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17123500000002

第2章 展现独特魅力,让人对你刮目相看(1)

有时,在刚见面的一刹那,或许你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从此就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机会错过就不可能再来了,因此,为了使人在看你第一眼时就对你印象深刻,从现在起,聪明的你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吧!

赞美他人,为你的人际交往加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喜欢听赞美的语言是人的天性,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马克·吐温曾经很夸张地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这就是赞美的魅力!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同样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对女性而言,若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并且想生活得很好,就必然要与人交往。但有很多女性在看到别人的优点及成就时,往往不是赞扬而是心怀嫉妒,这就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障碍。因为一个怀着嫉妒之心的人,绝对不可能真诚地与人交往,也绝对不可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去给予别人温暖和关怀,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讨人喜欢。

该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是令很多女性困惑的问题。赞美他人,在无形中可以强有力地提高女性的魅力点,让女性能够轻松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开心与他人相处。

然而是不是只要对对方加以赞扬,对方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呢?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打蛇要打七寸”一样,赞美他人、说他人的好话,就要说到点儿上,这样才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女性在赞美他人时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背后说他人的好话。我们来看一下《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去为官,然而贾宝玉不愿做官,对她俩的话大为反感,于是便当着她俩的面说起林黛玉的好话来:“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说来也凑巧,此时黛玉也刚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就听到了宝玉在人面前对自己的赞美,心里顿时“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二人互诉衷肠,感情倍增。

一句简单的赞美,不仅能够令人振奋和鼓舞,给人以自信和不断进取的力量,同时,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试想,假如宝玉的这一席话只是当着黛玉一个人的面说的话,生性多疑、悲观叹世的林黛玉会认为他是在真心赞美自己吗?或许她还会认为是宝玉为了打趣她或是想讨好她呢。而宝玉偏偏是在黛玉不在场的情况下,当着外人的面赞扬她能够理解自己。因此,黛玉觉得这种好话不但难得,还是无意的,绝对是宝玉发自肺腑之言。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当面而是在背后说人好话,使人际交往更容易开展。

当面说人的好话,尤其是当对方是你的上司时,他很有可能会误认为你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巴结他。因此,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有时候不仅起不到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而如果在背后说他的好话,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大力地“吹捧一番”,他在无意中听到或是由第三方传到他那里后,他就会认为你对他的赞美是真心的,这时候,他很容易领情,并会在心里感激你。

因此,与人交往,如果女性想利用赞美他人来达到与人和谐相处的目的,不妨多在背后说他的好。

其次,赞美要善于找到对方的亮点。当我们与他人初次见面时,想要和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对方的亮点并加以赞美,就是很有必要的。

小王第一次到小李家串门,说是串门,其实就是想把自己的化妆品推销给小李。一进门刚坐下,小王就看见小李家客厅墙上有一幅山水画,于是便情不自禁地赞许道:“客厅里放上这么一幅画可真不错,不仅平添了几分神韵,还显出了几分雅致!这是谁的点子啊?太有创意了。”

小李听她这么一说,脸上立刻就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连忙说是自己的点子,说画也是自己选的。并且小王环顾四周之后,还说小李很会收拾屋子,因为她看到房间里无论是花卉盆景,还是家具摆设,都显得错落有致,恰到好处。就这样,之前仅有过一面之缘的两个人很快便熟识起来。

但在谈话间,小王发现小李还是略带忧郁,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并且还不时地抚弄着她的齐耳短发。小王也注意到了她的发型,清爽简洁,很符合小李的脸型,但一看就知道是刚刚剪过的。又看到小李的表情和动作,小王猜到她对自己的发型可能有些不太自信。于是,小王便不失时机地说:“你的发型很适合你,很配你的脸型。与我上次看到的你的长发相比,更给人一种干练利索、清爽简洁的感觉。”没想到小李听了这句话,竟马上从包里拿出小化妆镜,一边照着,一边还不无疑惑地说:“真的吗?你真有那种感觉吗?你知道吗,为了这个发型我已经生气好几天了。这不利用假期的时间想换个发型吗,可谁承想,理发师竟把我的长发剪成了这样,根本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我还想上班时都不好意思见同事了,但让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喜欢这个发型了,感觉也不难看了。”一边说着,还一边冲着镜子开心地笑了。

最后,小李很痛快地从小王处花一千多元钱买了一套化妆品,并且最后两个人还互换了手机号码。在小王离开时,小李说:“这个下午我感觉很开心,跟你说话很舒服。所以,没事时要经常来家里玩,以后再有什么新品种也一定给我介绍一下。”

就这样,小王不仅做成了生意,还交了一个好朋友。

找出对方的亮点,并加以巧妙地赞美,这同样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法宝。但赞美是说给人听的,因此,无论是赞美物件,还是赞美对方本人,都要与对方的知识、能力和品位挂上钩,以此来突出对他的赞赏。就像小王,如果她只是评价那幅山水画,小李可能就随便一听了。而小王的巧就巧在了她偏偏加上了一句“是谁的点子?太有创意了”,这就引起了小李的兴趣,说到了小李的心里。这里也不得不说小王很会“动心思”,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家里的家具、物件的摆设,都是由女主人来决定的,因此,她在赞赏山水画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对小李加以赞赏。对于小李的发型也是如此,小王抓住了小李对自己的新发型不太满意的心理,适时地给予了赞赏,这就让小李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使心情舒畅起来。也因此,她才轻松推销出了自己的产品,还交了一位好朋友。

最后,赞美要自然而诚恳。赞美对方,其实是向对方表示一种肯定、理解、欣赏和羡慕,而且需要对方能够从赞美的话中领会到这些。但如果赞美不当,不仅如隔靴搔痒,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有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人反感,使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所以,在赞美别人时,态度诚恳是关键。态度诚恳,才能让人感到你的赞美很自然、很真实,别人才会对你的赞美感兴趣,进而你才能达到与人友好交往的目的。

善于赞美他人的女性,定是善于与人交往的人,也定是善于与周围所有人都友好相处的人;善于赞美他人的女性,定能取得他人的理解与配合,也定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因此,作为女性,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成为沙滩上的一粒沙,不想让自己成为大海中的一滴水,那么你就需要去真实而有“心”地去赞美他人,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认可。

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人际关系,人们则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对自己来说无价值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疏远或者终止。女性如果想受人欢迎、成为一个吸引他人的人,不妨增加一些“被利用”的价值,让自己保持一种“吃亏”的状态,给人提供一些“小便宜”“小方便”,让人始终能尝到“甜头”,从而愿意和你一直保持良好关系。

凌是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人,但是人缘却不怎么好。凌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如今的工作也与专业对口。而且在上学时,她的专业成绩一直都很优异,在学校时经常受到嘉奖与表扬。本科毕业后,她又到国外深造了一年,怀揣着研究生文凭就来公司上班了。

或许是因为凌自信过了头,同事们并不太喜欢她,还经常在背地里议论她:“她以为自己是谁啊!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的?还让我去帮她发传真?我没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吗?”“凭什么让我给她打饭?”其实,在凌周围的同事中,哪个不是大学毕业呢,哪个不是专业成绩优异呢?只是凌想不到这些。她平时总喜欢指使别人,却从没想到过要帮助其他人。

一次,快要下班时,一位同事工作还没有做完,但她的母亲晚上就要坐火车到北京了,老太太第一次来北京,人生地不熟的,她必须去接站。于是,同事就让凌帮忙,希望她能把自己手头上剩下的工作继续做完。可是,凌当即就拒绝了,因为她晚上要同男朋友约会。

从此以后,同事们都开始疏远凌,不仅平时不跟她打招呼,甚至在碰到什么热点话题,大家在一起讨论时,都把她当成透明人,有意把她和自己分清界限。

渐渐地,凌被孤立起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解决困难。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她再也无法回归到最初与同事有说有笑的时候了。一年时间刚过,她就找了个借口无奈地离开了公司。

一个人心中只有自己时,把麻烦也留给了自己;而一个人心中还想着别人时,别人也会把方便留给他。一位哲人说:“一个不肯助人的人,他必然会在有生之年遭遇大困难,并且大大地伤害到其他人。”帮助他人,看似是一种付出和奉献,但从效果上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你也获得了人格的提升。然而,却总有一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只想到自己而想不到他人,这就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了障碍,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凌之所以最后会选择离开公司,就是因为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去帮助其他人,而心中只想到自己,以至于到最后与同事的关系变得很僵,不得不离开公司。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指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需要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这也就是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而总想着自己,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却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无论什么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的人,就会缺少朋友,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从而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人踩跷跷板一样,只有双方的付出对等,跷跷板才能始终保持平衡,而一旦彼此的交换付出不对等,就会出现一头高、一头低的情况,令跷跷板失衡,令双方不能和谐相处。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就如同置自己于高高的跷跷板顶端,虽然处于优势位置,但却失去了与人互动的机会,从而让人际关系僵持而无法展开。

曾有一个盲人夜间行路,自己手中却提着一盏灯的故事。有人看到盲人走夜路还提着一盏灯,便不解地问:“你本就看不见路,还提一盏灯,不是多此一举吗?”盲人却坦诚地回答:“我之所以举一盏灯,不是为了给我自己照路,而是为了方便他人能看见路、看见我,这样就不会撞到我。”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希望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就像盲人手中提着灯,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不撞到自己。斯坦福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但在与人相处时,没有哪个人愿意总是无偿地付出。一段持久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以相互交换的平衡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利益的互惠。因此,女性在与人相处时,要想得到对方的赏识和认可,就要注意一下平时待人的方式。

首先,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人们职务高低、知识众寡,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与人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要抬高自己而轻视他人,或是凭着自己的些许优势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于所有人的人格、个性习惯、情感爱好和隐私等,我们都应该给予尊重。

其次,尽量帮助他人。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求人帮助的时候。假若他人需要帮助时,你不予理睬、袖手旁观,那么,在你深陷困境时,你也一样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因此,为了自己也要学会帮助他人。

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变化。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镜子效应”。与人交往中,你对别人如何,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这就是镜子效应的真谛!

总想着自己的女人,终归会失去别人的好感,成为“孤家寡人”。因此,适时地让人感到自己有“被利用”的价值,多为他人提供方便,自己才会方便。如果只顾自己方便,影响别人方便,那么自己的方便肯定不能长久。

幽默让你的形象更具吸引力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句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社交气氛轻松、融洽,利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