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17127400000054

第54章 中国史籍中的和氏璧之谜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和氏璧,天下共传之宝也。”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和氏璧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人们或许还记得古书《韩非子》中“卞和献宝”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讲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今鄂西荆山一带)发现一块璞玉(未经雕琢的普通石头),献给厉王,厉王不相信这是宝石,便拿去让玉匠辨识,玉匠说它是一块分文不值的普通石头。厉王不悦,以欺君之罪断卞和其左足。武王即位,卞和痴心不改,又将玉献给武王,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足。

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询问,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讨王。”文王心动,遂将璞玉收留宫中,从此无人问津。

许多年过去了,一日,有人叫玉匠剖璞琢磨,独具慧眼的玉匠发现这竟是块神奇的宝石,只因外表裹了一层“皮”,常人不识罢了。故称之为“和氏璧”。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玉玺”,被奉为皇权的象征,开始了它在1000多年间为历代帝王争夺的历史。

这块宝玉有什么特征呢?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在《史记》中,司马迁不惜笔墨叙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情节。至于和氏璧的下落,《史记》里并无记载。

据史籍记载:楚威王时,和氏璧被赏给了相国昭阳,昭阳大喜,在赤山设宴庆贺,席间众人争相观赏,和氏璧不翼而飞。昭阳诬食客张仪所窃,将张仪百般拷打,却查无下落。事隔50年后,和氏璧突然在赵国出现,楚国知之而不追究,楚赵之壁,是否一壁?令人也无从知晓。

自从和氏璧失踪后,古代历史学家曾多次考证其下落,历代帝王更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寻觅,却未能获得半点蛛丝马迹。失望之余,人们将目光转向和氏璧的产地,转向和氏璧作为宝石的特征。

在《太平御览》中,载有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所说的“昆山之玉,和随之宝”。前者指新疆玉,后者说的是和氏璧。但“和随”是什么地方?人们无法得知,从《史记》中“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来看,和氏璧应出产于今鄂西荆山地区;古人杜兴庭在《录异记》中说:“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杜光庭说和氏璧为“岁星之精”,虽有些夸大其辞,却也道明了和氏璧出于荆山。此外,在《后汉书》、《太平环宇记》等史籍中,也有和氏璧出自荆山的记载。

通过多年的地质考察,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进一步肯定:和氏璧产在荆山地区的基性岩盆中心。到了1987年,湖北省高级工程师郝用威则提出,和氏璧产自距神农架3000米处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因为他在这一带发现了月光石,月光石的“变彩”效果与史籍对和氏璧的描述如出一辙。

然而,自古以来,不但在中原地区美玉难觅,就是在历来以盛产昆仑玉而闻名于世的和田一带,古时采玉也是难上加难。古书《尸子》有载:“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既然觅得美玉是这样千载难逢,和氏璧是哪片土地孕育出来的精华呢?正如和氏璧的产地一样,和氏璧作为宝石的特征至今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认为,根据传统观点及历史故事,其玉种应为白玉。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白玉的记载,古人认为白玉能通神灵,具有特异功能。如《艺文类聚》中载:“周穆王时,西胡献玉杯,是白玉之精,明夜照夕,此杯于庭中,比明旦,而水满于杯中,汗甘而香美,斯灵器也。”此外,白玉质地细腻,坚硬色雅,在各玉种中久负盛名,被誉为群玉之冠。

地质学家章鸿钊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到一定的方向方能出现。”不久,前高级工程师郝用威又在神农架附近发现了国内罕见的分异完好的基性小岩盆中心,出产斜长岩巨大的自然晶体,其中有异彩纷呈的斜长石的变种——月光石。这一重大发现,为章鸿钊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矿物学上,拉长石的化学成分为一定比例的钠长石、钙长石。它具有玻璃和珍珠的光泽,硬度与翡翠相似。由于拉长石中纳长石分子在钙长石晶格中呈细小包裹体,同时作定向排列,在光线的照射下,便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不同的色彩。而月光石恰是这种拉长石的工艺名称。

那么,和氏璧无疑就是月光石了吗?尽管人们期盼着早日揭开这一悬案,给历史一个正确的说法,心中却仍疑问重重:为什么2000多年以来,荆州地区未能出现第二块和氏璧?为什么楚国的玉匠却不清楚本地荆山所产的和氏璧?更重要的是,据矿物学家称:月光石多见于伟晶岩及某些熔岩晶洞中,生成巨大的自然形晶体,是无“璞”之“玉”。而和氏璧最初却是一块外表有层“皮”包裹着的“璞石”。倒是玻璃蛋白石与“仰而视之色碧,正视之色白”的和氏璧为接近。国内报刊介绍过有人在豫南山区发现有玻璃蛋白石矿床却又无法考证其为“楚石”或“荆山”。

至今,和氏璧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或许有那么一天,人们欣喜地找到了失踪两千多年的那块璧,一切便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