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百慕大
17128900000029

第29章 陆地上的魔鬼之地(3)

“死亡谷”也不是绝对的禁区,有些人却能安然无恙地通过“死亡谷”,未发生过意外。在“死亡谷”边缘一些怪石林立、峰岭险峻的地段,已辟为自然奇景区,向游人开放。

美国科学家认为,这个“死亡谷”是一个不寻常的自然之谜,要彻底查明一部分人进入谷地死亡的原因,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在印尼爪哇岛上有一个死亡之洞,位于一个山谷中,共由六个庞大的山洞组成。令人惊奇的是,据说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站在距洞口6~7米远的范围之内,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进去。一旦被吸住,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脱身。因此,洞口附近已堆满了各种动物和人的尸骨残骸。死亡洞为何有生擒人兽的绝招?被它吸住的人和动物是慢慢饿死,还是中毒而死?迄今都无人能作出回答。

有趣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与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个死亡谷。

它们与上述的美国死亡谷恰好相反。它们不会危害人类的生命,但却经常威胁着飞禽走兽的生存。据科学家统计,在该两地,每年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600多头,所以意大利人称它为“动物的墓场”。至今,人们也无法解释它的死因。

巨石自动升空之谜

在印度西部的希沃布里村,有一对能随人们的喊叫声而自动离地腾空的巨石。这种现象似乎表明重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为改变。

希沃布里村距孟买城约有185千米。在这个小村里有座安葬800年前逝世的伊斯兰教托钵僧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的圣祠。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往争睹的圣石,就并排摆放在圣祠前的陈旧台阶上。

这两块圣石只允许男人上前接近,大的一块重约90公斤,小的一块略轻些。只要人们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巨石下,同时异口同声且不停顿地喊着“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奇——奇”,发奇字的声音尽可能拖得长一些,这样,沉重的圣石就会像活人般地顿时从地上弹跳起来,悬升到约2米的高度;直到人们把达尔维奇的名字喊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它才会落回到台阶上。圣石升高的这个过程,可以反复数次。

马克·鲍尔弗是专程赶去目击圣石升空的众多见证人之一。开始他没掌握好叫喊达尔维奇名字的诀窍,因而失败了;后来他掌握了要领和人们异口同声地高喊,岩石果然活了似的跳起,升腾空中,随之噼啪落地。鲍尔弗激动地喊起来:“再来一次!”岩石又一次升上天空。“真灵。”他完全信服了。

据记载,这巨石的升空方法是达尔维奇生前透露给人们的。800年前,圣祠所在地原是一座健身房,那两块巨石是供摔跤手来练习使用的。儿时的达尔维奇经常光顾这里,他常常显示出自己过敏的生命机能和超人的力气。过了许多年,在健身房拆除后,达尔维奇这位伊斯兰教徒对周围的人说出了这样的秘密:“那两块巨石任你们使出全身力气也未必可以举起,除非你们重复叫我的名字。”他还告诉人们,用1根右手手指就可使那块大的巨石升空,而那块较小的岩石需用9根手指头同样也能使它升起。至于更多的秘密,达尔维奇只字未提。

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一直沿用达尔维奇教给的方法来使岩石腾飞。

现在,尽管科学还无法解释圣石升空的奥秘,但前去希沃布里村观看这一奇景的人却越来越多。印度国内的《亚洲》杂志等刊物都曾专题介绍过有关情况;《信不信由你》的系列电视片中也拍入了圣石升空的稀世镜头。确实,不管你信不信,任何人都可以亲身去参加一次圣石升空活动。

沉重的岩石飘然离地的秘密何在?难道人们采用的特定方式能够改变重力作用么?不过,人们统一使用右手的手指、统一发出共同的声音,这究竟能够与物理力作用的变化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呢?

专“吃”新娘的马路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埃及阿列基沙特亚市有一条勒比·坦尼亚大街,自1973年3月以来,已先后有6位新娘突然在行走时不知去向,致使路面被掘翻了数尺深。在第一次新娘失踪事件中,新郎是职业摄影师阿克·沙德,妻子名叫梅丽柏。这对夫妇正在坦尼亚大街上散步,突然间路面上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洞穴,新娘梅丽柏跌下洞中,随即踪影尽无。警察为此发掘了现场,费时长达1年;其间又发生了第2起新娘失踪案。那是当年的10月,一对来埃及旅游的美国夫妇正好奇地在坦尼亚大街上漫步游览,新娘卡闻泰夫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失足陷入一个刚刚在面前出现的坑穴中,身子一晃,人就再也看不见了。

其后的1974年、1975年、1976年连续几年,又发生了4起新娘失踪案件。其中,1974年5月失踪的是一位希腊籍新娘哥特尼夫人;1975年则有2位埃及本地新娘分别在结婚数月后失踪;1976年1月13日,发生了有记载的新娘失踪案中的最后一起(截至目前为止)。

这是一对结婚只有2个月的夫妇,丈夫是25岁的皮尔,新娘是23岁的阿菲·玛利娅。玛利娅正同丈夫并肩走在坦尼亚大街上,忽然她好像被什么力量拖拽着,跌倒在一个直径约60厘米、深约15厘米的洞穴间,一下子失去了踪影。事后,警方调来水务局的工人,利用铲土机,从坑穴处将路面整个掘开,并向下深掘了约1.5米,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

警方为此成立了专案小组,负责对发生在勒比·坦尼亚大街上的一系列失踪事件进行周详的调查。尽管警方注意到失踪的都是年轻漂亮的新娘,但到头来还是无法结案。发生在埃及的“劫美路”事件,不仅被记入官方的历史,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科学家前往阿列基沙特亚市进行调查,希望能够找出造成美丽新娘突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失踪的真正原因。

埃及考古学家准哈布博士提出,坦尼亚大街下可能有古代的水井或贮水池,因而路面突然出现洞穴并不出奇。警方在发掘开路面后,并未发现任何有关遗迹;况且失踪的都是清一色的新娘。所以准哈布博士关于失踪者落入路面下古水井的推测,无法使人信服。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片同样神秘的安琪儿森林,几年间在这里失踪的全是8~9岁的儿童,而且他们都是在距周围的人数米范围内毫无声息地失掉踪影的;事后又寻找不到任何线索,为此该森林被叫做“拐孩林”。最早的一起儿童失踪案发生在1957年3月的早晨,8岁的汤姆·鲍曼和他的父亲、姐姐、2位堂兄在林间散步,汤姆仅仅是在往前多走了数步,就再也未能重新露面。闻讯而来的警察和400名志愿搜索者苦苦搜寻,但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找到。汤姆上天了,还是入地了呢?此事发生7个月以后,2名儿童贝克和黑威尔也在这附近莫名其妙地消失掉了。到1960年7月,又有8岁男孩克洛曼突然失踪在林间。凡此种种,都有待于人们弄清真相。

冬暖夏冷地带

也许你知道有冬季从地下冒出热气的地方,也许你听说过有夏季从地下冒出冷气的地方,那么,你是否知道集夏冒冷气、冬冒热气于一身的地带呢?这一非常罕见的地带就在我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县,总长约15千米,从桓仁县沙尖子镇船营沟向西南延伸到宽甸县的牛蹄山麓。

据有关报道,还在20世纪末的一个夏天,桓仁县沙尖子镇的农民任洪福在堆砌房北头的护坡时,偶然注意到扒开表土的岩石空隙里,不断冒出阵阵寒气,感到非常惊讶。当时任家就在冒气强烈的这段护坡底角,用石块垒成了长宽各约半米,深不到1米的小洞。至今这个小洞所表现出冬热夏凉的特点,仍然令人不解。

盛夏洞内温度仅-2℃,石缝为-15℃,洞口放鸡蛋冻破了壳,洞内放杯水变成冰块,雨水泄入石缝冻成缕缕冰柱。人们站在洞口六七米外,只一两分钟就冻得发抖。据说,1946年的夏天,一个国民党军官将大汗淋漓的战马拴在洞口附近的树桩上,第二天早晨,这匹马已冻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了。近几年来,每逢夏季,任家都利用这口天然小冻库为街上的饭店、医院、兽医站等单位储存鱼、肉、疫苗、菌种等,冷冻效果十分理想。

然而立秋以后,周围地温不断转冷,而这里的地温反而由冷趋暖。到了严冬腊月,野外冰封雪冻,寒风凛冽,各种草木都纷纷枯萎凋零,但在地温异常带却是热气腾腾,温暖如春。凡是山冈上冒气的地方,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冰雪,特别是任家屋后,种下的蔬菜叶壮茎粗,青草茵茵。1986年,任家在冒气点上平整了一小块土地,上面盖上塑料棚,栽种大葱和蒜,割了两次蒜苗。据测,棚内气温保持在17℃,地温保持在15℃。

自1984年8月,桓仁发现异常地温带的消息在《本溪日报》、《辽宁日报》披露以来,国家地震局、冶金部、辽宁省、本溪市和桓仁县的地质部门及新华社等新闻单位,曾多次派人来这里进行实地考察,进行一系列的仪器测试,并就其成因开展学术讨论,至今尚未定论。有人认为这里地下有庞大的储气构造和特殊的保温层,使地下可以储存大量的空气,而且使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慢得多。

冬季,冷空气不断进入储气构造,可以一直保温到夏季才慢慢放出来;而夏季进入的热空气又至冬季才慢慢释放出来。也有人说,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这里的地下可能有一冷一热两条重叠的储气带,始终在同时释放冷热气流。遇到寒冷季节时,冷气不为人发觉,而热气惹人注目;遇到暑热季节时则寒气变得明显。还有人猜测,大概这里地下的庞大储气带上有一些方向不同且会自动开闭的天然阀门,冬天呼进冷气,放出热气,夏天吸进热气,放出冷气……

更令人惊讶的是,1987年在原址以南300米处,又发现了一处类似的神奇土地。

人们期望科学家能及早弄清这异常地带的奥秘。

渤海湾内的水下影像异常之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地球的观察就是如此。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站在天外,再来观察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就会发现许多地球上看不到的各种人间奇迹。

在对渤海湾卫星图像进行解释时,科学家发现多波段彩色合成的卫星图像中有一清晰方正的矩形影像异常,中间有一中线将其分成两个方格。矩形影像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中心位置在大连市西北方向约79千米处渤海湾内。矩形影像异常的纵边与子午线一致,上下底边与纬度线平行,从经度和纬度上量恰好都合14分,这种巧合不像自然现象,而像是与人类的活动分不开的,并体现了与天文地理上的自然联系,这种方方正正、坐北朝南的布局似乎体现了我国古代城池建筑的风格。会不会是沉陷在海底的水下古城池的显示呢?为此,科学家搜集了有关水下资料,从水深图中发现有三条浅水带与影像三条纵边吻合。该区附近平均水深在30米左右,三条浅水线深在10~20米之间,说明该异常为一正地形显示,这与推测影像为古城池的解释相一致。为了进一步探索上述推测,科学家走访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几位考古专家。据他们介绍,在辽东半岛和沿海岛屿曾发现过多处唐代小古城遗址和囤粮遗迹,但其规模都很小,从史料中查不出该地曾有过大型古城遗址的记载。

他们认为,如系古城,规模如此之大似乎不太可能,但从影像特征来看,图像如此之规正,不排除人工遗迹这种推断的可能性,建议水下验证。

此外,科学家还走访了有关单位,根据古地理研究,渤海湾有过多次海进海退,最后一次海浸距今约六七千年左右,从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分析是不太可能完成如此巨大工程的。那么,是否是沙俄或日伪时期偷建的水下军事工程呢?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似乎完成这样大的水下工程也并非易事,这种推断从有关单位得到的回答也是否定的。

渤海湾内水下影像异常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海底地形地貌或海底地质构造现象的显示吗?如果是,这样规则的图形是很难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的,亦不好断言定论,但是,鉴于该异常位于郯庐断裂西侧边缘,该区地震频繁,新构造运动强烈,因此不能排除古代人类活动的人工遗迹因地壳下沉被海水淹没形成影像异常的这种可能性。

不管目前如何解释,对渤海这一影像异常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如果这系人类活动遗迹的推测得到证实,无疑对研究渤海湾的形成、古地理的演化变迁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将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神农架之谜

神农架,在中国湖北省西部的大巴山区。面积有3200平方公里,是我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神农架属于秦岭东延部分,海拔差不多都在千米以上。它的主峰叫“大神农架”,海拔有3053米,人们都称呼它是“华中第一峰”。

神农架古木参天,长着大量的冷杉、华山松、桦、栎等树,还有珍贵的植物紫荆、青檀、香果树、珙桐树等;药用植物有1200多种,素称“华中绿色宝库”。神农架的森林里栖着白熊、野猪、水獭、麝獐、灰铃、金钱豹、白狼等野生珍禽异兽。神农架不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物资源,还有着许许多多让人难以琢磨的谜团和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