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地方地名故事
17129800000021

第21章 木垒河

木垒河原来叫芦花河,河面很宽,河水很急。据说唐朝时候的樊梨花西征经过这里时,被河水挡住了去路。乘船吧,当时又没有船,怎么办呢?樊梨花很着急,便接二连三地派出许多探子,顺着芦花河上下寻找,看看有没有能渡过河去的地方。探子一个一个地回来了,都说没有找到能渡过去的地方。

樊梨花更着急了,又派先锋官薛丁山再去寻找。薛丁山骑着马顺流而上,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了分水岭。但见河水在这里一分为二,分南北两个方向流去,山北芦花河里的水大,山南河里的水小。薛丁山回去后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樊梨花,樊梨花立即又带了一部分将士来到分水岭查看地形商讨渡河的办法。从地形上看,分水岭像一个鱼的脊背。这里的水虽然比较浅,但水流得很急,人马还是不能渡过。大家一时都没有了主意,决定先到树林里休息一下再说。到了树林里,樊梨花看见到处都有枯死的和被山洪冲倒的树木。这时,她高兴地大喊一声:“渡河有办法了!”随行的将士们不解地问:“将军,想出了什么妙计,如此高兴?”樊梨花说:“古人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只顾着急,怎么没想到搭桥的事呢?”大家听后,也很高兴,又在一起详细地商量了怎样搭桥的办法,然后把部队带到分水岭,开始用木头搭桥。可是,由于水流很急,推到河里的木头很快便被水冲跑了,桥搭不成。这时,一个老兵献计说:“用一层石头一层木头垒起来往前铺,水就冲不动了。”樊梨花采用了老兵的办法。结果,一条大坝垒成了,所有的将士都顺利地渡过了芦花河。

后来,由于木头坝把往芦花河流的水挡住了,芦花河里只剩下从木头缝里流下来的一点点水,人们就把芦花河叫做了木垒河。

讲述者:丁凤年

采录者: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