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娶媳妇,得意;看别人娶媳妇,喜庆。了解婚俗、参加婚礼,自是大快大乐之事喽!吐鲁番,被学界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历为中原、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多元文化荟萃之地。这里的维吾尔族婚俗,就反映了西域多元文化的融汇、传承。阁下不信吗?请听“老鬼”在吐鲁番慢慢道来。
首先,小伙子如果看上了哪个姑娘,父母也同意,那就得由父亲出面,再请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带上5个或7个馕,去女孩家提亲……而这,和俄罗斯族的传统提亲方式极其接近——只不过俄罗斯人把“5个馕”改换成1个大面包而已。
姑娘出嫁之前,母亲会请几位关系亲近的女亲友为女儿办个小仪式:先为姑娘把长发从中间分开,不留刘海,梳成两根大辫子,再用棉线把姑娘脸上的绒毛绞除干净,表示她已经是一个即将出嫁的女人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汉族地区婚俗中的“盘头”、“开脸”——“黄毛丫头”、“黄花闺女”已经成熟,将为人妇的标志呀。
接下来就绕开其他程序,说到婚礼了。吐鲁番的维吾尔婚礼与新疆其他地方的一样,清晨,先在新娘子家中举行伊斯兰教的“尼卡”仪式,由阿訇主持,不奏鼓乐,没有歌舞,庄重而严肃,却也不乏风趣幽默。按传统,这个宗教仪式只有两亲家及其亲友可以到场,一般是不许外人介入的,而“老鬼”却有幸被“特批”参加过几次。但见葡萄架下,面对老阿訇肃然而立的是新郎及其伴郎,还有伴娘,新娘子这会儿是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出来的。正襟危坐的阿訇,手抚《古兰经》念上几段经文,大意是祝福和劝诫。随后,阿訇一脸严肃地叫着一对新人的名字,先问新郎官:“艾克拜尔,你愿意娶阿娃汗为妻吗?”小伙子当然是神气活现而略带羞涩地马上答道:“我愿意!”其坦率和急切,自然引起了在场人们的阵阵欢笑。接着,老阿訇又面对新娘的代表——伴娘,朗声问道:“阿娃汗,你愿意嫁给艾克拜尔为妻吗?”话音未落,伴娘便“噔噔噔”跑到新娘所待的房间传达问话。而新娘呢,羞答答地半晌不回话,阿訇往往要连问三遍,新娘才蚊子叫一样嘟囔出声。伴娘便又“噔噔噔”跑出来,红头涨脸激动地答道:“她说,她愿意!”伴娘的大方和“狼狈”便又引起大家一阵开怀大笑。这时家中人便递给阿訇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盐水和一个馕。阿訇用手把盐水洒到馕上,然后把馕往旁边一丢,新郎、伴郎还有伴娘应声而起,一拥而上,去抢那馕,然后让一对新人吃下,据说谁先抢到吃下,谁就将是小家庭的“当家人”。当然一般来说总是新郎官先抢到,因为新娘子在房间里不能出来,男方占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呢……
不知为什么,“老鬼”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便立即想起了在欧洲基督教堂举行婚礼的情景,只不过在这里,神父被改成了阿訇罢了;还有,至今在东欧、西亚民间,仍有着向贵宾赠送面包和盐的仪式。看起来,以如此方式表达盐崇拜、粮食崇拜的古老风俗,其交融、传承也是非常广泛的。
午饭后,新郎该去接亲了。在此前后,有一些细节是不可忽视的。那是在2004年的9月,“老鬼”带着旅游卫视的摄制组去参加吐鲁番亚尔乡的一家维吾尔族婚礼。接亲之前,只见婆婆端着一铲炭火,沿着新房、客房的四角各走了一周。“快拍镜头呀!”“老鬼”见那几个摄制人员像“棒槌”一样还在傻呆呆地看着院子里的人们欢歌劲舞,忍不住大喝了一声。“她那是在干什么呢?”摄像、编导手忙脚乱拍完,仍懵懵懂懂地问我。
“这是一种火崇拜的表现方式。古老的萨满教还有祆教,在这里流传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维吾尔族和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中还保留着数不胜数的原始宗教遗风。待会儿你们就可以看到,接亲的车子还要压着一堆火驶过呢!在古老宗教的教义中,火是神圣的,吉祥的,是可以避邪、除祸的呀!
“另外,全村的人还有远近的亲朋都会来贺喜。你们看,进院子前,男女老少客人都要从主人端着的盘子里,取一块馕蘸着盐水吃下去。这跟东欧、西亚的人们接待贵宾的习俗,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随着接亲的队伍,我们又一次来到新娘家。庭园里、葡萄架下,早已成了欢乐歌舞的场地。经过一番周折,新娘子总算露面了,而有趣的是,新娘子却是被她的舅舅抱上喜车的!娘舅亲,亲娘舅,这本是汉族的习俗呀,可在吐鲁番,“老鬼”和同行者却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这一幕!
这还不算,维吾尔女宾们互相见面,一般是按照伊斯兰教的规矩,双手平端胸前,嘴里轻念着祝福的话语,然后双手往脸上象征性地一抹,礼毕。而在吐鲁番,女人们双手抹脸之后,还会把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这令人马上联想到佛教曾在这里流传了1000多年!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阁下,“老鬼”并没有向您介绍吐鲁番婚俗的全部程序,如果想了解得更多些,最好是身临其境,参与其中。“老鬼”当然是希望,通过上述文字,阁下如有机会参加吐鲁番的的维吾尔婚礼,能看出更多的“门道”来!
如果您正准备办喜事,“老鬼”给阁下出个好主意:可以到吐鲁番举办维吾尔族式婚礼——娶(嫁)心上人为媳妇(老公),扮维吾尔新郎官(新娘子),不亦快哉!
这不是“老鬼”忽悠人,吐鲁番有关部门,正准备开展这一旅游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