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17128500000040

第40章 湖北神农架之谜

神农架,在中国湖北省西部的大巴山区。它的面积有33200平方千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

神农架属于秦岭东延部分,海拔差不多都在千米以上。

它的主峰叫“大神农架”,海拔有30053米,人们都称呼它是“华中第一峰”。

神农架古木参天,长着大量的冷杉、华山松、桦、栎等树。还有珍贵的植物紫荆、青檀、香果树、珙桐树等;药用植物有10200多种,素称“华中绿色宝库”。神农架的森林里栖着白熊、野猪、水獭、麝獐、灰铃、金钱豹、白狼等野生珍禽异兽。神农架不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物资源,还有着许许多多让人难以琢磨的谜团和奇怪现象。

野人之谜

“野人”,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是在神农架那神话般的原始森林里时隐时现的幻影。然而,越是梦幻中的怪影,人们越是好奇,越是想捕捉它,越是抵挡不住它的诱惑:这就是“野人”的魅力所在,或许也是古代人之所以称“野人”为“山魅”的原因。

“野人”,这个令人神魂颠倒的千古之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多少有志之士为之倾倒,梦里寻他千百度。其中,不仅有黄万波、袁振新、周国兴、李健、刘民壮、毛光年等这些矢志不渝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如痴如狂的“野人迷”们。

神农架山顶的“鬼市”

巍巍神农,雄伟奇丽。在这里,不知隐藏着多少神奇诱人的自然奥秘,令人神往,令人惊叹。“鬼市”便是其中一道瑰丽的风景。

“鬼市”又叫“山市”、“山中蜃景”。清代的《兴山县志》对神农架的“鬼市”有生动的记载:“神农山……为三邑(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界山,一名神农架。高塞,为三邑最幽深险阻,多猛兽,产白药。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邑(兴山县)廪生陈宏庆经彩旗(今神农架林区本名镇彩旗村),远望神农积雪,询之,土人云:山上常八月雨雪,至明年六月始清;又,常六月飞霜。久雨初霁,峰峦隐现,有如城郭村落,相传为山市;每岁元宵、中秋夜、除夕,时闻爆竹鼓角声;又常见大人迹。”

在这段话里,“神农山”即神农架的最高峰——海拔33105.4米的神农顶峰;“大人迹”即传说中的“野人”的巨大足迹。《兴山县志》中描述的诡谲奇异的“山市”,甚至在神农顶“时闻爆竹鼓角声”,则给后世人留下了不解之谜。

那么,何谓“山市”呢?《辞海》、《辞源》中都未收录其名。在《汉语大词典》中,“山市”被诠释为“山中蜃景”,未予以详细说明;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山市》中,有这样的记载“奂山(位于今山东淄博市)山市,邑入景之地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上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

可见,古人早已目睹过神农架“鬼市”的神采。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神农架以它扑朔迷离的野人、奇幻神秘的“怪光”蜚声海内外。成群结队的游客带着美丽的幻想踏进这片奇异的土地,更多的人们有幸目睹神农架“鬼市”的奇观。人们在惊叹大自然的美妙绝伦的同时,不禁从心灵深处发出这样的疑问:“鬼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正如“怪光”、“海市”等自然蜃景一样,“鬼市”既不是所谓蛟龙、大蛤蜊之类的怪物喷云吐气而形成的,更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故意制造的,而是一种奇特罕见的光学现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当自然界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伴有全反射)时,在空中或地面上便会显示出周围的景物。这样,人站在远处,便能看到各种奇异的幻景。

此外,科学家们还按照不同影像的形态,将“蜃景”分为上现蜃景(正像)、下现蜃景(倒像)、侧像蜃景(斜像)等多种;又根据海拔高低或地域的不同,将蜃景分为“山市”(即“鬼市”)、“海市”(即海市蜃楼)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市”多发生在海洋、海滨或沙漠之上;而“山市”则见于高山,尤其是名山之上,比“海市”更复杂奇谲、变化多端。在高耸云天的峭壁或峰峦绵延的山顶,人影撞撞、喧声鼎腾,来去无踪的“山市”让人疑神疑鬼,所以在民间,人们称“山市”为“鬼市”。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科学家指出:神农架是我国自古至今发现“鬼市”的海拔最高区,也是“鬼市”的多发区。为什么大自然独独偏爱神农架,将那么多罕见的自然景观都赋予了她?当我们自然而然地将“鬼市”与神农架的“野人”、“麒麟”、“怪光”以及奇洞异穴联系起来,我们便会越发被她无穷的魅力所吸引。

只是,按照物理学原理,“蜃景”应当有形无声。然而,神农架的“鬼市”奇就奇在让人有“时闻爆竹鼓角声”的听闻。宋代欧阳修也亲耳听到“蜃景”中传来“车马人畜之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于这种有声的蜃景,什么时候才能解释清楚?

神秘的“冷暖洞”、“潮汐河”与白色动物

神农架地区,有一个特别大的山洞。这个山洞里边特别宽阔,几千个人站在里边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山洞里边长满了奇形怪状的石笋、石柱、石鼓和石帘。人们要是走进去一看,真的以为是走进了仙境一样,美妙极了。

这个山洞的洞口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特别奇怪,分界线的两旁一边是干干的,一边却湿糊糊的。

人们如果站在分界线干的一边,就会感到热气腾腾,浑身冒汗;如果站在分界线湿的一边,立刻就会感到寒气逼人,浑身发冷。这一边干,一边湿,一边热,一边冷,那温度竟然可以相差摄氏60度。所以,人们就给这个山洞起了一个名字叫“冷暖洞”。

那么,这个“冷暖洞”里,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温度呢?有的人分析,这是因为“冷暖洞”的洞口构造十分奇特,冷热两种空气在洞口筑起了一道无形的空气帘子,所以就形成了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这种解释对不对呢?

神农架地区有一个地方叫“小当阳”,附近有一条河。

这条河看起来跟别的河没有什么两样,也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你要是顺着这条河往下走出四五十米,就可以看见潮涨潮落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一天三次,显得特别有规律。所以,人们就管它叫做“潮汐河”。

那么,“潮汐河”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潮涨潮落的现象呢?还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看起来,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神农架地区有一座山叫老居山,老居山脚下有个地方叫武家山。每年只要到了2月和8月份的中午,如果碰上晴天,这里的一块田地里就会发出一道强烈的白光。人们看见白光就会觉得特别刺眼,根本不敢把眼睛睁开。

叫人奇怪的是,在这块田地里,当地的农民曾经挖出一个奇异的洞,洞口的直径有40至50厘米那么宽。洞里面有一堆土蛋,这些土蛋的模样跟鸡蛋差不多,只不过个头有3个鸡蛋那么大。更加奇怪的是,农民挖开这个洞口以后,到了第二天又被神秘地堵住了。

这块田地里那道强烈的白光和那堆奇怪的土蛋,是怎么回事呢?没有人知道。

多少年来,有一个悬而未解的难题一直困惑着我国的一些学者,那就是《山海经》一书中曾经提到的“熊山”,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1986年,在四川省举行了一次《山海经》学术讨论会。有的学者和专家认为,所谓的“熊山”,其实就是神农架。因为神农架的版图特别像一只熊,而且神农架里还生活着熊这种动物。据统计,神农架目前至少有七种熊,它们是:狗熊、猪熊、马熊、棕熊、白熊、花熊和人熊。在这些熊里边,数花熊的个头最大。有人说,花熊可能就是大熊猫。也有人说花熊是白熊和狗熊杂交繁殖出来的一种熊。

在这些熊当中,最神秘的是人熊。据说,神农架的人熊有好几个种类,它们的特点都是可以直立行走,而且面部长得有点儿像人的模样。正因为神农架有这么多种熊,所以说《山海经》里提到的“熊山”就是神农架。

不过,这也只是一些专家学者的猜测。《山海经》中提到的“熊山”是不是真的就是神农架,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神农架素有“白色动物之乡”的称呼,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白金丝猴、白松鼠、白蜘蛛、白乌鸦,还有白熊、白狼、白蛇、白龟、白麝、白麂,差不多有20多种白色动物。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人们也曾经发现过白色动物,像什么北极有白熊,印度有白虎,非洲有白狮,可是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不如神农架有这么多数量和种类的白色动物。那么,神农架地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白色动物呢?专家和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困惑不解。

神农架有一个村子叫新华乡石屋头村,还有一个村子叫猫儿观村。这两个村子之间有一个深水潭,深水潭里栖息着一种奇怪的动物。这种动物的皮肤是灰白色的,头部像巨大的蟾蜍,两只眼睛比饭碗还要大。它的鼻孔就好像两个黑洞,嘴巴张开的时候显得特别大,还会喷水吐雾。这种动物有发达的前肢,前肢上有5个细长的手指,指上有蹼和爪。它的脖子显得很粗壮,脖子上还长满了黄毛。

这种动物在水里只露出上半身,一般在春天、夏天和秋天进行活动。到了冬天的时候,它就蜇伏在深水潭的水底当中,一动也不动。当地群众都管它叫“蟾”。

这种奇怪的动物,说它是鱼类吧,却长着尖尖的利爪,身体上不长毛。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谁也说不清楚。

神农架是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一直到现在人们对它的考察还只是处在一个初步阶段。所以,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谜团也还没有解开,只能等待着人们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了。

神农架三奇

神秘的鄂西神农架林区,最近又传出三个自然之谜:

神奇之光

神农架老君山脚下有个戴家山,每逢二、八两个月晴天的中午,这座山的一块田里就会发出一束强烈的白光,人眼不敢看。这束光像手电筒一样聚光射出,照在对面200多米远的山上,比阳光还亮,不定时地、流动地发射,每次约两三分钟。当地有一半人亲眼见过。

神效之树

神农架植物园里有一种古怪的树。这种树是矮乔木,阔叶,皮深绿色,根全部是乳白色,长着线一样细的肉根,树干可长到四五米高,人称“白须树”。这种树根加上配方后,有极强的强肾还阳的功效,35岁以下的人不能吃,35~55岁的人吃了,能返青还壮。这是经过好多人吃后证明的。

神怪之虫

神农架野人考察队队员一次在鱼儿沟踏勘路线,发现溪沟旁一块66厘米见方的石板上,有一条约33厘米长的千脚虫,走近一看,这条大虫是由上千条小千脚虫聚合成的。用树枝慢慢地拨开,不一会这些小虫又重新组合成一条大的千脚虫。还有一种蛇,从岩石上掉下来摔成四五节,每节都自然地跳动着,向蛇头靠近,不一会又成一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