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17122600000023

第23章 人生无常,得失随缘不勉强(5)

春秋末期,范蠡弃楚投越,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被尊为上将军。然而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却功成身退,脱下官服,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来,范蠡到了齐国,并且隐姓埋名,在齐国的海边开荒垦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万”,却仗义疏财,数次散尽千金,百姓皆称其为陶朱公。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于是他写信给越国另一位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在接到范蠡的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但最终仍未能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的道理,遂得以保全性命,名闻天下。

由此可见,人生在世,应该懂得“知止”的道理,既敢于顺势而为,又懂得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样才算智慧的人生!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所以要看得淡然

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生与死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每个人都很关心生死之事,但未必每个人都能领悟生死、看透生死。

每个人的诞生都是一种偶然:一个卵子和数亿个精子中的一个巧遇相结合,便产生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无比伟大和来之不易的。所以,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不热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者是偶然,逝去是必然。与出生时的偶然相比,生命的终结则是一种必然,这个必然的结果未免显得有些苍凉和凄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地活着,用心地活着。

弟子问禅师:“师父,请您谈一谈有关生死的事吧。”

禅师问:“你死过吗?”

弟子说:“正因为我没有死过,所以才向师父请教。”

禅师说:“人只有亲自死一回,才能真正了解生死之事。”

弟子问:“难道非要亲自死一回,才能真正领悟到吗?”

禅师说:“生死之事,说它深奥,是因为即使写上万卷之书,也很难解释清楚;说它浅显,是因为只需一句话即可以说清楚,那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生死之事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去忧虑和担心,该发生的必然会发生,想阻挡也阻挡不了,不该发生的必然不会发生,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必有压力,也无需太介怀。

辛弃疾的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道破了生死的玄机,也反映出了一个客观真理,它是对生命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和一种豁达的胸襟。如果说来是偶然的,那么去就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过度、不强求。随也不是随便,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

死亡对人类来说,的确是一件十分恐怖的憾事。以普通人的智慧而言,是无法超脱死亡的烦恼和困局的。然而,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自然界一种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就像白天和黑夜交替一样普通、频繁、无休无止。不管人是否能坦然面对死亡,每个人的生命从出生开始,其实就是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能拥有绝对的保障,可能会因重病缠身而窒息,也可能会因意外变故而猝死。

人类虽然拥有生命,生命却不能永恒。所以,面对死亡,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在自由自在中生活,一切一如既往。佛法中讲究生命的流转交替是无始无终的,人类既然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旧的逝去,新的又来,死死生生,生生死死,互相生成,只要透悟了这个道理,也就不会觉得生死可怕了,因为生死就像我们搬家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很久以前,在罗阅祗城里有一个梵志。一天,他来到另外一个国家,看到有父子二人正在田地里耕种。忽然,儿子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了。然而,父亲不但没有管儿子,反而连头也没抬一下,继续干着手里的活儿。梵志觉得十分惊奇,便走上前去询问原因。

那位父亲反问道:“你从哪里来,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目的啊?”梵志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的人都很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这里求学修道。”接着,梵志再次问道:“你儿子旧病发作,你怎么一点都不难过,反而接着干你的活儿呢?”

那位父亲说:“人的生老病死和世间万物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自然规律,忧愁啼哭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什么都不想干了,那跟死人又有什么两样呢?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你如果要进城,路过我家时,麻烦替我带个口信给我的家人,说儿子已经死了,不必准备他的饭菜了。”

梵志进城以后,来到耕种者的家门前,见到了他的妻子,便说道:“你儿子已经死了,他父亲让我给你捎个话,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平静地说:“人生就像住旅店一样,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地来,死是赤条条地去,任何人都不可能违反这一规律。”

只有了解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无常的真理,才能无所畏惧,才不会为任何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才能在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中笑谈生死,超越生死。看淡生死和情欲是走向自在人生的第一步,看破生死、看透生死就能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看透了生死的本质,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悲观、不会惊骇,而能够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佛说:“命在呼吸间。”人的一生,犹如太仓之粒米,犹如灼目之电光,犹如悬崖之朽木,犹如逝海之一波。人类无力控制自己的生命,更无法阻挡死亡的来临。既然生命如此短促,如此来去无常,我们就应该好好把握有限的生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地爱惜生命、利用生命、充实生命,让它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生亦自然,死亦自然,生死不过是自然规律在人身上的体现罢了。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随”字,生,就随它来;死,就随它去!看淡生死,生死随缘,才能潇洒地生活,更好地享受人生!

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何必浪生悲喜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远离令人烦恼、痛苦的事情。但是这一切是谁在掌握和操控呢?是生活,是别人,还是我们自己?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说,不因为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这体现了古人豁达、淡然的胸襟和人生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平常心,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

有一位禅师,对养兰花情有独钟。有一次他外出云游,交代徒弟务必把兰花照料好。徒弟知道这是师父的爱物,于是每日悉心照顾,不敢有丝毫怠慢,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头天晚上,他不小心把兰花碰倒了,整棵兰花都摔坏了。

徒弟非常害怕,不但害怕自己受处罚,更害怕师父生气伤心。

出乎意料的是,禅师回来以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一句责怪的话。他只是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是为了陶冶性情,不是为了某一天摔坏了生气的。”

禅师在处理“兰花被损”一事上体现了相当高的境界:一则,他没有因为兰花被损而训斥或责罚自己的徒弟,是为未伤人;二则,他没有因兰花的被损而伤感恼火,是为未伤己。总之他的情绪没有被外界事物所左右,做到了处之泰然、淡然。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有一个奇妙的心智转换器,而且这个转换器上没有痛苦的按钮,只有快乐的按钮。就像故事中的这位禅师一样,即使兰花摔坏了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总有比发怒和伤感更好的选择。他们的心智模式就是:不管外界如何,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因为他们明白,无论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他们自己的!

一个年轻人向一位禅师请教道:“什么时候是您最高兴的时候?”

禅师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的时候。”

年轻人又问:“那么,什么是您最痛苦的时候?”

禅师回答:“一无所得的时候。”

年轻人再问:“您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

禅师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我会自己挠痒让自己笑。”

年轻人不解。

禅师解释道:“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在高兴时,能心平气和地欣赏它,而在痛苦时,又能平静地回味它。我不承认高兴与痛苦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是一样的。人,由于没有开悟,很多痛苦由此产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太多的区别。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起来,那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生活既有平淡又有精彩,既有大喜又有大悲,要想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最关键的就是拥有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参禅的“道”,更是生活的“道”。平常心是人性的灵光,是生活的真谛。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在现代紧张生活的压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那份宠辱不惊,拥有那份“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自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被客观事物左右自己的情绪:观花谢而惜春,见落叶而悲秋,看朝霞而忧风雨,望落日而叹暮年……如此心为物役,怎能不整日被忧愁所困扰?因此,我们要想活得轻松、活得快乐,就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为外物所役”,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好好把握自己,善待自己!