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
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六座城市。
西安摇公元前11世纪,西周首先在这里建都,称镐京。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于此,取名长安。以后,魏晋南北朝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以及隋、唐两代均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多年,曾经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大都市。
洛阳摇最早为西周的东都,叫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正式成为东周的都城。以后,战国时期改称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先后在这里建都。最后定都洛阳的是五代十国中的后唐。洛阳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素称“九朝故都”,也历时一千多年。
开封摇最早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叫大梁。唐朝改称为汴州。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于此。接着,后晋、后汉、后周均相继在这里建都,同时改称东京,又称开封府。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的北宋定都于开封。北宋历经九帝,盛极一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当时开封的繁华景象。
杭州摇五代十国时吴国的都城。南宋定都于此,称为临安。这里山水秀丽,又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成为闻名天下的美丽都市。
南京摇最初为三国时期的东吴都城,称为建业。不久是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国都,称为建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建都于此,称为金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此,改称为应天。太平天国洪秀全也在这里建都,称天京。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建立的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后来,成为中华民国首都。
这里依山傍水,形势险要,故有“虎踞龙盘”之称。
北京摇战国时期为燕国都城,称为蓟城。辽代改称燕京。金代于1153年迁都于此,称为中都。元朝定都于此,改称为大都。1421年,明成祖迁都于此,改北平为北京。清室入关以后建都北京。北京作为“五代帝都”,历时达七八百年之久,由于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都在这里建都,所以北京保留着我国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还保存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京。
※何为春秋五霸?何为战国七雄?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2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时代。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为界线,前段为春秋,因孔子曾编订《春秋》一书而得名;后段为战国,因当时七个较强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而得名。
春秋时,王室衰弱,诸侯势力崛起,同时中原诸国又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威胁,于是各大国在“尊王攘夷”口号下,争当霸主。春秋300年间出现了所谓“五霸”。关于“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通常认为是后者,因为宋襄公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而秦穆公势力也未曾影响至中原。
战国时期,原来的晋国被三个大臣瓜分为韩、赵、魏三国,齐国政权被田氏取代,东北的燕国逐渐强大,再加上南方的秦、楚两国,构成了七雄角逐的场面。所谓“战国七雄”即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势力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
※“鸡鸣狗盗”出自什么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门下养食客三千。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召他入秦,想委以重任,但秦国一些臣僚进言说孟尝君终究是齐国人,会想着齐国利益而对秦国不利,不可重用他,但是又不能放走他,他回到齐国后会为齐国出力,照样不利于秦国,于是便将孟尝君关押起来。孟尝君联系到了秦王一个宠爱的妃子,让她救他,妃子说想要孟尝君的狐裘大衣,而孟尝君已将狐裘大衣在初次见秦时献给了秦王。此时孟尝君手下有人自告奋勇说他会像狗一样暗中将大衣偷出来,这个人果然偷到了狐裘大衣。孟尝君将这件狐裘大衣献给秦王的妃子。秦王的这个妃子在秦王面前为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使秦王放走了孟尝君。
但后来,秦王又后悔放走孟尝君,便派人去追,此时孟尝君刚走到函谷关。函谷关有规矩,即必须鸡叫才能开关门。情况紧急,这时孟尝君手下又有一人自称会学鸡叫,于是他学鸡叫而将周围的鸡都引得叫了起来,函谷关守兵开关门而放孟尝君出了关,得以脱险。
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成语“鸡鸣狗盗”,来比喻那些不具真才实学却靠雕虫小技投机取巧的人。
※什么是“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故事源于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之时。当时吴越两国累世结怨,相互攻战。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兵败受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发誓要给他父亲报仇。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吴国军队在夫椒这个地方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派使臣前去吴国卑躬屈膝地讲和,之后忍受奇耻大辱,带着妻子儿女到吴国去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以后,勾践被释放回国,他回国后,立志洗雪国耻。为了坚定报仇的决心,不忘昔日的危难和苦楚,他晚上不睡舒适的床铺,而是睡在柴草堆上(卧薪)。他还在屋里吊一只苦胆,每天早起后、睡觉及吃饭前,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以便使自己永远不忘掉志向。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推行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终于使越国兵精粮足,国富民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大军再次进攻吴国,打得吴国军队节节败退,夫差被俘自杀。吴国被越国灭掉后,勾践会合各国诸侯,做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破釜沉舟”语出何处
在镇压秦末农民起义中,秦将章邯破项梁军后,以为楚地已不足忧虑,于是就渡河北上,攻击张耳、陈余等,当年秦国困越王歇、张耳于巨鹿(今河北平乡)的时候,赵向楚怀王心(陈胜遇害后,项梁、项羽等便拥立原楚怀王之孙心为王,仍号楚怀王)求援,起义军决定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宋义率大军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畏缩不前,项羽便杀掉宋义,用斧子凿沉船只,以示没有退路,表示决战,军队士气大增,直驱巨鹿,九战九捷,大败秦军,击杀秦将苏角,俘获王离。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次大战,扭转了整个反秦战局,为取得反秦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破釜沉舟”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鸿门宴”是怎么一回事
秦末起义中,当项羽大军向西挺进到函谷关时,发现刘邦已抢先进入关中,而事先已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大怒,立即攻破函谷关。这时刘邦军驻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南),兵力10万,项羽驻扎在新丰鸿门(今西安东北),拥兵40万,积极准备攻打刘邦。项羽的叔父,与刘邦结为亲家的项伯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闻讯后,亲率100余名骑兵与张良、樊哙来到鸿门向项羽道歉,从而演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在觥筹交错中闪烁刀光剑影的“鸿门宴”。在宴会上,项羽的军师范增令项羽的堂弟项庄进去借舞剑助兴为名,借机杀死刘邦。项伯拔出剑来与项庄对舞,借以掩护刘邦,在危急时刻,张良出帐,令樊哙带剑执盾闯入,使刘邦得借口乘隙脱逃。项羽当断不断,放走了羽毛渐丰的刘邦,为自己留下了祸根。
※“绿林好汉”语出何处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的情况十分严重,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局动荡。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建“新”后,实行新政,把全国收归王国,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由于地主官僚和贵族的反对,根本无法实行。
王莽又多次改变币制,大量掠夺人民财富,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再加上不断发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各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断,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的爆发。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湖北中部领导农民起义,以绿林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绿林军在向南阳插进过程中,皇族刘秀参加,23年,绿林军在昆阳与王莽主力决战,取得昆阳大捷,歼王莽四十万军队,随后,绿林军乘胜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与此同时,樊崇领导的“赤眉军”也在同王莽军队作战,后被刘秀镇压。
从此“绿林好汉”这个名词就传开了。
※“三顾茅庐”是怎么来的
东汉末年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帮他打天下,亲自到诸葛亮家拜访,因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后人便称其为“三顾茅庐”。
当时刘备所处环境很不利,在斗争中屡屡处于下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智慧超人,若请得他出来帮助,建立基业自然不成问题,于是刘备便去请诸葛亮。
第一次去时,诸葛亮不在,刘备无功而返。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再次去拜访,不料这次诸葛亮又不在,只好作罢。待到第三次要去时,急性子的张飞(与刘备结义的兄弟)说:“诸葛亮怕是没有真才实学,才故意逃避的,待我自己去将他抓来。”刘备训斥了张飞,又恭恭敬敬地去请,这次诸葛亮在家,但是却在午睡,刘备便不去打扰他,静静地在门外等。等了很长时间,仍不见诸葛亮醒来,这时性急的张飞又忍不住了,说:“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刘备又一次斥责了张飞的鲁莽。待诸葛亮醒来后,刘备进屋与之交谈,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刘备大喜过望,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诸葛亮亦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便同意帮助刘备打天下。
后来,诸葛亮显露了非凡的才能,为日后刘备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乐不思蜀”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263年,三国之一的蜀国灭亡,蜀国后主刘禅被司马昭俘虏。一次,司马昭(魏国大将军)和刘禅一起吃饭,为刘禅表演蜀国的民间舞蹈,刘禅的侍从都感到悲哀,刘禅却像平时一样高兴地笑着。司马昭看到这种情形,便问刘禅:“你想念四川的老家吗?”刘禅说:“心里很快活,不想家。”刘禅原来的大臣郃正闻言悄悄跟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这样问您,您应该哭着回答:‘先辈的祖坟远在陇蜀,我的心因怀念西方而悲痛。没有一天不想的。’然后闭上眼睛。这样,司马昭可能会放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再招兵买马,以图恢复汉室江山。”司马昭早注意到了这一点,过了一会儿又问刘禅想不想家,刘禅就将郃正所教的话说了一遍,然后闭上眼睛。司马昭说:“这话怎么很像是郃正的话?”刘禅惊讶地睁开眼睛说:“正是郃正这么教我说的。”司马昭和他左右的人都禁不住大笑起来。
※“吃醋”的典故出自何处
李世民即位以后,为了犒赏身边大臣房玄龄帮他夺取王位、统一天下的大功,封房玄龄为梁公,位居宰相之首,并准备送给他几名美女为妾,房玄龄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会反对此事,便婉言谢绝了。李世民问明原因,就让皇后专门去房府劝说房夫人,谁知房夫人不给皇后面子,将皇后堵了回去,李世民听说房夫人是如此态度,心中有些不快,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李世民派人送了一壶酒向房夫人传话:如果再不同意就让她服毒酒自杀,房夫人听罢,毫无惧色,端起毒酒一饮而尽。结果,房夫人并没有死,因为壶里装的不是毒酒而是醋。房夫人的刚烈表现,一时被传为佳话。久而久之,“吃醋”便成了男女间“嫉妒心”的代名词。
※“老皇历”典故出于何处
“老皇历”这个词语始于宋朝,原本是褒义词。宋太祖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匡义,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农田水利,鼓励开荒,每年到了年终,便要宴请群臣,记功行赏,并送给每人一本历书。这本历书记载着农历时令及耕作上的有关知识,其中有一栏叫做《回时作物观览》,是希望大臣们在政治事务中不要误了农时,由于历书是皇上赠送的,所以称它为《皇历》。
《皇历》中所记载的,主要是当年的历法,过了这一年就要更换新历法,但由于历法都是由皇上赠的,对旧历法显然也要认真保存,并给旧历法冠以一个“老”字,所以称之为“老皇历”。
“老皇历”对于新的一年来说,是不适应的,也正因为这个意思,“老皇历”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用来指守旧的思想行为了。
※我国古代主要崇拜哪些神灵
我国古代崇拜的神灵很多,以汉族为例,除去原始时期崇拜图腾及祖先之外,各个时期、各个社会阶层都有一些不同的崇拜对象,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几个神上:
上帝上帝又称天、天皇,是神灵世界的主宰,也是历代统治者和一般群众都崇拜的最高神灵。
社神社神即土地神,又名后土,也是统治者和一般群众都普遍崇拜的神灵。相传的社神有两个,一个是句龙,一个是禹。
高禖即婚姻、生殖之神。因为祭神多在郊外进行,所以又称郊禖。汉代以后直至近代,由于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民间所崇拜的高禖神逐渐被送子观音代替。
门神门神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崇拜的大神之一。唐代以前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灶神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在民间腊月三十日都要用饭肉鱼酒等敬灶神,希望他酒醉饭饱后上天只讲好话,不吐恶言,后来敬神还要用麦芽糖、胶糖等甜食,目的是封住灶神的口,据说如果不这样,一家人都会遭殃。
※古代有哪“五礼”
在古代,“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统统称之为礼;就狭义说,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经常举行的祭礼、丧葬、军旅诸方面的典礼。
春秋以后,社会发生变革,古代礼仪逐渐被废弃,礼家着手整理、阐析其意义,并加以系统总结,编辑为五大类,以吉、凶、宾、军、嘉为类目名称,总称“五礼”。
吉礼居五礼之首。吉训为福,是事神致福的意思。
凶礼列五个项目,就是丧、荒、吊、、恤五程典礼。
宾礼列八个项目,其中朝、宗、觐、遇、会、同、问、视都是天子款待四方诸侯来朝会的典礼。
军礼分列五个项目。军旅与祭祀同样重要,诸侯有不顺服的行动,或者在执行王朝所颁制度时有僭越行为,就得用暴力威慑。
嘉礼列六个项目,有的包含两种相近的典礼,有的只有一种典礼,有的只是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