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享名于画坛的八个画家的合称。这个称谓起于何时,已无从细考。目前可见的文字记载,最早的当推清人张庚的《国朝画征录》,兹将张氏原文转录于斯:“龚贤,字半千,号柴丈人,家昆山,流寓金陵。为人有古风,工诗文,有《香草堂集》若干卷,善书画。家贫,殁不能具棺殓,会曲阜孔东塘客游金陵,为经理其后事,抚其孤子,收其遗文。半千画笔得北苑法,沉雄深厚苍老矣,惜秀韵不足耳。同时有声者:樊圻,字会公;高岑,字蔚生;邹哲,典之子,字方鲁;吴宏,字远度;叶欣,字荣木;胡忄造,字石公;谢荪,字大令,号金陵八家。”(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三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张氏之说,问世不久,清乾隆《上元县志》也列出“金陵八家”之目,这8位画家是:陈卓、吴宏、樊圻、邹哲、蔡霖沦、李又李、武丹、高岑。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张氏之说,尤其是现代的论著,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潘天寿《中国绘画史》、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傅抱石《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以及俞剑华的《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等。诚然,这并不意味着张庚说的这8位画家就是“金陵八家”。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张庚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不无关系。
张庚(1685~1760年)原名焘,字溥山。更名庚,字浦山。号瓜田逸史,又号弥伽居士、白苎桑者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他善诗文,画事亦佳。曾提出绘画必须表现“气韵”。著述极有见解。“有《强恕斋诗文集》、《国朝画征录》等。反映其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著作是《浦山论画》,又称《图画精意织·画论》。约成书于1750年前后。”(郭因著《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8月版)可以想见,张庚是位才华横溢的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家。话说回来,对张氏之说,也有不少学者持怀疑态度。如今人张光福说:“按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一书记载,把画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哲、吴宏、叶欣、胡忄造、谢荪等人,号称金陵八家。为何定为金陵八家,张庚没有说明。”(见《中国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岂止是没有说明,张光福接着说:“其实,‘金陵八家’这个名称并不合适,它既不是一个画派,同时明末清初生长或寓居金陵的画家,又何止他们八人是名家呢?”是的,不管哪8位画家是“金陵八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没有突出的共性,且各家的风格和绘画题材也不尽相同。至于为什么说龚贤等8人为“八家”,不妨先读一下龚贤在给周亮工题程正揆山水画册里的一段话:“今日画家以江南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郡(即今南京)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奚啻千人……金陵画家能品最多,而神品、逸品亦各有数人,然逸品则首推二溪。”龚贤讲的“二溪”是程正揆和石溪。
显而易见,当时金陵画风之盛,能人之多就连龚贤本人也感叹不已。再说名噪一时的曾鲸,是福建蒲田人,流寓金陵。精于人物、花卉,张庚说他:“全用粉采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使法,而曾氏善矣。”南京博物院藏有他的《顾与治小像》,是金陵画家张风补景,张风是南京人”,画山水、人物、花卉。这二位与龚贤等8位画家是同年代的名画家,张庚为何不将他们收入“八家”呢?这本身也是个谜。
尽管如此,张氏之说的影响还是深远的。这里再以《南京博物院藏画集》(上、下两册)为例,此画集的下册有龚贤、樊圻、吴宏、高岑、胡忄造、叶欣等人的名作。在《清龚贤千岩万壑图卷》的跋语里写道:“所画山水沉郁浑莽。与高岑、樊圻等被并称为‘金陵八家’”。此画集也是将龚贤列于“八家”之首。相映成趣、令人玩味的是,此画集也藏有清乾隆《上元县志》里提出的“金陵八家”第一位画家陈卓的《红树青山图轴》,跋语是:“陈卓,字中立。北京人,久居金陵(今南京)。生卒年不详。此幅参取界画法,结构工整。款署癸未,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所作。”只字未提陈卓是“金陵八家”之一。至于蔡霖沦、李又李、武丹也是当时名家,就不必赘述了。
这里我们对清乾隆的《上元县志》也应有所认识。清乾隆年间,清政权渐趋于巩固,是所谓经济繁荣的盛世。为笼络人心,乾隆竭力提倡汉文化(如令纪晓岚等人编纂的《四库全书》)。而上元县自唐上元二年,下迄明清两代,上元、江宁二县同城而治,历为升州、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集庆路、应天府治所。是著名的“六朝故都”,历来为人文荟萃之地。这堂而皇之的《上元县志》是官方记事之册,绝非等闲之辈胡乱涂笔的稗史野传。它既然也列出“金陵八家”之目,没有一定代表性的画家是不可以轻率载入史册的。县志本身就具有权威性。可是,其他画家且不说,把龚贤这一大家排在“八家”之外是不能服众的。
龚贤的前半生,一方面从事诗画的学习与创作,另一方面还和当时的复社在一起,从事改良朝政的爱国事业。1645年,清兵进入南京后,龚贤抱着复国的志向四处奔走。历经10年而归来,定居在南京的清凉山,称居住处为“半亩园”,并自绘“扫叶僧小像”。深为时乱所迫,隐居不仕,以卖书画和教学生绘画为生活来源,其内心之悲痛,与时政之格格不入,是可以想见的。其画名已不必多说,其书法在“八家”中也是首屈一指。再说其诗名,就连名贯京都的“诗圣”王士祯编辑诗集《感归集》时,也将龚贤7篇诗作收录于内。后来德州名士卢见曾(号雅雨山人)补作《感归集小传》称龚贤是“江南上元布衣”。说他“名不可逃,俗不可向”。依笔者臆测,《上元县志》不承认龚贤为“八家”之首,是妒恨他虽才名天下又不肯与当政者合作。这只是一管之见而已。
“金陵八家”与稍后出现的“扬州八怪”不同。前者在艺术风格上个性大于共性,后者是共性大于个性。而张庚在《国朝画征录》里只提出龚贤8人为“金陵八家”,并没有说明在众多有影响的名家中,为什么是这8个人。而《上元县志》所列“八家”之目,又不能服众。故“金陵八家”究竟是哪8位画家,至今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