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17127700000004

第4章 第二大金字塔——卡夫拉王金字塔

卡夫拉王金字塔,位于胡夫金字塔的西南方,塔的原高为155.5米,现高156米,底边原长215.5米,现长215米,底角为55°1′,体积约220万立方米。塔顶的原始外层石块,宛如一顶帽子,仍完好地“戴”在塔上。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寻找它的入口未果,怀疑它是一座实心塔。实际上,它有两处入口,一个在距地面8米高的地方,另一个在距北壁几米远的地面上。为什么这座塔有两个入口呢?其原因可能是设计的变动,或两个入口有着各自的用途,前者供运进国王的灵枢,后者为送葬人员的出口。

北壁的入口于1818年被意大利考古学家比祖尼发现,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入口处的上面至今仍刻着他的名字和发现的日期。

从比祖尼入口进塔,经一条由红色花岗石砌成、坡度为26°的下坡甬道,接着是一条水平甬道,再往南走,抵达一个开凿于岩石里的长厅,厅的尽头便是国王墓室。或者由地面上的入口往地下去,经一条坡度为22°的隧道,然后是水平的通道,来到一间凿于岩石里的空无一物的石室。从石室出来,通过一条上坡道,到达通往比祖尼入口的上面提到的水平甬道。北壁和地面上的两个入口,殊途同归,最后都通到国王墓室。

比祖尼第一次进入墓室时,仅见到一具精心磨制的花岗岩石棺靠近西墙,棺长2.6米、宽1.05、高1米。棺盖在地上,棺内一无所有。比祖尼失望地在南墙刻上自己的名字和发现的日期。此后,两名英国学者培林和菲兹仔细地检查了石棺,发现棺上四周有洞眼,眼内残留着一些松香,它表明古人用熔化松香的办法黏住棺盖。

上述墓室是不是卡夫拉的殡宫?如果说是,那么他的木乃伊和殉葬品哪里去了?假如历史上曾发生盗墓,那么盗贼是什么时候和怎样进入塔内的?为什么塔的外层没有丝毫损坏的痕迹?这是一个谜。此外,我们看到,卡夫拉金字塔的规模虽大,但它的内部结构比胡夫金字塔简单,塔内地面以上没有任何甬道、石室,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隐藏着密室未被发现·1968年,用新式仪器发射宇宙线探测塔的中央部分,毫无所获,证实塔内地面以上确为实心结构。

卡夫拉金字塔南侧,有一座小金字塔,它的底边长20.1米,地上部分已全部废毁,但塔的入口与下坡隧道犹存。此塔的南、西、北三面有围墙残垣。塔的西边排列着整齐的110间小石室,全部 用粗糙的石块砌成。它们可能是建筑工人临时的住房,估计可容5500~5000人。

卡夫拉金字塔所属的河谷神庙,位于狮身人面像的右侧二三十米远,故长期以来误认为是人面像的神庙。神庙面朝东,坐落在古代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渠道锚地。渠已湮没,尚未挖掘。神庙保存完好。庙的石墙、石柱气势轩昂,屹立无恙。庙墙由本地的大块石灰石砌成。内壁与外层均包以磨光的红色花岗石。可惜外层的石块大多已剥落。神庙有前后两扇门。从前门进入参观,先通过一条走廊,在这条走廊的深坑内,曾发现卡夫拉巨大的闪石岩雕像,现在开罗博物馆展出。再往里走,便是16根方柱支撑的大厅,厅的屋顶已塌毁,厅的西南有六间贮藏室,厅的西北角,有一条道通往庙的后门。

卡夫拉金字塔的坡道以上述河谷神庙的后门为起点。坡道几乎全部在高地的岩石上开凿而成。它形同长廊,两侧原筑有图案装饰的高墙,起点处仍有断垣残壁可见。廊顶盖以石板,阳光从板缝射入,照明廊内。廊的地面有排水沟。坡道往上稍偏西北,直通高地上的卡夫拉神庙。

卡夫拉神庙几乎全毁。它原呈长方形,庙墙同河谷神庙墙,但庙内地面铺设的是雪花石。进入庙门,首先是一间小厅,厅的两旁为贮藏室。厅的后面接连两个分别由15根和10根方柱支撑的柱厅。再往后便是露天大庭院,院的中央有沟道残迹,大概古时在此设立祭坛,沟道用于排除献祭时所宰的动物之血。院内四周12根巨大的石柱前面,原竖立着12尊卡夫拉巨型石雕像。庙的最后部分是一座狭长的神殿,殿中央供奉着一块花岗石石碑。庙的西北角开一扇后门通往卡夫拉金字塔。神庙周围已发现五个长方形石坑,里面堆放着一些石像和陶瓷碎片。

1985年5月16日,有几位外国旅游者向埃及当局反映,他们进入塔内参观时,都出现了呼吸困难和眼睛发炎的症状。卡夫拉金字塔立即停止开放,由民防官员和爆破专家组成一个特别委员会,携带防毒设备,紧急进入塔内调查,发现塔内泄出一种神秘的毒气。迷信的人们以为卡夫拉法老在作祟,惩治进入塔里的人。调查结果,原来是有人在塔内偷偷放置了冒烟的物体,闹成一场虚惊。

1987年12月,卡夫拉金字塔经过两年多的关闭和整修后,重新对外开放。塔内的墓室和通道作了防潮和防盐碱处理,并首先安装了电视监视仪和广播系统,提醒游客爱护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