着鲜嫩的草甸子,一波三折。水波明亮,清澈见底。黑色小鲫鱼精灵般地扭动滑溜溜的小身子,飞速穿梭。小圆石粒粒清晰。青蛙、蟾蜍、蝉,藏在草甸里一声接一声鸣叫。

鸭爸爸带着五个鸭宝宝排成纵队,教它们游泳。小鸭子游得可慢了,鸭爸爸把翅膀耷拉下去,最胖的那只小鸭子率先从前面绕过来,把鸭爸爸的翅膀当梯子,踩着这个梯子,连滚带爬,卧到了鸭爸爸的脊背上。第二个侧头呆呆地看,也学着它的模样踩着翅膀,爬上了爸爸的脊背。第三个爬上去了,第四个、第五个也爬上去了。鸭爸爸的脊背坐上五个毛茸茸的小圆球。它们好像坐在一只小船上,在河里漂流。又好像坐在摇篮里,摇啊摇。多么顽皮,多么可爱,多么令人欢心的一幅鸭族亲子图。

这是天山西部——别珍套山。我就在这个山区开始追踪金雕。有那么一刻,我看到一只金雕平静骄傲地扇动大翅膀,从我头顶的天空滑翔而过。我朝晚霞消失的方向仰起头,羡慕地看着它大气而从容的背影,我说,明天见,金雕。

崖壁上的巢

我们驾驶一辆战旗车,沿盘山道向深山开拔。山路窄,雨水多,我们不时下车,拿铁锹垫路。山体平缓上升,坚硬的花岗岩缝里,爬满开花的灌木。岩石上,附着了鲜艳的地衣。山坡上爬着一大片一大片苔藓。

我们选择了一个狭谷,登上它那陡峭的斜坡。我从怀里掏出海拔表看了看,二千五百米。这里有一人高的灌木,可以做掩体。我们就地架起单筒望远镜。在对面山体的崖壁上,距我们直线距离一百多米,有三个巢,很清楚地落入我们的视野。

真有远见卓识。金雕夫妻善于将它们的家建在悬崖峭壁上,位置险峻,背风向阳,离地几百米,使人一看头晕目眩。它们正是为了躲避偷袭,才想出如此绝招。

它的窝并非随随便便,乱七八糟,相反却十分讲究。它们叼来甸状植物的根枝,堆积成盘状,结构十分庞大。它把树枝长短粗细分布好,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地修建,就像建楼房那样,牢固得很,经得起风雨吹打。巢里面铺上破布、青草、毛皮和柔软的羽毛。它用嘴巴把巢啄得光滑平展,小金雕卧上去可舒服啦。

眼前的巢,直径和高度大约两米,看起来是连续多年修建而成。金雕表面上如同钢铁般坚硬,可内心却是细腻的。它们建好一个巢,每年都要精心维修、加固,使这个家越变越大,越变越好看。最大的“巨巢”就像一座房子一样构筑在大树的顶部。有过金雕家族一个家住了一百多年的记录。在这个家里,先后住过好几代金雕,可见它们惊人的耐心。一对金雕拥有二十公里的居家地盘,它们牢牢占领这一片领地,互不干扰和侵犯。

此地,山势平缓,山顶类似于大平台。从山脚到山顶爬满茂密的植被和灌木,野花竞相开放。草地上鸟声啾啾。特别是布谷鸟,一刻也不停止,发出连串单音节鸣叫。花朵和叶片在微风中优雅地抖动,像小姑娘的裙摆。而那些高秆植物,黄色小穗子跟着枝干一起扭捏作态,好似跳芭蕾的女郎。

北面的山高高耸立,裸露着花岗岩巨石,上面覆盖着一小片一小片扇形爬地松,岩石缝里,蹿出低矮的灌木。

两山对望。

科尔和幼子

晌午时分,太阳藏进云层,有一点微风。微蓝的天空,云块一会儿聚合,一会儿消散,一会儿浓重,一会儿稀薄。

我坐在平坦的岩石上,从望远镜里盯着对面的巢。尽管我们穿着迷彩服,很少来回晃动,但我们的行踪还是露了馅,引起大金雕的高度警惕。我给这只大金雕起名叫科尔。科尔压下身子,趴得低低的,偏过头,偷偷摸摸朝我们这边打量。它的大身子遮住了小金雕,大的小的都保持沉默,听不到一丁点声音。在孵化期,科尔很少鸣叫。而现在,面对窥视它们的人,它也保持沉默。

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叫唤。有三只小鸟发出娇滴滴的鸣声。一只单音节,叽——叫声柔软,音符拖得绵长;一只叽叽——叽叽——叽叽,节奏快而短促;另一只发出吹哨子的声音。它们相互配合,有时独唱,有时合唱。

我在岩石上听鸟鸣,看着不远处的金雕。科尔和雏鸟保持同一姿势,一动不动。我的腿脚开始发麻。更可气的是一种红蚂蚁,闻到我的气味,相互通报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密密麻麻地游动。肆无忌惮地爬上我的手腕、脚脖子,钻进我的脊背,张嘴就咬。痛得我直叫唤,跺脚蹦跶。我的举动大大惊动了对面巢里的大家伙。

哗啦,科尔离开小宝贝飞走了。它站在山岩之巅,朝我们长时间瞭望。在望远镜里,它橘色的双眸特别明亮,虹膜里闪出熠熠光彩,刚毅锐利。它青灰色的嘴巴像强弩利器一般朝下形成弯钩状。它全身栗棕色,两只脚爪上也覆盖着羽毛。它的外表令人看一眼就难以忘记——凶猛,坚强有力,勇士般的形象。

几分钟后,科尔展开翅膀飞向天空。它先是静静地在巢的上空滑翔,滑翔。它的大翅膀完全展开,足有两米长,微微上举呈“V”状。它的两翼看起来柔软而灵活,将它庞大的身体不紧不慢地托在空中。科尔轻盈豪迈地盘旋了三圈,突然提速,向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

小金雕孤零零地卧着。一对金雕每年只哺育一个金雕娃娃。4月初,它的父母轮流孵化两枚椭圆形褐色的蛋。四十五天后,两只小雕出壳了。猛禽捕食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当食物短缺,它们会淘汰弱小,保留强壮的,使生命得以延续。

食物明显不足,先孵出的幼鸟个体较大,它会频频向同胞身上啄击,并将啄下的羽毛吞食掉。后出生的体质弱,几乎吃不到什么食物,两天后饿死了。这就是金雕的生存规律,弱小的总要饿死或者被啄死。金雕只带大一个独子。这种骨肉相残的现象在大型猛禽中并不罕见。

因为繁殖率低,在自然界,金雕的数量很少。一对金雕夫妇费老大劲养育一个幼子,能不能长大还是个未知数。小金雕毛长齐了,该出窝时,也可能会有驯金雕的猎手,夺走小金雕。金雕夫妇这一年育子的辛苦就白费了。

三天前,小金雕还全身洁白,毛蓬蓬的,非常可爱。现在茸毛已经变成花色,翅膀——脊背——尾巴——头,茸毛要渐渐褪去,长出羽毛。一只亚成鸟从白色茸毛到黑褐色的羽毛覆盖全身,从出壳到性成熟,要度过五个春秋。真漫长啊。

一阵暴雨噼噼啪啪落下来。很快,科尔披一身雨水回了巢。它回来干吗?你看,它把大身子横在壁崖边,为小宝贝遮风挡雨。可真是一个体贴的家长。

不一会儿,雨停了,天气好起来。科尔离巢飞走了。它借助热气流在高空滑翔,俯视地面,寻找猎物。它以大中型鸟类和兽类为食,如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家畜等等。

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岩石和大地。科尔又回巢了,它落下来,迎着强烈的光束,静静地站立。它站在有太阳照着的这一面,它的身体变成了雏鸟的一座遮阳棚。幼儿趴着,头顶和小身体上,覆盖着一大片阴凉。它的爸爸却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它浑身早已汗淋淋了吧。

拜访

科尔又离巢了。

一只穗鵖鸟瞅准时机飞来了,在小金雕的头顶抖动它青灰色的翅膀。小金雕忽地抬起小毛头,扭着脖子,跟着绕飞的小穗鵖鸟把头转了一圈。

它抬头时,脖颈下露出雪白柔软的茸毛,黑嘴巴短而粗大,朝下勾着。嘴上红色的蜡膜亮闪闪的,像金属的光芒。小穗鵖鸟低低地绕了几圈,说了几句话,好像告诉小金雕一个什么消息,便急匆匆离去了。显然,小金雕对穗鵖鸟前来通报的消息没有兴趣,它的嘴巴一张一合,一连打了三个哈欠,抬头张望一番,啄了啄自己的羽毛,懒洋洋地站起来,屁股对着悬崖底下,刺——一条细线喷出去一米远,它拉出一泡屎。

穗鵖鸟刚走,一只岩燕来看望小金雕了。灰褐色的身子在小金雕眼前绕来绕去,它身体两侧各有三个小白点。岩燕边和它玩耍,边在它周围找飞虫吃,好像故意向小金雕夸耀。岩燕飞翔时,嘴巴张得大大的,看到一只小甲虫,呼地冲过去,倒霉的小甲虫就灌进它的嘴里,苍蝇、蚊子紧跟着也灌进了它的嘴巴。它灌得饱饱的,小金雕看得可眼馋了。岩燕满足地飞走了,只剩下小金雕。它卧下来,把头伸得平平的,搁在草窠子上,在太阳底下打瞌睡。

淡蓝的天空,条状和块状的云块聚集,色彩慢慢加重,变成海蓝。几分钟后,松松软软,轻轻薄薄。这边一团团,那边一块块,在巨大的蓝画布上自在游动。

布谷鸟又叫起来。明亮清脆的乐声传送到对面的山上,好像两山各有一只布谷鸟,一唱一和。

啊,四只大鸟来拜访小金雕啦。三只高山兀鹫,一只岩鵐,离得不远,在小金雕头顶盘旋。岩鵐的嘴巴又短又粗,尾巴上有个明显的凹槽。拜访者一出现,小金雕呆愣了一下,转过头,专心地看。它们是谁呢?它们可真大啊。它的头跟着四只大鸟,越昂越高,脑瓜里装满了好奇。

高山兀鹫天生喜欢集群,喜欢吃死尸。先前小金雕卧在巢里打盹儿,几只高山兀鹫结伴而来,可能误以为山崖上有一只将死的幼鸟,准备等在它身边美餐一顿。它们盘旋了几圈,看到小金雕扭来扭去的脑袋瓜,闪烁的眼睛,探明了真相,悻悻离去。

感知

小金雕坐在巢里,把头抬得老高,仰望蓝天。它向往着早一天像父母那样在蓝天上翱翔。

它打量满世界花花草草。对它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可爱的,未知的。瞧,它的头四处转动,它的眼睛圆圆的,像个明亮的水葡萄。只要传来一点细微的动静,小金雕就伸一伸脖子。动静大了,它就把脖子一点一点拉长抬高,使自己更好地探听。

这会儿,小金雕站立着,扭头用嘴巴梳理茸毛,它一根一根地梳,梳得可真仔细啊。茸毛松散开了,变得毛蓬蓬的,很好看。

它的小腿又粗又壮,像个结实的小圆柱。它嘴上的蜡膜金黄金黄,亮晶晶的,眼神是幼稚的,却透出天生的锐利,像爸爸那样,它的小嘴坚硬如铁地朝下弯曲。尽管还是个幼儿,但看它的腿,它的嘴型,它的眼神,就可知这是一种生来勇猛的鸟。

约莫半小时,小金雕突然昂起头,朝着北方,脖子伸直,嘴巴上下磕碰,发出单音节的叫声:“叽——叽,叽——叽”。为什么它突然受到惊动,急切地鸣叫?它感觉到了什么?它看到了什么?

它挪了挪脚,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个突然发亮的小灯泡。

我朝北边望去,科尔在布满灰云的天空,贴着松软的白云,静静地滑翔。小金雕把头抬高了,抬高了。

“叽——叽,叽——叽”,微小急切的鸣叫一声连着一声了,充满欢快和渴望。它看到金雕爸爸了,它幼稚尖细地呼唤着:“爸——爸——爸。”它说:“我饿了,有个家伙在偷看,我害怕。”

尽管父子相隔十几米,孩子感知到父亲的来临,父亲听到了孩子的呼叫。

科尔盘旋到了巢的南面,金雕娃娃把头竖得高高的,朝南扭过去,扭成了麻花,转到后背上了,它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金雕爸爸。科尔在哪边,它的头它的眼睛就转向哪边。它黑溜溜的眼睛上面覆盖着一圈白毛。

科尔没有降落,飞走了。小金雕失望极了,把头耷拉下来,轻轻搁在一片羽毛上,平放翅膀,无精打采。在这个时期,小金雕的任务就是吃和睡。科尔一上午回来三次,探望它的孩子。它的心思一目了然,要对我们严加防范。

我十分好奇,不知金雕娃娃用什么特异功能接到爸爸从高空回来的信息。每次,当它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迷瞪打盹,突然把头抬起来,朝一个方向痴痴地张望,一副焦急的样子,我用望远镜一搜索,绝对不会错,科尔在天空出现了。它在低空中滑翔而来,平静安详,正回家呢。小金雕就这样无声而准确地告诉我们:看,我爸爸回来了。

金雕猎兔

下午,响雷滚动,低空中花朵状的云鼓出来。山间烟雾蒸腾,一片朦胧。伴着雷声,豆大的雨点落下来。高高的灌木枝在风中摇动,像轻声细气的音乐。被雨水洗过的草,真青,真绿。山涧小溪,发出清婉悦耳的流水声,在石缝间蜿蜒而行。

野蔷薇,漫山遍野,高及腰部。叶片如米粒,绽开金黄色花朵。另一种蔷薇,有小树那么高,开白花,梅花形的五个小花瓣儿稠密细碎地挂满枝头。这种灌木在山中最为常见。

科尔站在距巢不远的山冈上,久久地向远处瞭望。科尔的眼睛很大,戴“黑眼罩”,像个天然的防风镜,为它遮风挡雨。金雕的眼力、听力特别好,它们被称为“雕中之王”。科尔在高空飞翔时,能看清地面上的东西,比如一只小老鼠、藏在草窠子里的兔子,就连大雪覆盖住的东西它也能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