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百慕大
17128900000024

第24章 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7)

希腊亚各斯海滨的“无底洞”

人们所说的“无底洞”,就是特别深的没有底儿的山洞。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边,有一个描述孙悟空在陷空山无底洞大战黄毛老鼠精的故事。在《山海经·大荒东经》里面记载着:“东海之外有壑。”《列子·汤问》中也记载着:“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入绂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减焉。”意思是说,渤海的东边,有一个无底洞,名字叫“归墟”,不论是天上的雨水,还是地上的河水,全都流进了归墟,却永远也灌不满。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说的无底洞只是神话故事。《山海经》和《列子》记载的无底洞,人们又没有办法考证是真是假。按理说,咱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圆的,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的,不会存在什么无底洞。可是话又说回来,不管是《西游记》,还是《山海经》和《列子》却记载了地球上确确实实存在着无底洞,人们总不能凭空想象吧?

那么,地球上到底有没有无底洞呢?实际上,地球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个“无底洞”。

这个无底洞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它靠着大海,每当海水涨潮的时候,汹涌的海水就会排山倒海一样“哗哗哗”地朝着洞里边流去,形成了一股特别湍急的急流。

人们推测,每天流进这个无底洞的海水足足有3万多吨。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的海水“哗哗哗”地往洞里边流,却一直没有把它灌满。所以,人们曾经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呀?那样的地形,不管有多少水都不能把它们灌满。不过,这类地形的漏斗、竖井、落水洞都会有一个出口的,那些水会顺着出口流出去。可是,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这个无底洞,人们寻找了好多地方,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找到它的出口。

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曾经派出一个考察队,来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想揭开这个无底洞的秘密。

考察队员们采用的是这么一种办法:他们先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放在海水里边,然后看着这种染料是怎么随着海水一块儿流进无底洞里边去。接着,考察队员们赶紧分头去观察附近的海面和岛上的各条河流、湖泊,看看有没有被这种染料染出颜色的海水。

可是,考察队员们费尽了力气,察看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被染料染了颜色的海水。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是海水的量太大,把有颜色的海水稀释得太淡了,让人们根本看不出来吗?

考察队员们只好回去了。可是,他们一直没有甘心。过了几年以后,他们研究制造出来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粒子。这种塑料粒子比海水稍微轻一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底,也不会被海水溶解了。

这一天,考察队员们又来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那个无底洞。

他们把130公斤的塑料粒子都倒进了海水里。工夫不大,这些塑料粒子就顺着海水流进了无底洞。考察队员们心想:“现在,哪怕只有一粒塑料粒子在别的地方冒出来,我们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就可以揭开这个‘无底洞’的秘密了。”

但是,结果又怎么样呢?考察队员们发动了好多人,在各地水域里整整寻找了一年多的时间,一颗塑料粒子也没有找到。

那么,这么多的海水流进无底洞,最后究竟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个无底洞的洞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一个谜!

神秘的“海底铁塔”

俄罗斯《特异报》披露了美国“艾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1964年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底发现神秘“铁塔”的部分情况: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公里左右时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到4500米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的考察工作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了奇特的东西。将该胶片放大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从塔的中部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与铁塔呈精确的90°夹角,每个芯棒的末端都有一个白色小球。综合起来看,照片上的东西很像是一座塔式发射天线。

研究人员认为,这座“铁塔”是智能生物建造的,并说,水下摄像机能拍到这个神奇的水下建筑物简直是天大的幸远,因为海底如此浩瀚无垠,而摄像机已输入电脑程序,它只有间隔固定的时间才开机拍摄。

1964年12月4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完成使命,驶入新西兰的奥克兰港。船员登陆后,把这张8厘米×10厘米的海底神秘“铁塔”照片拿给一位记者看。记者问随船的海洋生物学家托马斯·霍普金斯:“这是什么东西?”生物学家答说:“显然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我不想说这座海底铁塔是人建造的。”倘若这样,会产生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什么人以何种方式到达如此深的海底?是出于什么目的的建造?

不久,新西兰的UFO研究者把照片寄给美国从事月球遥控器指令研究的航天专家C.霍尼,请他对此做出解释。他说,凭我多年从事研究的经验,这个神秘的“海底铁塔”是测量地球地震活动的传感器和信息转发器,建造者可能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他们借助这套先进的仪器,及时而准确地把地球信息传送到他们的母星,与此同时,也可能以地球某个学术团体的名义将情报传给各国政府。

时间已过了30多年,可是围绕海底“铁塔”这个神秘事件,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人在第二年、第三年……是否又去进行更深一步的考察研究了(行家认为,美国人绝不会对这么重要的发现置之不理)?如果后来进行了多次考察,还有什么更惊人的发现?为什么不见诸报端?

神秘的海难巧合事件

辽阔的海域,有多少费解的谜啊!这次我们向你介绍的,是神秘的海难巧合之谜。

1664年12月5日,一艘船在米勒海峡沉没。船上有81名乘客,惟一生还者名叫休奇·威廉斯。1785年12月5日,一艘载有60名乘客的船在同一地点遇难,唯一的幸存者也叫休奇·威廉斯。1860年12月5日,又一艘海船在此地遇难下沉,25名乘客中的唯一生还者又叫休奇·威廉斯。

海难,是经常发生的,但上述几次海难,在时间、地点和遇难生还的人名、数量上发生如此惊人的巧合,令人惊讶。

还有一些是情节上的巧合。

1982年5月4日,巴西炮艇“阿拉克里亚”号的一名水兵,发现海里有个瓶子,他把瓶子打开,发现有一张《圣经》上的纸,上面用英文写着:快速船“海的英雄”号发生叛乱,船长莱斯基被杀,一等驾驶员溺海。我是二等驾驶员,才免于一死。他们要把船开向亚马孙河,现在的位置是西经28°,南纬22°,请急来解救。

两小时后,“阿拉克里亚”号发现了发生叛乱的“海的英雄”号,便发射空炮迫其停驶,并派人登上该船;解除叛乱船员的武装,救出二等驾驶员和两个被囚船员。

一等驾驶员亨滋惊异地叫:“叛乱在今天早上发生,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副官比依拉中尉说:“我们是从海里捞到你们的情报。”

“情报?”亨滋更惊异了。“我们并没有发出任何情报啊!”比依拉拿出了信,亨滋看了纸上写的字后说:“写得很对,但这并非我们写的。”这真是怪事,所发生的叛乱和纸上写的一样,只是被杀的船长叫莱恩斯·云夫,而不是莱斯基。

是谁写了这张求救的神秘字条?

第二年,“海的英雄”号回到英国,叛乱的船员受到军事法庭审判。这才发现了使人惊奇叫绝的“巧合”的秘密。原来这艘发生叛乱的船,是以16年前在伦敦出版的约翰·巴米顿所著《海的英雄》一书命名的。巴米顿在出版这部书时,异想天开地想出一个奇妙的宣传方法,才使这部书出了名。他从书中摘出一些片段,分写在纸上,放进5000个瓶子,扔进大海,任其漂流。这些瓶子在大海中大多被人捞去,但有800个不知去向。其中的一个,在16年后被“阿拉克里亚”号的水手捞到,因而粉碎了“海的英雄”号船员的叛乱。

更有趣的是——虚构的故事和事实发生的“巧合”。英国作家摩根·罗伯逊写过一部小说《徒劳无功》,讲述了一个冰海沉船的故事:1899年,邮船“泰坦”号从英国南安普敦驶向美国,但这艘邮船在首次航行的途中撞上冰山而沉没,许多乘客葬身鱼腹。14年后,不可思议的“巧合”使小说变成了真实。1912年4月14日夜晚,一艘皇家邮船首航途中触冰山而沉没。这艘皇家邮船名为“泰坦尼克”号。

而且这不幸的事件中的许多细节和小说的情节几乎一模一样。罗伯逊小说里的“泰坦”号几乎就是“泰坦尼克”号的真实写照。船的名称相似,大小相仿,乘客均为3000多人。都是处女航,航行速度相似,均为触冰山而沉没,人员也都是损失惨重,同样是由于救生艇不够也让多人丧生,两船均号称“永不沉没”,结果两船都在北大西洋为冰山撞沉。

这些神秘莫测的巧合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一些数学家认为可以用统计学的概率来解释。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位数学家对一次巧合的可能性进行了计算,最后结论为:约117年中才会出现一例,但有些科学家认为,某些巧合涉及到许多不定因素,这样会使其发生概率趋近于极小,或几乎不可能。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巧合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概率论的预测,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巧合,必然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于宇宙体系的结果,为此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同步性”,以此来解释这些看似不相关而实际有联系的无法预测的巧合现象。著名物理学家戴维对巧合现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他认为,粒子和人一样,可以互相影响,万事万物都以一种“蕴含法则”的形式互相联系,即不同的人由于某种因素相互感应,可能在同一时间看法相同,观点一致,几率相同。

至于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巧合,即哲学家承认的“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是蕴含法则在时间这一因素出现不吻合的“巧合”,但这种理论作为假说并未得到科学界的首肯。究竟“巧合”的庐山真面目如何?还是一个未知的谜。

30多名跳水健将同时失踪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杰拉尔德·弗尼斯是个英俊而勇敢的水上运动员。1980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美洲杯”高度跳水比赛中,他将标高提到150英尺线上。令人振奋的高度,一下子使整个跳水场沸腾起来。这是人类高度跳水比赛的第一次。无数台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杰拉尔德·弗尼斯。他完成了跳板、跳台在空中的直体、屈体、抱膝3种连续动作,场内一片喝彩声。

比赛继续进行,又有29名勇敢者站在150英尺高度,同样完成了跳板、跳台空中的连续动作即直体、屈体、抱膝。个个做得完美无缺,与弗尼斯不相上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评委会无法排列名次。这时,克罗斯大亨对评委说,比赛继续进行,他承担变动后比赛的全部费用。克罗斯是美洲闻名遐迩的服装大王,他想在北欧打开销路,于是他将高度跳水比赛地点定在挪威一座神奇的半岛。

30名高度跳水健儿,相继来到挪威这个神秘半岛,准备决一雌雄。为防止事故发生,组委会配备了四艘救生艇。选手们身着玫瑰色的运动裤,在做跳水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评比的唯一标准是,看谁最先露出水面。这一动作的关键是入水角度,另外还有当脚离开大地时产生的初速。

一声枪响,30名勇敢者的双脚离开岸土。洁白的肤色,玫瑰色的运动裤,背景是呈翠绿略带黄色的岸土,他们宛如30颗镶嵌在山间的宝石刹那间消失了,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两个小时过去了,仍不见一个人露出水面。观众骚动起来……种种猜测撕裂了岸上亲友们的心。

一天过去了,仍无一人回到海面。上司派一名潜水员入海探视,四个小时后却不见潜水员上来。船长判定潜水员氧气已用光,肯定葬身大海。船长决定再派一名有经验的潜水员下去,并给他配带安全绳和通氧管,以保证潜水员的安全和长时间能在水下作业。当潜水员下降到150英尺深度时,一股强大的力量把船上的潜水辅助装置全部拖下海底。

第二天,克里斯蒂安桑的《明星晚报》刊登了30名高度跳水者跳入斯卡格拉克海峡有去无回的消息。组委会不敢贸然行动了,他们请求瑞典派潜艇侦察海底。一艘ST-360型微型侦察潜艇,奉命赶到指定的海区。令人难以想象,微型潜艇也是一去不返。

目睹眼前一幕幕惨景,豪克逊博士陷入沉思。关于该处海底的地质情况至今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再不能盲目从事救援工作了。他请求美国派来海底调查船,并亲自主持这次调查。WMAK-48海底调查船移动到这个神秘的海区时,指示器立即发出了停机的指令。豪克逊博士从电视监视器里看到了一股潜流在船前不远的地方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