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17127700000006

第6章 古埃及学者眼中的金字塔(1)

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河岸,他们看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傍晚于西方隐去,周而复始;尼罗河年复一年地定期泛滥,植物一年又一年地生长。于是,他们想象:人同太阳、尼罗河、植物一样,生命不息,死后还会复生。

古代,通常把尸体埋在河谷两岸高地的沙漠里,由于当地缺雨干燥,气候炎热,遗体风化成干尸,经久不腐。人们在埋葬新尸时,发现保存完好的旧尸,这就使古埃及人确立了转世轮回的信念,认为死亡仅仅使人失去了昔日的活动能力,它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端。

他们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人死不过是外观的死亡,人体内各种成分在另一个世界里仍具有生命。人体好比一只箱子,内藏以下几件东西:第一,“巴”即灵魂,其形象为人头鸟身,它的面部 与死者的面貌完全相符。人死后,它便脱离人的躯体,飞上天,但不时回来探望死者。 第二,“卡”又称“格林”或“第二身”,指人的隐身。它寓于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与人体同时诞生,两者一模一样。如果遗体保存完好,墓中死者雕像和随葬物完整无损,有人不断提供祭品,死者通晓冥国的法规,那么“卡”就会在墓内依附于尸体或雕像而生存下去,并能随“巴”上天化为神。 第三,“艾核”意为神性,表示死者的特性。人去世后,升天化作一颗星,装饰着天神的躯体。 第四,“伊卜”即心,意为“良知”。它给人以善或恶的品性,是人一生品行的惟一见证。人死后,它被放到奥西里斯神审判庭的善恶秤盘上过磅。

这些独特的生死观导致古埃及人热衷于制作木乃伊和建造比生前住宅还要坚实、宏伟的陵墓,以便复生。

公元前5200年第一王朝之前,尸体葬于一二米深的椭圆形或长方形沙石坑内,呈屈肢侧卧状,身上裹以芦席,旁边放置项圈、手镯、壶罐等随葬品。尸体用沙土掩埋,如同我国的坟堆,并竖立墓的标志。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国王墓穴位于开罗以南570千米的艾比杜斯(今索哈杰省巴利亚纳地区)。这里有第一王朝时期的王室墓地。

国王墓一般为长方形大坑,坑的内壁用土坯筑成,坑顶架一排木头,上面铺以沙土。该王朝中期,墓穴扩大,间隔成数小室,中央为墓室,四周小室供放随葬品或作随从墓室。王朝末期,开始重视地面建设,用泥土搀麦杆制成的土坯垒成长方形状,墓顶为平台,自顶往下稍向外倾斜,从四面看均呈梯形,状如埃及农村宅前的“马斯塔巴”(石凳),故考古学家命名此种墓为“马斯塔巴”。

金字塔的沿革

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年~公元前2280年),史称金字塔时代。 第三王朝时,国王陵墓由土坯转为石砌结构,由“马斯塔巴”变为金字塔,开创了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新纪元。

该王朝第一位国王宙赛在艾比杜斯建立了一座土坯的“马斯塔巴”陵墓,然后又在沙卡拉高地建成一座全部用石块砌成的陵墓。先在岩石上挖一口28米深的旱井,并凿台阶通到井底。井底每边长7米,建两室作为宙赛的殡室。两室之间有门相通,门上绘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的国王名字和谥号。殡室本身无门外通,只能以天花板上的一个圆洞作为出口,连通上面的房间。洞口用一块约5吨重的石块堵住,经一条20米长的甬道通往墓外。殡室四周有四条甬道,堆放各种随葬品。地下墓室建成后,在地面上盖第一个“马斯塔巴”(高11.58米),接着往上盖第二个(高10.95米)、 第三个(高10.55米)、第四个(高9.92米)、第五个(高9.59米)、第六个(高8.89米)。“马斯塔巴”越往上,体积越小。这样,墓的外形呈六层阶梯状,总高度为61.06米,故人称为“阶梯金字塔”。塔的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18米。它是最古老的石砌金字塔,但仍属过渡型,还不是名副其实的“金”字塔。

该塔竣工后,又在其周围修建了神庙、神殿和其他附属设施。

庙内安放着宙赛的雕像,殿内竖有“卡”的神像。塔东建了一所供宙赛庆祝加冕50周年纪念仪式的神庙。塔南有祭祀用的宽阔庭院,最后,筑一堵高10.5米、南北长555米、东西宽277米的大墙,把全部 建筑物围起来。

关于这座金字塔,未见古代文献记载。1821年,德国驻埃及总领事万·米努图里进入塔内,发现殡室里有木乃伊的残骸和刻着宙赛名字的石碑。他偷盗石碑,在运回国途中遇风暴,石碑沉没于地中海中。几年后,在殡室内又发现一些木乃伊残骸,经化验是宙赛的遗骨。1925年,埃及文物局组织挖掘,发现墓内堆放着5万多件石制家具、器皿和什物。

经历了5700多年的日晒风化,这座金字塔犹如暮年老人,它的躯体萎缩下瘫,皮肤松弛地搭拉下来,昔日明亮的石灰石已发黄变酥,人们再也不能入墓参观,但六层“马斯塔巴”依旧,雄姿不减当年。

第四王朝第一位国王圣法鲁

(约于公前2680年登基)在国王陵墓建筑史上开创了新的一页。他先在代赫舒尔南部建立一座金字塔,塔底呈正方形,底边长188.6米,高度为101.15米,底角为55°51′15″。但奇怪的是,当塔的高度达到59.07米时,角度减至55°21′,这使它成为所有金字塔中独一无二的“弯曲塔”,或叫“长菱塔”。学者们寻求其原委,经计算,如果按底角的度数往上盖,塔的四个斜面将十分陡峭,塔的高度将超过200米。大概是建到近一半高度时,建筑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机立断往里收缩。此塔还有一个特点,具有两个入口,分别通往两个墓室。

此塔尚未竣工,圣法鲁又在代赫舒尔兴建北塔。北塔的底边长220米,稍短于胡夫大金字塔,但高度只有99米,因而显得平展,缺乏高大雄伟之感。此塔由地面按一个角度55°50′直砌到顶点,形成“金”字状。它被公认为埃及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成为后代国王们仿效沿袭的样板。此后所建的各塔,尽管其边长、高度、角度不尽相同,但外形都不离“金”字。

此后,社会动荡,政权不断更迭,金字塔建造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圣法鲁去世后,其子胡夫在吉萨高地上建造了一座空前绝后的大金字塔,把金字塔的建筑艺术推向最高峰。胡夫的儿子卡夫拉和孙子曼卡拉也分别在胡夫金字塔旁建塔。

曼卡拉之子希斯卡夫不愿建金字塔,而复古仿效“马斯塔巴”,修建了一座别具一格的棺椁状陵墓,墓长100米,宽72米,高18米,人称为“法老马斯塔巴”。

第五王朝末代国王乌纳斯在沙卡拉的金字塔,是在塔内刻有金字塔铭文的最古老的金字塔。铭文为用象形文刻于墓室和甬道墙壁上的蓝色浮雕,其雕工细腻,人物鸟兽鲜明生动、绚丽多彩。它以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着乌纳斯在天国如何恣意玩乐,实际上是国王生前宫廷生活的写照。

第六王朝为古王国最后一个王朝,法老的统治已衰落,修建的金字塔的规模大为下降。值得一提的是特梯国王的王后金字塔。其塔极小,高度残剩5米,底边长15.5米。20世纪初人们进入塔里挖掘,发现石棺尚未启开,但有一缺口,看来它是被人强行打穿的,伸手盗走了部分殉葬品。棺盖揭开后,人们高兴地看到,王后木乃伊安然无恙。她身着华丽的服装,脖子上挂着项链,右手戴着金手镯。棺椁的四周堆着一些铜器和用大理石制作的用具。棺椁的后面放置着五个贮藏内脏的陶瓷罐。有趣的是,对王后遗体进行透视和化验的结果表明,她殁于中年,是5000年前一位明眸大眼、鼻子精巧、妩媚动人的贵妇人。

古王国后,埃及历史进入“第一骚乱时期”(公元前2180年~公元前2060年)。人民起义不断,各地分裂为独立的诸侯国。历代建筑的金字塔和庙宇遭到破坏。大规模兴建金字塔的时代已过去。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55年~公元前1991年),国王们别树一帜,创建了一种金字塔与神庙合二为一的新型陵墓,史称金字塔神庙。现仅存一所,它便是位于卢克索对岸的阿门荷太普二世的神庙。它的背景为绵延的荒山秃岭,其间有一最高山峰形似“金”字,大概据此认为它是圣山、吉地。神庙由一座金字塔顶的建筑、前后庭院、围墙和连接河谷神庙的露天坡道组成。国王的墓室凿于山底岩洞里,而入口处又意想不到地设在远离山崖的小庭院中央地面。掀起石板,拾级而下,经一条很长的隧道,来到深入山底的国王殡室,但是国王的棺椁已无影无踪。可叹巧妙的设计也未能使国王摆脱盗墓、毁尸的厄运。

第十二王朝迁都孟夫附近的伊斯塔瓦,并恢复营造古王国风格的金字塔。塔的高度一般在60米左右,并采取转移入口处位置、改变塔内结构、凿旱井、隐藏墓室等方法来迷惑盗墓贼。有一位国王的殡室是一具长7米、宽2.5米、上盖约55吨重石板的石棺,但是狡猾的偷盗者还是凿开盖子,把殉葬品掠夺一空,并将木乃伊和家什付之一炬。在另一位国王的金字塔里发现一块石碑,记载了一位建筑师的自述:“国王令我为他建造一所永恒的住宅,胜过吉萨和其他地区的陵墓……它的庙门高大宏伟,石柱耸入云霄。西天的国王奥西里斯对皇上的各项建筑倍加赞赏。我对完成的使命感到由衷的高兴。”

自第十三王朝始,古埃及进入“第二骚乱时期”(公元前1778年~公元前1570年)。在萨卡拉建的金字塔规模都较小,有一座仅三米高,且无神庙,故称之为“未完成的金字塔”。另有几座,或废为一二米高的土堆,或几乎夷为平地。

第十三王朝后,三角洲东部遭外来的喜克索斯人入侵,被占领了100多年,法老中央政权岌岌可危。金字塔作为国王陵墓的专用建筑从此停建。

第十七王朝时(公元前1690年~公元前1580年),一些诸侯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岩石里凿墓,墓顶竖一土坯的金字塔,这成为金字塔从兴盛到衰落的尾声。

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

面对那一座座山峰似的金字塔,连当代最杰出的建筑师也不由得惊叹地发问:它们是怎样巧夺天工地建造的?古埃及人究竟使用了什么神奇的器械,创造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奇迹?

虽然古代遗留下大量的金字塔铭文 、棺椁铭文 、壁画和纸草书等文献,但至今未见有关金字塔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载,人们只能从零星资料中分析一般概况。

一位新国王在登基之初,首要的任务是主持前国王的安葬仪式和举行隆重而又繁琐的加冕典礼。在这以后,即使他年未及冠,也要为自己筹建陵墓。他任命宫廷总监为工程总指挥,挑选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勘测地点和进行设计。

选择金字塔的位置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墓址必须在尼罗河西岸,原因是古人认为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活人的国度;河西岸则是太阳落山之处,是死者的冥国。故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西岸。开罗以西的萨卡拉高地是历代国王首选的墓地。这里金字塔林立,集中了全国大部分金字塔。该高地位于河西,与故都孟夫隔岸相望,遥相呼应;它拔地而起,高出河谷约65米,居高临下,俯视着滔滔北去的尼罗河和绿油油的河谷盆地;它开阔、平坦、无乱石嶙峋,适宜于大面积施工;它由整体的石灰石构成,可承受沉重压力,且有充足的石料,就地开采,运输方便。

筑塔用的大部分石块为石灰石,就在工地附近开采备料。塔内的甬道和各石室的墙壁采用孟夫周围的上等石灰石。塔外层所包的石块,选自河东岸开罗以南图拉采石场的白色优质石灰石,少量的花岗石运自上埃及的阿斯旺等地。这些石块究竟是怎样开采和运输的呢?古代埃及人使用了什么样的工具和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