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传奇
哈密木卡姆 东疆文化瑰宝
哈密木卡姆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结构及演出方式独具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包括十二个木卡姆乐章(分为19个分章),258首曲调,全部唱完约需10个小时。每一套木卡姆由一首散板序唱、若干首歌曲和歌舞曲组成,以哈密艾捷克单独伴奏,只唱一两段歌词即开始收尾,随即转入多种乐器伴奏的歌曲,接着转入歌舞曲。哈密木卡姆的演出,基本上采用麦西热甫的形式。
哈密木卡姆的歌词,几乎全部采用民间文学作品。作为哈密木卡姆歌曲源泉的民间口头文学,又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甜美而大众化诸多特点。在哈密,民间文学的蕴藏量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哈密地区搜集到的民歌,包括叙事诗在内,已经超过了10000多段,总计40000多行。
哈密木卡姆的音乐结构、曲调、节奏以及演奏乐器、演唱形式,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哈密木卡姆是由古代“伊州大曲”发展而来的,“伊州乐”是当时西域最主要的乐曲之一。早在公元421年西凉政权被推翻后,唐契、李宝来到伊吾(哈密)学习歌舞、音乐达20余年。公元441年,李宝奉调敦煌任太守,带走10部音乐、3部舞蹈、11件乐器,以及30余名伊吾艺人,这中间最著名的是伊州乐,在敦煌最为流行。后来伊州乐传至长安,成为唐朝的宫廷乐曲,并广传长安市井。
原来伊州乐的曲调主要突出了高昂、粗犷、豪放的音乐特点,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当时朝廷派往伊州驻守、屯垦的军队,因为远离故土,想念家乡,其情绪融进了伊州乐曲,使伊州乐曲由单纯的豪放粗犷的曲调,揉进了悲切、伤感的旋律。在回王统治哈密的漫长岁月里,哈密维吾尔族人民在回王的压迫下过着悲惨的日子,他们在演唱哈密木卡姆和民歌时,既有豪放、激昂的曲调,也有悲伤、凄凉的咏叹。每次演唱到激昂的时候,歌声、手鼓声响彻云霄,动人心弦。
哈密木卡姆,共有12乐章(套)、24分章(现存19分章)、258首歌曲,每个木卡姆乐章分为序曲(散板)、歌曲、歌舞曲三部分。
哈密木卡姆的每个乐章都有本地的方言、土语称谓,每首歌曲又都有各自的曲调和名称,乐章名称和曲调名称都与其内容相吻合,这是与其他地区木卡姆极不相同的,也是哈密木卡姆的一大地方特色。
哈密木卡姆每首曲调都有唱词,就连每一分章出现的欢快的麦西热甫和赛乃姆等套曲也是有歌词的,所以说哈密木卡姆从头到尾都是有唱词的,中间没有像喀什木卡姆那样出现间奏曲或器乐曲。这是哈密木卡姆的另一地方特色。
哈密麦西热甫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哈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要了解哈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首先要了解流行于广大农牧区维吾尔族群众中的“麦西热甫”文娱形式,这种形式是维吾尔族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唯一组织形式。
麦西热甫,维吾尔语,意为文娱晚会。在这个晚会上可唱、可跳,可以进行歌曲朗诵、对诗、对毕依提(一种双行诗)、猜谜、说笑话等。哈密维吾尔族就是在这种特有的麦西热甫晚会上传唱表演各种民间艺术,使其得以传承流行。流行于哈密的麦西热甫有柯克麦西热甫、米丽斯麦西热甫、卡尔麦西热甫、春天麦西热甫和巴拉瓦提交麦西热甫(桑葚麦西热甫)等。
柯克麦西热甫
又称玛依萨麦西热甫,俗称为青苗麦西热甫。
秋收结束了,严冬来临,生活在广大农村或半农半牧地区的维吾尔族群众,经常举办柯克麦西热甫。开始是由最先发起者将一些麦种分种在两只花瓷碗里(或葫芦里),待长出幼苗准备邀请亲朋参加柯克麦西热甫时,用一根红绸条轻轻地束住青苗,用红纸剪一对公鸡、母鸡面对面地插在麦苗中间,用苞米花去掉苞米皮插在野刺上,围在麦苗周围,象征白雪皑皑。将麦苗盘放在一个大盘中间,周围摆上葡萄干、杏干等9个干果盘,整个盘子用薄绸头巾罩住。一切准备就绪后,便邀请本村及附近的亲朋好友参加柯克麦西热甫。
夜幕降临,男女老幼穿着新衣服,纷纷来到主人家,开始时,由民间艺人手持哈密艾捷克奏起木卡姆序曲(散板序曲),由2-3人合唱散板序曲1-2段后,手鼓开始有节奏地打起来,笛子、哈密热瓦甫等乐器响起,参加者齐声高唱哈密木卡姆中的歌曲,此时主人起立手托盛着青苗及干果的托盘,边舞边唱。
东道主唱完之后,将托盘双手呈给选中的人,此人就变成了下次办柯克麦西热甫的东道主了。接盘者躬身行礼,大家高喊“巴力克拉”表示感谢,然后东道主和接盘者再次向大家抚胸施礼,邀请大家跳舞;圆圈里同时出现4位(或2位)舞者,各自手持手绢花邀请其他的人(一般是男请女,或女请男),当被邀请者起身跳起来后,鼓声、乐声便格外响亮,助兴者不时高呼“卡依纳”(加油的意思)。这时舞者越来越多,自由地形成了一组组、一对对,恋人们互表爱慕之情,挚友们畅叙往日友谊,积怨者重归于好,误解者重结友谊,欢声笑语、热烈欢腾的气氛一直延续至半夜,最后跳起诙谐风趣的“那孜库姆”舞蹈。
哈密柯克麦西热甫就这样一户户传递举行下去,一直到春播前,最后一户东道主将青苗献给次年冬天的第一位东道主。哈密柯克麦西热甫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作为哈密市、伊吾县农村的一种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东疆维吾尔族的乡土气息。
米丽斯麦西热甫
在婚礼、孩子出生、满月、割礼等喜庆活动迎接贵宾时,人们也要举行麦西热甫,通称为“米丽斯麦西热甫”。晚会开始时,一人手持鲜花或手绢花,邀请一人上场,互相行鞠躬礼,互相交换位置三次后,一人将手中花交给另一人而下场。后一个继续邀请另一人,方法同前,如被邀人起步跳舞,另一人便随之跳,时间可长可短,停止后,复行礼三次,前者退下,后者继续邀请。直到最后阶段,持花者不只请一人,而是在场人员都请,大家都起身,舞蹈进入高潮,鼓手改变打法,变成一手持鼓,另一手猛击鼓面中部,发出震耳的声音,男女舞者越跳越快,歌者此时大声吼叫歌唱,全场情绪达到了狂欢的境界。
卡尔麦西热甫
每年冬季来临,第一场瑞雪下过后,要举行卡尔麦西热甫活动。卡尔,维吾尔语,意为瑞雪。活动举行以前,有一个凑趣者会将一块噶拉哈尔(羊前腿小关节骨)悄悄放在他所到的人家中一个不易被发现的地方。若他被主人发现,当场抓住,则凑趣者必须自己举办麦西热甫。若主人未发现,凑趣者出门后,便大声呼喊,让大家知道,而主人必须举办晚会。
此外,还有新春麦西热甫、巴拉瓦提麦西热甫(即桑葚麦西热甫)等。在举行各种麦西热甫时,还要表演各种民间舞蹈,有反映生产劳动的劳动舞,如春耕播种舞、除草、浇水、收割舞等;有执具舞,如黑灯舞。原是一人表演,舞者头上顶一小碟,里面放清油,碟子的周围点燃九根灯芯,在乐器伴奏下起舞,这个舞蹈原来是在王府里表演的宫廷舞蹈,后来流入民间。
宫廷木卡姆
哈密回王在哈密历经九世,在位二百多年,历代回王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立下了卓越功勋。七世回王伯锡尔(1813~1867年)在位时举行婚礼,曾向哈密5个城镇、12个乡发布告示,选拔优秀的艺人和歌唱家,为他的婚礼助兴。经过严格筛选,挑选了近百人的木卡姆演唱人员。伯锡尔又命专职大臣负责他们的排练、演唱,为婚礼作了充分准备。婚礼结束后,这班人马就留在王宫学习木卡姆,为回王和来宾演出。
宫廷木卡姆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完善,艺术风格日趋成熟,到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时,已经达到完美的境界。1930年之后,这些专业的演职人员大部散落民间,宫廷木卡姆随之消亡。
随着“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成功,哈密艺术界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挖掘整理哈密宫廷木卡姆。2006年5月12日,哈密410位民间艺人和哈密文工团专业演员在哈密回王景区表演了一场精彩的“宫廷木卡姆”,再现了清朝时期回王府“宫廷木卡姆”的风采。
鸡舞
哈密维吾尔族人仍保留着对鸡的崇拜,视鸡为具有神力的祥瑞物。在天蓝草绿、树茂果甜的时候,善于感受生活之美的哈密人就会聚在草地上、果园里弹琴、唱歌、跳舞。鸡舞开始,一女性饰母鸡,一男性饰公鸡,表演相互逗引、妙趣横生的舞蹈内容。又有公鸡为保护母鸡和小鸡与老鹰斗法的,还有公鸡吃小虫的,内容丰富多彩。无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在欢笑中将生活的阴郁一扫而光,代之以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舞蹈,或扮演老鹰,或扮演乌鸦、老猫,或扮演小鸡、小虫,表演内容丰富多彩。
马舞
马舞是流行于哈密市四堡、五堡一带的动物模拟舞,舞蹈诙谐、幽默。舞蹈讲述了一个男子娶新娘的故事。男子千辛万苦娶到新娘,一路上百般呵护,新娘却不领情,处处刁难男子。男子好不容易把新娘娶回家,掀起盖头一看,新娘竟然是个男子汉。马舞动作滑稽,妙趣横生,深受维吾尔群众喜爱。
卜勒干
在哈密木卡姆中的舞蹈中,幽默诙谐的舞蹈“卜勒干”特别引人注目。
“卜勒干”翻译成汉语是“跳蚤”之意。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年年风调雨顺。可是后来很多人家的小孩被蝎子蜇死,而且蝎祸大有蔓延之势。国王一筹莫展,百姓怨声载道。国王发布诏书,设重奖求救,有一智者向国王建议家家户户养“卜勒干”。此法果然有效,蝎子很快被消灭,但不勒干却越养越大,又不听话,又不干活,最后惹恼了主人,只好把它杀了。
哈密木卡姆第一套《琼都尔木卡姆》第二章第13曲就记录了这段幽默诙谐的传说:
我的跳蚤是好汉,在我被子里安眠;
我把它扔进水里,它向我直翻白眼。
它留着两撇胡子,蹄子是金刚宝石;
我向它瞥了一眼,当即把耳朵竖起。
我把它当作公驼,给它套上了鼻桊;
驮上六个月干粮,和情人一起骑上。
左吆喝它也不走,右吆喝它也不走;
松土上它要打滚,烂泥里它栽跟头。
惹得我怒火上升,割断了它的咽喉;
出了七十斤精肉,出了六十斤肥油。
给这人送上一斤,给那人送上一斤;
剩下的散了布施,皮子留给我自己。
我把那皮子送去,交给了艾沙皮匠;
又从他那里要回,交给了穆沙皮匠。
熟皮子用了六月,裁皮子用了一年;
阿訇们做了刀鞘,大娘们做了针囊;
还剩了半张皮子,我把它送了鞋匠。
阿肯弹唱 哈萨克族民间游唱
哈萨克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丰富多彩,民歌、叙事诗、英雄赞美诗、民间故事、格言、谚语等民间文学独具特色,特别是哈萨克民歌,更是别具一格。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民歌在哈萨克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哈萨克民歌丰富多彩,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习俗歌、诙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
哈萨克族中有很多民间歌手,人们对其中优秀的歌手称之为“阿肯”,即游唱诗人。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巴里坤草原和哈密西山山区等地,每到盛夏季节,都要举行传统的文艺盛会——阿肯弹唱。届时,各牧村(阿吾勒)选拔出的优秀歌手,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前来对歌、赛歌,附近牧民也都骑马前来观看。
弹唱会开始,由所在牧村的年长妇女,向牧民撒“包尔萨克”(油炸面食)、奶圪垯和糖果。年长的老人和区乡干部要向歌手及牧民祝贺;有名的老阿肯也要登台,以诗歌的语言表达对盛会的赞扬和希望。然后,弹唱会在古老的序曲中开始。
阿肯们日以继夜地唱,唱到最后的就是优胜者。围观的牧民亦可加入对唱和合唱。他们唱出了旧社会的苦难、新社会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弹唱会以对唱为主,对唱有两人对唱、四人对唱,亦有一人弹唱叙事长诗的。对唱,必须是对方唱什么,歌手就要回敬什么,曲调可任意选择。对歌唱到精彩时,牧民们便会爆发“咧,拜力!”的喊声。阿肯们不但会弹、会唱,还能即兴创作,难倒对方,使对方无词以对。阿肯弹唱除了对唱外,还有独唱、合唱等,围观牧民亦可加入对唱和合唱。
阿肯弹唱伴随冬不拉的琴声,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边弹边唱。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阿肯用婉转悦耳的歌声,反映着哈萨克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阿肯的弹唱,形式比较简单自由。阿肯所具备的条件是一匹马和一把自制的冬不拉,走遍天下,唱遍天下。阿肯弹唱会期间,有时还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摔跤、跳舞等活动。
赛马,源于哈萨克族各部落推出选手参赛,以选手胜负卜算部落吉凶,后来,此项活动成为挑选兵丁的测试和训练项目,现在已演化为群众性的体育竞技活动。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有了好骑手,骏马生双翼”。那些在比赛中获胜的马匹总是受到赞扬,被誉为是“拜盖阿特”,意思是最好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